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解析和预防PPT课件_第1页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解析和预防PPT课件_第2页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解析和预防PPT课件_第3页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解析和预防PPT课件_第4页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解析和预防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各类施工支架在承载和使用中发生坍塌时,大多都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必须高度重视对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研究,采取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管理措施,预防和杜绝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第1页/共58页()模板支架是重大伤亡事故的多发领域;()引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原因和技术责任;()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杜绝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发生。三个主要问题:三个主要问题:第2页/共58页. .模板支架是重大伤亡事故的多发领域()模板支架坍塌在重大工程建设事故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 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在1992年至1995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的8383起各类坍塌事故中,楼板(支架)

2、坍塌为1616起,占19.319.3;在1992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 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中,楼板倒塌就造成死亡5959人和重伤2020人,分别占总数的3838和5959;在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警示录一书收集的2000年到2003年6月发生的100100起一次死亡3 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中,脚手架和支架坍塌事故为1515起,亡6666人、伤137137人(平均每起亡4.44.4人,伤9.19.1人),分别占1515、15.4515.45和43.6343.63。第3页/共58页 模板支架坍塌在重大工程建设事故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例。高大厅堂楼(屋)盖模板支架由于作业面上施管人员较多,在发生坍塌时,伤

3、亡人数往往会超过20人。因此,建设部王树平副司长在总结08年的建设安全工作情况时说,在事故总量和死亡总人数下降的同时,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反而上升了17.14。这其中就有模板坍塌事故伤亡人数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工作不容松懈。第4页/共58页()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模板支架坍塌事故。 2000年10月25日南京某演播厅屋盖(面积624m2 ,高38,其中地上高29.3)模板支架(高36.4),在浇筑刚过中部大梁后突然发生坍塌,整个过程仅延续4秒钟,造成6人死亡、25人受伤。第5页/共58页图1 南京某演播厅屋盖模板支架 下图显示出了发生坍塌的工程部位。如此高大的模板支架工程竟无设计

4、和计算,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立杆间距达1.5以上,步距1.52.0(漏设水平杆的竟达3.9),且均未设置扫地杆。第6页/共58页2002年5月6日。湖南永州某加油站雨篷,挑檐3.5,系个人非法设计和非法承包项目,没有编制施工方案,支撑高度为3.9,木支柱梢径只有5060,雨篷浇完后下起暴雨,雨后未做检查,在浇筑反梁时发生整体坍塌,造成7人死亡、10人受伤。第7页/共58页2003年8月9日。厦门某公司的两层砖混结构仓库工程,层高分别为5和4.5,没有办理任何手续,仅凭一张平面示意图就雇佣民工动工兴建。在二层楼板浇筑7天后,就拆除其下模板支架,移支上层。在仅完成屋面板混凝土浇筑的20%时,模板支

5、撑系统失稳,屋面板突然坍塌,对二层楼面造成严重冲击和震动,又导致其下砖柱错位断裂,引发仓库整体坍塌,将现场8080名作业人员中的4545人压埋在坍塌的建筑下面,造成死亡7 7人、3838人受伤,其中4 4人伤势严重。第8页/共58页2004年9月1日。南京又发生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江宁校区教育中心工程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死亡人、伤1414人。其扣件模板支架横杆缺少情况突出,导致支架整体刚度严重不足。第9页/共58页2005年9月5日。北京西西工程4地的中庭,延连层、总高21.9,楼盖为四周框架梁加550厚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长38.4、宽28.4,面积4232,混凝土总量约为2003。使用扣件钢

6、管支架(步距1.5,立杆间距:板下1.21.5,梁下的Lb为0.6)、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连支,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和两台布料机加溜槽浇筑。出于对施工安排因素的考虑,在其三面邻跨楼盖混凝土均未浇筑的情况下,项目部临时决定先浇筑位于其间的中庭楼盖。该工程没有按规定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组论证,支架方案未经审批就进行搭设(在报送二稿时,支架已搭设完毕),且存在立杆伸出长度达1.41.7、横杆漏设、扣件拧紧程度普遍不合格、可调托座丝杆直径偏小、扫地杆过高、混用碗扣架(发现有无上碗扣、横杆浮搁情况)和随意搭设情况突出等各种问题。而监理虽未在方案送审稿上签字,但也没有行文制止搭设和浇筑混凝土。 第10页/

