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光源原吸发展前景--资料_第1页
连续光源原吸发展前景--资料_第2页
连续光源原吸发展前景--资料_第3页
连续光源原吸发展前景--资料_第4页
连续光源原吸发展前景--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连续光源原子吸收的发展前景91 年美国光谱物理学家 Heiftje 对原子吸收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把以下一些大 事归纳为原子吸收的里程碑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的发展年代 研究者 研究内容1953 Walsh 原子吸收第一个专利1954 Brodye 用原子吸收进行 Li 同位素分析1959 L' vov第一篇石墨炉 AA的报告(俄文)1962 Amos & Willims N2O-C2H2 火焰的使用1962 D2 灯背景校正用于原子吸收1968 Massmann 石墨炉用于原子吸收1969 Holak 氢化物发生用于原子吸收1971 Hadeishi 塞曼效应用于 AA

2、 背景校正1977 恒温石墨炉商品化1983 Smith & Haifitye S-H 法背景校正用于 AA1986 L' vov发表石墨炉原子吸收绝对分析 ”。从表中所列的事件可以看出其主线只有两条, 一是原子化器的进展, 一是背景校正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 所有这些实际是基于 A.walsh 关于原子吸收的第一篇论文, 即:使用锐线光 源,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基态原子的浓度和它对特征辐射的吸收,符合吸收定律。 在 Heiftje 发表这篇文章以后,许多研究工作者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在仪器技术上值得关注 的有:横向加热石墨炉,纵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以及如Analyt700 、

3、800 型和日立 Z2000的一些改进,实现了 “实时双光束 ”,“同时 ”背景校正等,但这些都没有离开上述发展的内容。 因此,在那时,我们曾经提出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成熟了,其基本标志就是: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成熟的标志1. 基本理论的成熟:L'vov绝对分析”的发表 2 各种商品原子化器的完善3 背景校正技术的应用4 仪器自动化 .微机应用和智能化的发展人们也一直致力于多元素测定, 因为, 原子吸收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分析速度。 出现过一些 商品仪器,其中包括:日本日立公司的 Z-9000 四通道石墨炉原子吸收;美国热电公司的 AAScam800 原子吸收;美国瓦里安公司的 Spectr

4、a220FS ;美国珀金 -埃尔默公司的 SIMA6000 ;还有 Leemam 公司的 Analgt16 等。 其中日立是使用传统光学系统,四个通道。热电,瓦里安和 Leemam 公司具体使用快速的 光增扫描系统。珀金 -埃尔默则使用高分弁中阶梯光栅二维色散单色器,结合CCD 检测。然而它们都使用的是锐线光源。并且,日立,珀金-埃尔默和热电早已停产。而瓦里安的220FS 与人们期望的多元素测定仪器差距还很远。从上世纪 70 年代起 J.M.Harnly 和 T.C.O'Haver 持续不断的研究连续光源原子吸收。今年,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股份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连续光源原子吸收

5、ContrAA ,其工作是 与德国 H.Becker-Ross 柏林研究小组合作的结果。这是一个极好的消息,许多分析工作者 都十分关注这台仪器。连续光源 AA ,如同该公司的介绍一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很多。1、 高强度的稳定的连续光源。Hot.Spot ;contrAA 采用特制的高聚焦短弧氙灯作为连续光源 (Hot-Spot Xe Lamp)( 此灯好像是 Ham amatsu 公司为耶拿公司定制的 ),该灯是一个气体放电光源,灯内充有高压氙气,在高频高 电压激发下形成高聚焦弧光放电, 辐射出从紫外线到近红外的强连续光谱。 能量比一般氙灯大10-100倍,电极距离v 1mm,发光点只有20

