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刘刘 铁铁 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习要求:讲授、讨论、试讲、考试相结合成绩评定:平时40%(出勤、讨论、试讲)考试60%参考书目: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金洲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 陈桂生,教育三论 ,华东师大出版社 陈桂生,教育实话 ,华东师大出版社 陈桂生,教育闲评 ,华东师大出版社1.1 教育的概述教育的概述1.2 教育学教育学 1.3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及要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及要求1.1.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1.1.2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1.1.3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1.1.
2、4 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1.1.1 1.1.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l一、一、历史上关于教育的界定历史上关于教育的界定l1.1.西方的说法西方的说法l英语(英语(educationeducation)、拉丁语)、拉丁语l西方的观点西方的观点l2.2.我国的说法我国的说法l汉语甲骨文汉语甲骨文“教教”与与“学学”的写法及其含义的写法及其含义l“教育教育”一词最早见于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孟子一书当中,一书当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之,三乐也”。l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l我国古代的观点我国古代的观点西
3、方的观点西方的观点加里宁: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加里宁: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确定的、有目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前苏联前苏联苏格拉底、柏拉图:教育是使个人身心得到圆满发展苏格拉底、柏拉图:教育是使个人身心得到圆满发展的活动。的活动。 1.1.1 1.1.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我我国国古古代代的的观观点点中庸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之谓教”。荀子荀子 修身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学
4、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孟子孟子 尽心上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而教育之,三乐也。 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从和发扬本性称作道,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从和发扬本性称作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叫做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叫做“教教”。即,修道即为。即,修道即为教育。教育。1.1.1 1.1.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1.1.1 1.1.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现代关于教育
5、的定义、现代关于教育的定义l(一)广义的教育(一)广义的教育l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l(1)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的活动,都是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l(2)凡是一切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凡是一切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有目的性、意识性)(有目的性、意识性)l(3)教育是有目的的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教育是有目的的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l(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标的社会活动。(叶
6、澜:新编教育学教程新编教育学教程)l(5)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扈中平: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扈中平: 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 ) l1定义必须相称,不可失之定义必须相称,不可失之“过宽过宽”或或“过窄过窄”; l2准确揭示概念的内涵(不可同义反复,一般不用准确揭示概念的内涵(不可同义反复,一般不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l3语言准确、精炼;语言准确、精炼;l4简明易懂。简明易懂。 (被下定义的)概念(被下定义的)概念 = = 种差种差 + + 邻近的属广义教育的定义邻近的属广义教育的定义用此种方法给广义的
7、教育与狭义的教育的定义用此种方法给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展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二)狭义教育(二)狭义教育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
8、、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叶澜:新编教育新编教育学教程学教程)()()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扈中平:的教育活动。(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的本质特点学校教育的本质特点一是专门化,表现在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一是专门化,表现在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二是制度化
9、,表现在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二是制度化,表现在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1.1.1 1.1.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三、我国现代的观点三、我国现代的观点1.1.1 1.1.1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l一、要素一、要素l要素:构成系统的必不可少的单元或部分。它有两要素:构成系统的必不可少的单元或部分。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二是对系统来说个基本特点:一是具有相对独立性;二是对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必不可少的。l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讲,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讲, 教育是一个系统。任何系统教育是一个系统。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教育也不例外。那么,构成教育都是由要素构成的,教育也不
10、例外。那么,构成教育系统的要素有哪些呢?(提问)系统的要素有哪些呢?(提问)l二、关于教育要素的几种观点二、关于教育要素的几种观点l(一)三要素说(一)三要素说l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教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教育内容)育内容)l(二)四要素说(二)四要素说l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教育手段、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教育手段、方法、措施)法、措施)l(三)(三)五要素说五要素说l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情境(教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情境(教育环境)育环境)(一)三要素说(一)三
11、要素说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向他人施教的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向他人施教的人。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的人。教育中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教育中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 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教教 育育 者者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 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教教 育育 者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包括直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
12、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是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人都是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三、教育的基本要素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育者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 学习者学习者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 教育中介教育中介
13、教育手段教育手段 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环境教育环境1.1.3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1.1.3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l (一)基本观点(一)基本观点l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l (二)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等l 1.1.利托尔诺利托尔诺(harls letourneau,1831-1902)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l 2.2.沛西沛西能能(sirthomaspereynunn,1987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
14、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l ( (三三) )评价评价l 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l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
15、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美国学者孟禄美国学者孟禄 (1869-19471869-1947)从他的心)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在他所著的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在他所著的教教育史育史(19
16、25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 “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1.1.3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 (一)基本观点(一)基本观点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 (二)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孟禄孟禄 孟禄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
17、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l (三)评价(三)评价l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l 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1.1.3 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l(一)基本观点(一)基本观点l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之,起源于劳动
18、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l(二)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l1.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需要。l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教育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儿童从出生到成为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至少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儿童从成人那里得到的知识、经验、技能、社会规范等,虽从最终目标看是为了将来从事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在宏观上是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适应了社会方面的需要;但从直接结果看则是发展了儿童的身心