7、共58页 图北京西西工程施工平面和破坏起始位置图北京西西工程施工平面和破坏起始位置 当楼盖浇筑快接近完成时,从楼盖中部偏西南部位突然发生凹陷式坍塌(图、图3),造成死亡人、重伤2121人的重大事故。图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一)图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一)第11页/共58页 现场人员当时看到楼板形成形下折情况和支架立杆发生多波弯曲并迅速扭转后,随即整个楼盖连同布料机一起垮塌下来,落砸在地下一层顶板(首层底板)上,坍落的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架绞缠在一起,形成0.52.0高的堆集,使找人和清理异常困难,至10日凌晨才挖出最后一名遇难者。中庭楼盖的坍塌也招致邻跨的钢筋和模板向中庭下陷,粗大的梁筋被从

8、柱子中拉出达1多;在冲砸之下,首层底板局部严重损坏、相应框架梁下沉、破损、开裂,支架严重变形。地下二层顶板和支架的相应部位也有明显的损伤和变形。图4图分别示出了坍塌现场全貌、局部、清理场面和支架变形情况。事故的名责任人分别被判年,责任企业不得不进行重组改貌。第12页/共58页图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二)图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全貌(二)图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局部图西西工程坍塌现场局部第13页/共58页图西西工程坍塌现场清理情况图西西工程坍塌现场清理情况图西西工程相应地下室结构的支架图西西工程相应地下室结构的支架受损与变形情况受损与变形情况图西西工程邻边部位支架变形情况图西西工程邻边部位支架变形情况第14

9、页/共58页 2006年5月19日。大连金石滩沈阳音乐学校大连校区教学楼工程在浇筑层梁板混凝土时,发生模板支架失稳坍塌,作业面上人员全部随之坠落,造成6 6人死亡、1818人受伤,其中2 2人伤势严重。第15页/共58页图图 广西医大图书馆演讲厅广西医大图书馆演讲厅 坍塌现场(一)坍塌现场(一)图10 广西医大图书馆演讲厅 坍塌现场(二) 2007年2月12日。广西医科大学图书馆演讲厅(面积约450m2、高约24m),在浇筑屋盖混凝土时,模板支架突然坍塌,1414人坠下被埋,造成7 7死7 7伤(图、10)。第16页/共58页图11黄埔大桥模板支架在预压时坍塌现场 2007年6月13日。广州珠

10、江黄埔大桥东二环六标段,钢管支架在预压时发生坍塌(图11),造成2死2伤。第17页/共58页图12 富田太阳城坍塌事故现场 2007年9月6日。郑州富田太阳城工程中庭模板支架突然垮坍(图12),造成7死17伤。 初步认定为一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主要问题为: (1)未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标准规定,梁下立杆间距方案设计为0.4,实际搭设为1.3; (2)监理监管不力; (3)浇筑工艺程序有问题。第18页/共58页 2008年3月13日。西安法门寺一期工程正圣门东区高大厅堂梁板楼盖,支模高度达20.5m,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没有设置垂直和水平剪刀撑,在浇筑至板中间部位时,突然发生坍塌,正在作业的十几名工

11、人,瞬间如自由落体般地被摔坠至地面,造成人死亡、人受伤(图1314)。 图图13 13 法门寺工程模板坍塌事故现场法门寺工程模板坍塌事故现场图图14 14 法门寺工程模板支架立杆弯曲情况法门寺工程模板支架立杆弯曲情况第19页/共58页图15 凤凰堤溪沱江大桥坍塌现场 湖南凤凰堤溪沱江大桥支架坍塌事故,死47人、伤20人,主要原因为拆模的顺序和时间不当(图15)近年来媒体有所报导的脚手架和支架坍塌事故近年来媒体有所报导的脚手架和支架坍塌事故第20页/共58页图17 鹿城段铁路高架桥模架在移动中倒塌事故现场 温州鹿城段铁路高架桥模架在移动中倒坍事故(图17) 南京赛虹立交桥中华门段高架桥模板支架坍

