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前我国禽传染病发生的动向、特点及防治对策报告内容n养禽业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成绩n目前禽传染病的发生现状和特点n规模化养禽场疫病的控制对策n禽 病 学n新 城 疫n传染性支气管炎一、畜牧业生产的成绩一、畜牧业生产的成绩 多年来多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增长,肉类、禽蛋产我国畜牧业持续增长,肉类、禽蛋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畜产大国。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畜产大国。 1. 2009年畜牧业生产成绩和贡献年畜牧业生产成绩和贡献 据农业部介绍据农业部介绍2009年我国畜牧业生产:年我国畜牧业生产: 生猪存栏生猪存栏4.67亿头;家禽存栏亿头;家禽存栏53.3亿只,同比均增长亿只,同
2、比均增长1%左右。生猪和家禽生产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左右。生猪和家禽生产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肉类总产量肉类总产量7500万吨,同比增长万吨,同比增长3.1%; 禽蛋产量禽蛋产量2660万吨,生产总体稳定;万吨,生产总体稳定; 奶类产量奶类产量3650万吨,恢复到去年万吨,恢复到去年95%以上水平。以上水平。 全国饲料产量全国饲料产量1.4亿吨,同比增长亿吨,同比增长2.4%,稳居世界第,稳居世界第二位。二位。2.畜牧业生产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畜牧业生产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u2008年我国畜牧业产值达1.7万亿元,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8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34%。u2009年我国畜牧产值持
3、续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6%(建国初期11%1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不高,一般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达到了60%70%,高的可达80%,表明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u猪禽生产占我国畜牧业总产值85%左右。从肉类消耗结构来看,禽肉占20%。我国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51%和60%,达到人均分别占有22kg和11.5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禽蛋人均消费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可见,禽蛋、禽肉是老百姓重要的消费品,养禽业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3.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蛋鸡业 鸡
4、蛋是重要的大宗农产品,是老百姓“菜蓝子”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消费品。为进一步夯实蛋鸡养殖业发展基础,促进蛋鸡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加大对蛋鸡生产的扶持力度。这些政策措施包括: 一是建立祖代蛋种鸡补贴制度,支持冰冻雨雪灾害较重的地区种鸡场恢复重建; 二是将蛋鸡新品种配套系选育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校积极开展蛋鸡新品种培育相关研发工作; 三是对存栏达到一定规模的蛋鸡养殖场(户)经标准化改造达标的给予适当补贴,积极支持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户)沼气池建设; 四是建立蛋鸡生产动态监测体系,及时发布蛋鸡生产和市场信息,加强产需衔接,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 五是加强科技
5、指导,强化对养殖户的培训,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和相关标准的示范推广,努力提高蛋鸡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 六是切实加强防疫工作,继续安排好禽流感强制免疫疫苗费和强制扑杀补偿费,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给予经费补助; 七是发展鸡蛋现代流通方式,扶持和培育专业化的鸡蛋加工和物流企业,继续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八是加大对蛋鸡养殖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满足合理贷款需要,完善养鸡保险产品,扩大养鸡保险业务覆盖面。4.家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制约养禽业的健康发展n 饲养方式分散,养殖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饲养方式分散,养殖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 农业部正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步伐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农业部正加快推进畜牧
6、业转型步伐和标准化规模养殖,2009年比年比2008年规模化比年规模化比重生猪提升重生猪提升5个百分点,达个百分点,达60%,蛋鸡提升,蛋鸡提升4个百分点,达个百分点,达76.9%,奶牛提升,奶牛提升10个百分个百分点点。n 重大动物疫病形势复杂;动物疫病种类多而发病频繁,畜产品质量重大动物疫病形势复杂;动物疫病种类多而发病频繁,畜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存在安全隐患。n 兽医管理体系及防疫机构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高抵御动物疫兽医管理体系及防疫机构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高抵御动物疫病的水平。病的水平。 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的管理制度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的管理制度 2009年全国有年全国
