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方法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方法2016-06-27浏览:分享人:高辉松 手机版能谱分析,是将大量通过科学发掘和部分传世青铜器物 作为标准器,将其元素含量按年代排序收集到数据库中,再 将待鉴器物的元素含量数据与之对比,得出待鉴器物是否与 标准器相符合的结论。秦以前(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青铜 时代。“青铜”是指在纯铜中加入锡、铅等金属,冶炼而成 的合金。青铜器是用这种合金铸成的器物。当时称这种合金 为"吉金”,因铜、锡、铅合金为金黄色,则铸造的器物被 称作'金器”。青铜器分为礼器、兵器、生产工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四类。 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器物合金配
2、比不同。在纯铜中加锡, 是为了增加硬度和韧度,加铅是为了增加铜液的流动性。周 礼考工记中有:“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 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金之齐,四分其金而锡 居一,谓之戈戟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是古人对青铜器合金比例的记载,现代科技的荧光能谱仪, 对大量青铜标准器进行能谱分析,发现成熟稳定期的器物合 金配比与古代文献记载基本吻合。运用这种方法,科研人员 采集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合金配比数据,总结出青 铜器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当然我们不便在此将这些数据规 律公开,但可以肯定的是,借助这种高科技手段,是可以把 一些不符合合金配比规律或元素种类的伪器排除掉的。
3、然而文物鉴定界,在对科学仪器的使用上也存在意见分 歧。有观点认为,使用科学仪器鉴定不够准确。理由是:如 将古代青铜器残片融后再铸,其化学成分自然会与当时相符, 仪器很难区分。另外,古代青铜残片融化后,原锈尽失,所 铸器物即为金光闪闪之新器,需千年以上才可生成的器锈只 能伪造。这时,就需要靠眼力和经验判断其真伪了。古代青 铜器由于埋藏地下历史过于悠久,自然形成的铜锈往往有好 几层。(图)常常在贴骨处是黑锈,其上一层为红锈,再之上 是绿或蓝锈。辨别铜锈的真伪,要看有无结晶斑。结晶斑是 青铜器历经几千年变化,在器物某一点或多点上发生膨胀, 造成底锈外翻,使器表绿锈面上,呈现出褐、红、黑相间的 凸斑。
4、迎光侧视,可见到细碎晶体光闪,此斑略高于器表, 手摸有凸感。大者如钱币,小者如黄豆。而人工合成的假斑 没有晶体光闪。如果器表有结晶斑,一定要认真鉴别此斑是 否与器物一体,有些作伪者将真器上的结晶斑取下,再附到 伪器上。这种伪器,即使做得再好,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俗 话说,“砍的没有旋的圆”,由于铜锈结晶斑的生成需要相当 长的历史时间,很难仿造得逼真。因此正确鉴别铜锈结晶斑, 成为青铜器鉴定的有效方法之一。再结合器物造型、纹饰神 韵、手头轻重、整体锈色等方面因素,就可以鉴别出青铜器 物的真伪了。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文物鉴定工作中,以 目鉴为主、科技仪器鉴定为辅,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文
5、物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人文内涵,因而对它的鉴定更多地 要靠专业人员丰富的知识和实践阅历。但诸如青铜器合金比 例、瓷器釉质元素成分、有无添加剂、以及书画的用纸、用 墨、用色、印泥等等,所需数据则靠科技手段来测评获取, 再经过专业人员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所以目鉴与科技 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是文物鉴定的发展方向。器物。中国铜器起源很早。1975年甘肃省东乡县马家窑 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单范铸铜刀,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古代铜器的鉴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有关的文字 记载。韩非子说林下中就曾谈及齐人与鲁人对铜器真伪 的辨识。宋代以后,因文物大量造伪,致使鉴定问题更为突 出,并出现了许多有关的专
