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及课件_第1页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及课件_第2页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及课件_第3页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及课件_第4页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及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1.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 杨可桢、程光蕴主编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第五版版2.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陈秀宁、施高义主编陈秀宁、施高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第二版 1、学期成绩评定:、学期成绩评定: 2、课程要求:、课程要求:A: 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B: 按时交作业,迟交无成绩按时交作业,迟交无成绩C: 作业总量不足作业总量不足2/3,取消考试资格,取消考试资格D: 点名点名3次不到者取消考试资格次不到者取消考试资格F: 周三下午周三下午3:305:30 主楼主楼237答疑答疑 联系

2、电话联系电话:6576370A: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B:课后作业(课后作业(20)C:实验成绩(:实验成绩(10)机械设计实例机械设计实例第第9章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9-1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机械零件设计概述一、机械设计应满足的要求一、机械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在满足预期功能的前提下,性能好、效率高、成在满足预期功能的前提下,性能好、效率高、成本低,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本低,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简单和造型美观等。简单和造型美观等。 概括为:所设计的机械零件既要工作可靠,又要成概括为:所设计的机械零件既要工作可靠,又要成本低廉。本

3、低廉。二、机械零件的失效二、机械零件的失效1、失效失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为失效。2、工作能力工作能力: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零件所能安全: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零件所能安全工作的限度,称为工作的限度,称为工作能力工作能力。通常此限度是对。通常此限度是对载荷载荷而而言,又称为言,又称为承载能力承载能力。三、机械零件失效的原因三、机械零件失效的原因1 1、断裂或塑性变形、断裂或塑性变形2 2、过大的弹性变形、过大的弹性变形3 3、工作表面的过度磨损或损伤、工作表面的过度磨损或损伤4 4、发生强烈的振动、发生强烈的振动5 5、连接

4、的松弛、连接的松弛6 6、摩擦传动的打滑、摩擦传动的打滑四、机械零件工作能力的判定条件四、机械零件工作能力的判定条件计算量计算量许用量许用量 工作能力计算准则工作能力计算准则五、机械零件设计的步骤五、机械零件设计的步骤1 1、拟定零件的计算简图;、拟定零件的计算简图;2 2、确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确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3 3、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4 4、根据零件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选用相应的判、根据零件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选用相应的判定条件,确定零件的定条件,确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形状和尺寸;5 5、绘制工作图并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绘制工作图并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以上过程为

5、以上过程为设计计算设计计算,反之为,反之为校核计算校核计算。9-2 机械零件的强度机械零件的强度 一、强度概论一、强度概论1、名义载荷:、名义载荷: 在理想的平稳工作条件下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在理想的平稳工作条件下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2、载荷系数、载荷系数K: 综合考虑零件在实际工作中承受的各种附加载荷综合考虑零件在实际工作中承受的各种附加载荷所引入的系数。所引入的系数。3、计算载荷计算载荷: 载荷系数与名义载荷的乘积。载荷系数与名义载荷的乘积。4、名义应力与计算应力、名义应力与计算应力 按照名义载荷用力学公式求得的应力称为按照名义载荷用力学公式求得的应力称为名名义应力义应力;按照计算载荷求得

6、的应力称为;按照计算载荷求得的应力称为计算应力计算应力。5、强度条件、强度条件 计算正应力计算正应力 = lim /S,零件材料的许用正应力零件材料的许用正应力 计算切应力计算切应力 =lim /S ,零件材料的许用切应力零件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lim 、 lim 分别为极限正应力和极限切应力;分别为极限正应力和极限切应力;S为安全系数为安全系数二、应力的种类二、应力的种类静应力静应力: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变应力变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循环变应力循环变应力:具有周期性的:具有周期性的变应力变应力非循环变应力非循环变应力:不具有周期:不具有周期性的变应力性的变应