12、塌事故(图16)图图16 16 南京中华门高架桥支架坍塌事故现场南京中华门高架桥支架坍塌事故现场第21页/共58页 福建南平顺昌县在建大桥坍塌事故(图18)图图18 18 顺昌在建大桥坍塌事故现场顺昌在建大桥坍塌事故现场第22页/共58页)在相应领域长期存在可引发事故的环境、条件、因素和大量隐患。)同类事故不断发生。)相同或相近原因事故反复发生。()多发事故的基本特点()多发事故的基本特点第23页/共58页()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 模板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或内在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一段话: 单从技术角度来讲: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架坍塌破坏之所以会发生,不外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而有

13、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由于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侧力、扯拉、扭转、冲砸等),或者架体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倾斜、滑移和不均衡沉降等),招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破坏。造成实际荷载及其作用大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列于表1中。第24页/共58页实际荷载及其作用大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表实际荷载及其作用大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表1 1)类 别造成大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造成大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实际荷载 )劲性钢筋和高配筋率结构件未调增自重标准值;)实际出现了未予考虑、但数值较大的施工设备和堆料荷载;)在局部作业面上集中了

14、过多的人员、浇筑和振捣设备;)其他实际值显著大于设计值的因素;)出现未予考虑的荷载 实际发生的荷载作用)未按最不利受载部位(如梁交汇处)计算;)任意加大立杆间距;)相邻顶部支点的标高不一致,造成不同步和不均衡受载,高位者承受过大的荷载作用;)支架立杆未按与集中荷载作用点对中或集中线荷载轴线对称要求设置,产生较大的偏心作用;)浇筑工艺不符合稳定、逐层和均衡加载的要求,或临时做违反这一要求的改变第25页/共58页在施工中架体可能出现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在施工中架体可能出现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 (表(表2 2)类 别脱离或影响设计的变化 架体设置状态)设置基地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部分立杆脱

15、空、虚支或滑移;)支架立杆底部未设置支垫或支垫不合格;)未按规定设置扫地杆或设置不合格;)高支架未设置必要的附着拉结或整体稳定措施;)在毗邻地区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及其他危及支架设置安全的因素架体工作状态)安装偏差(特别是立杆的垂直偏差)过大;)未设置专门承传水平荷载作用的措施;)在遭受强力自然力(风、雨、雪、地震等)之后未做检查、调整和加固;4)出现其他不应有的工作状态变化第26页/共58页使架体实际承载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使架体实际承载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表表3 3)类 别造成低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 构架情况 )使用减料、劣质、变形、磨损的杆件和连接件;)构架节点和杆件连接不合格;)立杆伸出长度过

16、大;)横杆漏设;)梁、板支架的立杆间距和步距不配合,横杆不能按设计要求连通;)随意加大构架参数;)未按规定设置竖向和水平斜杆(剪刀撑)或设置不合格;)混用互不配合的不同架种材料;)扫地杆过高支座和体型)可调托、底座丝杆直径偏小、工作长度偏大;)搭设高度增加造成降低因素的不利累积;)高宽比过大降低其整体稳定性第27页/共58页 ()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 引发模板支架坍塌的直接起因,大致来自以下个方面: 第一方面:支架因设计和施工缺陷,不具有确保安全的承载能力。 在正常浇筑和荷载增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在任何首先达到临界极限应力或变形(位移)的部位发生失稳和破坏,从而引起支架瞬间坍塌。这类支架

17、一旦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就面临坍塌破坏的危险境地,且难以监控。除非因已发现显著变形、晃动或异常声响(连接件、节点开裂、破坏)而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则事故将不可避免。没有进行方案设计或设计安全度不够的、按脚手架构造搭设的、任由工人单凭经验搭设的和在搭设之中任意扩大尺寸与随意减少杆件的支架,就属于这一方面. 第28页/共58页 第二方面:支架因设计或施工原因,使其承载能力没有多大富余。 在遇到显著超过设计的荷载作用时,由局部失稳开始,迅即引起模板支架整体坍塌。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一侧起向另一侧整体推进浇筑工艺、并浇筑至高重大梁时和浇筑的最后阶段、过多集中浇捣设备与人员作业时。所谓“被最后一根