6、0卩m,发光点温度10000KT 。 2、高分弁的中阶梯光栅双单色器以及计算机控制;3、高性能 CCD 检测器。contrAA 采用了最新一代的高性能 CCD 线阵检测器( 512 点阵) (Backside Thinned CCD) ,该检测器进一步提高了量子效率,读数速度比以往光谱仪 CCD 提高一个数量级, 512个感光点同时检测1 2nm波段内的全部精细光谱信息,由很多个感光点的信号描绘 一个吸收信号的轮廓, 并能同时测定特征吸收和背景信号, 得到时间 -波长 -信号的三维信息, 将所有背景信号(包括特征谱线干扰和连续背景)同时扣除,实现了实时背景校正。这种检测器还降低了噪声,提高信噪

7、比,使检出限优于普通原子吸收光谱仪除了上述三个条件外,为了解决光谱线的识别问题,仪器使用附加光源,用 段进行波长校正。为了保证中阶梯光栅单色器的分弁力, 在单色器的进口狭缝处装有检测器, 不断对氙灯的成象进行调整。等等。由于以上一些条件和技术,实现了多元素测定。应该说 AAS 使用连续光源 , 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lsh 的基于锐线光源的仪器结构了,除了分析速度快以外,还有如下优点:Ne 谱线对全波利用计算机控制,已经不是 A.Wa1、由于使用了高强度的光源,已经超过了通常的锐线光源。大多数元素得到了很低的检出限。2、使用锐线光源时,由于谱线变宽(特别是吸收线的压力变宽)

8、和位移,吸收线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谱线中心波长不一致, 这是原子吸收测量偏离吸收定律的根本原因。 在连续光源 情况下,直接观察的是吸收线,这个问题不存在,使原子吸收的线性范围从2 个数量级提高到 5-6 个数量级,还可以同时观察不同灵敏度的分析线,以适应更大的测定浓度范围。3、有可能测量那些不能制作空心阴极灯的元素(例如:放射性元素)。包括同位素分析。4、 由于其光学高分弁性 ,可以在十分邻近的波长观察分子吸收和光散射进行背景校正,又能 实现传统仪器的双光束效果。由于是单一光源, 背景校正时的观察空间是一致的, 由于快速的电子扫描, 可以认为背景校 正是同时的,并由于氙灯极高的分光谱强度, 使得

9、 CSAAS 系统能得到准确, 高精密度的背 景校正。5、有可能用 CSAAS 系统进行光谱干扰的研究以及背景衰减的研究,并利用分子吸收进行 非金属元素的测定,有可能利用 ICP-OES 的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一些原子吸收中无法解决的 光谱线重迭干扰(例如 213.9cm 铁对锌的光谱干扰)。6、有可能对原子化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利用双线法测量石墨炉的气相温度,进而研 究原子化机理和共存物的干扰机理。CSAAS 商品仪器已经问世,用石墨炉原子化器的 CSAAS 系统还未出现。可能是应用上的 问题, 各元素测定条件加热参数等如何选取等还未解决。 但许多工作都成为可能, 可以说它 还“不够成熟 ”

10、,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还有很多工作可做,甚至是实现针对不同待测元素组 合,不同基体情况下仪器条件的最佳化。 其他应用的研究工作也很多, 可能还会有相应软件 的发展。 W.Savin 在描述塞曼效应时说过一句名言: “塞曼法的出现又激发起人们对高强度 空心阴极灯的兴趣。 “同样,我们可以设想随着 CSAAS 商品仪器的完善,人们又会反过来 进一步研究新型原子化器, 或许原子吸收将有一个发展期, 使原子吸收成为更快速, 更灵敏, 更少基体干扰的分析手段,在此基础上逐步更加成熟。*文中的文字引自于耶纳公司的资料。1 在去年三月份,我正好到耶拿公司的优伯林根开发实验室,在那里我看到了 ContrAA

