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常用意象_第1页
送别诗常用意象_第2页
送别诗常用意象_第3页
送别诗常用意象_第4页
送别诗常用意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送别诗常用意象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 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 杨柳、柳絮、杨花,秋 、明月、 夕 阳,孤舟、孤帆、流水二、“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1、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2、柳:(1)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 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 欣向荣之意。3、子规:子规啼声哀怨动人 ,听起来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 !"。于是古

2、诗中的杜鹃 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4、月: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 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 抒怀。5、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地,南浦是水边送别之所6、酒:可表达情意也可派遣愁苦7、兰舟:水上交通工具,代表着出行。(三)送别诗常用的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寓情,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对写等。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但由于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原因,常常保守“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

3、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 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词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有 “送”或“别” 等字眼。 例:送魏万之京梦游天姆吟留别春夜别友人送友人 送别诗大 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抒 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2情感分类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 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 主题。( 1)依依不舍的留恋、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例: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 情。)

4、赋得暮雨送李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2)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 例: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赋得暮雨送李胄 (漠 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3)情深意长的勉励、安慰、鼓励 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坦陈心志的告白 例: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壶。)( 5)通过对别后情境的想象,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关切、担忧、祝福、嘱托 例: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烟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 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5、,又送君归去。若是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6)另有表达豪迈之情的 如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 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慷慨壮志、 奋发向上、豪放激昂、气壮山河)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 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小结: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词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 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有的重在写离愁别 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二、识技巧1、比喻、拟人(略)2、 以景结情(情-景):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

6、写景句子收束全诗。 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 尔后再以景衬情。 此情是由景所触, 只是为了突出激 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含蓄、委婉、蕴藉。 注:以景结情 在大类上仍属借景抒情。3、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 客观景物,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通过景物来抒情, 是一种写 作手法。它的特点是 “景生情,情生景 ” ,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 景,不直接抒情, 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 也就是王国维说的 “一切景语皆情 语”。在表现手法上,情景交

7、融的五种形式,即一是触景生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寓 情于景。 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以 乐景衬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4、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 袒露襟怀, 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情绪,即以第一人称 “ 我”为抒情主 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这里仅略举 例。例 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的中心句)精品资料(1)杨柳,它源于诗经 ?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古人喜欢折柳送别,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折柳送别的习俗

8、产生 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 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 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 “柳”与“留” 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 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 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 欣欣向荣之意。 四则,正因杨柳有了以上三则意蕴, 所以, 古人离别之时看到杨柳更添离愁相思之苦。( 2) 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送别诗中常出现。并非诗 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 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 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3

9、)月,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 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 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4)长亭、短亭、劳劳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 亲朋好友时往往 在亭中设酒饯行, 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李白的劳劳亭歌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注: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 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 感伤的代名词。) 李白的谢亭

10、 :“ 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 外,山空碧水流。 ”(注:谢亭又称谢公亭。 在宣城北面, 是南齐诗人谢晀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 ) 柳永雨霖铃 中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等。(5)渡口、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 见意象与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 ”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如:江淹 “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 ”;白居易的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 (注: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 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 “南浦 ”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 长亭

11、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6)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杨载诗法家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人分千里 外,兴在一杯中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 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7)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 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 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 “秋” 能使志士失志, 对现实 失望,对前途悲观。 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 像杜甫 “万 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 落

12、、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 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秋代表了萧条凄清, 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8)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 意象。二、唐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 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 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 2)“柳”与“留” 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 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 欣欣向荣之意。 例如,王之涣的送 别(杨柳东风树,

13、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王维的送沈子 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 君归。注:罟(gd)师:船夫。临圻(q D :地名。) 饮酒饯别:元代杨载说: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 词以致意 ”。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 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唱歌送别: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 拍。)又如,李白的“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 的歌),李欣的“

14、朝闻游子唱离歌”, 许浑的 “劳歌一曲解行舟 ” (劳歌原指在 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阳关三叠 ” (即王维的送 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五)写作技巧 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 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 (1)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 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 离情别绪入诗, 成为 “人化的自然 ”,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 空廓而沉深的美 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

15、,沾襟比散丝。 ”诗歌着 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 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2)移情于物(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 意来烘托,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 “ 移情别 恋 ”,实质上作者对此人、此事、此物的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受到 “情 感倍增”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 “对写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言下有“物犹如 此,人何以堪 ” 的意思。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 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 的伤离别表现

16、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 “ 蜡炬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 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再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诗人对蜀中山水怀有深挚的感情, 江水流国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 育他的故乡, 初次离别, 怎能不无限眷恋, 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 乡,而说故乡山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 “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从对面写来, 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 3)以乐景衬哀情 :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 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 能反衬离人的懊恼。 景色越美, 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 美好

17、景色反倒 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 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4)想象(虚写):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 分别后自己或对方 (对写法) 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 更 精品资料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 “忆君遥在潇 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 “愁听清猿 ”,甚至 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 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 切的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都运用这种手法。( 5)比喻:如刘过的柳梢青 ?送卢梅坡用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的比喻来 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还有李白送 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 “惟有相思似 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也运用了比喻。三、诗歌鉴赏题型 分析意境型1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