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近十年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研究述评 摘要:高校学生评教已经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形式之一。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学生评教是否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且呈现出研究主题相对广泛并向纵深方向发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多学科多视角研究活跃,国外研究成果涌现、国际化视野打开等特点。今后的研究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维度,沿着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发展。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述评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
2、要环节,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在分析评价结果与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学生评教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20年代,进入80年代后逐渐成为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重要信息来源,现在,已经成为美国高校教师评价最受支持的评价途径之一1。我国高校学生评教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高校实行,90年代步入正轨,直至21世纪成为最常见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近10年来,我国学者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旨在分析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希望为继续开展高校学生评教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一、学生评教有效性研
3、究的基本状况 (一)论文研究成果逐年增加,专著研究成果偏少 论文方面,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发现,从1991年到2012年12月26日,以“学生评教”为篇名的论文共有990篇,比较发现,在2004年出现激增,2004年到2012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为902篇,占全部论文数的911%,是1991到2003年发表论文总数的1025倍。根据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发现,从2003年到2012年12月26日,以“学生评教”为篇名的博士论文有1篇,硕士论文有55篇。专著方面,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检索发现,以“学生评教”为正题名的专著没有,主要散见于教师评价类的专著中,以“教师评价”为正题名
4、的公开出版专著有18本,其中2004到2012年12月26日出版的专著有14本,占总出版数的778%。(二)研究主题相对广泛并向纵深方向发展 根据研究主题,研究的论文主要分布在理论研究、文献研究、问题研究、实证研究、中外比较研究等方面。其中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可靠性、本质、目的、作用、功能等的研究;文献研究主要是偏重对已有成果的文献综述;问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学生评教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实证研究分两种,一种是利用已有的学生评教结果分析学生评教中的各种现象,另一种是利用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进行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和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外比较
5、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学生评教经验,提炼对我国的启示。研究主题深化发展,如对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深入到专门对教师背景特征、学生心理因素、态度因素、课程因素等的具体分析。(三)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主要采用文献法。定量分析主要采取实证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获取某个或某几个高校学生评教的结果进行分析,另一类是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并分析。但是,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尚未有作者对全国范围的学生评教有效性进行抽样调查、定量分析,而仅限于某个高校或某一地区的高校。其中调查范围较大,调查结果有参考价值的有魏红、申继亮采用北京师范大学2000-2001两年共四个学期的学生评
6、教结果进行的分析286,蔡敏、张丽对辽宁省四所不同类别的高校进行的290份问卷调查3,何云辉、秦国柱对湖南三所高校进行的579份问卷调查466,周继良对南宁市四所不同类别的高校进行的600份问卷调查和访谈530-38以及陈磊、倪天倪对华东一所“211学校”进行的4906份问卷调查6。(四)多学科、多视角研究活跃 大多数学者从教育学视角分析了学生评教的可靠性、有效性问题。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学生评教进行分析,如:郑丽君从法学视角分析了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不合法问题,主要包括实体不当、程序不当和侵犯学术自由三大类783-84;周继良基于经济学视角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学生评教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导
7、致学生和教师的逆选择和败德行为530-38;此外,王芳亮从伦理学视角分析了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伦理缺失问题8;钟凯凯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心理因素9;寇平平、杜国民从哲学视角分析了学生评教的本质、主体、目的、价值等内容10。(五)国外学生评教实践和经验研究成果涌现,国际化视野打开 据丁永为研究,自1991年以来,在国内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的论文中,据不完全统计(以摘要中出现“国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为检索词),介绍了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经验的论文有80余篇,占据论文总数的17111,学生评教研究越来越将目光投向外国的成功经验。二、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
8、一)学生评教是否具有可靠性、有效性的研究学生评教有效性是指学生评教活动结果与社会和评价主客体的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的程度如何。从测量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包括信度与效度两个方面,简而言之,就是测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问题。一直以来,关于学生评教是否具有有效性、可靠性,研究者们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分歧,可以分为肯定派和质疑派。肯定派指出,国外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实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实践中对学生评教仍有一些怀疑和不满,但应该肯定,学生的评价是有效的和可信的12,理由是大学生作为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全程参与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状态最
9、为了解;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负责任的评价;学生评价人数较多,从统计学意义上说,评价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北京师范大学的魏红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如果一个班级中参加评价的学生人数足够多(一般应多于20人),学生评价就可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另外有学者对河南6所普通高校进行了1179份问卷调查,通过对思想认识和实践操作两方面的调查得出:大部分师生都认为学生评教是有效的,应该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下去13。质疑派因学生评教存在偏差,从而对其有效性、合理性、公正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学生不是完全自由的、完全理性的、完全信息的评价主