18、稻草压垮”的临界加载作用,是其主要特征。 第29页/共58页第三方面:支架因采用的构架尺寸较大、未设水平剪刀撑加强层及竖向斜杆(剪刀撑)设置不够等,造成构架的整体刚度不足。当因局部的模板、木格栅和直接承载横杆发生折断或节点破坏垮塌时,架体承受不了局部垮塌的冲击和扯拉作用,而酿成整体坍塌。第30页/共58页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起因,并结合表所分析的事故因素,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直接起因和主要诱发点见表所示。 直接起因 主要诱发点 1.支架不具有确保正常施工安全要求的承载能力;2.实际的荷载作用超过了支架的设计承载能力;3.支架不具有抵抗局部垮塌作用的整体刚度)直接承载横杆(48)的跨度1.2;)立杆

19、伸出长度0.5(=2);)横杆漏设或者未按设计规定要求连通;)未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立杆接头处于步距中部;)节点安装不合格或紧固不够(扭矩控制范围40N.M-65N.M);)未设水平、竖向剪刀撑(斜杆)或设置不符合要求;)使用缺斤短两、劣质、变形、有损伤杆件和连接件;)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可调托底座或者其丝杆的工作长度300mm;)采用不安全的浇筑工艺和程序;)过多集中设备和人员作业注:表列各项主要针对扣件钢管支架,其他支架情况纳入不够第31页/共58页()模板支架坍塌的类型划分 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起因)类型一般可按以下构成划分: 坍塌类型直接的技术起因诱发点坍塌破坏模式 其中的直接起因和诱发

20、点已见表所列,但其项目与内容表述尚需继续补充、调整和完善,而坍塌破坏的模式则初步列于表中,其项目和表述也需进一步补充、调整和完善。第32页/共58页支架坍塌破坏的模式 (表5)序号坍塌破坏模式 1支架顶部失稳造成的整体(局部)坍塌破坏 2支架底部失稳造成的整体(局部)坍塌破坏 3支架失稳造成的整体(局部)坍塌破坏 4支架架体破坏造成的整体(局部)垮塌破坏 5支架过大沉降变形造成的整体(局部)垮塌破坏 6支架过大侧移造成的整体倾覆垮塌破坏 第33页/共58页 在描述模板支架坍塌的技术(原因)类型时,应避免按上述组合式的机械垒砌,应尽量按直接起因、诱发点、破坏模式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以通顺的文字加以界

21、定。 例如北京西西工程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类型就可以定为:“由各种明显的设计和施工存在的技术安全缺陷、特别是立杆伸出长度过大引发支架上部失稳所造成的模板支架整体坍塌事故。”这一表述不仅较为确切地描述了坍塌破坏的模式,同时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界定了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但在多数情况下,因缺少相应的目击证言和支架最早破坏部位的勘察材料,而难以确定其诱发点时,可以将直接起因和多种可能的诱发点综合在一起,做出不失全面性和符合性的概述。第34页/共58页()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安全责任 可以说,任何一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都有其技术原因和相关施管人员的技术安全工作责任。当事故由以技术责任为主引起时,就会被定为技

22、术责任事故。如北京西西工程的土建总工误认为立杆伸出长度不大于步距就可以,并又在施工日志和“重大隐患整改通知书”中以文字加以确认时,这是个“技术责任事故”就被定了性。第35页/共58页 目前对技术安全责任尚无明确的界定规定。一般说来,技术安全责任就是表所列施工方案和措施的项技术安全要求应予履行的责任。当对由技术安全问题做为直接或主要原因引发的事故追究法律责任时,表所列各项违反技术安全要求的行为和过失,将是追究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第36页/共58页序号方案和措施的技术安全要求方案和措施的技术安全要求(表6) 1符合现行标准的技术安全规定。当无相应或可参照的标准规定时,应通过专项试验、分析

