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_第1页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_第2页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_第3页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_第4页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罗斯福新政课程目标: 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探讨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兄弟,能施舍我一角钱吗?这首歌最早出现在1932年在纽约舒伯特剧院首演的有关美国的史料这一讽刺时政的音乐剧中,并广为流传成为大萧条时期的圣歌。它真实的反映了大危机对美国民众的沉重打击,工人、农民和退伍军人都被推到了失业、流浪和领取救济的队伍中,这也是美国人民对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有力控诉。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的结果是美国面临重重危机(学生回答)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社会危机(板书),使美国的民主面临崩溃的边缘。师:在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2、的沉重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德国和日本通过对外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而美国却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和以往的了解,哪位同学能谈谈你眼中的罗斯福呢?通过(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像)师总结:同学说得非常精彩。那么,这样一个身患残疾的总统是怎样带领美国走出危机的呢?师:下面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罗斯福新政。(显示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师:在这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是“自由放任”,政府是企业的守夜人,没有人尝试自由之外的政策,胡佛的措施证明,此时,自由放任已经行不通了,那我们来看看罗斯福是怎么说的?“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

3、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这里的反复试验指什么?新政。师设问:这个试验是什么?师:其实,罗斯福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计划。一心只想为了复兴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他执政后推进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同学们看课本116页,找出新政实施中分为几个阶段,侧重点分别在哪里?生:(1)第一阶段(19331935年),此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这一时期通过了一系列“反危机”法令;(2)第二阶段(19351939年),此阶段着重改革,(解释:针对跌入低谷的经济首先要起死

4、回生,让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前夕,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形象的用“三”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师: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何况是要挽救一个国家,罗斯福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在他身后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非常强大的“智囊团”,成员都是一些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为了更好的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现在,咱们就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此时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刚刚上台,如果你是智囊团的成员,为挽救当时的危机,你会为总统提出哪些建议和措施呢?依据学案和教材的内容,每一个委员会派代表简明扼要的

5、阐述你所在的部门,当时面临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起到什么作用?(每个委员会一个发言,一个写措施)学生1:(1)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面对的危机: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措施: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国家公布的法令有紧急银行救济法联邦证券法银行存款保险法和新的银行法等

6、。师:罗斯福对银行和金融业采取的这些非常措施有何作用?生:这些措施对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起了巨大的作用。师补充:到1933年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学生2: (2)调整农业政策面对危机: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措施:成立农业调查局;减耕;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土壤。对一些不减耕减产的农户加大惩治力度。师:罗

7、斯福新政中“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有什么好处?生: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师补充:通过政府的奖励和发放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这些有利于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农业的净收入从32年的19.28万上升到35年的46.05万,农民的购买力上升了,遏制了大危机以来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缓解了农业危机。学生3:(3)复兴工业面对危机: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百分之46.2,13万家以上工厂倒闭,钢铁业下降百分之八十,汽车业百分之九十,工人工资降低百分之四十。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了包括工资、工时、禁止童工及保障工会谈判集体合同权利条

8、款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管制公用事业控制股公司;加强对通讯和海、陆、空运输的管制。政府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还发起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此法规的企业都可悬挂蓝鹰标志,而没有蓝鹰标志的产品会遭到民众的抵制。师补充: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防止盲目生产和盲目竞争。学生4:(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面对危机:1933年失业人数1700万,工人、农民斗争,参加罢工人数500万人。措施:联邦紧急救济法,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工程进展署、公共工程局等机构;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

9、;兴办筑路、市政、水利、军用设施及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图,专门吸收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道路建筑等工作。这些基础设施使美国受益无穷。师:为何要“以工代赈”?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直接救济不好吗?生:大规模兴建公程能达到的效果有:(1)提供就业机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2)有长远而广泛的社会效益。3)“以工代赈”这种方式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自食其力,不是白吃救济,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保护了那些有自尊心的美国人。(4)在劳动过程中,磨练了人的意志,使其精神不至于颓废,还可以达

10、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以上效果是单纯发放救济款所达不到的。师补充:非常好,现在大家学习压力大,释放压力的好方法是跑操、种菜。 师:针对有工作的人,罗斯福还提到了有一些政策,这对工人是有利的,例如保护劳工权利。允许工人组织工会与资本家进行谈判;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的工人每小时的最低工资和每周的最高工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工人工资,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等。师:同学们考虑一下,这么做的好处:缓和劳资矛盾;也能促进消费。师: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呢?生:在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对毫无劳动能力的儿童、残疾人和老人提供救济;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了社会。导入:下面大家完成学案上的内

11、容,并考虑哪个是首要措施呢?哪个是中心措施呢?试验的过程中有否体现了新意?生:首要措施:整顿银行业;师总结: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当时国家整个银行信贷体系陷入瘫痪,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必须尽快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改革必须先从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开始,这为工农业危机的解除提供保证。师:下面哪个是中心环节?生:工业。师补充: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重中之重是复兴工业,那相应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就是新政的中心法令,是核心和基础,是在限制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师:和以往的“自由放任”相比,这一系列的试验“新”在哪里?生: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师:确实,通过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12、。到1940 年国民收入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可以说,新政是资本主义的救星,但是,但是,这是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啊,如果你是资本家,面对罗斯福的措施,你有没有担心呢?原来企业是你的,现在什么都是国家在指挥你,你在担心什么?恩,这种担心,在美国确实发生过,我们看学案材料一:“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罗斯福新政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罗斯福要赤化美国

13、?罗斯福本人也是个共产主义者。师:咱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措施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罗斯福在改善工农的处境,在照顾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但往往,一个人的主观目的和呈现出的实际效果是有差异的,咱们来看看罗斯福是怎么说的。看学案材料二、四,生:讨论,补充得出:新政是资产阶级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对经济全面干预也不是要把企业国有化,所以不具有社会主义色彩。(得出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师:针对新政,罗斯福自己也有个形象的比喻:“老绅士的抱怨”,当时的人不理解,作为有见识的我们,怎么给罗斯福新政一个公允、客观的评价呢?通过以下材料从3个方面考虑(现实、长远

14、、社会生活)材料一: 从美国自身来看,罗斯福新政期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比重,由1929年的48.5上升到1945年的60,居世界首位危机带来的恐慌基本结束;一些法令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答案:减轻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 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材料二:从世界历史上来看,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开创资本主义

15、经济运行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权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体制,与以往自由放任不同,经济大危机表明,美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国家就需要从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尽可能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材料三:从社会生活上看,富兰克林·罗斯福让联邦政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承担起保障美国人民经济安全的责任,支持人们获得经济上的自由。 大国崛起答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中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

16、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罗斯福的就职演说答案:回忆必修一内容,美国的1787年宪法,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体,实行分权制衡、互相监督、彼此牵制体制,彼此权力均衡。但在新政实施期间,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其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正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所以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后又被称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综合探究提示:这段话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高度评价了这两位政治家。他们面对危机,为各自为政的国家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罗斯福在大危机使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实行国家干预政策;邓小平在极“左”思潮带来动乱,把中国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的情况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90年代,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