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研究和开发推广黑色食品2_第1页
大力研究和开发推广黑色食品2_第2页
大力研究和开发推广黑色食品2_第3页
大力研究和开发推广黑色食品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我国食品营养与安全刖临的任务2黑色食品概念及营养特点当今世界,人类食品的整体发展正朝着食物资 源多样化、食物安全有机化、食物营养化(营养优 先原则)、食物营养平衡化和食物加工产业化的“五化”方向发展。其最终目标是使得人类健康长 寿,其发展途径是开发有机功能食品,包括黑色食 品等。半个世纪前,为了解决人类的饥荒问题,曾经掀起 了一场世界性的农业革命。广东农科院等首先通过矮化 育种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近30年来,袁 隆平院士等人通过杂交育种的优势利用技术等,使水稻 等作物产量迖到空前的超高产。绿色革命虽然基本解决了多数人的温饱问题,但也出现了高产作物的营养品质下降,特别是作物中的某些

2、矿物质、维生素、生物色素的减少,导致了人们的营养失衡,进而出现“隐性饥饿”的并发症。再加上长期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以及在动物饲养过程中滥用兽药、抗生素、激素等,使营养安全食品的幵发成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 种社会的头等大事之一。因此,具有高产、高微量营 养素及高经济效益的“三高”黑色食品亟待得到更 快的发展。黑色食品的硏发是20世纪中后期涌现出来的具有中 国特色的新事物,属我国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2. 1黑色贪品概念20世纪70年代初广东农科院就开始对黑色含品进行 深人、系列的研究。20年前由赖来展硏究员率先提出了 黑色食品科学概念。所谓黑色食品,是指自然颜色相对 较深,并富含微景营养生

3、物色尜等活性物质,经科学方 法加工而成的一类食品。黑色食品的含义有广义的和狭 义之分。狭义理解是指其自然颜色为深黑色的食品。广 义理解是指其自然颜色相对较黑、较紫、较红、较黄富 含生物色素的食品。总之,黑色食品包含自然性、营养 性、功能性、科学性四重特点。2.2黑色食品的营养特点赖来展首次研究发现食物的自然颇色愈深,其营养 成分也愈丰富多样。“色”是食物感官特征的首要因 素。根据我国优秀传统的哲学思想一一 “阴阳五行”学说,把食物分为白色(谷物类)食品,红色(肉类)食 品,青色(果蔬)食品,黄色(豆薯)食品,上述4色调的食品中颇色较深者为黑色食品,其特点是比一般 食品含有更多的微量营养素,如铁

4、、锌、砸、碘、钾等 矿物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及类黄酮等生物色素,其营养o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赖来展等:大力研究和开发推广黑色食品5特点如表1中所不。表1各类天然食品的特点类别主耍品种资源主耍营养特点功能作用白色食品白米、白面、白薯等谷类、薯类作物富含高淀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为保溫型食物,能萤低红色食品牛、羊、猪、鸡、鸭、鹅等肉类高动物性脂肪、高蛋白、高热能为高能食物,过量食用会引起心血 管病、肥胖等“富贵病"靑色合品青果、青豆、青瓜

5、、青菜等果蔬富含多种维生素、合用纤维素、矿物 质等常吃有健身、美容作用,但能景不足黄色食品黄見、花生、土丑、玉米等富含植物性脂肪、蛋白及黄酮等含植物脂肪、蛋白和黄酮,有益健康黑色食品黑米、黑豆、黑芝麻、甲鱼、乌鱼、富含主色索、铁、碘、砸、不饱海带、黑木耳、黑土豆、紫薯、乌鸡等 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索等微景营养营养多样、结构较合理,食疗兼 用。抗氧化,有益健美、长寿,符 合今后食品结构改革的方向3黑色食品研发的进展我国是国际上最早开展黑色食品系统研发的国家。 早在1982年广东农科院赖来展等采用自主创新的生物技 术培育出适于全国稻区种植、早晚兼用的高产、高蛋 白、高微量营养素的新品种“黑优粘”,与

6、此同时开发 了国际上第一个黑色食品发明专利一一 “营养黑米粉”。并组建了由全国10多个省市参加的“中华黑色食 品科研幵发协作会”,在全国幵展黑色食品的资源收集、育种和加工,培育了一批高产、高微量营养素、高效益的新品种,如黑粘(广东)、黑糯(陕西)、黑粳 (吉林)等十多个黑米新品种。在陕西、河南育成了黑 小麦新品种,在山西育成了黑玉米新品种,中国农科院育成了黑花生新品种,黑龙江育成了黑土豆新品种,台 湾筛选出黑淮山(大薯)新品种,山东、广东育成了黑 甘薯新品种,此外,作者还育成了富含碘、硒元素的黑 大豆1号新品种等。1995年,作者创建的广东省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被 国家农业部批准为省部共建的“中

7、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重点幵放实验室” 多年来,该实验室与广西黒五类食 品集团、陕西省水稻研究所、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及吉林农科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产、学、硏 单位协作,以改善人类主食营养为目标,围绕黑色食品 作物资源的收集、改良、评价和利用,综合集成生物 学、农学、营养学、食品科学等多科学的理论与新技 术,进行了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的收集整理及营养品质遗 传与新品种选育、营养活性物质和保健功能评价、作用 机理分析以及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的系统研究,收集保 存了国内外最为丰富的黑色食品作物资源:率先分析了 了黑米三系配套选育技术,选育出第一个富碘的黑大豆 新品种一一 “粤引黑大豆1号”;评

