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机会属于准备充分的人,成功亲睐勤奋机会属于准备充分的人,成功亲睐勤奋刻苦的人,快乐拥抱生活充实的人。刻苦的人,快乐拥抱生活充实的人。 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 2.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林中草美花繁(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 3.表现村中人热情好客、淳朴风尚的句子: 4.描写桃源中自然美景的句子: 桃花源记5.描写桃源中社会风貌的句子:6.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悠闲自乐的美好生活的句子是(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以及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 7
2、.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 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陋室铭 1. 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从反面虚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5.写陋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的句子是: 陋室铭6.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7.写室中事,从正反两面对举,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9.引用孔子段话,突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居住者品德高尚的句子(画龙点
3、睛的句子)是: 10.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爱莲说 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文章的主旨句)句子是: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不敢侮的句子是: 爱莲说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7.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8.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望岳望岳 1.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
4、立形象的语句是 2. 远望泰山青翠连绵、覆压齐鲁大地的雄伟气势的诗句是 3. 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近望泰山,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的诗句是 4.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望岳望岳 5.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6. 细望泰山,写泰山云层叠生、视野开阔,能使游者心胸豁然开朗的句子 7.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8.表现诗人登岳的愿望和豪情壮志,以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富有哲理的句子:春望春望 1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2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 3.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句是: 4.
5、抒写出诗人思亲之情和对国破之恨的诗句是(忧国思乡诗句)(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春望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2作者以花鸟为喻用拟人手法抒发对国破悲伤之情(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 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 国念家悲愁的语句: 石壕吏石壕吏1.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表明战争惨烈)的语句: 3.老妇口述生
6、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石壕吏石壕吏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最能概括凄惨情景诗句)是: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 8.表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名句综合运用名句综合运用 古诗 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c、d、e、填空填空 1.杜甫字 ,是唐朝伟大的 诗人,后人称他为 ,称他的诗为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 。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 。望岳写于所谓“ ”,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 ”前期,诗人已到中年。填空填空 3、陋室铭选自 ,
7、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这是一篇散文,以 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 。 4、“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陋室铭用的是 韵。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填空填空 5.“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 ,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 7、爱莲说的作者是 ,字茂 叔, (朝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 生。填空填空 8、“说”是一种 文体,既可以写一事一物,也可以写
8、一种现象,都是为了 (表达作者的见解)。 9、爱莲说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 ,所言的“志”是 。 10、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突出 ,用菊作 衬托,用 牡丹作 衬托。填空填空 11、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1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杜甫诗三首赏析 望望 岳岳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
9、大抱负。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
10、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春望春望 1
1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3.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种说法
12、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能相通,一是触景生情,另一则是移情于物,可见诗内涵之丰富。 4.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 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运用拟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出了诗人感伤之情。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凄凉气氛。 6.赏析杜甫的春望并答题。 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 ,颔联分写,通过 花和鸟 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
13、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7.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一联,不
14、仅流露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使他的忧国感情不断得到深化。 9.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0.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绘长安劫后的凄凉景象。前句一“破”一“在”,似乎相反,但正是“在”突出“破”,从中透出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后句“
15、草木深”应反映春景,然而却没有显示出一点春意,反呈现出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深藏诗人无限慨叹。写鸟语花香更增诗人凄楚之感。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石壕吏石壕吏 1、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答官差深夜捉丁不能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石壕吏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航道工程施工№.HD6 标段拌合站项目(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猫咪繁育知识培训班课件
- 农业无人机租赁服务在2025年行业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安全教育游泳培训总结课件
- 农业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提升对2025年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报告
- 电气工程方案书(3篇)
- 牵引挂车司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牧童舟过安仁课件
- 陕西省2025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答案
- 林业技术面试题库及答案
- 复苏室心理护理
- (标准)供电 供水协议书
- 2025铁路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镀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全文
- 肿瘤患者血管通路个性化选择与护理管理策略
- 2025新食品安全法及修订解读企业应对新规培训课件
- 2025年叉车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 德龙咖啡机ECAM23.420.SB说明书
- 智能电网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