11、的样机, 实验的数据非常好, 只是有些关键技术不能顺利交流。 在这个实验室里进行这项实 验的是中国学者郭铁铮,是我的好朋友(难兄难弟)中国科技大学 1967 年毕业生。2 耶拿公司的许拉德先生原来在帕金 -埃尔默公司西德分部工作, 与中国比较友好,当然, 也很关心中国市场。 在帕金 -埃尔默公司工作期间推动了北京地质仪器厂与帕金-埃尔默公司生产 P-E2100 原子吸收的合作,促成一些中国访问学者到帕金-埃尔默公司工作,其中有方肇伦院士,国家地质试验测试中心主任尹明研究员等。3 据了解,耶拿公司已经在中国天津售出了第一台 ContrAA ,大概三个月内到货,我也 很想先去看看新的仪器, 多做一

12、些了解, 特别是仪器技术,应用技术。 我猜想也许该仪器的 应用软件应该是 “开放 “式的,因为,许多条件和以前的原子吸收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高分 辨的利用。国家地质试验测试中心有意与耶纳合作,开发 ContrAA 的应用及软件工作。4 另外,耶拿公司好像有意与国内企业合作。我想这对国内企业是有利的,耶拿公司也 应该给国内用户更多实惠才是。关于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技术的 “成熟 “我在介绍时有过说明, “成熟“是相对的。 它的成功, 包含了现今诸多科学成果,经过多年的众多学者的努力,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它也是 “逐 步“得来的。商品仪器的出现就是成熟的开始。我也提到,它将使许多过去为之望洋兴叹的 事

13、成为 “可能 “,其应用前景很广。我过去对其成功也估计过低,那是因为看文献太少了。 至于我国发展连续光谱原子吸收, 我在给发改委的一个报告中提到: 对于国内分析仪器行业, 首先要解决的是 “基础”,第二是解决 “量大面广 “,有条件的,要突出自有知识产权, “要有所 为,有所不为 ”。在这台仪器中,如果光源,中阶梯光栅,高性能 CCD 都是进口,搞出来的 仪器无法推广,意义就小了。我们有过这类 “科研 ”和“产品“,有过先例。我的看法不一定对, 另外可能已经脱离了本论坛主题了。 杨啸涛关于塞曼背景校正与连续光源背景校正:不是属于偏爱, 我喜欢前者, 我到北京是因为我们部里组织原子吸收攻关, 那

14、时就是要设计 制造塞曼原子吸收。 与北京地质仪器厂 (现在是海光公司) 的同仁一起完成了商品塞曼原子 吸收, 其中火焰塞曼仪器一直延续生产至今, 有很好的销售业绩和很广的用户群。 当然,都 是恒定磁场置于原子化器的方式。 无论是实践和理论,塞曼效应作为原子吸收的背景校正,其优越性是明显的。 我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背景吸收及其校正一书中用一张表比较了各种背景校正的性能, 虽然, 后来还出现过一些背景校正新技术,但那是也都以预测,所以还是比较全面的, 后来 被许多书和文章引用。分析化学手册第三分册(这本书较新) ,引用了这张表。实际上, 最重要的恰恰是: 氘灯在进行背景校正时, 被观察到的波长与测定

15、原子吸收 (HCL ) 的波长不一致,相对于原子吸收线,前者是宽带的。因此,在遇到复杂基体时,有可能产生 背景校正过度,带来了光谱干扰,得到的结果不可信,有时甚至不能测定。 ,关于这点,有 很多文献报导,我在那小书里写了一章。无怪乎 W.Slavin 写道 “除了最简单的情况,任何时 候都用塞曼背景校正 ”,他还说: “塞曼背景校正的出现为石墨炉基体改进技术带来了十分广 阔的前景。 ”因为,在使用各种改进剂时不须考虑它会不会带来光谱干扰。他是学者,并不因为 P-E 公司也出氘灯仪器而违背科学。当然,氘灯仪器不是不能用,但 必须在分析时注意上述问题。关于火焰塞曼,我也喜欢推荐。火焰用塞曼背景校正可能就其校正能力而言,被认为是 必”。但它有附加的好处。可以减小燃气助燃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