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_第1页
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_第2页
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_第3页
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_第4页
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精品文档】比较阅读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渡桑乾    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1)请从体裁和内容上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2分)答: (2)文章开篇如惊鸿,一瞥已是惊天地。请你简要赏析这两首诗的开端诗句。(4分)(2)月 夜杜  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李商

2、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做一比较分析。(4分)2这两首诗描写的角度、表达情感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请做一比较分析。(4分)答:【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送客楚山孤。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辛渐:王昌龄的朋友。平明:黎明。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答

3、: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夜雨寄北1、李商隐是      的诗人,李白、杜甫在历史上有“大李杜”之称,李商隐合同时代的        则有“小李杜”之称。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话:               3、本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5、0;                  4、本诗中“却话”一词照应了“                     ”。5、诗中蕴含羁旅他乡的抑郁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

6、160;                                                 &#

7、160;         。6、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7、对本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8、#160;  )A、第一句中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由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8、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后人对重复使用“巴山夜雨”评价极高,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表

9、现的是             ,第二个表现的是             ,丛菔的作用是          9、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

10、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10、请根据诗中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11. 用简洁的话想象出“今夜”诗人在做什么。12. 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2分)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何 当 共 剪 西 

11、;窗 烛,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1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12、1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2分)1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1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1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19.“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20.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2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2.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23、&#

13、160;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24、 “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25. 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26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

14、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27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D、

15、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8、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29、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 )

16、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30、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

17、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31、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

18、的深情。 32、 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答:33、“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答:34、 想象一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描绘的场景,并写下来。答:35、 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答:36 诗中的“秋”字除了交待季节外,还起什么作用?37 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38 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39 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

19、意打破常规,“期”的两次出现,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40、读完这首诗后,你认为这首诗在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_41、诗人为什么重复“巴山夜雨”?42、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比较阅读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渡桑乾    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1)请从体裁和内容上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2分)答:都是绝句。(1分)都是写久客异乡、思归不得的苦诉情深的作

20、品。(1分)(2)文章开篇如惊鸿,一瞥已是惊天地。请你简要赏析这两首诗的开端诗句。(4分)(2)李诗劈头一句因得友人或家人书信而作答,也许根本就是借问答这一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您要问何时是归期,我不知道归期是何时,一时间天涯留滞的游子怅惘之情重压在心,让人同情。(2分)刘诗开头一句:在外漂泊已十度春秋了!用“秋霜”代时间,这之中冰冷萧然的客居之情,惆怅之意已是悠然而来。(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月 夜杜  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

21、夜雨时。1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做一比较分析。(4分)答:内容:两诗情感相同,都怀念家乡、怀念亲人,期望团圆。写法:都借助意象来抒情,都采用了虚写(想象)的表现手法。2这两首诗描写的角度、表达情感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请做一比较分析。(4分)答:月夜不说自己望月而思念妻子,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念自己、彻夜难眠的情景;不说自己望月而想念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以此表现对家人的怀念。夜雨寄北前两联一问一话,以对话的形式写诗人目前的凄凉景况,后两联是诗人想像与爱人相聚时的情形,前后对比,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思念。【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

22、楼送辛渐 王昌龄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送客楚山孤。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辛渐:王昌龄的朋友。平明:黎明。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1】 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对即可)(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23、 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借款)夜雨寄北:1、晚唐  杜牧  2、什么时候才能 谈论  3、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友团聚的北方(长安)。 4、何当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D  8、眼前对现实的愁苦感受;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突出思亲念归   9、D  10、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11. 独剪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秋雨中展

24、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心中充满了归期无准的郁闷孤寂。12. 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两者完美统一,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而“期”与“巴山夜雨”的两见重出,用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确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往复。14、D;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18、(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19.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

25、。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20.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21.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22.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23、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24、 “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25. 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D)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

26、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26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

27、夜的愁苦。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27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8、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

28、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29、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D)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29、。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30、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31、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