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婚俗文化调查_第1页
襄垣县婚俗文化调查_第2页
襄垣县婚俗文化调查_第3页
襄垣县婚俗文化调查_第4页
襄垣县婚俗文化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 士 学 位 论 文系 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孙宁 运 城 学 院 2015年5月毕 业 论 文题 目: 襄垣县婚俗文化调查 系 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孙宁 指导教师: 解英兰 运 城 学 院 2015年5月襄垣县婚俗文化调查摘要:本文主要是了解襄垣县的婚俗文化,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襄垣县4个镇的婚俗特点,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且研究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希望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可以让襄垣县人民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婚俗特色,传承本地区的优秀文化。关键词:襄垣县;婚俗文化;差异;原因;Xiangyuan County marriage cultur

2、e survey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understand the marriage culture of Xiangyuan County, through the interview to understand Xiangyuan county 4 towns marriage characteristic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I hope you can let the Xiangyuan

3、 County, people know more about their hometown wedding characteristics, inherit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reg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关键词:襄垣县;婚俗文化;差异;原因;摘要:本文主要是了解襄垣县的婚俗文化,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襄垣县4个镇的婚俗特点,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且研究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希望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可以让襄垣县人民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婚俗特色,传承本地区的优秀文化。Keywords: Xiangyuan

4、County; marriage culture; difference; reason;目录引言1一、襄垣县传统婚俗文化1(一)婚前礼1(二)婚礼3(三)婚后礼4二、襄垣县各个镇的婚俗特点5(一)夏店镇的婚俗5(二)虒亭镇的婚俗6(三)下良镇的婚俗7(四)侯堡镇的婚俗7三 、襄垣县各镇之间的婚俗差异分析8(一)婚俗差异的具体体现8(二)婚俗差异的原因分析9结语9参考文献10附录11致谢121引言 婚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更是我们的终身大事,所以从古至今各个地区都非常重视这个人生礼仪。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何永超.婚俗文化的存在价值J.天津社会保险,2011,(5):10.,襄

5、垣县的婚俗文化拥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各镇之间的婚俗也有不同的地方。通过了解襄垣县传统婚俗以及各个镇之间的婚俗差异让襄垣县人民更加了解当地的婚俗文化,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传播传统文化,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襄垣县传统婚俗文化襄垣县的婚俗文化在继承中国传统婚姻模式过程中拥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根据襄垣县志记载,襄垣县旧时婚嫁需要经过议婚、定婚、纳聘、迎娶、初戚、叫九、回九等程序。(1) 婚前礼1、议婚 在襄垣县议婚男方叫“说媳妇儿”,女方叫“找婆家”。议婚是解放之前的一个婚俗形式,主要是男女双方的父母托媒婆说合。与中国传统婚俗一样 ,襄垣县也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首先是男方请媒婆到女方家说媒

6、,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就提供女方年龄、属相、生辰八字,再经过男方请人卜算吉凶,吉者才可以商议定婚,凶者就此告罢,这和六礼中的问名是相通的。襄垣县的议婚主要是看双方的属相合不合,现在还有关于属相的民谣: 自古白马怕青牛, 羊鼠相配一旦休, 金鸡不与狗相见 青龙见兔相交缠, 蛇遇猛虎如刀锉, 猪猴相见不到头。 相家是伴随着恋爱自由而出现的,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恋爱自由但还需要经过双方父母的同意,相家的主要形式是女方家由姑姑、嫂子、女友伴随到男方家审视。如果女方对于男方的家境不满意或者女方父母不同意,那这两家的婚姻也就无从谈起了。近年来“相家”之风更是盛行,并且分为“小相家”、“大相家”两次进行,“小相家”

7、女方一到两人到男方家,“大相家”则乘车结队排场很大,男方设宴款待。女方也因此向男方索要“钱物”,男方也要借此收亲友礼钱。相家也就成为了婚礼的一个必要仪式。2、定婚定婚也就是通知亲朋好友彼此结婚的事情,也叫做“订婚”或者“定盟”在六礼中是“纳吉”,以前人们叫“换书”。定婚的时候,男方要向女方赠送礼物,具体财物根据时代的不同而不同,70年代衣物现金不下千元,近年来猛增到12万元之多,定婚当日要宴请男方到女方家里,女方也借此通知亲友来贺,每个亲朋好友还需要给新人不下1000元的贺礼,家庭富裕者则更多。一方面体现传统的礼尚往来,另一方面则表示女方欣然同意和愿意嫁给男方。所以所谓的订婚其实也就是让所有的

8、亲朋好友知道这件事情,并且从中收取份子钱。定婚以后接着就要选日子结婚,这也算是订婚的一部分,选日子也是有禁忌的。襄垣县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下雪天,女方厉害,晴天,男方厉害”。并且还流传着对日、月、年的忌讳的规定。首先是禁忌某些日子,避免单日嫁娶的习俗。反映了一种“好事成双”的信俗。避免一些特定的日子嫁娶,比如“清明”、七月“鬼节”等等。其次是禁忌某些月份,忌避五月、七月、九月嫁娶,说这几个月是“恶月”,这些月份是否是根据本县农忙农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约定俗成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再次是禁忌某些年份,有些年份必须忌避,比如没有立春之年结婚的认为这一年是“寡年”,而“寡年结婚不养崽 襄垣县志编撰委员