6、著,如北宋吕大临编辑的考古 图和随后出现的宣和博古图,明初曹昭所著格古要 论,高濂作遵生八笺,直至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西清 古鉴和嘉庆初年阮元编录的积古斋钟鼎器款识等。 综合历代的经验,古代铜器鉴定的手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凭借眼力和经验,进行观察、鉴定的传统方法;一种是根据 仪器化验、探测和分析的科学方法。铜器鉴定的传统方法是对器物的类别、器形、纹饰、铭 文、锈色和铸造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来划分和 断定该器年代、真伪和价值。近年来,我国青铜器的收藏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 同时,对青铜器的作伪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完全依靠手工 和借助简单的工具制作假锈、假底子的方式,到今天无论从 器
7、型、材质、花纹,甚至材质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法完全通 过高科技的手段进行。这无疑成为青铜器辨伪的新课题,也 是对广大青铜器的收藏者、鉴定者、爱好者提出了更多更高 的要求。但事实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大量的实例证明, 只要抓住制作伪器的几个基本要素,多观察、多思考、多比 较、多分析,多总结经验,就能练出一双火眼金睛,免受不 必要的损失。辨伪的具体方法有:从铸造技术进行辨伪的前提是十分了解青铜器各时代 的冶铸工艺。商周时期,极大部分青铜器是用陶范法铸成。也就是说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有数块陶范拼合浇铸后留下的范痕,即 范线。随着时代进步,合范的方法有所变化,范痕会随着变 化,但要想在合范地方不露痕迹,
8、这即使是最熟练的工匠也 难免做到。有的铸器表层纹饰不多,合铸面较大,合范痕迹 容易忽饰,但在隐蔽处,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还会遗留痕 迹的。后代伪者不知道占人铸造的原理和方法,只讲究器物 的外形,仍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表面较精细,无需多 作加工,但是用这种方法,却往往与原器物的时代特征相去 甚远。新铸之器一般的重于原器。这是通常伪器或仿制品埋 藏在地下的时间很短,非真器久埋深藏经2000多年矿化锈 蚀而成,使表面略有膨胀,比重下降,而伪器没有这一过程, 自然较重。用蜡模翻制的伪器也会略重于原器,仿伪者会连 同锈迹、砂眼一同浇铸表现出来,加上前面一点伪器特征更 加明显。占代块范铸造的青铜器,
9、表面光洁度好,纹饰甚至 纤毫可辨,表面很少有气孔,也没有铜液灌注不到而产:生 缩孔的情况。而失蜡和翻砂铸造的伪器,经常在表面出现一 些砂眼,有的甚至产生缩孔等铸造缺陷。如不了解这一点, 很可能错误地以为砂眼和缩孔是旧铸的特点。另外,陶范所铸铜器为控制器壁的厚度,往往会在内外 范之间垫一垫片,因材质跟铜液有异,锈迹也就不同,而失 腊法铸器却无需垫片,锈迹自然一致。通过器物的型制进行辨伪,是对青铜器在各时代的型制 特征熟悉程度的考验。每一种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制、大小、高矮 都会产生变化而形成规律。如青铜器中的大类鼎,自商代二 里冈期到汉代,流行的时间最长,但每个时代鼎的形状都有 不同的特
10、点。全面掌时代各类器的形制特点,是青铜器鉴别知识的基础。通常伪器可以分为直接铸造和拼凑改造两类。 直接铸造的又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依照真器或者 依照相关资料铸造伪器,其器形、铭文、纹饰等都有来历和 参照,有的是器型或铭文只有部分做r参照,部分有意改样。 如参照铸造了器型,但却铸刻了杜撰的铭文,或将参照的锦 义铸刻住毫不相十的铜器上。此类伪器尽管模仿得并不精准, 但也有一一定水平。第二种则是毫无根据的拼凑,意在作奇, 达到以稀为贵的目的。此类伪器对青铜器形制特征不甚熟悉 的人很有挑战性,如果不仔细观察,就有上当的可能。通过铭文辨伪,是检测对占代历史知识广袤、书法研究 深浅和铸工艺水准高低
11、与否的标尺。青铜器的铭文是对历史的记录,是金石书法发展演变的 例证,是铸工工艺高超的体现,宋、清两代是青铜器铭文作 伪的主要时期。宋代以来,金石义字成为金石家的研究重点, 作为有记载历史文献铭文的青铜器,往往受到广泛的重视,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故而收藏家们对青铜器的搜集,则侧 重在铭文方面。首先,铭文从单字族徽发展而来,形状奇特古老,难以辨识;发展到后来的成为简洁精炼的长篇铭文,更足提供断代依据的历史资料。如“利籃”铭文。第二,铭文从笔画简单的刻划到规范的书写锲刻,无论笔画、结构还是字形都有 明显的时代变化。商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的铸造,是另做一块铭文范,嵌入主体内范中。有的铭文嵌得很平整,周围