7、有95.8%的地市、的地市、88.7%的县区和的县区和81.1%的乡镇完成了的乡镇完成了体制改革体制改革n 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员队伍的防控疫病水平较低,致使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员队伍的防控疫病水平较低,致使 抵御动物疫病风险能力不强抵御动物疫病风险能力不强n 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二、目前我国禽传染病的发生现状、动向与特点1.禽传染病防治的总体形势禽传染病防治的总体形势2.家禽传染病的种类多而复杂家禽传染病的种类多而复杂,新病不断出现新病不断出现,死亡率高死亡率高,防控难度大防控难度大3.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发病非典型化
8、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4.多病原共感染多病原共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病情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病情复杂,诊防困难复杂,诊防困难5.家禽呼吸道疫病突出,危害严重家禽呼吸道疫病突出,危害严重6.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7.耐药菌株增多,细菌性疾病防治效果差耐药菌株增多,细菌性疾病防治效果差二、目前我国禽病的发生现状、动向与特点(续)1.禽疫病防制的总体形势禽疫病防制的总体形势n养禽单位多而密集,经营规模较大,养禽数量多,禽及其产品流通渠道多而繁频,活禽市场的存在和监管难度大,给禽病发生和流行造成有利条件n养禽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扩大生产、外出引种,普遍忽视疫病检疫和防制工作n我国对疫病防
9、控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够,防疫、检疫网络系统及防控手段不健全、不完善,基层防疫机构建设简陋、不健全,人员队伍专业水平尚需提高。n规模化饲养与散养并存,疫病防控难度大,难以有效防止交互传染。n规模养禽场对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毒、防疫制度等存在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执行不严,不持久等弊端;n过分依赖疫苗。2. 家禽传染病种类多而复杂,新病不断出现,死亡家禽传染病种类多而复杂,新病不断出现,死亡率高,防控难度大率高,防控难度大n农业部19861990年全国普查表明,我国畜禽传染病202种,寄生虫病23种,普通病14种,共239种。80年代和90年代又出现新的疫病。n20世纪80年代新发生传染
10、病15种,寄生虫病2种。其中禽传染病有:鸡传染性鼻炎、禽白色念珠菌病、eds-76、鸡病毒性关节炎、禽大肠杆菌病n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新出现传染病10种,其中家禽传染病有禽流感、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j亚型淋巴白血病、鹅副黏病毒感染等n八十年代到现在,新传入的比较重大的动物传染病就有20多种(李金祥局长,2009.12.24)n据不完全统计,禽类约有80多种疾病,其中以传染性疾病最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传染病中又以病毒性疫病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每年因禽病死亡率高达20%左右。n患病禽种增多,家养禽、珍禽、观赏禽、野生禽鸟、候鸟等。n旧病未除,新病又增,防不胜防。n死亡率高
11、疾病:产蛋鸡产蛋期死淘率20%25%(发达国家不足5%);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蛋鸡产蛋期死淘率0.4%0.6%;雏鸡育成期平均成活率92%94%。3.发病非典型化、病原和病型出现新变化nnd非典型化发生是最明显的例证nmdv和传染性囊病毒毒力增强,出现超强毒毒株如:witter博士1996年报道 6070年代为标准化强毒(vmdv) 70年代末80年代毒力增强,称超强毒株(vvmdv) 90年代出现更强的超强毒株,称特超强毒株(vv+mdv) witter19891995年分离mdv 31株,其中: vmdv 3株,占9.6% vvmdv 21株,占67.74% vv+mdv 7株,占22.5
12、8% n禽白血病的新病型alv-j引起的白血病/血管瘤 近两年来,我国各地蛋鸡场在鸡群开产后发生白血病/血管瘤的 病例普遍显著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蛋鸡业的第一大疫病。产蛋鸡开 产后发生的白血病/血管瘤主要是由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同时 有的是由a、b亚群白血病毒感染引起。 n 4. 多病原共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和出现复合症,使病情复杂化,诊防难度加大,发病和死亡率高n多重感染 病毒与病毒、细菌与细菌、病毒与细菌、病毒或细菌与寄生虫、病原性与非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n常见病例:新城疫与禽流感、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沙门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nalv-j与re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共感染普遍,199
13、9-2008年10年间在病毒分离样品中,在检出alv-j的样品中有相当高的比例,还同时有rev感染。骨髓样细胞瘤病鸡中alv-j和rev感染或共感染:alv-j 21/38,rev 2/38 。无骨髓瘤样细胞病鸡中alv与rev的感染和共感染:alv-j 13/27、rev 3/27。(崔治中,2010)n病原严重污染养禽场,饲养管理不良和有应激因素时,发病症状复杂,病情严重,诊治困难,损失巨大5. 家禽呼吸道疾病突出,危害严重n禽呼吸道疾病已是养禽生产中危害最严重和最棘手的问题n饲料转化率低,肉鸡增重慢,蛋鸡产蛋率不高,用药成本加大n禽呼吸道疫病综合征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概念n发生原因 多因素