9、会.襄垣县县志M. 海潮出版社,1998:25.”。像2015年就属于没有春天的年份,两头都没有春是不适合结婚的,寓意是没头没尾。3、纳聘纳聘简单的说就是男方给女方聘礼,进入了结婚的重要阶段,是“六礼”中的“纳征”,在古语中“征”是“成”的意思,男方向女方家送数量不等的聘金和不同种类的聘礼。一方面用来感谢女方家长对女儿多年的养育之恩并且用来充当婚嫁所用的费用。另一方面表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暗示女方家长尽可放心地儿许配给他,现在的聘礼有了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旧县志关于纳聘的叙述:“民国26年(1937)前,双方父母为纳聘财礼多少讨价还价,多经媒人从中说合商定。交接仪式多在迎娶前两月左右举行。是日

10、,男方将承诺钱物如数装入什锦盒加封,请友邻抬至女家陈于宅院正面,随往媒人启封后,当着女家邀请的亲友、家族、邻里等观礼者,按礼单一一点交。收礼毕,设酒席宴请来宾,俗称“下送”。下送之物,多为衣料和若干梳妆用具,嫁妆则待迎娶前一日由男家送往女家,次日再由女家抬往男家。”根据新县志记载还有“剪鞋霜冻 剪鞋霜冻:意思是女方如果剪鞋样来年就是霜冻年,收成不好。”的传统即女家什么都不管,从嫁衣嫁妆到迎娶时所有穿戴包括鞋袜全由男方做好,直到今天的婚礼大部分也还是由男方置办,仅仅只有聘礼方面发生变化。对于聘礼人们有一个顺口溜,70年代聘礼是手表、洋车、缝纫机,80、90年代聘礼是电视、摩托、洗衣机,21世纪以

11、后是电脑、房子、小汽车。(二)婚礼 婚前礼全部完成以后正式进行婚礼,婚礼过程有着极其复杂但却非常有乐趣的仪式,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一一道来。结婚当日女方需要“开脸”,所谓开脸就是让“全环妇女 全环妇女:有公婆、丈夫、子女的妇女称为全环妇女。”用丝线将女方面部汗毛扯净,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之后就是化妆。化完妆以后正式开始婚礼,在襄垣县几乎所有的地方婚礼前新娘是不可以下床的,出门口需要爸爸或者哥哥抱出去然后再和新郎拜天地,有的人说这是辟邪求吉,也有的说怕新娘会沾上娘家的尘土,带走了娘家的福气。80年代后,如果女子十二岁时未开锁的,则脖子下面要挂铜锁拜堂,然后让不同性别的亲人开锁同时往锁里塞钱。如

12、果坐轿子结婚,新娘下轿前要包轿底,撒五谷,拜天地后入洞房、坐帐、打醋、喝蜜、油还有生面疙瘩汤等,婚礼的细节尤为繁琐。 丛书编委员会.中国婚俗文化M.外文出版社, 2010:70. 结婚时也有许多禁忌习俗,比如客人不可以全身穿白色的服装或戴白帽、扎蝴蝶结、佩带白花进入婚嫁场所。红色为喜庆象征,做婚嫁衣裳,油漆和婚嫁的家具禁用灰色。迎亲和送亲的人也有许多规定首先是忌单数,其次送亲的人要“全活人”,禁忌寡妇、孕妇迎、送亲,所以襄垣送亲的人一般为男性。并且对于属相也有一定的规定,比如新娘子属兔送亲的人中不能有属相是龙、牛和鼠的。关于迎亲车,也有一定说法,车头和车尾必须是白车,意思是“白头偕老”,轿车的

13、数量一般是十辆即使不是也必须是双数。迎娶往返是不重路的,有“东来西走,不走重路”的习俗规定。新娘下车要燃放爆竹,增加婚礼喜庆,同时也是为了“崩掉”新娘子带来的煞气。(三)婚后礼 1、初戚初戚也就是新娘新郎去岳父家拜见,襄垣县新县志记载:“新婚夫妇要带40个白面馍和几袋小米(寓意为米面夫妻)。饭后岳父明赠:叩头钱、面条、香、艾、铁、铜、米面、竹筷;暗赠:茶具或女儿心爱之物;明赠寓意:夫(麸)妻相(香)亲相爱(艾),忠贞似铁,同(铜)民协力,献身事业,注意生活(米面),快(筷)生孩子,暗赠寓意,实由新郎不言而自取。” 襄垣县志编撰委员会 襄垣县县志M. 海潮出版社,1998:30.新郎也需要给弟弟