8、价了大群体量黑食品作物资源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最早建立了黑色食品作物资源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数据库;发现并证明了黑米、黑大豆的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延缓衰老等重要保健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建立了与黒色食品作物资源营养功能特点 相适应的多祌加工技术,在全国36家企业中得到推广 应用;推广黑色食品作物累计面积上千万亩;研制幵发新产 品40多个,获绿色食品证书6个,保健食品证书2个, 重点新品3个,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中英 文子术论文2多篇;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60亿元。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食物问题与建议全球的工业现代化带来了环境污染,而环境的污

9、染又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食物的生产,相继出现了一些 问题。一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污染了农 作物的生态环境,如土质、水质和气质,从而出现了种养 业食物的营养性和食用安全性两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两个 问题必须从食物生产的源头抓起,下决心大力发展有机营 养食品。现代科学硏究表明,有机食品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和 更强的生理功能,可提高人体对一些疾病的免疫力。美、 英、法科学家研究发现,有机西红柿富含更多有助于抗癌 和心脏病的vc、胡萝卜素和黄酮:有机苹果含有更多的 苹果多酚、黄酮和维生素等保健成分;有机猕猴桃含更 丰富的多酚,有更强的抗氧化力;有机胡萝卜含天然杀虫 剂“镰叶芹醇”,有防癌的功能

10、。可见,发展有机食品,黑米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粒形性状的遗不但可以解决食物的污染问题也可增加各种对人体有益 传相关性:创新和筛选了 80多个黑米新品种,率先实现的营养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o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avv中国食物与营养另一方面,各类灾害的发生使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富含微量营养的地下黑色食品资源也值得推广应和 最终收获面积可能产生巨大的“变数”,从而使每年用(表2)。作物的产量潜伏着减产风险。除产量锐

11、减风 险外,由于紫甘薯既是传统的粮食又是蔬菜,在日本蔬菜癌症当今诸多农产品中缺乏微量营养素造成了 “隐性 饥饿”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抗癌蔬菜中名列榜首。从茎尖、嫩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与全面小康时期人们迫切提 高生叶到薯块均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活质量的要求相悖,将成为今后人们食品消费所关注土豆,被称为世界 五大粮食之一。美国农业部研究的问题。所认为,“每餐只吃全脂牛奶和土豆可以得到人体所需解决上述问题,作者认为,选育高产并富含微量营的一切物质元素”。养的黑色粮油作物是有效途径之 一。作者在对广东梅州葛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为世界第六大金珠公司有机米的研究中发现,其蛋 白质含量为8g/粮食作物

12、,在古代也是一种“救荒”食物曾广为种植。100g,高出对照14%,ca元素含量 65.8mg/100g,fe黑葛根的微量营养更丰富,被称为“南方人参”。元素含量16.9mg/100g,特别是含硒量 2o/zg,高出对黒大薯,学名为黒淮山,产量很高,其消化素对肥照约10倍。胖者有减肥轻身作用;其丰富 的淀粉、蛋白质対体瘦者除了 20世纪末,作者及其协作单位育成的高产黑又可增胖,这种具有双重调节功能,而获得“身体保护 米、黑小麦和黑大豆等高产“黑五谷”新品种外,高使者”之美称,目前台湾正大力发展。表2地下黑色食品资源的产量及营养特点品种鲜产景(kg/亩)微景营养特点紫甘薯2400生物色索 208

13、0 m g / k g,富含 vc、vb、va、k、zn、mn、i 等黑土豆15002000生物色紊43mg/kg,富含vc、蛋甶质紫大煞20002500富含黏多糖、黏蛋白紫葛根30005000富含葛根索、黄酮、大豆甙、fe、zn、k、ca黑花生300 (干)富含蛋向质、zn、se、k21赖来展,林辉苑,等.开拓有机功能食品迎接第二次绿色科学,1993,5:36-37.总之,作者期盼有机功能食品和黑色食品的大力开 发,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早日到来,推广紫甘 薯、黑土豆、紫大薯、黑大豆和黑花生等粮油作物的种 植及加工,改善我国人们的主食,满足全面小康社会的 健康生活需要。参考文献1赖來展.人

14、类饮食营养结构的五次革命.环境,1997,5:6-7.革命.食疗与保健,2008,2.3 赖来展,等.黑色食品开拓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4 赖来展,等.黑色食品的研究与加工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 技出版社,1997.5 赖来展,李锐,等.大力幵拓黑色食品超营养素一一生物 色素.食疗与保健,2008,1.6 赖来展,张奇志,等.人类食物营养改善的若干阶段及其 发展趋势.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7.7 赖來展,李宝健,等.应用生物技术选育黑优粘新品祌的 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89 * 4.8 赖来展,张名位,等.黑五谷的营养评价及其利用.中国众 物与营养,1999,6.9 e: lenkennedy.缓解隐性饥饿行之有效的办法.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2003,45(1):54-60.10 赖來展.黑色食品概论.食品科技动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