14、造成原发、继发和共感染引起的危害饲养管理、环境因素和应激引起发病,是最被忽视的问题饲养管理和环境差、饲料霉菌毒素、散发病和应激等多因素造成禽体免疫力低下。常见细菌性疾病病原的内源性感染和继发感染6.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严重n主要有: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病病毒(md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病毒(rev)、j亚型淋巴白血病(alv-j)、呼肠弧病病毒(arv)n主要损害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抑制,以及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高n共感染病例:崔治中检查9省市的65例疑似ibd的传染性囊病样品中,除大多数样品能检出ibdv的同时,17份检出上
15、述二种病毒,16份样品感染前三种病毒,5份样品感染前4种病毒。 7. 细菌性疾病防治效果差。耐药菌株增多,危害加大n养禽场增多,规模大,污染严重,病原广泛存在,多种途径传播n管理上的弊端:饲养密度大,通风换气及环境卫生差,多种应激使鸡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发病n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和危害n盲目、大量滥用抗菌药物:如从田间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对链霉素耐药性提高1000倍,对泰乐菌素耐药性提高100倍,红霉素无治疗效果(宁宜宝)n李玲,程安春等用113株雏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33种抗生素药敏结果,所有细菌对头孢吡肟(cpi)敏感,利福平耐药率100%。最多耐药21种;以13耐、15、17、9、12为主,共占5
16、3%。耐药率30%以上有(株/耐药%比表示)氨苄青霉素95(84.07)、哌拉西林63(55.75)、阿莫西林74(65.49)、头孢克格47(41.59)、链霉素67(59.29)、四环素97(85.84)、环丙沙星79(69.91)、诺氧沙星67(59.29)、氧氟沙星67(59. 29)、复方新诺明87(76.99)、氯霉素57(50.44)、利福平113(100.0)、红霉素48(42.48)、痢特灵34(30.09)、新霉素79(69.91)、萘啶酸103(91.15)、强力霉素97(85.84)。(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12期3436)。n20042007年从24个省市规模化养鸡场
17、分出300株大肠杆菌,用17种药物检测耐药性,结果所有菌株均出现耐药,呈多重耐药,甚至对17种药物全部耐药(王红宇,2007)三、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防控的对策1.转变防治禽病的观念贯彻执行十六字方针2.正确诊断,确认养禽场疫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3.全方位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体系4.加强对种禽场的监管,防止成为禽病扩散的来源地5.做好禽群的饲养管理,改善禽场的环境条件,降低或避免禽群的应激因素发生6.科学合理使用疫苗,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7.制定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8.重视检疫工作9.做好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三、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防控的对策(续) 1.转变防治禽病的观念贯彻执行十六字方针 转
18、变防控禽病的观念,实行健康养禽,增强禽体的体质和天然免疫力,建立全面落实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饲养为基础,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并举,综合防疫”的观念2.正确诊断和监测,确认养禽场疫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当前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实验室的检测和病原学的诊断工作3.全方位积极推行生物安全体系n加强生物安全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使全体从业人员把生物安全视为养禽场的生命线,真正做到以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饲养。n重视和强调环境因素在禽病防疫和保护禽类健康中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以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饲养n生物安全的中心思想是严格隔离、消毒和防疫。规模化养禽场消毒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要认真执行,持之以恒 n生物安全的关
19、键控制点在于对人和环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进入养禽场(群)的多层屏障n生物安全体系中的所有生物安全措施,都是针对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的防疫技术,封闭式管理是实行生物安全防控疫病的最好模式n提升养禽场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效性,遵守和执行生物安全的全部规定和措施,防止疫病的传入,减少或杜绝病疫的感染和发生n生物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主管部门与生产者齐抓共管,全方位推进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实施4. 加强种禽场监管和净化工作,防止成为禽病扩散和流行的来源地,从源头上保证禽只的健康5. 做好禽群的饲养管理,改善养禽场的环境卫生条件,降低或避免禽群的应激因素发生 做好禽
20、舍的通风、换气、禽只密度、环境的清洁卫生、消毒是养禽场经常而十分重要的工作 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饲喂霉变或含有毒素的饲料 减少或避免禽群应激因素发生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6. 科学合理使用疫苗,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这是预防和控制禽传染病的重要手段n根据养禽场所在地传染病发生现状,确定接种疫苗的种类,避免盲目性。疫苗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克服部分养禽场过于依赖疫苗n制定和实行科学的免疫程序,不宜随意改变免疫程序n严把疫苗质量关,使用高质量的疫苗,避免发生免疫失败;及时找出免疫失败的原因,加以克服n加强免疫监测工作n重视和避免在免疫工作中影响免疫效果的困素发生;做好疫苗的保存、运输、稀释
