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公共物品研究与建议_第1页
中国城市公共物品研究与建议_第2页
中国城市公共物品研究与建议_第3页
中国城市公共物品研究与建议_第4页
中国城市公共物品研究与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城市公共物品研究与建议编辑。【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城市化不仅是我国 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撑点,也是增进国民福利的重要手段,若 处理不当则会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障碍。本文在回 顾公共物品理论发展的同时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公共物品 领域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关键词】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公平与效率一、城市公共物品定义城市公共物品现在普遍被定义为:范围局限在一个城市 内,以实现城市发展为目标,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 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步和发展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 共服务。例如地方教育、公安、消防、公路、桥梁、供水供 电网络,污水处理等。城市公共物品区别于一般公共物品主 要

2、体现在他的区域性,虽然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特征,但主 要作用在一个城市内。由于城市公共物品对于城市的发展至 关重要,加之当前我国户籍制度的适度松绑以及城市化政策 的推行,城市公共物品的研究变得更具有重要意义。二、当前国内研究国内学界当前对城市公共物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 领域,即供给主体与供给模式。对于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学界争论不大,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 限制,加之制度缺陷,我国大陆地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已是不争的事实。就当前来看,无论是资本性公共物品还是 消费型公共物品,供给都无法满足市民需求。截止xx年,我 国大陆地区城市化率超过40%。按照当前预测,到202 0年

3、我 国城市人口数量将超过7亿。加之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届时对城市用水、用电、燃料管道、教育、司法等 公共物品的需求将呈几何增长,如不能有效解决公共物品的 有效供给问题,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制约。 对于公共物品的供给方来说确定何种供给规模才能在满足 需求与充分效率两个方面达到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解 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寻找合适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早期的 针对公共物品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提 供,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非纯公共物品”概念的提出, 人们意识到不同"纯度”的公共物品应该由不同的主体来完 成供给。1、纯公共物品的供给纯公共物品由于其绝对

4、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市场根 本无法提供,因此必须由政府来供给。城市纯公共物品也是 这样,只是这种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在一定地域内得以体 现。至于是由中央政府还是由地方政府来供给当前学界基本 倾向于地方政府供给。依据是地方政府更了解辖区内居民对 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此外,不少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应该有 权选择公共物品的种类与数量。虽然学者们普遍认为城市纯公共物品由城市当局来提 供的合理性,但是对于我国当前体制下市政当局公共物品的 供给效率学界依然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效率与公平。一 方面我国现行决策体制充分体现了行为效率,但是经济效率 却存在着广泛的质疑。由于政府执行者的收益曲线与公众在 这一领域

5、的收益曲线偏离,因此他们的行为与目的也会冲突。 执行者的收益取决于其行为是否满足上级官员的偏好而非 满足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偏好。而上级对区域公共物品供给的 实际需求了解往往不足甚至偏离。此外,国内当前尽管户籍制度已经放松,但国民依然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低成本的实现“用脚投票”。这种国情直接影响市政当局对公共物的供给效率。第二,当前我国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没有 稅收立法权,费稅改革进一步在财政领域剥夺地方当局为提 供某些特殊公共物品而选择的收入来源。稅收目的不明确以 及稅收用途的混乱也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影响 的还是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2、城市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同于城市纯公共物品、准公

6、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排 他性和竞争性,这种物品若使用者过多也易造成拥挤。例如 城市道路、供水供电网络、通讯、机场等。这些公共物品的纯度”相对于司法、公博物馆等更低,收取一定费用的可能性也存在。对于此类物品,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可以实现多元化供给。另外,广西师范大学黄河东教授提出非纯公 共物品市场供给的三个条件,即市场经济制度条件,消费排 他性技术条件和公共物品非纯性条件。当前我国市政当局针 对这种非纯公共物品供给的方式按照“纯度”大概可以归纳 成两种:市政当局采用公共方式供给或者市政当局通过市场 方式供给。所谓公共方式供给即政府向消费者无偿提供,但是通过 税收来支付其成本。对于部分"纯度

