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1页
浙江专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2页
浙江专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3页
浙江专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4页
浙江专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考试要求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目题(一)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以木为本.抓基础121. 物质和运动有何联系? 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_(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 运动和静止有何联系?(1) 运动的特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2) 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

2、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3) 静止的特点: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 (4) 两者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 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 (2017 浙江9月调研卷)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T)点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F)点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

3、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是绝 对的,静止是相对的。(T)3. “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是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观点。点拨:这是一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F)点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学用结合*把握运动与物质的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1)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错误的 错误实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运动观一一只看到物质,而否认运动。 举例:刻舟求剑,不懂得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2)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错误的 错误实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

4、主义的运动观只看到运动,而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举例:慧能的“仁者心动”,承认了运动,但认为只是意识在运动。(3) 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这是与意识相比较而得出的, 是物质之外的现象所没有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它揭示了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较得 出的。典例应用(2017 浙江4月选考)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A. 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 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C. 把意识当作世界的终极存在D. 只见绝对运动不见相对静止解析题意强调常制跟不上世事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失的剑, 这是因为

5、事物的运动具有绝对性,故 B项符合题意。题意并没有强调世界的本原问题,故A、C两项不选。题中"常制”就表明这一说法看到了静止的存在,故D项表述不妥。答案B融会贯通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两种情形:事物在它 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 生变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 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 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区别特点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观

6、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目题(二) 运动是有规律的以木为本*抓基础1 什么是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_2. 规律具有哪些特点?(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我们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1)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 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

7、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 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F)点拨:认识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一定能认识规律。2.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F)点拨: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认识利用规律。学用结合.提知能1.全面理解规律的含义T固青的)不J主观的I举3喜制报喜 也咙的)酢足»取煞的举 J 苹果蔣灵 T_必然的I '讨偶然的) »(守株待兔 不是举钢稳定的抽变的1油册调整I注:图表右侧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

8、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2 关于规律的易错点(1) 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发明、改造、改变和消灭规律。(2) 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 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3) 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都是现象,规律只能凭借抽象 思维才能把握。(4) 规律没有好坏之分。规律不是永恒的、万古不变的。当事物由一种存在状态转换为 另一种存在状态时,其中的规律也随之变化。3.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 提和基础 规律是隐藏

9、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 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想冋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 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冋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错误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倾向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典例应用(2018 浙江4月选考)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必须树 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像对待生命 一样对待生态

10、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B.A. C.D.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其方法论。之所以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是因为生态规律有其客观性,只有尊重生态环境变化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故符合题意。题意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无关, 不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造,表述错误。答案D融会贯通如何按规律办事(1) 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2) 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 律

11、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造福人类。(3) 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4) 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框题跟踪检测每框-练一考点-落矢新知节节过关1、基础*对点练知识点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A. 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B. 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C.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 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解析:选A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表明一切事物都处于永 不停息地运动、 变化、 发展之中, 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永恒的, 没

12、有静止不变的事物, 故 A 符合题意。 B、C、D 均与题意不符。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解析:选 A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观点,承认了绝对运动;“人一 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了相对静止,是一种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选 A。3据国家统计局 2018 年 6 月的数据显示:不管从生产角度,还

13、是从消费角度,中国经 济稳中有进,向好势头持续发展。这一结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B. 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D. 思维与存在具有可知性解析:选 B 不管从生产角度,还是从消费角度,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向好势头持续发展,这一结论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项正确;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A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项说法错误。知识点二 运动是有规律的4. 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的天象。整个日 全食的过程分成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五个阶段。对地球

14、上的某一具体地点来说, 平均大约 370 年才能出现一次日全食。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B.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C.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D. 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解析:选A材料主要是说天体的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A符合题意;B没有体现;要正确认识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C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也是客观的,D错误。5. 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北半球水的漩涡是逆时针旋转的。但由于其他外 力的作用,如水冷热不均、水本身的流动等都可能会造成漩涡的反方向旋转。这一情况说明( )A. 物质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B. 物质运动的规律是

15、客观的C. 物质运动的规律是普遍的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其他外力的作用”,即条件改变,规律发生的作用 就会改变,体现了规律的条件性。D项符合题意。6医学专家认为:多吃盐容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肌梗塞,但没有盐的食物又寡淡无味。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家研制出了 “保健盐”, 其特点是调整了盐的化学成分,使其既能满足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保健盐”的研制过程表明()A. 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规律发生作用的大小B.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C. 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无法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D. 人们能够创造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解析:选D “保健盐

16、”的研制过程说明人们充分考虑盐对人的作用,在认识和把握规 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观点错误。迁移*综合练7“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A. 事物运动是永恒的B.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解析:选 C “卧看满天云不动”体现的是相对静止,“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的是绝 对运动。8.“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今天的中国变成现实。十余次神舟起飞,从 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17、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 从单船飞行到组合 体稳定运行中国航天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蛟龙”问世,历经了八年,经过了无数次试验,下潜深度不断刷新,实现从零到 7 062 米水深的跨越,面对难以捉摸的天气和复杂海 况,科研人员说:“我们要有冒险精神,但我们绝不是赌徒。”无论上天还是入海,每一次 试验都要限定严密的条件,依靠专家制定精细的预案;都要攻克通信、能源、控制、生命等 一系列技术难关。攀登科学高峰,不断探索大自然奥秘,中国人从未停下脚步。请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上天入海”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原因。解析:本题要求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 结合材料分析“上天入海”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原 因。根据题意,可以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