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课件_第1页
课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课件_第2页
课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课件_第3页
课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课件_第4页
课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唐气象。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等制度,“贞观之治”展示的统治者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形象,成为后世王朝效法的榜样。积建国八九十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周边各族,吸纳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核心,名震遐迩。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隋隋的的创创制制和和唐唐的的鼎鼎盛盛大唐盛世大唐盛世政治:清明、革新经济:发展、繁荣民族:开明、和谐文化:灿烂、辉煌外交:典范、辐射源源于于“贞观贞观”,现现于于“开元开元”隋唐政治隋唐政治新格局新格局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重建大一统重建大一统结束了分裂局面,利于社会发展中央机构设置选官制度

2、东东汉汉魏魏蜀蜀吴吴西西晋晋280年266年220年316年221年222年263年十十六六国国东晋北魏西魏宋317年439年齐梁陈420年东魏北周隋朝北齐581年年北 朝南 朝唐朝唐朝618年589年年杨坚杨坚李渊李渊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政令下达程序表示政令下达程序政事堂政事堂审核审核草诏草诏执行执行宰相集体议政宰相集体议政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审视材料一中表述三省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根据史实指出示意图中还需完善之处。 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二:中书省为天子的秘书官,司掌起草诏书敕令、批答臣下的奏章。材料二:中书省为天子的秘书官,司掌起草诏书敕令、批答臣下的奏章。这

3、些诏书的颁发或敕令的下行,要取得门下省的同意。门下省有反驳的权这些诏书的颁发或敕令的下行,要取得门下省的同意。门下省有反驳的权力,若中书省起草的文稿有不当之处,门下省可以批驳,甚至将其封还。力,若中书省起草的文稿有不当之处,门下省可以批驳,甚至将其封还。因此,中书省和门下省须在政事堂上达成协议才成。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因此,中书省和门下省须在政事堂上达成协议才成。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议的执行机关。议的执行机关。 内藤湖南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中国近世史 ?有人认为: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并在中央政府设立政事堂后,有人认为: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并在中央政府设立政事堂后,“皇帝不能独裁,宰相也不能独裁皇帝不能独

4、裁,宰相也不能独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理由。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理由。 同意 或不同意有人认为: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并在中央政府设立政事堂后,有人认为: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并在中央政府设立政事堂后,“皇帝不能独裁,宰相也不能独裁皇帝不能独裁,宰相也不能独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理由。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理由。 同意。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三省各有职掌,分工明细,职责明确,分散了宰相的权力;设立政事堂后,更使中书与门下,相权与皇权彼此牵制,防止了宰相专权,同时,如果严格执行,皇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5、有人认为: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并在中央政府设立政事堂后,有人认为: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并在中央政府设立政事堂后,“皇帝不能独裁,宰相也不能独裁皇帝不能独裁,宰相也不能独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理由。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理由。 不同意。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三省各有职掌,分工明细,职责明确,分散了宰相的权力;设立政事堂后,更使中书与门下两省彼此牵制,“宰相不能独裁”是真。然而设立政事堂后,从表面看是限制皇权,但由于宰相人数增多,决策不易形成共识,由此反而抬高了皇权的决断地位。 选官制度变化选官制度变化:西汉西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察举制察举制

6、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德(德.才)才)(上品无寒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下品无士族)(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秦朝秦朝世袭制世袭制先秦先秦军功授爵制军功授爵制(世袭)(世袭)(军功)(军功)清末清末不断完善不断完善材料一: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材料一: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东晋东晋葛洪葛洪抱朴子抱朴子审举审举材料二: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间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材料二:隋氏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间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著,萃处京畿。五服之

7、内,政决王朝,一命免罢,必归吏部。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罢,必归吏部。唐唐杜佑杜佑通典通典材料三: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英雄入吾彀中矣! 五代五代王定保王定保唐摭言唐摭言述进士上述进士上材料四:近代学者胡适评价科举制度:材料四:近代学者胡适评价科举制度:“打破了社会阶级的存在,同时也打破了社会阶级的存在,同时也是保持中国两千年来的统一安定的力量,是保持中国两千年来的统一安定的力量,所以并不是完全失败的制所以并不是完全失败的制度!度!”耿云志耿云志胡适年谱胡适年谱(2)试从材料二的角度分析

8、科举制度的意义?)试从材料二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的意义?(1)材料一中所引的民谣讽咏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上看该制度有何弊端?)材料一中所引的民谣讽咏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上看该制度有何弊端?(3)试再从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的意义。)试再从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的意义。从隋代创设科举,到清末废科举,历时1300多年。胡适说科举是“保持中国两千年来的统一安定的力量”,应为笔误。秦汉以来的推举制度。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垄断选举,出身门阀士族者,才能庸劣也能登高位,而寒门庶族多遭排斥,而且在推举制下,推举者与被举者有特殊恩义关系,地方门阀借此扩张势力,威胁中央。而通过科举,人才选拔、官