10、体,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感知和判断,降低了对教师评价结论的可信度14。同时,他们认为,第一,教学内容具有学术性,学生难于作出评判,因此没有发言权;第二,学生评教会给师生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教师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或任意更改教学大纲以迁就学生,还有人情因素等都会影响学生评教的客观和公正1510。除此之外,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极度夸大学生评教的价值,信奉的是一种片面的市场哲学,学生方面的势利心理、儿戏心理、任性心理、报复心理,教师方面的迎合心理、厌教心理等,都扭曲了师生关系本质16;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学校不是厂商,教育不是消费、学生更不是消费者,学生评教
11、会导致学生的道德风险和教师的逆向选择17;还有学者从博弈设计视角,分析学生评教的参与约束,提出“学评教并不满足博弈机制设计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这是一种外部力量干预的实施的结果,缺乏公平性、合理性,是一个不合理的机制”18。(二)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很多,评价本身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正如格朗兰德认为的: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19,也就是说评价不仅与量或质的记述有关,还与人的价值判断有关。这种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渗入背景特征,某些背景特征变量使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发生了偏差。这些背景特征主要包括学生背景、教师背景、课程背景、评价管理等。第一,
12、学生背景特征。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对考试的预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班级人数等。何云辉、秦国柱的实证研究证明,学生的评教态度、误差心理(包括晕轮效应、肯定效应、恐惧心理)会对学生评教效果产生影响,师生关系融洽程度与学生评教得分之间成正相关关系467。汪旭辉在研究中提出学生出席率、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会影响学生评教效果20。饶燕婷则指出学生的选课动机、预期成绩和期望等会影响学生评教效果21。第二,教师背景特征。包括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利益、教学态度、学历背景、科研成果等。沈玉顺教授认为当学生评价与教师利益挂钩时,学生评分往往较为宽松;如用于改造课程或教学法,则会更为坦率和严
13、格22。魏红、申继亮通过背景特征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回归分析指出教师的职称对学生评教结果有显著影响,“出现了教师的职称越高,学生对其评价越高的趋势”287。戴维、王秀梅的研究表明本科学历教师的教学评价高于研究生学历和专科学历教师的评教成绩23。而韩明等人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分析得出:本科学历教师的评价分数要高于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这与戴维、王秀梅的研究结果一致;讲师职称教师的评教分数低于助教和副教授,但与教授无显著差异2446,这与魏红、申继亮的研究有出入。第三,课程背景特征。包括课程所属的学科、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的深度、课程负担、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等。何云辉、秦国柱的调查显示,教师所授课程越重要学生评
14、分越高,教师所授课程越容易学生评分越高468。魏红、申继亮的研究结果则显示,认为课程负担“合适”的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分最高;认为课程内容深度“合适”的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分最高288,这一结果与何云辉、秦国柱的调查有出入。韩明等人认为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对学生评教分数有影响,如:技能类课程的评教分数高于文科和理工科课程,必修课课程的评教分数略高于校内选修课课程2447。另外,还有学者从评价管理,如评教组织机构和主体、评教指标、前期宣传、评价方式、评价时间与周围环境、评价目的和功能、评教结果的处理、评教的监督和反馈以及救济程序等方面分析了评价管理得当与否对评教结果有效性的影响。(三)提高学生评教有效
15、性的对策研究 第一,提高评教价值主体的认识。这是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评教工作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对学生而言,提高其思想认识,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资格、有权利、有责任评教25,教学评价是帮助自己表达合理的建议,是为了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他们是教学评价的最直接受益者1538。同时应该让教师认识到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改进的作用或意义,主动接受评教。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评教工作越了解,他们对学生评教的支持率越高,越配合学生评教26。第二,建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提出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遵循科学性、简易性原则,指标要尽可能考虑
16、学科、专业、课程以及教师个性的差异,指标数量要适度27。有学者指出要确定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差异性的教学评价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可以由共性指标、发展性指标、个性指标共同组成28。还有学者从中外比较研究的视角,根据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成功实践,指出学生评教表要多样化,并保障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建构者角色,在评教指标中留有教师自拟问题,并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以反映复杂的教育现象等29。第三,严密组织学生评教活动的实施。针对学生评教宣传不足,主要要求教学管理部门在学生评教之前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学生评教的内容、目的和重要性,以使得教师和学生认真对待。针对学生评教的时间设置不合理,并采用强制手段,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学期初期的学生评教制度30,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评教时间和评教条件。针对学生评教实施的方式单一化,有学者提出应把评定量表、集体座谈、随机反馈等有机结合,同时在实践中还可以借鉴国外采取的意见表或意见栏、双向问卷等方式31。第四,科学运用学生评教结果。针对评价结果运用的单一性问题,学者普遍呼吁不能把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区分教师优劣、进行人事决策的惟一依据,而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如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物理基础掌握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口腔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 2025年跨文化沟通理论与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
- 模具外协使用合同协议
- 母婴采购合同协议模板
- 售后授权协议书范本
- 咨询中介服务合同协议
- 恒大精装合同补充协议
- 品牌茶叶抛售合同协议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课件讲解
- GB∕T 23524-2019 石油化工废铂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 铂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宝宝生日祝福可爱卡通电子相册PPT模板
- 盗窃案件现场勘查应注意的问题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上Dinner for a Dragon 教学设计
- 活跃气氛的开场小游戏「培训破冰前必备」
- 上海证券交易所(课堂PPT)
-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 80吨吊车性能表
- 3Dmax笔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