21、和具体操作等。 7. 制定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有效的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或继发感染 重视耐药菌株的存在、动态,选择敏感药物并合理使用(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和用药时机)。 开展药物敏感性的测定(药敏试验) 微生态制剂是一较好的选择8.重视禽的国内、国外进口的检疫工作 提高检疫水平,把好国门关,防止国外禽病传入 我国 加强种禽场的检疫,防止成为疫病的来源地 克服国内引种、买卖和运输忽视检疫工作的倾 向,防止疫病的传入和扩散9.做好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的防控工作禽禽 病病 学学diseases of poultry数数 据据 l据农业部统计,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年我国肉类总
22、产量达6270万吨,万吨,l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统计资料,2000年我年我国禽蛋的产量达到国禽蛋的产量达到2216万吨,万吨,l其中鸡蛋其中鸡蛋1886万吨,占总产量的万吨,占总产量的85%,人均占有量,人均占有量达达17.7kg,l我国禽蛋、禽肉的产量居世界前列,我国禽蛋、禽肉的产量居世界前列,l美国、巴西、台湾省出口量已经占美国、巴西、台湾省出口量已经占l泰国在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泰国在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2003年,年,数数 据据 而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和日本而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和日本74周龄的淘周龄的淘汰、死亡率为汰、死亡率为0.2-0.5
23、%而上述而上述发达国家则达到发达国家则达到98-100%数数 据据 l非标准化的养禽模式居多非标准化的养禽模式居多一、我国当前养禽业一、我国当前养禽业l从国外传播的疫病增多从国外传播的疫病增多l家禽及其产品的流通不规范家禽及其产品的流通不规范l疫苗、兽药、饲料的生产和销售的监管疫苗、兽药、饲料的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力度不够力度不够1.1.禽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但以传染病的危害最大禽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但以传染病的危害最大2.2.新发病种类增多新发病种类增多 3.3.病原体出现变异,临床症状非典型化病原体出现变异,临床症状非典型化4.4.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5.5.亚临床免疫抑制
24、性疾病的多重感染日趋普遍亚临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多重感染日趋普遍二、我国禽病现状二、我国禽病现状三、禽类的免疫系统三、禽类的免疫系统l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对禽群来说非常重要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对禽群来说非常重要l密集密集易感易感l多次免疫多次免疫免疫反应免疫反应3.1 特特 点点和和为初级淋巴器官为初级淋巴器官为次级淋巴组织为次级淋巴组织3.2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lcd4+t细胞细胞:识别与:识别与mhc类分子结合的加工过类分子结合的加工过的抗原,对的抗原,对b细胞和细胞和cd8+ t细胞的细胞的ctl活性提供活性提供性辅助作用。性辅助作用。lcd8+t细胞细胞:识别与:识别与mhc类分子结合的加工过
25、类分子结合的加工过的抗原,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的抗原,发挥细胞毒性作用。l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干扰素(:干扰素(ifn)、白介素()、白介素(il)、免)、免疫趋化因子。疫趋化因子。3.3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l中和作用中和作用l调理吞噬作用调理吞噬作用l补体激活作用补体激活作用3.4 免疫水平的监测免疫水平的监测nk细胞细胞巨噬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细胞沉淀反应沉淀反应凝集反应凝集反应中和试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免疫荧光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试验酶联免疫试验n细胞免疫细胞免疫n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抗体水平抗体水平四、禽病的预防与控制四、禽病的预防与控制n种群管理种群管理n种蛋管理种蛋管理n孵
26、化厂管理孵化厂管理n饲养管理饲养管理n房舍管理房舍管理n禽群管理禽群管理n环境卫生环境卫生n消毒剂消毒剂n杀虫剂杀虫剂4.1 疫苗疫苗类型类型l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l基因缺失疫苗基因缺失疫苗l活病毒和活细菌载体疫苗活病毒和活细菌载体疫苗ldna疫苗疫苗4.2 疫苗接种途径疫苗接种途径l喷雾免疫: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喷雾免疫: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l滴鼻或点眼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滴鼻或点眼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l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用于开产前的后备种鸡和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用于开产前的后备种鸡和商品蛋鸡商品蛋鸡l饮水免疫:取消饮水中的消毒剂,停止供饮水免疫:取消饮水中的消毒剂,停
27、止供水,免疫时在水中补加水,免疫时在水中补加1:400的脱脂奶粉。的脱脂奶粉。l胚内免疫:马立克氏病胚内免疫:马立克氏病l翅下刺种免疫:禽痘、禽霍乱翅下刺种免疫:禽痘、禽霍乱l滴肛或擦肛:强毒型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滴肛或擦肛:强毒型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4.3 疾病暴发后的处置疾病暴发后的处置l排除非传染性疾病排除非传染性疾病l隔离检疫禽群隔离检疫禽群l样品送检样品送检l人员防护(衣原体、丹毒和沙门氏菌)人员防护(衣原体、丹毒和沙门氏菌)l药物治疗药物治疗l禽群的处理禽群的处理五、禽病的诊断五、禽病的诊断l病史病史l免疫接种免疫接种l临床检查临床检查l病理解剖学检查病理解剖学检查l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