14、妹妹钱这称为“样钱”,否则,摘帽脱鞋不能出门。结婚以后的第一个新年新婚夫妇还需要去亲戚家拜礼叫做“走新亲”,受拜者还需要给钱。 2、叫九、回九这两个形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结婚九天以后娘家派人去接新娘回家住几天,之后再由新郎接回家就叫做回九。结婚以后的十五天以后有一个送十五,就是女方家的所有亲戚到男方家里拜礼,要带各种吃的,男方家也要款待,并且还需要给女方家里凡是没有结婚的小孩子红包。这些形式结束以后婚礼才真正的结束,从此新郎新娘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但是婚礼后对新娘的禁忌也是有许多,这也成了婚礼的一个习俗。结婚后七天之内新娘在天黑之前不可以出房门,否则生不出男孩儿。新婚当年新娘不可以进入丧房、产妇房

15、并且不可以参加婚礼。婚后不可以在娘家过年。女人不可以坐碾台、磨台、锅台。可以说对女人的禁忌是花样很多很多,而对男性的约束则很少,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禁忌已有一定改变,但还是或多或少影响着襄垣县的婚嫁礼俗。二、襄垣县各个镇的婚俗特点我对襄垣县4个村镇的婚俗进行了具体的调查了解,这4个镇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调查发现婚礼前和婚礼后的习俗都是差不多的形式,最大的差别是在婚礼的时候,下面给大家分享我调查的结果,每个镇我会举出有代表性的村子给大家介绍。 (一)夏店镇的婚俗 夏店镇一共有185个村,我调查了5个村来了解这个镇的婚俗,俗话说百里不同俗,所以这5个村是根

16、据100里的距离来划分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桥头村。桥头村是夏店镇东南边界的一个村,通过访问了解了这个村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婚俗变化。访问了爷爷那一辈儿的人他们说那会结婚也就是20世纪50,60年代是坐轿子的,并且形式比较复杂,除了遵循襄垣县传统的婚姻习俗外还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结婚的时候女人的脚上要栓一个铃铛,走路铛铛的响着,就是要人们知道新娘要嫁出去了,响响亮亮的,想要把这个喜讯传播给全村人。并且这个地方的姑娘结婚那天早上需要吃和自己年龄相同数量的饺子,具体的原因已经无从探索了,问过许多年龄较大的人,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习俗是什么意思,我看过全中国的婚俗习惯只看到满族人结婚要

17、抢吃饺子,满族姑娘出嫁那天,要吃完娘家包的饺子,以前听爷爷说过有许多山东人来到长治地区居住也许和这个原因有关吧。之后要“抓富贵”(新娘的父亲端一个放满钱的盘子,让新娘一把抓钱,抓多少就拿多少,抓得越多越好,意思是富贵满盈,钱的数量因家境而异一般都是888,999)。随之由新娘的父亲拿上捆好的三根竹竿打新娘和新郎的前胸三下,后背四下当然用力要很小。打完以后扔到房顶,寓意是恩恩爱爱一生一世,彼此相偎相依,永远和和美美。接着就是由男方家里派来的迎亲队伍用轿子接上新娘到男方家,到了男方家里以后三拜六叩,送入洞房这也就算婚礼结束了。20世纪70,80年代结婚时,新娘不需要在脚上带铃铛了,而且他们是骑马结

18、婚,经过调查访问他们那会结婚头上还要戴花冠,有钱人就去买,没有钱的就去借唱戏用的花冠。并且在行礼时新娘脖子上需要挂上三把锁(这是12岁圆锁时的锁),由姑姑、舅舅、姨夫三个不同姓的人为新人开锁,还要往锁里面放钱。接着新娘和新郎骑马到新郎家里,在这途中会请摄像师摄像拍照,接过来新娘以后,新郎背上新娘从家门口开始探花,具体来说就是有人站在街门上面拿上一个上面由红布拴成的,类似于红花的长棍子来逗新郎和新娘,新郎需要让新娘达到一定的高度直到新娘抓到棍子上的红花为止,经过探花才仅仅让新娘进入婆家院子里的门,要想进入婚房还需要一番折腾,这所有的一切以后才可以入洞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婚礼形式更加丰富,除

19、了要让新娘新郎探花外,更有趣的是逗新郎,比如新郎的亲朋好友会把腰带绑在新郎的头上,让新郎把红秋衣秋裤穿在外面,各种各样的有趣方式,这其中主要是向人们展现婚礼的喜庆气氛。这个时期具体的仪式基本和80年代的婚礼一样,最大的区别主要在服装和交通工具上。婚礼的服装是两套,一套是旗袍一套是婚纱;婚礼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汽车。(2) 虒亭镇的婚俗虒亭镇是襄垣县最北边的一个村子,我访问了3个村,因为这个镇比较小所以婚俗基本差不多,主要给大家介绍两个有代表性的村子。1、 陈家岭村,20世纪50、60年代这个村子嫁女儿时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子两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

