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 风荷载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wk=pzpspzwo其屮:0z=1+gu(pz/pz在新规范中,基木风压wo略冇提高,而建筑的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e、脉动增人系数§、脉动影响系数u都存在减小的情况。所以,按新规范计算的风压标 准值可能比89规范大,也可能比89规范小。具体的变化包括下面儿条:1)>基木风压::新的荷载规范将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原来的30年一遇改为50年一遇:新高规322 条规定: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或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应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2)、地面粗糙度类别:由原來的a、b、c类,改为a、b、c、d类。c类是指冇密集建
2、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为冇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a、b、c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略有调整。新增加的d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 化系数最小,比c类小20%到50%4)、脉动增大系数:a、b、c类对应的脉动增大系数略有调整。新增加的d类对应脉动增大系数比89规范 小,约小5%到10%.与结构的材料和形式冇关。5)、脉动影晌系数:在89高规中,脉动影响系数仅与地而粗糙度类別冇关,对应a、b、c类的脉动影响系数 分别为,0.4& 0.53和0.63。在新规范中,脉动影响系数不仅与地而粗糙度类别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的高宽比 和总高度有关,其数值都小于89高规。如c类
3、、高度为50m、高宽比为3的建筑,u=0.46,比89高规小28%, 若为d类,则小37% o6)、结构的基木周期:脉动増人系数§与结构的基木周期冇关(wot12)o结构的基木周期町采用结构力学 方法计算,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框架结构t=(0.08-1.00)n:ffi剪结构、框筒结构 t=(0.06-0.08)n: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t=(0.05-0.06)no其中n为结构层数。2地震作用1)、抗虑设防烈度:新规范改变了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木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増加了 7度(0.15g) 和8度(0.30g)两种情况(见新抗震规范表3.2.2)。2、
4、设汁地震分组:新规范把直接影响建筑的设汁特征周期tg的设计近震、远震改为设计地震分组,分别 为设计地震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3)、特征周期值:比89规范增加了 0.05s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作用。4)、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新规范5.1.5条,设计反应谱范围由原來的3s延伸到6s,分上升段、平台段、指数 下降段和倾斜下降段四个区段。在5tg以内与89规范和同,从5tg起改为倾斜下降段,斜率为0.02。对于 阻尼比 < 不等于0.05的结构,设计反应谱在卩ii尼比 < 等于0.05的基础上调整。5)、扭转耦连:新高规3.3条规定,质量、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
5、00m的高层建筑结构 应采用考虑扭转稿连振动彩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6)、双向地震作用:新抗震规范5行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 的扭转影响。7)、偶然偏心:新高规3.3.3条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附加偏心距可取与地震作用 方向垂直的建筑物边长的5%o8)、竖向地農作用:新规范5.3条规定,对于9度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農作用标准值应按公式(5.3.11)和5.3.14计算,并宜乘以1.5的放大系数。相当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33.4%:新规范5.3.3 条规定,长悬臂和莫它人跨度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8.5度和9度时分别取巫力荷载代农
6、值的10%、 15%和20%:新高规10.2.3条规定,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影 响。3地虑作用调整1)、最小地震剪力调整:新规范5.2.5条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的剪重比不应小于表 5.2.5给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ao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2)、0.2q0调整:新规范6.2.13条规定,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木均匀的框一剪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 矗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剪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人值1.5 倍二者的较小值。3)、边柿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新规范5.2.3条规
7、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祸连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 两个边桶,其地農作用效应应乘增大系数。一般悄况下,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当扭转刚度 较小时,宜按不小于1.3采用。软件未执行这一条。4)、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调藥:新规范3.4.3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 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新高规5.1.14条规定,楼层侧向刚度小于上层的70%或其正二层平均值的80%时, 该楼层地震剪力应乘"5增大系数;新规范3.4.3条规定,坚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 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農内力应乘以1.25-1.5的增大
8、系数。5、转换梁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新高规10.2.23条规定,转换梁在特一级和一、二级抗震设计时,其地震 作用下的内力分别放人1.& 1.5. 1.25倍。6)、框支柱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新高规10.2.7条规定,框支柱数h不多丁70根时:当框支层为1-2层 时各层毎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基底剪力的2%当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各层毎根柱所受的剪力应 至少取基底剪力的3%:框支柱数h多于10根时,当框支层为1 一 2层时毎层框支柱所承受剪力之和应取基 底剪力20%,当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每层框支柱所承受剪力z和应取基底剪力3。她框支柱剪力调 整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