28、断5.1 病病 史史l通风、喂料、给水、照明、产蛋记录通风、喂料、给水、照明、产蛋记录l饲料配方、育雏断喙工作、用药饲料配方、育雏断喙工作、用药l地理位置、异常天气地理位置、异常天气l症状持续长短、病禽和死禽的数目、时间症状持续长短、病禽和死禽的数目、时间5.2 免疫接种免疫接种l免疫程序是否合理免疫程序是否合理l疫苗的出产国家和公司疫苗的出产国家和公司l疫苗的保存和使用疫苗的保存和使用l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l疫苗毒疫苗毒/ /菌株的血清型、亚型或毒株的选择菌株的血清型、亚型或毒株的选择5.3 临床检查临床检查群体检查群体检查n精神状况精神状况n采食和饮水采食和饮水n神
29、经症状神经症状n眼鼻分泌物眼鼻分泌物个体检查个体检查n体温体温n皮肤皮肤n眼结膜眼结膜n口腔口腔5.4 病理解剖学检查病理解剖学检查处死处死断颈、颈部放血断颈、颈部放血股骨脱臼股骨脱臼远离身体,在腿腹间切开皮肤,用远离身体,在腿腹间切开皮肤,用力握股骨向前、向下、再向外折去力握股骨向前、向下、再向外折去切开皮肤切开皮肤用剪刀沿中线把从胸骨嵴用剪刀沿中线把从胸骨嵴到泄殖腔的皮肤切开到泄殖腔的皮肤切开暴露内脏暴露内脏在胸骨和泄殖腔之间横切腹壁,然后从在胸骨和泄殖腔之间横切腹壁,然后从两侧纵切胸肌,再用股钳切断肋骨骨架、两侧纵切胸肌,再用股钳切断肋骨骨架、两侧的喙突和锁骨,向前翻转整个胸骨,两侧的喙
30、突和锁骨,向前翻转整个胸骨,露出胸腔和腹腔。露出胸腔和腹腔。n心脏穿刺采血心脏穿刺采血n气囊有无浑浊气囊有无浑浊n胸腹腔积液胸腹腔积液n脏器表面渗出物脏器表面渗出物n心包膜混浊渗出物心包膜混浊渗出物n心脏、肝脏心脏、肝脏n腺胃和肌胃腺胃和肌胃n胰、脾及肠管胰、脾及肠管n肺脏和肾脏肺脏和肾脏n食道和嗉囊食道和嗉囊n喉头、气管及支气管喉头、气管及支气管5.5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l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分离与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如分离与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l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沉淀反应、凝集反应、中和试验、沉淀反应、凝
31、集反应、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试验免疫荧光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试验l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pcr、rt-pcr、核、核酸探针、酸探针、基因序列分析基因序列分析六、药物治疗六、药物治疗l相关因素相关因素 病原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抗生素的选病原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抗生素的选择、给药浓度、给药剂量和途径。择、给药浓度、给药剂量和途径。l抗菌药物及其特性抗菌药物及其特性 作用机理和抗菌谱不同,大部分广谱的是抑作用机理和抗菌谱不同,大部分广谱的是抑菌的,而窄谱的是杀菌的。菌的,而窄谱的是杀菌的。l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 自然选择、遗传物质的水平转移,在
32、同种自然选择、遗传物质的水平转移,在同种菌群之间或异种菌群之间。菌群之间或异种菌群之间。l合理用药的原则合理用药的原则 强调预防;最后选择;专业指导下使用。强调预防;最后选择;专业指导下使用。l新城疫(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是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l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急性死亡、下痢、呼吸困难、神急性死亡、下痢、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经症状;l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腺胃乳头粘膜出血、气管粘膜充腺胃乳头粘膜出血、气管粘膜充血出血、泄殖腔和直肠粘膜出血。血出血、泄殖腔和直肠粘膜出血。一、历史一、历史l1926年首次爆发
33、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英国的新城,年首次爆发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英国的新城,doyle(1927)证实了该病由病毒引起,命名为新城疫;证实了该病由病毒引起,命名为新城疫;l此后,新城疫不断传播,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有爆此后,新城疫不断传播,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有爆发的记载和报道;发的记载和报道;l目前,广泛存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国家。目前,广泛存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国家。新城疫:亚洲鸡瘟、伪鸡瘟新城疫:亚洲鸡瘟、伪鸡瘟禽流感:欧洲鸡瘟、真性鸡瘟禽流感:欧洲鸡瘟、真性鸡瘟l 1928年我国已有本病的记载,年我国已有本病的记载,1935年在我国部分年在我国部分 地区流行;地区流行;l 1996年山东某地
34、典型的年山东某地典型的nd流行:最先发生于参赛流行:最先发生于参赛归来的信鸽,然后引起鸡群暴发。归来的信鸽,然后引起鸡群暴发。二、病原二、病原l新城疫病毒(新城疫病毒( 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是rna病毒中的副粘病毒科、腮腺病毒中的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为单股负链病毒。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为单股负链病毒。l有有,呈多形型。,呈多形型。直径直径100-500nm,纤突纤突8nm.l基因组约基因组约15kb长,共包括个基因:长,共包括个基因:3-np-p-m-f-hn-l-5nnp:核衣壳蛋白:核衣壳蛋白np:磷酸化的核衣壳蛋白相关蛋白:
