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补体测定的_第1页
血清补体测定的_第2页
血清补体测定的_第3页
血清补体测定的_第4页
血清补体测定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十九世纪末,科学家们就试图寻找机会如何抵抗微生物的入十九世纪末,科学家们就试图寻找机会如何抵抗微生物的入侵,侵,metchnikoffmetchnikoff的细胞理论所述的血液中细胞攻击、并吞食入侵的细胞理论所述的血液中细胞攻击、并吞食入侵的细胞,被众所接受。的细胞,被众所接受。buchnerbuchner和其他学者证实有一种不耐热的因和其他学者证实有一种不耐热的因子可破坏细菌,子可破坏细菌,buchnerbuchner把这种因子命名为把这种因子命名为“alexinalexin”(希腊语)。(希腊语)。接着,接着,bordetbordet指出这种体液溶菌作用需要两种因子,一种热稳定指出这种体

2、液溶菌作用需要两种因子,一种热稳定因子仅呈现在免疫血清中,而另一种不耐热的因子亦可在非免疫因子仅呈现在免疫血清中,而另一种不耐热的因子亦可在非免疫血清中出现。同时,血清中出现。同时,paul ehnlichpaul ehnlich通过免疫血清来检测红细胞溶通过免疫血清来检测红细胞溶解(溶血),并且证实了需要这两种因子。他称热稳定因子为免解(溶血),并且证实了需要这两种因子。他称热稳定因子为免疫体(抗体),不耐热的因子为补体,补体激活免疫体(抗体)疫体(抗体),不耐热的因子为补体,补体激活免疫体(抗体)的溶血或溶菌作用。的溶血或溶菌作用。 补体是人或动物体液中正常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并具有补体

3、是人或动物体液中正常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并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其活性不甚稳定,加热酶活性的球蛋白。其活性不甚稳定,加热5656,3030分钟即被灭活。分钟即被灭活。补体成份按其被发现的先后分别命名,如补体成份按其被发现的先后分别命名,如。其中。其中又由三个亚单位组成,分别称为又由三个亚单位组成,分别称为q q、c1rc1r和和c1sc1s。 补体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补体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10%。含量相对稳定,与抗原刺激。含量相对稳定,与抗原刺激无关,故不随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和增强而增高。无关,故不随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和增强而增高。补体的激活补体的激活 正常人血清中的补体含量相对稳

4、定,只在患病情况下,补体总量正常人血清中的补体含量相对稳定,只在患病情况下,补体总量或各成分含量才会发生变化。少数疾病,如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补体总或各成分含量才会发生变化。少数疾病,如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补体总量可较参考值高量可较参考值高23倍,在某些传染病中亦可见到代偿性增高。其病理倍,在某些传染病中亦可见到代偿性增高。其病理生理意义尚不清楚。血清补体低于参考值,称为低补体血症。低补体血生理意义尚不清楚。血清补体低于参考值,称为低补体血症。低补体血症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症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补体成分的大量消耗:可发生在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补体成分的大量消耗:可发生在血清病、链球菌

5、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同种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在这些疾病,除补体总量下降外,可伴有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等。在这些疾病,除补体总量下降外,可伴有c1q、c4、c3及及c5各成分的减少;各成分的减少;(2)补体的大量丧失;多见于肾病综合症或大面积烧伤病人,亦可见)补体的大量丧失;多见于肾病综合症或大面积烧伤病人,亦可见于外伤、手术和大出血的病人。补体成分随血清蛋白的大量丧失而丢失,于外伤、手术和大出血的病人。补体成分随血清蛋白的大量丧失而丢失,发生低补体血症。发生低补体血症。(3)补体合成不

6、足:主要见于肝病病人,例如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补体合成不足:主要见于肝病病人,例如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的重症病例。常发生、及水平炎和急性肝炎的重症病例。常发生、及水平的显著下降。的显著下降。补体测定的临床相关性补体测定的临床相关性临床上进行补体测定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临床上进行补体测定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检测补体系统是否激活,如果存在低补体血症,应检检测补体系统是否激活,如果存在低补体血症,应检测是经典途经或旁路途经激活。测是经典途经或旁路途经激活。 诊断补体系统的先天缺陷。诊断补体系统的先天缺陷。评估补体系统的常规检测包括评估补体系统的常规检测包括chch5050和和c3c3

7、、c4c4、b b因子、因子、c1-c1-inhinh等。一般而言,等。一般而言,chch5050测定是一项补体活性低下的筛选测定是一项补体活性低下的筛选试验。它缺乏提示试验。它缺乏提示c3c3和和c4c4浓度变化所需要的分析灵敏度。浓度变化所需要的分析灵敏度。c3c3和和c4c4:为了发现补体系统的缺陷,初次测定补体系统,:为了发现补体系统的缺陷,初次测定补体系统,应测定上述补体成份的蛋白浓度,作为应测定上述补体成份的蛋白浓度,作为chch5050的补充方法。的补充方法。高补体血症高补体血症许多补体成份,尤其是许多补体成份,尤其是c3c3、c4c4和和c1-inhc1-inh属急性时相反应属

8、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时,不仅肝脏产生上述成份,巨噬细蛋白。在急性炎症时,不仅肝脏产生上述成份,巨噬细胞也产生。引起补体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有:全身感染、胞也产生。引起补体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有:全身感染、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状如类风关、生理情况如妊娠。测定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状如类风关、生理情况如妊娠。测定补体水平升高对上述情况的诊断没有特别价值。然而如补体水平升高对上述情况的诊断没有特别价值。然而如果在活动性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补体激活时应该呈现果在活动性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补体激活时应该呈现chch5050降低或补体成份浓度降低,如果测定结果正常,应怀疑降低或补体成份浓度降低,如果测定结果正常,应

9、怀疑补体成份合成增加。补体成份合成增加。c 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crpcrp)是一个有用的指标,如果)是一个有用的指标,如果crpcrp升高,说升高,说明系急性时相反应,补体活性或补体浓度不能作为免疫复明系急性时相反应,补体活性或补体浓度不能作为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的标志。合物性疾病的标志。低补体血症低补体血症低补体血症是免疫复合物性疾病以及这类疾病是否活动的低补体血症是免疫复合物性疾病以及这类疾病是否活动的重要标志。解释低补体血症与临床的关系,须牢记以下几重要标志。解释低补体血症与临床的关系,须牢记以下几点:点: 许多非免疫性因素导致的疾病也可引起血清补体成份降许多非免疫性因素导致的疾病也可引

10、起血清补体成份降低。这些疾病可能以多系统疾病的形式出现并伴有补体减低。这些疾病可能以多系统疾病的形式出现并伴有补体减少,类似免疫复合物性脉管炎的临床征象。而且,非免疫少,类似免疫复合物性脉管炎的临床征象。而且,非免疫因素导致的疾病可能发生在没有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的基础因素导致的疾病可能发生在没有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的基础上,由于低补体血症,出现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的假性激活。上,由于低补体血症,出现免疫复合物性疾病的假性激活。 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补体活性也可正常,即在急性时相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补体活性也可正常,即在急性时相反应(应(crpcrp也升高)导致补体成份增加。也升高)导致补体成份增加。 由于遗传缺陷或营养不良导致补体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