7、”相对较高、外部效益 大的产品,如果由市场来提供会造成效率较大的损失,对于 这部分产品,政府通过公共方式提供效率会高于私人供给。 但是对于这个"纯度”的界定并没有统一标准。这里以城市 公路为例,虽然现在大多数国内城市道路是由市政当局采取 公共方式提供,然后通过征收养路费(现已改成汽油税)的方 式来实现成本补偿。但是不少地方采取吸收私人资本建设经 营部分城市道路,设立收费站对过往车辆收费。除了公共方式供给外,现在我国市政当局也广泛的采用 引入私人资本提供公共物品这种方式。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 引入私人资本有利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和竞争性的提高。另 外,当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认识到供给不等

8、于生产,私 人资本的引入可以保证在市政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更好满足 公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我国行政垄断现象严重的国情下, 引入竞争机制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打破行政垄断以及遏制 寻租行为。具体来看学界将我国市政当局引入市场机制供给 的方式归纳为三种方式。即bot模式(build-o perate-transfer)及其 后来演进而来的boot(bu订clown-opera te-transf er)模式、boo (build-ow n-operate)模式、blt(build-lease-transf er)模式等; "公私合作模式"即 pp p(pub 1 ic-private

9、-p artnership) 模式;abs 模式(asset-backed-se curitization)是以项目可预期收入为保证,发行国 际债券的方式来融资。abs方式除了融资空间大的优势外还 有一大优点,即不增加政府“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率。编 辑。三、结论与建议1、当前面临的问题尽管学界对私人供给公共物品的必要性认识较为统一, 但是对于不同模式的认识程度依然较为混乱。现有文献似乎 更多的在注重讨论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技术上的划分,也就 是通过排他性技术和生产技术划分公共物品的“纯度”,然 后罗列理论按纯度套取不同经营或者供给的模式。也有一部 分学者重点考虑私人供给效率问题,他们对效率损失

10、的关注 点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市政当局作为市民代言人与企业对 公共项目成本及盈利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二是质疑私人供 给是否能有效消除搭便车现象。然而针对市政当局对本地区 公共物品需求偏好了解程度的研究很少,且没有显著成果。 此外,虽然学界已经关注到私人资本进入公共物品供给领域 需要市政当局以产权明晰作为激励机制,而且也有很多文献 阐述了私有资本涉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与价格决定的研究, 但是缺乏市政当局引入私人资本投资公共物品领域是否引 发新的行政垄断的研究。另外关于如何解决我国市政当局对 于私有资本进入公共领域经营的监管缺失以及体制内对于 市政当局监管缺失的研究也处于大面积空白状态。综合来看,通

11、过数十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公共物品的问 题实际是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但事实是在现行制度下, 我们试图解决由公共物品基本特性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时 又引发了新的效率损失。学界一直在思考如解决外部性和产 权问题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当局也在努力弥补由于制度漏 洞导致的新的效率损失以及消除公平障碍,但是还有一个老 问题并没有得到我国执行当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重视,即 如何有效显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因此在此后的研究中 更有必要基于明晰的产权来综合分析研究如何通过我国现 行的委托代理机制综合显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偏好。2、建议尽管我们列举了上述的种种问题,但是归结起来还是两 个方面:第一是需求偏好的显示以

12、及表达;第二是有效供给。 在偏好显示方面,我们对于文献中已经阐述的部分不在赘述, 这里主要想谈的是基于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立法机构运作应 该作为表达公众实际偏好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国各市级人 大应该充分发挥这种作用,针对城市政府提出的各种公共物 品供给方案进行选择。在这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 以及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公民参与程度。其次, 城市执政当局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应该主动通过各种实 际调查来获取公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数据,这种做法并非不 可能,布坎南曾经提出过问卷调查显示偏好的方法,但是这 种做法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城市执行当局更加科学的执政。在供给方面,同样我们不再赘述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内容, 我们认为执政当局必须兼顾公平与效率。一方面要明确公共 物品供给实际也是通过政府支付转移来减少由于制度缺陷 和市场失灵引起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必须做到财政支出取 之于民用之于民,细分各种税收以尽可能降低搭便车现象。 效率方面,市政当局应该区分供给与生产。同时,针对公共物 品的纯度与种类进行科学决策。此外,主动搜集需求信息科 学制定各种方案以减少立法机构运作成本也是提高效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