35、磷酸化的核衣壳蛋白相关蛋白nm:基质蛋白:基质蛋白nf:融合蛋白,小的表面纤突:融合蛋白,小的表面纤突nhn:血凝素:血凝素-神经氨酸酶神经氨酸酶nl:rna依赖的依赖的rna聚合酶聚合酶2.1 ndv结构组成结构组成2.2 ndv的理化特性的理化特性l对多种理化因素均敏感,但破坏程度与毒株有关。对多种理化因素均敏感,但破坏程度与毒株有关。l对常用消毒物的抵抗力不强,氢氧化钠、苯酚等对常用消毒物的抵抗力不强,氢氧化钠、苯酚等515min可以灭活。可以灭活。l对热敏感,对热敏感,55经经45min,60经经30min可以灭活,可以灭活,直射阳光直射阳光30min可以灭活。可以灭活。2.3 ndv
36、的血清分型的血清分型l所有的所有的ndv属于同一种属于同一种但不同毒但不同毒株的毒力差异很大。株的毒力差异很大。可以检测出可以检测出间的差异,每种间的差异,每种“单抗群单抗群”的生物和流行病学特征各异。的生物和流行病学特征各异。 2.4 衡量毒株毒力的指数衡量毒株毒力的指数l1日龄鸡的脑内接种致病指数日龄鸡的脑内接种致病指数( 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 icpi)l静脉致病指数静脉致病指数(intravenous pathogenicity index ,ivpi)l鸡胚平均致死时间鸡胚平均致死时间( mean death time ,mdt)l血凝
37、血凝活性活性:血凝素蛋白可以与多种动物血凝素蛋白可以与多种动物rbc上的受体作用,引起上的受体作用,引起rbc发生凝集。发生凝集。l神经氨酸酶活性神经氨酸酶活性:神经氨酸酶可以使已经神经氨酸酶可以使已经凝集的凝集的rbc慢慢洗脱。慢慢洗脱。2.5 ndv生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1:101:201:401:801:160 1:3201:640rbcalonerbc&virusserum dilution1:101:201:401:801:160 1:3201:640rbcalonerbc&virus1:101:201:401:801:160 1:3201:640rbcalonerbc
38、&virusserum dilution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l除家禽外,除家禽外,27个鸟目种个鸟目种241种鸟类可以自然感种鸟类可以自然感染或实验室感染。染或实验室感染。lndv还可以在多种非禽类宿主系统中增殖。还可以在多种非禽类宿主系统中增殖。u传染源:传染源:病禽、带毒的健康禽、野生鸟类。病禽、带毒的健康禽、野生鸟类。u传播途径:传播途径:l活禽的流动活禽的流动l与其它动物接触与其它动物接触l人员和设备流动人员和设备流动l禽产品流动禽产品流动l饲料污染饲料污染l水污染然水污染然l空气传播空气传播l疫苗疫苗主要是呼吸道及消化道主要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或外伤的接触黏膜或外伤的接触
39、扩散扩散感染感染u易感动物易感动物绝大多数鸟类对绝大多数鸟类对ndv易感,但引起疾病的严重易感,但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与感染的毒株有关。程度差异较大,与感染的毒株有关。鸡高度敏感,鸽子也感染,鸭和鹅也可感染,鸡高度敏感,鸽子也感染,鸭和鹅也可感染,但很少或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很少或不表现临床症状。+潜伏期为潜伏期为215天,平均为天,平均为56天。天。l发病季节: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发病季节: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最为严重。最为严重。l发病日龄: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发病日龄: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人为一过性感染,主要表现为眼结人为一过性感染,主要表现为眼结膜炎、流泪,发热
40、、头痛等症状。膜炎、流泪,发热、头痛等症状。四、临床症状四、临床症状l感染毒株感染毒株l宿主种类、年龄、免疫状态宿主种类、年龄、免疫状态l混合感染混合感染l环境应激环境应激 doyle型型各日龄的鸡均易感,急性、致死性各日龄的鸡均易感,急性、致死性感染,常见消化道出血,称为感染,常见消化道出血,称为嗜内脏速发型嗜内脏速发型新城新城疫(疫( viscerotropic velogenic newcastle disease , vvnd )。)。 beach型型各日龄鸡均易感,急性、致死性感各日龄鸡均易感,急性、致死性感染,表现呼吸道和神经症状,称为染,表现呼吸道和神经症状,称为嗜神经速发型嗜神
41、经速发型新城疫(新城疫( neurotropic velogenic newcastle disease ,nvnd)。 beaudette型型由由中发型中发型病毒引起,一般仅引起病毒引起,一般仅引起幼禽死亡,可作为再次免疫的活疫苗。幼禽死亡,可作为再次免疫的活疫苗。 hithchner型型 由由缓发型缓发型病毒引起,仅出现轻病毒引起,仅出现轻微或隐性的呼吸道感染,一般用作活疫苗。微或隐性的呼吸道感染,一般用作活疫苗。 无症状肠型无症状肠型主要是主要是缓发型病毒肠道感染缓发型病毒肠道感染,不,不引起明显的疾病,某些商品活疫苗属于此类。引起明显的疾病,某些商品活疫苗属于此类。l嗜内脏速发型嗜内脏
42、速发型(vvnd) 超强强毒株感染突然发病、死亡率高而不表现任超强强毒株感染突然发病、死亡率高而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何临床症状。 开始精神沉郁、开始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呼吸加快、无力、衰竭死亡。、无力、衰竭死亡。 感染早期有感染早期有绿色下痢,绿色下痢,死前有明显的死前有明显的神经症状神经症状,肌肉震颤、斜颈、腿和翅膀麻痹和角弓反张。肌肉震颤、斜颈、腿和翅膀麻痹和角弓反张。l易感鸡的易感鸡的死亡率可到死亡率可到100%。l嗜神经速发型(嗜神经速发型(nvnd) 主要报道于美国;主要报道于美国; 突然发生突然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状,1-2天后出现神经天后出现神经症状;症状; 产蛋急
43、剧下降,不出现下痢;产蛋急剧下降,不出现下痢;l发病率可到发病率可到100%;成年鸡死亡;成年鸡死亡50%,小鸡达,小鸡达90%。l中发型中发型引起呼吸道症状引起呼吸道症状成年鸡产蛋下降,可成年鸡产蛋下降,可持续几周持续几周也可能出现神经症状也可能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较低死亡率较低l缓发型缓发型成年鸡不发病成年鸡不发病易感幼鸡可出现呼吸易感幼鸡可出现呼吸道症状道症状并发和继发其它微生并发和继发其它微生物可引起死亡物可引起死亡l与临床症状一样,病理病变与感染毒株、与临床症状一样,病理病变与感染毒株、宿主及影响疾病的其它因素有关。宿主及影响疾病的其它因素有关。l病理变化只能作为诊断的一个依据。病理变