12、没有 明显的痕迹。也有嵌得较低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籃 的铭文即是。商周时代在铸造长篇铭文时,有的还要划好线 条或打好格子,所以铭文都横平竖直,比较规整,刻铭文技 工的技术高超,书写也很流利。第三,随着时代的崇尚和锲 刻新工具的出现,铸工锲刻水平在青铜器的铭文上得到了体 现。由于范土的铭文是阳线条,因此铭文范上阳文在刻完后, 乘湿嵌入丰体范中,字口厚度要避免与外范接触而需修正, 可能要微作接捺,与主体范修正,这样阳文宁的上口就火, 而铸成的铭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人的感觉。这必须精细的观 察才能发现。同时在字口内具有磨砂玻璃那样均匀的无光感, 字体笔画的转折处,呈非常自然的圆势。当然,这只是在
13、一 部分商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是如此。而后刻的铭文,有的 是有参照,字体比较拘谨、呆板,字口内有或隐或显的刀凿 痕。而用翻砂法铸造的青铜器,泥料樂页粒比较粗,铭文笔 画的表面与细腻的范土铸造不同。青铜器铭文的作伪多有如下几种:添铭法。即在无铭文 的真器卜鑒刻伪铭,后鑒的铭文大多字体呆板、松散、不自 然,字口面宽底窄,同时有薑痕,伪工用铜丝刷刷去整痕, 却又留下刷痕,也影响了字的笔锋。铭文字体、内容虽能仿 刻,但其韵味却是难神似。另外,真器伪铭者皆伤皮色,器 表有锈而字口无锈,即使字口处作上假地子、假锈,也异于 器表。增铭法。就是原有简单铭文的真器上增刻伪铭;或真 器上本应对铭,因器缺失使铭文也
14、缺,在进行修配时将铭文 也一起补刻。增刻伪铭后,其字口、锈色、地子与真铭不同, 再者,一器之上铭文非一人所出,其笔体、韵味自然不符, 特别是铸铭与刻铭就截然不同。腐蚀法。将青铜器需要刻铭 的部位涂上蜡,并在蜡上刻好字,再用三氯化铁在刻好字的 蜡上进行腐蚀器身,将蜡去掉后,凹陷的铭文自然显现。这 样腐蚀的铭文字不成体,字口深浅不一,笔画边缘十分粗糙。纹饰是器型华丽的外衣,合体、适时的外衣是纹饰辨伪 的重要依据。不同年龄的人着装自然不同,青铜器亦是如此。拿到器 物,首先看看器型和纹饰的时代风格是否一致,纹饰的作伪 大致有如下几种:加花法。即在真器原有的简单纹饰上或光 素无纹的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纹。一
15、般来说加刻的花纹与原器 花纹是一致,但应注意走刀和崩茬的痕迹。掏花法。即在原 本无花纹或有破损穿孔的器物镂刻、改刻花纹,使原器变成 一件镂空之器。这种伪掏花的作法,如此做法刀痕非常明显, 且不符合原器的特征。辨别不同时期青铜的材质是对青铜器身份的考证。战国以前的铜器,皆为铜锡铅合金的青铜器。锡的成份 越大,铜质的灰色色泽越浅淡。商至战国的铜器铜质纯净, 极少有沙粒。宋仿铜器,合金成分为铜、锡、铅和少量的锌, 铜色为黄中泛红。明清伪器含锡成分很少,而铅锌成分增多, 铜色皆发黄,但明代伪器色为黄中泛白,清代伪器色却是黄 中透黄。因此,鉴定铜质的真伪,还要看、足、日沿、底部 露铜的质色。声音和气味是青铜器辨伪的必要辅助手段。青铜器由于在土中埋了几千年,有一股土气味,新出土 的铜器土气味更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南宁隆安县南圩镇杨湾卫生院医学影像专业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湖南郴州资兴市公开招聘医疗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 动物界中的团结力量童话寓言故事(5篇)
- 2025年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号)(186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老年健康养老服务信用承诺书(6篇)
- 2025湖北恩施州恩施市福牛物业有限公司招聘恩施市金满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北部湾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5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手册2022版
-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办法
- 唐山曹妃甸大宗物料长距离输送综合管廊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 JJF 1915-2021倾角仪校准规范
- GB/T 8017-2012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 GB/T 20633.2-2011承载印制电路板用涂料(敷形涂料)第2部分:试验方法
- 零星工程维修合同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防盗门安装施工方案50173
- 航空器紧固件安装及保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