7、力tOmaxtminamOT2minmaxm2minmaxa变应力的描述参数:变应力的描述参数:最大应力最大应力max 最小应力最小应力 min 平均应力平均应力 m 应应 力力 幅幅 a 循环特性循环特性r maxminrr 1,对称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r 0,脉动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r 1,静应力,静应力 -1r1,非对称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tTTmaxtminamOT三、静应力条件下的许用应力三、静应力条件下的许用应力1、静应力下零件的失效形式:、静应力下零件的失效形式: 脆性材料:断裂脆性材料:断裂 塑性材料:塑性变形塑性材料:塑性变形2、静应力下的许用应力:、静应

8、力下的许用应力: SS塑性材料:取材料的屈服极限塑性材料:取材料的屈服极限S 作为极限应力作为极限应力脆性材料:取材料的强度极限脆性材料:取材料的强度极限B 作为极限应力作为极限应力SB四、变应力条件下的许用应力四、变应力条件下的许用应力1 1、变应力下零件的失效形式:、变应力下零件的失效形式:疲劳断裂疲劳断裂疲劳断裂断口形式疲劳断裂断口形式其它断裂断口形式其它断裂断口形式其特征为:其特征为: 疲劳断裂的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最大应力远比静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极限远比静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极限低,甚至比屈服极限低,甚至比屈服极限低低;不管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其;不管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其疲劳断口疲劳断口均

9、表现为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无明显塑性变形的的脆性突然断裂脆性突然断裂;疲;疲劳断裂是劳断裂是损伤的积累损伤的积累,它的初期现象是在零件的表面或表,它的初期现象是在零件的表面或表层形成微裂纹,这种裂纹随着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层形成微裂纹,这种裂纹随着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扩展,直至余下的未裂开的截面积不以承受外载荷时,零扩展,直至余下的未裂开的截面积不以承受外载荷时,零件就突然断裂。件就突然断裂。疲劳断裂与应力循环次数疲劳断裂与应力循环次数(即使用期限或(即使用期限或寿命)寿命)密切相关密切相关。2 2、疲劳曲线、疲劳曲线NONN0N疲劳曲线:表示应力疲劳曲线:表示应力与应力循环次数与应

10、力循环次数N之间的关系曲线之间的关系曲线N0循环基数循环基数 r材料的疲劳极限材料的疲劳极限1011NmNkNNCNNmmN011 通常,用通常,用-1表示材料在对称循环变应表示材料在对称循环变应力下的弯曲疲劳极限。力下的弯曲疲劳极限。疲劳曲线的左半部(疲劳曲线的左半部(N0.6)或铸钢件或铸钢件S=1.52.5。 (2)脆性材料:)脆性材料:S=34。 2、变应力下、变应力下 S=1.31.7; 若材料不够均匀、计算不够准确取若材料不够均匀、计算不够准确取S=1.72.5。9-3 9-3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一、强度分类:一、强度分类: 整体强度:整体强度:零件受载时是在较大

11、体积内产生的应力,零件受载时是在较大体积内产生的应力,这种应力状态下的零件强度称为整体强度。这种应力状态下的零件强度称为整体强度。 接触强度:接触强度:零件在受载前是点或线接触,受载后,零件在受载前是点或线接触,受载后,由于变形其接触处为一小面积,通常此面积甚小而表层由于变形其接触处为一小面积,通常此面积甚小而表层产生的局部应力却很大,这种应力称为接触应力,这时产生的局部应力却很大,这种应力称为接触应力,这时零件的强度称为接触强度。零件的强度称为接触强度。 机械零件在周期性接触应力的作用下,首先在表层机械零件在周期性接触应力的作用下,首先在表层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裂纹逐渐扩展,终于使表层金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裂纹逐渐扩展,终于使表层金属呈小片剥落下来,而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些小坑,这种属呈小片剥落下来,而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些小坑,这种现象称为现象称为疲劳点蚀疲劳点蚀。接触应力作用下的失效形式:接触应力作用下的失效形式:疲劳点蚀疲劳点蚀二、接触应力二、接触应力22212121nH1111EEbF两圆柱体接触两圆柱体接触计算依据:弹性力学的赫兹公式计算依据:弹性力学的赫兹公式2FHmax2aHmaxbF13 . 01211111212121,钢或铸铁取及令EEEbpEFnH418. 0可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