44、化只能作为诊断的一个依据。五、病理变化五、病理变化六、诊断六、诊断l毒株、宿主和其它因素各异,疾病的差异毒株、宿主和其它因素各异,疾病的差异就会很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就会很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为只能作为nd的一个指征,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的一个指征,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病原检测病原检测抗体检测抗体检测分子诊断分子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6.1 病毒分离鉴定病毒分离鉴定l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抗原检测:检测气管切片和组织触片。检测气管切片和组织触片。l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的分离鉴定:是是ndv确诊确诊的唯一公认的方法。的唯一公认的方法。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培养系统培养系统分离方法分离方法病毒鉴定病毒
45、鉴定传代细胞传代细胞原代细胞原代细胞鸡胚鸡胚粪便、肠内容物粪便、肠内容物泄殖腔、气管拭子泄殖腔、气管拭子病变组织病变组织接胚接胚离心取上清离心取上清匀浆或悬浮匀浆或悬浮生化、生物学特征生化、生物学特征致病性试验致病性试验血凝试验血凝试验单抗分群单抗分群6.2 抗体检测抗体检测l证实免疫是否成功以及免疫反应的强弱。证实免疫是否成功以及免疫反应的强弱。l抗体不能反映毒株的情况,诊断意义不大。抗体不能反映毒株的情况,诊断意义不大。l血凝抑制(血凝抑制(hi)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关性高,最常用。相关性高,最常用。等。等。 ha的原理图的原理图ha和和hi hi
46、的原理图的原理图6.3 分子诊断分子诊断lrt-pcrl产物用于病毒的特征和来源分析产物用于病毒的特征和来源分析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探针杂交探针杂交裂解位点的核酸序列分析裂解位点的核酸序列分析七、防制七、防制l国际控制政策:家禽产品国际贸易的障碍。国际控制政策:家禽产品国际贸易的障碍。l国家控制政策:各国社会、经济、气候条件不同,国家控制政策:各国社会、经济、气候条件不同,所以不同国家应该因地制宜采取控制措施。所以不同国家应该因地制宜采取控制措施。l养禽场的防控:环境卫生安全措施,重要方面。养禽场的防控:环境卫生安全措施,重要方面。l免疫接种:免疫接种:7.1 疫苗种类疫苗种类l活
47、疫苗活疫苗感染胚尿囊液冻干而成。感染胚尿囊液冻干而成。初免应该用低毒力疫苗株,需要多次接种。初免应该用低毒力疫苗株,需要多次接种。首免饮水免疫,二免用气雾免疫。首免饮水免疫,二免用气雾免疫。l灭活苗灭活苗感染胚尿囊液用福尔马林杀死病毒,与佐剂混合。感染胚尿囊液用福尔马林杀死病毒,与佐剂混合。可以选用强毒株作为疫苗株。可以选用强毒株作为疫苗株。可以制成可以制成或多联苗。或多联苗。肌注。肌注。7.2 免疫程序(参考)免疫程序(参考)l首免:首免:1日龄,日龄,系或系或系活苗滴鼻、点眼。系活苗滴鼻、点眼。l二免:二免:10-12日龄,日龄,系或系或系活苗滴鼻、点眼;系活苗滴鼻、点眼;系灭活苗肌注。系
48、灭活苗肌注。l25-27日龄日龄,免疫合格率在,免疫合格率在70-80%者肌注者肌注i系。系。l37日龄再日龄再,免疫合格率低于,免疫合格率低于85%者肌注者肌注i系。系。商品肉鸡(商品肉鸡(45天上市)天上市) l 首免、二免同上。首免、二免同上。l 三免:产蛋前(约三免:产蛋前(约140天)注射新支二联苗油乳天)注射新支二联苗油乳剂剂 灭活苗,每两个月监测一次。灭活苗,每两个月监测一次。种鸡与蛋鸡种鸡与蛋鸡7.3 免疫失败的原因免疫失败的原因l流行新城疫毒株出现变异;流行新城疫毒株出现变异;l加大疫苗剂量及频繁使用,造成免疫耐受;加大疫苗剂量及频繁使用,造成免疫耐受;l某些免疫抑制病的存在
49、,使机体不能产生有效某些免疫抑制病的存在,使机体不能产生有效免疫应答;免疫应答;l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程序不合理;l免疫过程疫苗单一,免疫方法操作不正确;免疫过程疫苗单一,免疫方法操作不正确;l各种应激的刺激也会影响体内抗体的产生。各种应激的刺激也会影响体内抗体的产生。7.4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原因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原因l感染的感染的ndv毒力较弱;毒力较弱;l母源抗体水平高低不平;母源抗体水平高低不平;l群体免疫水平较低或不均衡;群体免疫水平较低或不均衡;l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不熟练、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不熟练、免疫程序不合理;l疫苗毒株的毒力较强。疫苗毒株的毒力较强。7.5 发
50、病后采取的措施发病后采取的措施l封锁鸡场封锁鸡场紧急消毒紧急消毒隔离病鸡群隔离病鸡群紧急接种。紧急接种。免疫顺序:假定健康群免疫顺序:假定健康群可疑鸡群可疑鸡群发病鸡群;发病鸡群;中大鸡用中大鸡用i系疫苗肌注系疫苗肌注; 雏鸡用雏鸡用系或系或系活苗滴鼻、点眼;系活苗滴鼻、点眼; 抗新城疫的高免蛋黄液肌注。抗新城疫的高免蛋黄液肌注。 八、最新研究进展八、最新研究进展l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la sota v4l细胞免疫和粘膜免疫:细胞免疫和粘膜免疫: la sota v4lv4疫苗口服免疫后,疫苗口服免疫后,hi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很低,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很低,但能有效抵抗但能有效抵抗ndv强度的
51、攻击强度的攻击lv4疫苗免疫后,疫苗免疫后,t细胞免疫应答强于细胞免疫应答强于la sota(cd4+t/cd8+t)l核酸疫苗:核酸疫苗:dna疫苗(疫苗(f基因)基因)l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禽痘病毒、痘苗病毒、鸽痘病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禽痘病毒、痘苗病毒、鸽痘病毒和火鸡疱疹病毒中表达毒和火鸡疱疹病毒中表达f基因,以及在禽痘病毒基因,以及在禽痘病毒中表达中表达hn基因和基因和f基因均可刺激产生保护性免疫。基因均可刺激产生保护性免疫。l新城疫与禽流感新城疫与禽流感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
52、ica, 2006 infectious bronchitis,ibl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和生殖系统疾病;度传染性的呼吸道和生殖系统疾病;l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咳嗽,喷嚏,雏鸡流鼻液,产蛋咳嗽,喷嚏,雏鸡流鼻液,产蛋鸡产蛋量减少;鸡产蛋量减少;l病理变化:病理变化:呼吸道粘膜呼吸道粘膜呈浆液性炎症,肾型呈浆液性炎症,肾型时出现肾肿大和尿酸盐沉积,时出现肾肿大和尿酸盐沉积,腺胃型时腺胃型时腺胃腺胃肿大、出血性溃疡。肿大、出血性溃疡。一、历史一、历史l1930年年schalk和和hawn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