9、柱端梁的剪力、弯矩,框支柱的轴力可不调整。4.作川效应组合1)、作用效应组合基本公式非抗農设计时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zs二ygsgk+yjqjz的iyqisco非抗震设 计时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zs二ygsgk+立的hsqik抗農设计时的组介2)、恒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当其对结构不利时,对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于永久荷载效应 控制的组合,应取i.35:当其对结构不利时,一般应取1.0。3)、可变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和组合值系数:-般应取i.4;对于标准值大于4.0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 构的活荷载应収1.3;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见荷载规范表4.1.1.4z值范帀在0.7-
10、0.9之间;风荷载的组 介值系数为0.6:与地震作用效应组介时风荷载的组介系数为0.2。4)、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一般应取1.3:当同时考虑水平、竖向地震作用时,应取0.5。5、巫力荷载代农值:新抗震规范5.1.3条规定,建筑的巫力荷载代农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巫标准值和各 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1.3采用。(与荷载规范表4.1.1不同)5设计内力调整1)梁设计剪力调整:抗震规范第624条和高规第6.2.5、7.2.21条规定,抗震设计时,特一、一、二、三 级的框架梁和抗震墙中跨高比人于2.5的连梁,其梁端截而组合的设计剪力值应调整。2)、柱设计内力调整:为了体现抗
11、震设计中强柱弱梁概念设计的要求,抗震规范第622、623、626、6210 条和高规笫4.9.2条规定抗震设计时,特一、一、二、三级的框架柱、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角柱、 框支柱的组合设计内力值应调整。3)、剪力墙设计内力调整:高规第7.2.10、10.2.14、4.9.2条规定,抗震设计时,特一、一、二、三级的剪力 墙底部加强区和非加强区截面组合的设计内力值应调整。6结构整体性能控制1)、位移控制: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 均不宜人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人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 筑、混合
12、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3倍。2)、周期控制:新高规的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笫一周期t1之比,a级高 度高层建筑不应人于0.9; 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介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03、层刚度比控制:新抗震规范附录e2.1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人于2;新高规 的443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和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 相临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新高规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 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
13、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新高规的10.2.6条规 定,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应符合高规附录d的规定。d.0.1:底部人空间为一层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刚度比y农示转换 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非抗震设计时y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d.0.2:底部为25层大空间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下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与相同 或相近高度的上部剪力墙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ye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抗鳶设计时不应大 于 1.3。4)、层刚度比计算:高规附录doi建议的方法一剪切刚度k匸gi ai
14、/hl高规附录d.0.2建议的方法一剪弯刚度ki=a i/hi抗農规范的3.4.2和3.4.3条文说明中建议的计算方法:ki=vi /a iji新规范软件中捉供前两种算法。5)、框剪结构中框架承的倾覆力矩计算;新抗震规范第6.1.3条、高规8.1.3条规定,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在基木振型地震作用卜:若框架部分承扒的地震倾覆力矩人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 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柱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采川。抗震规范第6.1.3条的条文说明给出了框架部分承 担的倾覆力炬的计算方法zmc=zzvjh7.结构构件设计计算1、柱轴压比计算:新抗震规范6.3.7条、高规的6.4.2条和混
15、凝土规范的11.4.16条,都规定了柱轴压比的 限值,并规定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降低。柱轴压比指柱考虑地震作用组 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可不进行地農计算的结构,取 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2)、剪力墙轴压比计算:新抗震规范6.4.6条、高规的7.2.14条和混凝土规范的11.7.13条,都规定了剪力 墙轴压比的限值。冃前新规范程序给出各个墙肢的轴压比。3)、剪力墙强区:底部加新抗震规范和新高规对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定义略有不同,分别定义如下: 新抗農规范6.1.10条规定,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窓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 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i/8二者的较人值,且不人于15m,其它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 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二层高度二者的较人值,且不大于15mo新高规的7.1.9条规尬,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i/8和底部二层高度二者的较 大值,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机与技术选择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进程与线程管理测试题及答案
- 品牌影响力提升的创意方式计划
- 江西省宜春市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风险管理与决策制定研究试题及答案
- 年度数字营销策略的制定计划
- 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教学活动计划
- 组织班级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计划
- 2024年陕西省统计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有效设置前台文员的工作优先级计划
- 少女乙女的恋爱革命全中文攻略
- 生鲜仓库管理制度
- 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
-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脚本模板
- 南京医科大学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 《触不可及》影视鉴赏课件
-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财政大脑”系统集成项目需求
- 二次元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 GB/T 679-2002化学试剂乙醇(95%)
- GB/T 6184-20001型全金属六角锁紧螺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