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4)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xx年,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加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围绕实现“三大目标”,扎实推进“五大任务”,突出做好稳增长、办全运、惠民生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1

2、亿元,增长12.0%;固定资产投资6470亿元,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2.2亿元,增长15.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0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14610元,增长12.0%;城镇登记失业率3.0%。主要指标实现了年初预期目标。 (一)工业经济较快增长,优势产业发挥支撑作用。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0亿元,增长1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均增长11.0%。 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005亿元,增长15.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0.9%。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农副产品加工、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分别

3、增长26.5%、10.3%、10.8%、14.0%和13.5%。华晨宝马、新松机器人、普利司通轮胎、东软集团、同方多媒体、华晨中华、上通北盛、沈飞、沈鼓等重点企业产值分别增长51.2%、43.6%、20.8%、19.6%、17.2%、15.4%、12.3%、11.1%和10.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完成1570亿元,增长13.0%。华晨宝马研制成功国内第一款零排放纯电动sav汽车,特变沈变750千伏磁控式可控电抗器完成开发研制,沈鼓集团20兆瓦级电驱动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组等7个项目获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专项补助。xx区荣获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区

4、。用电量、货运量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288.9亿千瓦时,增长6.99%,其中工业用电量149.1亿千瓦时,增长5.61%。货运总量2.4亿吨,增长12.5%。 (二)农业生产连获丰收,县域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并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82.1亿斤。一市三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5%和21.0%,分别高于全市2.5个和6个百分点。新增辽中有色金属、新民灯饰2个销售收入百亿元产业集群。法库陶瓷、康平纤维新材料等重点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建和改造设施农业面积9.5万亩。高效特色农业面积

5、稳定在300万亩以上。蒲河生态经济带、沈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于洪大德农博乐园、辽中世外桃源温泉度假小镇等10个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养殖业平稳发展,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0%、1.6%、2.5%和3.5%。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石佛寺中型灌区改造等工程完工。 (三)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22.2亿元,增长15.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53.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通讯器材、金银珠宝、家用电器、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0.9%、33.3%、25.5%和22.0%

6、。沈阳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零售额均实现了成倍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商品房批准入市面积2192万平方米,增长15.9%。商品房合同备案面积1751.7万平方米,增长6.2%;合同备案金额1186.5亿元,增长8.9%。 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071亿元,增长12.4%。新增浙商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辉山乳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全省唯一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营。软件、物流、会展、旅游业发展较快。软件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增长24.9%。中铁物资集团东北公司和沈阳铁道物流集

7、团成为我市首批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组织开展了制博会、法库国际飞行大会、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7502.8万人次,增长8.0%;旅游总收入932.3亿元,增长12.8%。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70亿元,增长15.0%,其中工业投资2140亿元,增长15.0%;房地产开发投资2235亿元,增长15.0%。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全市开复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5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47个、竣工项目525个,完成投资4865.7亿元,增长14.2%。29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米其林轮胎新工厂正式投产,华晨宝马新工厂二期、上

8、通北盛三期、上通北盛配套发动机、华晨宝马大东工厂扩产等重大工业项目试生产,总投资57.7亿元的华晨宝马发动机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华航城市综合体、华强商业金融中心、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香格里拉酒店、君悦酒店、奥体万达广场、亿丰不夜城等项目正式营业。 (五)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显著提升。预计城建投资完成400亿元。地铁 9、10号线开工,地铁2号线北延线试运营。桃仙机场t3航站楼、沈阳北站南广场、沈阳站东广场投入使用,三环路、四环路全线通车,北海高架桥加宽工程、黄河大街北出口互通立交桥、伯官桥竣工通车。浑南xx县区现代有轨电车试运营。全面完成二三四

9、环路、重点街路、全运会主功能区绿化等工程。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获得圆满成功。沈阳赛区圆满地完成了竞赛组织、赛事服务、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17个市、区两级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公园、广场健身功能区106个和乡镇、街道健身场所131个。 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法库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完成植树造林43.3万亩。辽河、浑太流域水质提高。拆除10吨以下供暖锅炉48台。关停11家高污染企业。南部污水处理厂、沈北蒲河北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5%和1.

10、5%。 (六)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两化”融合试点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验收。机床集团、远大集团、特变沈变等大型工业企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速。沈阳经济区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专项方案获得国家批准。大东汽车城“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实施方案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简政放权工作全面启动并加快实施,向xx县区下放7个方面49项权限;网上审批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软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步伐加快,沈阳机床完成2.2亿股定向增发。预计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755亿元,增长10.5%,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5.8%。xx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完成。 对外开放工作进一步加强。洽

11、谈推进了澳大利亚嘉民现代服务产业园、意大利维龙工业地产等185个重大项目。实际利用外资58.2亿美元。工业地产招商建设取得成效,工业地产签约项目24个,开工面积421万平方米。实际到位内资1757亿元,增长17.1%。出口总额66.3亿美元,增长11.0%。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铁西产业新城、蒲河新城主要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永安新城、沈抚新城、浑南新城加速向样板新城迈进。沈抚同城化深入推进,在规划同城、交通同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共建以及教育、旅游同城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xx区(浑南xx县区)与棋盘山开发区合并,为加快沈抚同城化进程提供新的机遇。 (七)财政收入保持稳步增长,重点支出

12、保障有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1亿元,增长12.0%。地方税收收入650.9亿元,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11.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1.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81.8亿元,增长15.1%。教育、科技、农业、社保、医疗、节能环保、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等重点支出489.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5.5%。 (八)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持续加强。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0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14610元,增长12.0%。 就业创业工作成

13、效明显。全市实名制就业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6.1万人,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5045人。扶持创业带头人3219人,带动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低于控制目标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2.4万人,增长8.3%。完成了94.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发放工作,月人均提高160.8元。为新农保35.8万人和城保5.8万人发放了养老金,比上年分别增加1.2万人和0.5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由290元提高到350元,增长20.7%。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市区提高18.2%,县(市)提高16.7%。城乡低保水平继续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1.

14、4%,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1.0%,为17.5万名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户人员发放低保金4.7亿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89万套。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扩建50所普惠性幼儿园、50所学校食堂、100所学校操场,改造14所特殊教育学校,104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市民开放,xx区、xx区被评为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深入开展艺术惠民工程,举办群众文化活动2万场,开展公益性文艺演出800场,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开馆。新建社区日间照料站100个。 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和着重解决的问

15、题。一是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需要加速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有待全面增强。二是企业应对竞争的能力亟待提高,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开拓步伐有待加快。三是地区间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发展潜力有待全面挖掘。对上述问题,应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4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之年,全面完成2014年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分析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16、。从全国看,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激发,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内需潜力依然巨大,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从我市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大,调结构、促转型任务十分艰巨,后全运时期项目和投资增长压力较大,但我市也面临不少有利条件,新十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推进、新一轮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都将为我市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基于国际国内环境分析和我市经济发展走势,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按照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