20、四人相伴送行。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这些习俗也渐渐的消失,但是有一个习俗一直存在那就是女儿临行时要吃一个鸡蛋饼,俗称“三个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这也是和沁县的婚俗相通的2、 圪垯头村是一个比较小的村,这里的婚礼习俗比较奇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婚礼就一直是举行一天,结婚的主要工具是骡拖轿,这个地方的人们把骡子看作是家里的一份子,即使结婚双方距离很远,新娘到达村口以后也要坐骡拉轿。婚礼的其他仪式继承了襄垣县传统婚俗,唯一不变的是交通工具,尽管经济不断发展他们也还是坚持用简单的交通工具来结婚。 这个村子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到现在最大的变化是服装和婚礼仪式,20世纪50年代新娘穿的衣服是

21、红色的棉袄。20世纪70、80年代新娘穿旗袍。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个地方结婚新娘开始穿婚纱。主要的仪式也逐渐简化,但是因为交通工具一直都没有改变,结婚的场景也就有了别样的风格。(3) 下良镇的婚俗 岸底村的婚礼是在订婚一年以后,因为相家以后彼此需要相互了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个地方结婚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新娘要从桌子底下钻过去,新娘的父亲要在后面用扫帚象征性的扫三下,寓意是扫地出门,这个习俗到现在还在,有一定的封建思想,到了新郎家里需要磕头,膝盖下要跪一个底儿朝上的碗,司仪念到亲戚给的钱数新人就需要磕头,100块钱磕一个头,一方面是为了感谢亲人的祝贺,另一方面是为婚礼增添喜庆。回门的

22、时候新娘需要坐父亲的裤子,裤子是新郎结婚前就买好的,寓意是“坐坐裤,娘家富”。这个地方的婚俗一直以来都没有变化过,变化的就只有交通工具和礼金方面。(4) 侯堡镇的婚俗 这个镇是襄垣县最大的煤矿镇,只有几千人,可是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从改革开放以后婚俗发生过很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当其他地方结婚的交通工具大多是骑马的时候,这个地区的交通工具是骑摩托车,并且所有那些繁琐的形式已经慢慢消失。到了21世纪这个地方更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这个地方的人都很忙碌,所以白天往往没有时间结婚,因此他们大多数人选择了晚上结婚,这个习惯一定程度上也契合了中国古代晚上结婚的习俗。这四个镇的婚俗每一个地方都有

23、自己的文化特色。我们可以从这些特色中了解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三 、襄垣县各镇之间的婚俗差异分析(1) 婚俗差异的具体体现各个村镇都有自己的婚俗特色,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各镇之间的婚俗差异很小,最大的差异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1、交通工具现在坐汽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此外还有骑马和坐轿子,通过调查发现虒亭镇范围内的地区结婚时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骑马,夏店镇和侯堡镇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另外还有骡拉轿子的地方。2、 婚礼形式襄垣县的婚礼形式丰富多样在共同中也有些许差异,有一些地区女儿结婚前一天晚上就不可以见任何人,而有一些地方则没有具体的要求。襄垣县传统婚俗中有挂锁子的习俗但是具

24、体挂锁的要求也是丰富多样,有一些地方结婚只挂一把锁并且这些地方是锁锁,而有一些地方则是三把锁并且是开锁,每一项具体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些婚俗中存在着些许的差异。3、 婚俗观念的差异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不断进步,各个地区的人们对于传统的婚俗也有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对于襄垣县传统婚俗的禁忌,不同地方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经过调查发现夏店镇和虒亭镇的人特别在乎属相禁忌,两个新人只要是属相不合双方父母就会极力反对,但是这个禁忌对侯堡镇的人就没有那么大的作用,他们有自己的办法,有的人谎报自己的年龄或者自己编顺口溜来应对传统的属相禁忌如:“龙见兔,必定富”,“羊鼠相配天地久”,“

25、牛马合力夺丰收”等。 关于结婚要在利年、利月、利日进行的习俗各个村镇也有不同的做法,夏店镇、虒亭镇、下良镇的人们结婚基本都是遵循这个习俗的结婚选日子要看黄历。侯堡镇的人结婚经常是在元旦、五一节、国庆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国家的节日就是良辰吉日。(2) 婚俗差异的原因分析1、经济影响 侯堡镇经济发达所以婚俗仪式比较简单,结婚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比较高档的汽车,人们看待婚俗的形式也相对比较淡,礼金要求高,排场大。虒亭镇经济相对落后,结婚也很少有人使用汽车,婚俗形式比较复杂,但是礼金相对来说比较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这个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的思想让人们

26、不拘束于旧有的婚俗文化,但是却让人们产生了盲目攀比的心理,而落后的思想观念虽然继承了传统文化但也保存了一些封建的迷信色彩。所以经济发展对一个地区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正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个镇的婚俗才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2、地理位置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对这个地方的婚俗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虒亭镇是襄垣县和沁县的交界处,所以这个地方的婚俗文化是两个县交融的结果。夏店镇几乎所有的村都围绕着208国道,交通便利,遇到的人也形形色色,所以这个地方结婚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汽车,婚礼的花样也各种各样,有不同地区婚俗的交融。 3、历史根源 虒亭镇疙瘩头村的人是20世纪50年代从晋北地区迁移过去的,晋北地区许

