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三_第1页
新时期小说三_第2页
新时期小说三_第3页
新时期小说三_第4页
新时期小说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汪曾祺的小说:1 、生平:、生平:(19201997),江苏高邮人。童),江苏高邮人。童年生活对汪曾祺的气质和审美情年生活对汪曾祺的气质和审美情趣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趣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939年考年考入入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中文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等名家学习。沈从文沈从文对汪曾祺创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很大。汪曾祺精通多种作的影响很大。汪曾祺精通多种艺术,被人誉为艺术,被人誉为“才子才子”。“中国最后一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个士大夫”2 、小说创作概况:1 1) 40-6040-60年代年代 : 1949 1949年出版第一个小说集年出版第一个小说集邂逅集邂逅集。 19631963

2、年出第二个小说集年出第二个小说集羊羊舍的夜晚舍的夜晚。 “ “文革文革”中,汪曾祺是样板中,汪曾祺是样板戏的主创人员。戏的主创人员。沙家浜沙家浜。汪曾祺在文革的汪曾祺在文革的遭遇很特殊。遭遇很特殊。 (陈徒手: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2)8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 1978年,重新开始写作。年,重新开始写作。 1980年,小说年,小说受戒受戒发表,引起文坛震动。有发表,引起文坛震动。有赞誉也有争议。赞誉也有争议。 从此他的小说创作非常活跃。从此他的小说创作非常活跃。代表作代表作有:受戒有:受戒大淖记事异秉岁寒三友等等。大淖记事异秉岁寒三友等等。 80年代中期以后,小说创作渐少,以散文创作为年代中期以

3、后,小说创作渐少,以散文创作为主。主。3 小说创作特点: 书写生命“内在的欢乐 2)“风俗画风俗画”小说小说 3)“散文化散文化”小说小说 语言的艺术化:语言的艺术化:1)书写生命“内在的欢乐”: 宣扬一种自然的、美的、健康的人性 既超脱了世俗的名利,又充分享受生命的欢乐和生活的欢乐。 小说是回忆,“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理解的尊重和理解” 秉承秉承“温柔敦厚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看的诗教传统,看人看世界都是用一种温和的、悲

4、人看世界都是用一种温和的、悲悯的态度和情怀。悯的态度和情怀。 除净火气,也可除净火气,也可能除净了血气。能除净了血气。除净感伤,也除净感伤,也可能除净了创可能除净了创伤。伤。 林斤澜林斤澜 2)“风俗画风俗画”小说小说: 汪曾祺小说中特别重视对汪曾祺小说中特别重视对风俗风俗的描绘的描绘。他的他的小说或以风俗作为环境背景小说或以风俗作为环境背景 (如大淖记如大淖记事事),), 或使风俗成为人的活动和心理的契机(如或使风俗成为人的活动和心理的契机(如受戒受戒),), 或写风俗本身就是在写人(如岁寒三或写风俗本身就是在写人(如岁寒三友友)。)。 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

5、的抒情诗。 风俗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风俗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着所感到的欢悦。 风俗保留了一个民族常绿的童心,并对这风俗保留了一个民族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种童心加以圣化。 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 汪曾祺汪曾祺 这天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这天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着板凳来等着了。各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着板凳来等着了。各种卖小吃的都来了。卖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种卖小吃的都来了。卖牛肉高粱酒

6、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有卖河鲜生米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有卖河鲜卖紫皮鲜菱角卖紫皮鲜菱角和鸡头米的和鸡头米的到处是到处是“气死风气死风”的四角玻璃灯,到处是白蒙蒙的的四角玻璃灯,到处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味。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味。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地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亲亲热热。阴城的草地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眼睛一会儿睁大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眼睛一会

7、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陶虎臣点着了焰火了。陶虎臣点着了焰火了。 岁寒三友岁寒三友3)“散文化散文化”小说:小说: 在他的小说中,在他的小说中,气氛气氛是最主要的,情节退到了是最主要的,情节退到了次要的位置。这种次要的位置。这种“散文化散文化”的小说,看似随的小说,看似随意,实际也是作者意,实际也是作者“苦心经营苦心经营”的结果。的结果。 “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为文无法。” “典型

8、是说谎典型是说谎” 汪曾祺汪曾祺4)语言的艺术化:)语言的艺术化: 汪曾祺有自觉的汉语写作意识汪曾祺有自觉的汉语写作意识:“语言本身是语言本身是艺术艺术,不只是工具,不只是工具”。 一方面讲求语言的精、雅,另一一方面讲求语言的精、雅,另一方面也追求一种鲜活、自然的语方面也追求一种鲜活、自然的语言境界言境界。今天,很少有作今天,很少有作家会有汪曾祺家会有汪曾祺的这种自觉的的这种自觉的汉语写作意识汉语写作意识和把语言当作和把语言当作艺术的观念。艺术的观念。 思考:语言,思考:语言,对于文学创作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何在?的意义何在?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两个女儿

9、,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滴滴的,衣服格挣挣的。脚。头发滑滴滴的,衣服格挣挣的。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这两个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都梳上头了。这两个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

10、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受戒受戒汪曾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1、小说向纯粹审美功能的回归2、观念上的平和疏散和叙述上的平淡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3、接续了被中断的抒情小说传统和美、平淡、清明:人性的复苏、生命的自由二、阿城的小说1、生平和创作: (1949),原名钟阿城。祖籍四川江津。其父钟惦棐是著名的电影评论家。中学未读完,文革开始。先后在山西、内蒙插队,后去云南农场当工人。1979年回到北京。80年代后期去美国。 代表作:中篇小说棋王(1984)、树王、孩子王,短篇小说集遍地风流。90年代后,创作以随笔为主。散文集闲话闲说、威尼斯日记、常识和通识等。2、“半文化小说”: 以知青生活为题材,表达的 却是人生和文化的主题。 阿城的“寻根”: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以超越世俗生活 从山野村民那里找寻人生真谛以摆脱内心的混乱3、棋王 1)吃和下棋的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