23、研究和专家论证确定可行的技术安全规定 2符合工程及施工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计验算项目及采用参数必须覆盖住实际存在与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和危险的情况 3计验算式、荷载和调整系数的取用正确、无遗漏,计算过程无错误 4对材料规格和质量、设置与工作状态、构造和连(拉)结要求、施工工艺和使用条件杆件变形和基地稳定等一切可能影响支架工作安全的控制事项,均有明确严格的限控指标、要求或措施 5对危险环节、部位、事项和因素有可靠的保险和保护措施,必要时应设监测或监护 6对可能出现的隐患、异常情况与突发事态有全面和充分的考虑,有到位的应急处置和安全排险救助预案 7有对各级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和及时反馈情况的规定或要求

24、8有对方案、措施实施情况的考察、记录、研究和总结要求 第37页/共58页序号追究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追究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 (表7)1方案措施编制粗糙、内容欠缺,不具有操作性 2方案措施严重脱离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失去对施工的控制作用 3方案措施中存在违反标准和规定的突出问题 4方案措施中存在已引发过支架坍塌事故的不当设计和错误施工做法 5在支架设计计算中存在影响安全的重要疏漏和错误 6对缺少可靠依据的关键事项未做试验和论证,草率决定 7没有全面、明确提出技术安全限控要求,使得施工未能进行相应的控制 8对改变、调整方案措施的处置不当,招致新的问题出现 9其他工作失职或缺陷所造成

25、的隐患和事故因素 第38页/共58页()项目总工必须管好、做好工程的技术安全工作。 不仅模板坍塌事故,凡是一切工程安全事故,项目总工都是事故责任的被追究者之一。 项目总工是项目技术安全工作的总管,肩负着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决策和技术安全掌管责任,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掌管好工程施工的技术安全和努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工作上;并且应当有职有权,确保达到各项工作要求。当受到施工安排和经济考虑的冲击时,也能坚守住起码的安全保证要求、确保不出技术安全事故的底线!第39页/共58页 目前项目总工未能将技术安全工作掌管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工作上的粗和浮;考虑不全面、研究不深入、规定不细致、保障不到位。出于各种

26、原因,项目总工较多难以坐下来、并静下心来研究技术的安全保证问题和仔细审查方案的设计计算,且大多也缺少按需要进行专项试验和课题研究的相应条件,难以在推进技术改善、进步和创新方面施展才干。而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对设计计算工作生熟、甚至不会计算,看(查)不出问题、拿不起工作的也不鲜见。这些情况就导致了模板支架方案措施的编制质量不高,不能提供可靠的技术安全保证和其他技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成为以项目总工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第40页/共58页因此,我想在这里说两句话: 第一句:希望项目总工坚守岗位职责,全力管好、做好工程项目的技术安全工作,努力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27、方面取得成绩、做出贡献; 第二句:希望项目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积极帮助项目总工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给他们提供履职尽责、发挥才干和迅速提高的条件与机会。这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第41页/共58页. .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杜绝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发生()引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管理原因和管理责任。 我们常说“施工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这不是说技术只有“三分”的重要性,技术肯定要占“七分”以上。但是,再完善的技术和方案、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施工管理,不被认真执行,或者可以随意改变,也是难以起到它应有的保障作用。而技术管理又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42页/共58页 模板支架坍塌事故

28、之所以发生,除前述技术及其管理原因外,还有多个方面的管理原因,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不顾安全的违规行为和工作决策与安排问题; 二是对大量存在的“习惯性安全隐患”熟视无赌的问题。当以管理问题为主引发事故时,就是管理责任事故。第43页/共58页 违规行为是违反现行建筑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企业各级安全规章的行为,它是滋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温床;而不当的施工决策与工作安排问题,将会导致安全保证要求的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增加和不安全状态的出现,成为引发事故的直接、主要或重要原因,也是以项目经理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其主要的常见表现列于表中。第44页/共58页违规、不当决策和经理工作隐患的主