27、多人结婚是骡拉轿,因此为了传承这个文化这个村子结婚一直都没有改变交通工具。在襄垣县还有许多这样的村子,因为历史变迁,人口迁移对婚俗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语襄垣县的婚俗还有着许许多多的特点值得我们去探讨交流,比如襄垣县和黎城的婚姻关系,这些都包含着地区文化。襄垣县婚俗文化是具有特殊审美意味的民俗风情,是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下来的,虽然其中的仪式复杂,但是都是为了祈求平安幸福,体现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期盼,也是对未来美满生活的向往。襄垣县的婚俗文化记录着这个地区几千年来的发展情况,体现着襄垣文化的根,当然文化是必须更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适当的更改和去除婚俗文化中的陈规陋俗,让襄垣婚俗文化可以更好

28、地传承。主要参考文献1杨正文,马成俊.中国婚俗文化M.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2叶涛.中国民俗M.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王军云.婚丧喜庆经典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4程裕祯.中国文化简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5潘晓梅.婚俗简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丛书编委员会.中国婚俗文化M.外文出版社, 2010.7襄垣县志编撰委员会.襄垣县县志M. 海潮出版社,1998.8中国地名学研究会.中国婚俗文化J.中国地名,2008,(10).9易卉.中国古代婚俗文化论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报,2005,(5).10 何永超.婚俗文化的存在价值J.天津社会保险,2

29、011,(5).9附录访谈时间:2015年4月1日到4月15日访谈地点:襄垣县夏店镇,虒亭镇,侯堡镇,下良镇访谈方式:面谈和电话访问访谈人物:夏店镇:银风(78岁)、解惠美(52岁)、解磊芝(44岁) 虒亭镇:孙庆原(83岁)、王巧英(75岁)、翟晶晶(30岁) 侯堡镇:秋娥(52岁)、郭英(45岁)、王星(29岁) 下良镇:马翠仙(75岁)、王晓峰(45岁)、李晨飞(29岁)访谈内容:1、 夏店镇婚俗文化访谈 1、(亲)奶奶 我问:您是多会儿结婚的呢? 奶奶答:我是1952年结婚的那时候我16岁。 问:那您结婚是父母包办还是自由恋爱呢? 答:我是童养媳,我们家很穷小时候我的父亲和你爷爷的父亲

30、关系不错所以就让我住在你爷爷家里,等我到了14岁就嫁给了你爷爷。 问:奶奶您结婚的时候穿的是什么衣服呢?衣服是自己缝的还是买的呢? 答:我们结婚穿的是大红袄子,自己缝一身,婆婆缝一身。 问:您结婚那会儿要进行几天呢?都有一些什么形式呢? 答:我结婚只了一天因为童养媳不需要相家订婚,我们结婚的时候形式和现在差不多,只是我们那会儿脚上要绑一个铃铛,那时候就是他妈妈让绑的具体是为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结婚是做轿子,四个轿夫着前面三个后面四个吹唢呐的,在村子里绕上一圈。下轿子时是由妹妹扶着下轿,进大门进行拜礼,向祖宗牌位磕头,之后就是父亲用绑好的三根竹子敲我和你爷爷的前胸三下,后背四下。接着就是拜堂

31、,入洞房婚礼结束以后就是三天之后的回门,叫九,我们刚结婚晚上是不可以出去的,担心生不出男娃。问:奶奶敲打前胸后背是什么习俗啊?从多会儿开始的呢?1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我见别人第一次结婚时就看到他们这样了问过你姥姥老她也不清楚。问:我听姐姐说结婚时候要是饺子,您结婚是不是也吃了呢?记得原因是什么呢?来源是什么?答:对啊,这是咱们这里的习俗,具体的来源早已经不知道了。问:哦,谢谢奶奶,那奶奶你们当时都要送什么嫁妆和多少礼金呢?答:我是娘家给了两套红被子,婆家就送了红袄和急几尺布,没有多少东西。问:奶奶你们那会婚礼以后叫九、回门都有哪些具体的形式和要求呢?答:叫九、回门形式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我是

32、结婚三天以后直接回去的家里没有人来叫, 我:谢谢奶奶,祝您和爷爷永远年轻,永远幸福。2、银凤奶奶 我问:您是多会儿结婚的呢? 奶奶答:我是1956年结婚的。 问:奶奶您结婚那会儿爷爷向您求婚了吗?你们是自由恋爱吗? 答:我们那会儿大多数是父母包办的,可是我和你马爷爷是自由恋爱的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青梅竹马,你爷爷17岁那会儿就向他爹说要娶我了,他年轻的时候很调皮很会对我讲话(奶奶脸上羞涩的表情),记得那天下午他在我家门口喊我出去往我手上塞了个东西就跑了,那是我第一次 见他那么羞涩。问:奶奶爷爷是不是给了你个戒指啊?答:你答对了一半是个戒指但是马尾巴草编的,看得出来他很仔细地去编了。(奶奶沉