53、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现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l1936年年beach和和schalm分离到了病原,确定了分离到了病原,确定了病因。病因。l1956年年jungherr等报道了等报道了connecticut 株与株与massachuetts 株能引起相似的疾病,但却没株能引起相似的疾病,但却没有有交叉反应交叉反应或或交叉保护交叉保护。l1962年年winterdield 和和hitchner 发现了肾型传发现了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染性支气管炎。l传染性支气管炎呈世界性分布。传染性支气管炎呈世界性分布。l多种不同的血清型已经从不同的国家分离。多种不同的血清型已经从不同的国家分离。二、病原二、病原l
54、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属于冠状病毒科。l病毒有囊膜,呈圆型至多边形不定。病毒有囊膜,呈圆型至多边形不定。ibv电镜图电镜图直径直径120nm,纤突纤突20nm.l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一般消毒剂敏感。l56经经15min,45经经90min可以灭活大部可以灭活大部分分ibv病毒。病毒。l-20 下不稳定,但下不稳定,但-30 下可以存活下可以存活24年。年。l冬季户外可以存活冬季户外可以存活56天。天。2.1 ibv理化特性理化特性ibv结构模式图结构模式图l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
55、na,具有感染性,全长,具有感染性,全长27.6kb。n纤突蛋白(纤突蛋白(s),裂解为),裂解为s1和和s2(hi抗体抗体和和vn抗体抗体由由s1诱导诱导)n膜蛋白(膜蛋白(m)n核衣壳蛋白(核衣壳蛋白(n),形成),形成rnpn小膜蛋白(小膜蛋白(e),少量),少量2.2 ibv结构组成结构组成hi阳性阳性hi阴性阴性hi阳性阳性ibvab against ibvibvab against ibvls1蛋白决定了蛋白决定了ibv的血清型,而的血清型,而s1蛋白具有很大的蛋白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导致了变异性,导致了ibv血清学众多。血清学众多。l已有已有,而且新的血清型还在出现。,而且新的血清
56、型还在出现。lhi和和vn进行进行。libv s1基因的基因的,以,以rflp和序列同源性分和序列同源性分析最为常用。析最为常用。,针对纤突蛋白,针对纤突蛋白s1抗原表位。抗原表位。2.3 ibv血清分型血清分型l血凝试验血凝试验:不能直接进行血凝,需要:不能直接进行血凝,需要1%胰酶胰酶或磷脂酶在或磷脂酶在37处理处理3h。 libv培养系统培养系统:鸡胚、原代和传代细胞、:鸡胚、原代和传代细胞、20日龄胚的气管环培养。日龄胚的气管环培养。2.4 ibv生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l鸡是感染鸡是感染ibv的唯一的禽类,并可导致发病。的唯一的禽类,并可导致发病。u传染源传染源:
57、发病鸡和带毒鸡,由于感染动物的排毒期长,:发病鸡和带毒鸡,由于感染动物的排毒期长,容易形成容易形成持续感染持续感染。u传播途径传播途径:飞沫、尘埃、饲料、饮水以及人员和设备的:飞沫、尘埃、饲料、饮水以及人员和设备的污染;经消化道感染。污染;经消化道感染。 u易感动物易感动物:各种龄期均易感,以雏鸡和产蛋鸡多发病。:各种龄期均易感,以雏鸡和产蛋鸡多发病。+ib的潜伏期一般为的潜伏期一般为1836h。四、临床症状四、临床症状l呼吸型:呼吸型:4周龄以下的幼鸡,喘气、咳嗽、打喷周龄以下的幼鸡,喘气、咳嗽、打喷嚏、气管罗音和流鼻液;蛋鸡产异常蛋,蛋清嚏、气管罗音和流鼻液;蛋鸡产异常蛋,蛋清稀成水样。稀
58、成水样。l肾型:肾型:2-4周龄的鸡,肉鸡呼吸道症状消失后,周龄的鸡,肉鸡呼吸道症状消失后,鸡群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饮水增加、白鸡群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饮水增加、白色稀便。色稀便。l腺胃型腺胃型(仅我国有报道):腹泻后出现明显的(仅我国有报道):腹泻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呼吸道症状。l幼鸡有呼吸道症状和肾脏病变,成年鸡则表幼鸡有呼吸道症状和肾脏病变,成年鸡则表现为产蛋率下降,产畸型蛋。现为产蛋率下降,产畸型蛋。l呼吸型和肾病型呼吸型和肾病型ib,在,在6周龄以内的鸡死亡周龄以内的鸡死亡率可达率可达25%,6周龄以上的可以忽略不计。周龄以上的可以忽略不计。l腺胃型的死亡率在腺胃型的死亡率在15-80%。五、病理变化五、病理变化l呼吸型呼吸型:幼雏鼻腔粘膜充血,有粘性分泌物,输卵管发:幼雏鼻腔粘膜充血,有粘性分泌物,输卵管发育受阻;产蛋鸡的卵泡变形,甚至破裂。育受阻;产蛋鸡的卵泡变形,甚至破裂。l肾型肾型:肾脏外观呈斑驳的白色网线状,俗称:肾脏外观呈斑驳的白色网线状,俗称“花斑肾花斑肾”;严重病例中,尿酸盐还会沉积在其它组织表面。严重病例中,尿酸盐还会沉积在其它组织表面。l腺胃型腺胃型(仅我国有报道):腺胃肿大、腺胃出血性溃疡。(仅我国有报道):腺胃肿大、腺胃出血性溃疡。六、诊断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校园活动场地租赁合同示例
- 2025装修公司劳动合同范本
- 2025中文租赁合同范本
- 小儿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肿瘤性心包炎的健康宣教
- 呕吐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天津市房屋租赁代理合同范本
- 2025雇佣家庭保姆合同样本
- 202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 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
- 国开数据库运维网考复习题及答案
- 【MOOC】能源与气候变化应对法-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出口单证实务》课件
- 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哈尔滨工程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微生物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高考真题-政治(福建卷) 含解析
- DB36T+757-2024香料用樟树培育技术规程
- 酒店服务员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血液透析室工作手册目录
- 借名存款合同模板
- TSXCAS 015-2023 全固废低碳胶凝材料应用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