29、要常见表现(表8) 方 面常 见 表 现违规行为)违反现行法规、标准和规章;)违规承包、转包和以包代管;)没有施工方案或未经论证、审批;)违章开(施)工、指挥和作业;)不提供或不使用安全护品;)未按安全要求进行交底、培训和教育;)不进行或放松检查验收工作;)无安全应急预案第45页/共58页 续表方 面 常 见 方 面不当的决策和安排)降低安全要求投标和承包;)使用不具资质的队伍和人员;)降低方案措施的安全保证要求;)削减安全工作投入;)决定使用不合格、带病的材料机具和用品;)不顾安全地强令赶工、抢工和交叉施工;)随意改变施工方案和安排;)对异常情况和事态做出错误处置其他经理工作隐患)忽视或没有

30、切实重视安全工作;)存在“侥幸”思想,“经验”作怪; )狠抓进度、效益而忽视安全要求;)对技术安全和设计计算工作生疏第46页/共58页 所谓“习惯性安全隐患”,就是长期存在于施管人员之中的、已变成习惯性做法、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生产(施工)安全隐患。其在模板支架坍塌事故中的常见表现列于表中。第47页/共58页“习惯性安全隐患”在支架坍塌事故中的常见表现 (表9) 序号 常常 见见 表表 现现1不编制方案,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 2按一般满堂脚手架做法搭设重载和高大支架 3不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 4“来者不拒”,使用不合格、有变形和缺陷的材料 5不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 6不控制立杆的伸出长度 7不控

31、制可调支座丝杆的直径和工作长度 8立杆采用搭接接长 9临时加设悬空(连在横杆上)支顶立杆 10横杆直接承传重型梁板荷载 第48页/共58页 续表序号 常见表现11相接架体构架尺寸不配合,横杆不能拉通 12随意去掉构架结构横杆和斜杆(剪刀撑) 13节点未按规定要求装设和紧固 14立杆底部不设座、垫,部分立杆悬空或不稳 15架体垂直和水平偏差过大 16随意改变浇筑工艺和程序 17在局部作业面上集中过多的人员和机具 18盲目使用、随意增加架面荷载 19未经监理同意,就进行搭设和浇筑 20不设专人进行搭设和浇筑安全监护 第49页/共58页 从中可以看出,习惯性安全隐患正是工程和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32、的反映。其严重性在于施管人员对这些问题的模糊认识及由此形成对安全生产氛围的削弱和消蚀。例如,常有以下说法:“过去都是这样干的,也没有出事”;“不知道这样做会有问题”;“我们一直这样做,领导也没有管”;“计算没有用”;“用不着那么严,我有经验,不会出事”,等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要加强管理,必须从提高认识着手。第50页/共58页 ()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和安全点,杜绝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发生 以上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后果、类型和引起原因。不同时间、不同单位和不同工程发生的事故,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杜绝事故不能只靠愿望和要求,还得靠扎实的工作来保证。而严格控制住表10

33、10所列的个基本环节和表11所列的15个(项)安全点,则是实现杜绝模板支架坍塌事故要求的基本途径和可靠保证。 但表11所列的安全点及其控制要求只是主要的和一般性的,重载、特殊荷载和特型支架还需酌情加强(严)要求。第51页/共58页 杜绝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关键环节 (表10)关键环节控 制 要 求工程任务的承接(下达)与管理安排 不得违规分包、不得以包代管、不得推卸管理责任。必须按重要安全控制项目纳入工程项目的管理之中方案措施的制定 不要走形式、不要粗制应付、不要先搭后审。必须按安全和实施要求认真编制、论证、审定和执行杆配件和材料的检查验收 把好“进场关”和“上架关”。不得使用不合格、有损伤和有显著变形的材料,严格控制不同架种材料混用第52页/共58页 续表关键环节 控 制 要 求 搭设前的技术交底和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 搭设前必须由方案编制人向作业人员做技术交底,明确各项控制要求和处置规定。在第一步架形成和支架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验收,高支架应每搭15高左右增加一次检查。不准任意改变构架尺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