33、浸在回忆中)问:奶奶你和爷爷的婚姻好像电视剧,好浪漫。奶奶你们结婚时候进行的形式和咱们传统的习俗一样吗?比如做轿子,跨火盆儿,用竹子打前胸后背?答:我们那时候是没有跨火盆的,跨火盆是你老姥姥那时候,我们结婚的时候女人脚上要拴一个铃铛,我和你爷爷是自由恋爱所以我们结婚没有向别人那样拘束,我们三拜六叩以后两个人就跑出去了,我们出去咱们村里那个小河边玩儿了一下午。问:您结婚的时候穿的衣服是什么呢?答:我穿的衣服是段子做的红袄,家里也没有钱你爷爷去给人当小工赚钱给我买的衣服,现在衣服还在柜子里放着呢。奶奶谢谢您给我讲您的故事,虽然爷爷已经过世了但是我相信你们的爱情至死不渝。3、 解惠美 问:大姨你结婚

34、是在几几年呢?你那时候多大了? 答:我是1975年结的婚,我那时候18岁。 问:你和姨夫是怎么认识的? 答:我是你姥爷给我找的,当时候我不愿意嫁给你姨夫,因为我们两个人根本就不熟悉,彼此都不了解对方,你姥爷觉得你姨夫手艺不错人也老实,那时候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就要让我嫁给你姨夫。 问:你们现在也很幸福啊,不管怎样好好珍惜现在吧。你可以给我说下你们结婚时详细的过程吗?答:我是夏天结婚的婚,穿的就是那时候普通的旗袍,大红色的,就只有一件,结婚那天早上早早的起床梳妆打扮,等着你姨夫来接,院子里要摆好大锅饭,请亲戚朋友,村里所有的人都过来。你姨夫是9点到的,到了以后安排在东房,在举行正式的仪式

35、之前他是不可以见我的,迎接新郎的人在咱们村里是有一定规定的,必须是没结婚的女孩子。婚礼仪式开始前要抓富贵,你姥爷拿着一个圆盘子,里面放着钱,摆成圆形的,好像是放了88块钱,那时候已经算是不少了,是你姥爷四个月的工资,我用手抓盘子里面的钱,能抓多少抓多少。接着由你姥爷抱着我出去,我是不可以穿鞋子的,到了外面的院子里和你姨夫一起跪在祖宗排位之前磕头,之后坐上马去你姨夫家里,到你姨夫家里就是磕头拜父母,没有具体的形式。结婚就是这样的。问:您结婚的时候有请唱歌的吗?答:我们那会儿就是请了几个唱戏的,唱了几支戏。我:谢谢大姨,希望你开开心心的。4、妈妈 问:您和爸爸是什么年代结的婚呢? 答:我是20岁结

36、婚的,1991年结婚,1992年有的你。 问:妈妈你和爸爸是怎么认识的呢?相亲还是自由恋爱啊? 答:自由恋爱,我和你爸爸是读书的时候认识的,我们认识三年准备结婚可是你姥爷坚决反对,因为这我和你姥爷的关系闹得很不好。 问:姥爷为什么不同意呢?咱们襄垣县有对属相的要求是因为你和爸爸的属相不合吗?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答:我和你爸的属相没有不合,我属鼠你爸属狗我们两个人的属相挺合,只是你姥爷嫌你爸爸家里没钱。 问:哦,你结婚的时候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穿的衣服是什么? 答:我们结婚骑得是马,你爸爸和别人租的,穿的衣服是类似于旗袍的衣服红色的,头上还带着花冠。 问:你结婚的时候有摄像师吗? 答:我结婚

37、请了照相的人但是我们没有摄像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资金。 问:说起资金那您和爸爸结婚礼钱要了多少呢? 答:我和你爸结婚没有经过家长同意所以也没有要礼钱只是按着传统的习俗送了油面米等。 问:您可以说一下结婚的详细过程吗? 答:结婚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让你大姨给我“绞脸”化妆,穿戴好等着你爸爸来,你爸爸来了以后你姥爷把我抱出去,我和你爸跪在摆好的花馍,祖宗牌位前面磕头,你姥爷拿着绑好的竹竿在我和你爸的前胸打三下后背打四下。我和你爸骑马从你姥姥家到你爷爷家,路上会有拍照,到了你爷爷家门口开始探花,你爸爸的朋友拿一个长棍子上面绑好红花,让你爸爸背着我开始探,他们把我们折腾的够呛,一下子让我们探了两个小时