9、员任用权归中央,地方门阀势力受限,中央集权加强。(4)材料四胡适的表述中有一处)材料四胡适的表述中有一处“硬伤硬伤”,请指出并改正。,请指出并改正。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英雄不问出身,普通人士皆可通过应试中举,改变社会地位,获得进身之阶而朝廷通过科举,得以网罗天下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保持社会稳定。“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内容的内容材料一:唐太宗以四海为家,从各方面网罗人才。魏征材料一:唐太宗以四海为家,从各方面网罗人才。魏征跟从过李密和窦建德(隋末起义军领袖),跟从过李密和窦建德(隋末起义军领袖),少数民少数民族的史大奈、阿史那社尔等,也都当了将军。族的史大奈、阿史那社尔等,也都

10、当了将军。乌廷玉隋唐史话第63页材料二: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材料二: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权势,除了重新修改权势,除了重新修改氏族志氏族志以外,更积极推行科以外,更积极推行科举制度。举制度。隋唐史话第87页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革新政治;革新政治;材料三材料三:(太宗)谓侍臣曰:(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吴兢吴兢贞观

11、政要贞观政要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材料四:唐太宗尤提倡儒学,材料四:唐太宗尤提倡儒学,他在位时,添筑学他在位时,添筑学舍舍1200间,添加名额满间,添加名额满2260员。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员。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来入国学,生徒多至来入国学,生徒多至8000余人,学校可称极盛。余人,学校可称极盛。范文谰范文谰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第三册第三册文化上: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文化上: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阎立本所画的步

12、辇图能否作为研究唐蕃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对武则天有对武则天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评价,其最的评价,其最主要依据是主要依据是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武则天统治时期沿袭贞观年间的政策,使社会武则天统治时期沿袭贞观年间的政策,使社会 经济继续发展经济继续发展武则天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做官武则天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做官开元盛世时国富民安的繁荣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九州道路无

13、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杜甫忆昔忆昔唐玄宗统治前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较为清明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经济空前繁荣,阶级矛盾相对缓和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唐朝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入全盛时期,史称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请你描绘诗中的相关历史情景?小城万户,粮仓满溢;出门畅通,路不拾遗;货物流通,男耕女织的小康社会。(1 1)根据资料一,唐朝哪两个阶段的米价较为廉宜?)根据资料一,唐朝哪两个阶段的米价较为廉宜?(2 2)这两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分别被后人誉为什么称号?)这两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分别被后人誉为什么称号?(

14、3 3)简述这两段时期米价相对便宜的原因?)简述这两段时期米价相对便宜的原因?(4 4)开元末年米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开元末年米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隋文帝隋文帝开皇开皇隋炀帝隋炀帝大业大业唐太宗唐太宗贞观贞观唐中宗唐中宗景龙景龙唐玄宗唐玄宗开元开元唐肃宗唐肃宗乾元乾元唐太宗贞观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统治者重视生产、轻徭薄赋,出现了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粮食产量相对丰富、仓库充实,所以米价相对便宜。反之,米价则贵。唐玄宗晚年逐渐昏庸荒怠,耽于声色,怠问政事,宠幸佞臣,以致爆发了安史之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环,米价因此而大幅上涨。材料一:材料一:国破山河在,城春

15、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春望材料二:材料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长恨歌(1)请帮忙写出材料一、材料二的作者。(2)请你谈谈材料一、材料二能不能作为研究安史之乱的第一手资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

16、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发挥讽喻的功能。 美国历史学家罗兹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在他的墨菲在他的亚洲史亚洲史中国的黄金时代中国的黄金时代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它是连它是连接着中国和中亚及其更遥远国家的贸易路线的东接着中国和中亚及其更遥远国家的贸易路线的东端的终点,端的终点,从亚洲各地来的人从亚洲各地来的人充塞着它充塞着它的街道。增添了它的国际色彩。的街道。增添了它的国际色彩。”(1)引文中的)引文中的“它它”是指是指 (城市)(城市) (2)引文中那

17、条引文中那条“连接着中国和中亚及其更遥远国家的贸易路线连接着中国和中亚及其更遥远国家的贸易路线”,指的是指的是 ;这条贸易路线最早开通于;这条贸易路线最早开通于 (朝代);鼎(朝代);鼎盛于盛于 (朝代)(朝代)(3)列举三个在这条贸易路线上所连接的较之中亚)列举三个在这条贸易路线上所连接的较之中亚“更遥远的国家更遥远的国家”:唐朝长安城丝绸之路西汉唐朝阿拉伯、波斯、天竺唐朝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唐朝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1.政治政治:国家安定统一国家安定统一2.经济经济:经济文化繁荣经济文化繁荣3.政策政策:对外政策开放对外政策开放4.交通交通:海陆交通发达海陆交通发达“玄奘玄奘”西游与文学作品西游

18、与文学作品西游记西游记到底有没有联系?到底有没有联系?玄奘西游与小说玄奘西游与小说西游记西游记的联系,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塑造和构的联系,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塑造和构思,不同于历史史实与历史人物。它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情节、思,不同于历史史实与历史人物。它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情节、事件、人物都是可以虚构的,历史人物不等同于艺术形象。故事事件、人物都是可以虚构的,历史人物不等同于艺术形象。故事情节不是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情节不是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郭沫若(2)“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了什么? (3)从鉴真身上看到了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