38、。之后婚礼也差不多就完毕了。 问:您结婚的时候有请唱歌的吗?大姨她结婚是请唱戏的,您和爸结婚时请的是什么呢? 答:我们那会儿请的是一个小的乐队专门弄婚礼的,那是你爸请,在你爷爷家唱,唱的流行歌曲。 问:我听说咱们这里结婚还有一些禁忌,您是属鼠的您结婚的时候有哪些属相的人是不可以进你的新家,也不能去送亲的吗? 答:是有这个规定没错,我那会儿结婚就不让属鸡和兔子的进新家。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那时候是你奶奶说的,她也不知道就只是说以前的人传下来的。 问:哦,妈妈你们结婚以后有什么要求吗?婚后还有什么礼节吗? 答:结婚以后第一年内晚上7点以后我就不可以出门了,你奶奶他们说是如果晚上出门就不会生男孩子

39、,只能生女孩子。还要有叫九,回门等,我们那时候回家拿的东西主要就是米面,那时候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基本上婚礼也就算结束了,还有就是结婚后的第一个新年要走亲戚,也就是要压岁钱。 谢谢妈妈。5、 王宇鑫 问:姐姐你是多会结婚的? 答:我2008年结婚,26岁 问:姐姐你结婚的时候穿的是什么衣服呢?婚礼有哪些形式? 答:我结婚早上穿的是婚纱,到了你姐夫家里换成旗袍,我记得结婚最清楚的就是我才吃了26个饺子,因为我26岁了,接着抓富贵,我爸抱着我出去,和你姐夫行礼,我脖子上还挂着三把锁,姑父,你爸和我小姨往锁里赛了钱。我被我爸爸抱着上了汽车,去你姐夫家里。咱们家这边的婚礼形式就算完毕了,到了你姐夫家里是

40、有乐队领着在村里转一圈,到了你姐夫家门口开始探花,进了门以后也就差不多完了。 问:吃饺子是怎么回事呢?吃那么多能吃得下吗?为什么没有听奶奶他们说起过?还有为什么在脖子上挂三把锁,那是什么意思呢? 答:吃饺子是咱们这里的习俗,奶奶妈妈他们早已经把他当做了一个必然形式也就不提了,这个习俗很久就有了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只是我觉得他比较特殊。吃的那几个饺子是很小的,都是由亲戚包的,还要给包饺子的人钱。锁子是12岁圆锁时候的锁子,12岁是锁锁,人生的一个阶段,结婚时开锁,又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问:谢谢姐姐,我在具体的问一下奶奶吃饺子的来源是什么?结婚以后还有什么习俗吗? 答:结婚后三天回门,还有送十五

41、,新婚以后第一年的第一个正月十五,女方家里的所有亲人都到男方家里送十五,并且要带许多东西。 问:原来我陪着去你家的那一回是送十五啊,我没听说要送十五啊?这是从多会儿开始的习俗啊? 答:这是近几年才有的,大家经济水平都不断提高,所以慢慢的也就有了这个规定,说不能只有男方去女方家里,女方也要去男方家。 我:原来是这样啊,谢谢姐姐,希望你幸福快乐。2、 虒亭镇的婚俗文化访谈 1、庆原爷爷 问:爷爷您好,您是什么年代结婚的? 答:我是1958年结婚的 问:您和奶奶是怎样认识的呢?您的婚礼过程可以给我说一下嘛? 答:我和你奶奶是介绍认识的,那时候国家刚刚恢复生产,村子里经济很落后,家里也没有钱,我和你奶

42、奶结婚时候很简单没有太多形式也没有什么礼钱,我尅给你说一下别人的婚礼形式。我们那时代结婚做轿子,嫁女儿时母亲要哭嫁,绕着轿子转两圈,祝愿女儿幸福,父亲象征性的护送百步,这是必须要进行的形式,在这之前和传统的县婚俗一样,就是要绞脸,让爸爸抱着出去。到了婆家要拜天地,送洞房,婚礼就结束了。问:谢谢爷爷,这里还有什么特殊的婚礼形式吗?答:特殊的话就是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个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这是学沁县的,我们这里距离沁县近也就很容易的学习了。我:谢谢爷爷2、 巧英奶奶 问:奶奶您好,您是几几年结婚的呢? 答:我是1968年结婚的,那时候我18岁。 问:您现在还记得您结婚的情景吗?

43、可以和我说说吗? 答:当然记得,那是我一辈子记忆最深的,我们结婚的时候坐的是骡驮轿,只是咱们这个地方的习俗。我记得结婚那天晚上,我一晚上都没有睡着,心里很害怕也很激动,想着自己的人生从明天开始就不一样了,想着以后和你爷爷一起抚养我们的孩子,想了很多很多,不知不觉就天亮了,你老姥姥叫我起床,我起来梳洗好就等着你爷爷的到来。家里面的人忙忙碌碌的,有的弄菜,有的扎花,还有的在说笑,总之我看着那一切觉得好不现实,我记得过了好久你爷爷终于来了,你老老爷把我抱出去和你爷爷在咱们家磕头烧香,接着上轿子。到了你爷爷家里拜父母亲戚,一切的仪式是那么的快。 问:奶奶你很怀念那个时候对不对,你和爷爷肯定是自由恋爱,

44、你们一定很幸福。 答:对啊,一眨眼已经50几年过去了你爷爷已经扔下我走了,可是记忆永远抹不去。 问:奶奶,幸福就好,奶奶我想问为什么咱们这里是骡驮轿啊,据我所知山西北部才有这样的习俗。 答:对的我们就是从那边搬过来的,具体是什么时候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小时候你老姥姥他们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一起来。 问:奶奶你们结婚以后还有什么习俗吗? 答:结婚以后就只有叫九,回门了,这些形式比较简单。 问:奶奶,你们这里现在的婚礼形式和你那时候结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答:现在年轻人结婚还是要坐骡驮轿,其他形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不一样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衣服,现在的年轻人穿的太冷了,都露完了。 我:哈哈,人家那

45、叫时尚,谢谢奶奶,祝您永远十八岁。3、 翟晶晶 问:姐姐您好,您是多会结婚的呢? 答:我是去年才结的婚。 问:你可以给我说说你结婚的过程吗? 答:我结婚那天早上,早早的就起床了,打电话叫化妆师,穿婚纱,拜堂行礼,很简单的形式,和咱们这里的婚俗差不多,没有什么特殊的。 问:姐姐咱们这里结婚是骡驮轿,你结婚时也是吗? 答:对的我结婚时也是,因为我要嫁到外地所以出村坐的是骡驮轿,出村以后就改坐汽车。 问:姐姐,你觉得那些烧香的形式重要吗? 答:我觉得那些对于我来说没那么重要,但是如果举行了那也就弄了,毕竟是传统的习俗。 我:谢谢姐姐,祝您和姐夫越来越幸福。3、 侯堡镇的婚俗文化访谈1、秋娥问:奶奶,

46、你结婚的时候是多会呢?答:我是1965年结婚的。问:耽误您一点时间,您可以给我说说您结婚的详细过程吗?答:我结婚的时候形式和咱们传统的婚俗差不多,穿的衣服就是普通的红色袄子,我和你爷爷就是一个地方的人,距离近,在村子里走着转了一圈,剩下的就是拜礼,磕头,行礼就完了。问:您是对着您的父母磕头吗?还是祖宗牌位?答:都不是,在院子里摆着一个大桌子,上面放好花馍十样菜,红蜡烛,我们对着这个桌子磕头,相当于祖宗牌位吧。问:那您结婚以后还要进行什么礼呢?答:和其他人一样回门,没有什么具体的形式,就只是回家看一下。我:谢谢奶奶,希望您和爷爷开开心心的2、 郭英 问:阿姨您是多会结婚的? 答:我是1988年结

47、婚的。 问:打扰您几分钟时间,你给我叙述一下您结婚的过程可以吗? 答:我结婚的时候,坐的是摩托车,穿的是红色的衣服,那种类似于呢大衣的,结婚那天请亲朋好友在一起吃了一顿饭,第二天就赶着上班去了。 问:您结婚拜父母烧香那些礼仪吗? 答:就简单的拜了一下父母,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问:咱们这里是不重视这个吗?还是怎样的呢? 答:也不是不重视,从1980年以后这里经济不断发展,就很少有时间再注重那些繁琐的形式了,最大的原因是没有时间,把该省的都省了。 我:谢谢阿姨,打扰您了,在工作之余要适当的休息,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希望您幸福快乐。3、 王星 问:姐姐您是什么时候结婚的呢?你可以给我详细的说一

48、下您的结婚过程吗? 答:我是2005年结婚的。我是晚上结婚的,那时候你姐夫很忙,我也没有时间,所以就晚上结婚,我们这里现在也大部分都是晚上结婚的,因为没有时间,大家都很忙。晚上请朋友吃了一顿饭,大家在一起闹了一晚上也就过去了,2006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又抽出一天时间,在父母面前简单的举行了婚礼。其他的也没有什么。问:姐姐你们是结婚当做习俗吗?答:可以这么说吧,因为大家都没有时间,所以也就习惯了。问:那你补婚礼是为什么呢?补婚礼的时候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答:那主要是为了父母亲,坐的是汽车,十辆第一辆和最后一辆是白色的,白头偕老。我:谢谢姐姐。4、 下良镇的婚俗文化访谈 1、马翠仙 问:奶奶您是多会结婚的呢?您可以给我说一下结婚的过程吗? 答:我是1965年结婚的,我结婚坐的是轿子,你爷爷骑马, 早上起来绞脸化妆,老伴儿来了进行拜礼,跟着他去婆家,我们那会拜父母拜祖宗,磕头拿红包。对了我坐轿子时还要踩五谷,上轿子之前要喝疙瘩汤。其他的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仪式了。 问:奶奶我听说你们这里结婚女儿要从桌子底下钻下去是吗? 答:恩,是的,在娘家的时候早上起来,女儿从桌子下面钻出去父亲在后面用扫帚象征性的扫几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