19、,实现了精神成长,在微观上促使人远离动物界,趋于社会化与文明化。(三)评价 我们认为,教育的起源既有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共同之处: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原始教育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古代教育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一)原始教育的界定(一)原始教育的界定原始教育原始教育二二特特点点(三)学校教育的出现(三)学校教育的出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 展,人类展,人类有了剩余产品,可以供养一部有了剩余产品
20、,可以供养一部分人不用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而分人不用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务;并且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务;并且国家和阶级出现后,也有一大国家和阶级出现后,也有一大批社会公务人员和官吏需要专批社会公务人员和官吏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培养;特别是知门的机构进行培养;特别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字的出现,为学识的积累与文字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内容和校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内容和手段。于是,学校便应运而生。手段。于是,学校便应运而生。(一)(一)古代教育的两个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古代教育的两个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二二特特点点在隋的基础上,唐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似大学在隋的基础上,
21、唐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似大学属大学性质)、书学、算学、律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还设属大学性质)、书学、算学、律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下省直辖。“二馆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三位一体的场所。2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 3、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产知
22、识的传授。4 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5 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1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二馆二馆”:皇亲贵戚和宰相功臣子弟。学额:皇亲贵戚和宰相功臣子弟。学额5050人。人。 国子学: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国子学: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300300人。人。 太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太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500500人。人。 四门学: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四门学:七品以上官员子孙(50050
23、0人)和庶民中的优异之人(人)和庶民中的优异之人(800800人)。学额人)。学额13001300人。人。书学、律学、算学:是专科性质的学校,面向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书学、律学、算学:是专科性质的学校,面向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及庶人。学额各及庶人。学额各5050人。人。l (三)评价(三)评价l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虽然在目的、内容、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由于一定社会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这又注定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和相同的地方。所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同属古代教育的范畴。(四)学校教育的发展(四)学校教育的发展 据古籍文献记载,古代中国早据古籍文献记载,古代中国早在四千多年
24、前的虞舜时代就已经出在四千多年前的虞舜时代就已经出现学校教育。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三现学校教育。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多处出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多处出现学字,就是当时进行教育活现学字,就是当时进行教育活动的证明。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已动的证明。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已形成制度。随后历经春秋战国五百形成制度。随后历经春秋战国五百年动荡,官学瓦解,私学兴起,出年动荡,官学瓦解,私学兴起,出现了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百现了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本
25、特征。学校教育的普及性。学校教育的普及性。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学教学手段手段、教学教学方法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一)现代教育的界定(一)现代教育的界定现代教育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现代教育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二二 微微观观特特点点(三)现代教育发展的阶段(三)现代教育发展的阶段 随着以机器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教育相应地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世纪中后期到世纪中期约一百年
26、左右的时间。 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和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在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发展相适应的,包括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近100年的时间。 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中期到现在这段时间。这个阶段和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相适应,它以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 (四四) )现代教育的宏观特点现代教育的宏观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2现代教育的普及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4教育具有商品性 5教育具有科学性 6教育具有发展性 7教育具有阶级性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维多利诺维多利诺 卢梭、狄德罗卢梭、狄德罗和爱尔维修和爱尔维修 莫尔、康帕内拉、莫尔、康帕内
27、拉、傅立叶、欧文傅立叶、欧文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恩格斯 理想理想实践实践走走 向向身体、德行、智身体、德行、智慧的和谐发展慧的和谐发展 智、德、体、美智、德、体、美诸育普遍实施诸育普遍实施 “健全的教育健全的教育 培培养养 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设想设想 对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科学论证进行了科学论证 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结合 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8、1919世纪世纪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人文教育为主人文教育为主 科学教育上升科学教育上升到主导地位到主导地位 走向走向融合融合 1.2 教育学教育学1.2.1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概念1.2.3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1.2.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2.1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概念l 一、教育学的定义一、教育学的定义l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l 二、对教育学定义的解读二、对教育学定义的解读l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教育问题l 教育现象教育现象
29、(讨论)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只有当教育现象被看作(讨论)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只有当教育现象被看作一个问题去评说时,才会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学以教育问题为一个问题去评说时,才会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学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l (二)教育学研究的规律(二)教育学研究的规律l 1.1.规律规律: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l 2.2.教育规律教育规律: :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现象之
30、间的具有本质性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现象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l 3.3.教育学要研究两方面的规律教育学要研究两方面的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教育内部的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教育内部的规律。讨讨 论论教育现象是一种教育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生物现象?还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还是人和动物界共有的现象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还是人和动物界共有的现象?在动物界有没有教育?在动物界有没有教育?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生物现象。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生物现象。社会现社会现象是指
31、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生物现象则是指人象是指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生物现象则是指人和动物界共有的现象和动物界共有的现象1.2.1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概念l (三)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关系(三)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关系l 1区别区别l 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是人们根据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并联系一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是人们根据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并联系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条件制定的,具有主观性,并具有国家意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条件制定的,具有主观性,并具有国家意志、国家强制的属性。教育学则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志、国家强制的属性。教育学则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揭示教育
32、规律的科学。l 联系联系l 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以教育规律为依据的。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以教育规律为依据的。教育规律是通过一定立法手续实现其在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中的指导作是通过一定立法手续实现其在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中的指导作用的。用的。1.2.1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概念l (四)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关系(四)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关系l 1区别区别l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教育学则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
33、律。教育学则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l 联系联系l 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教育经验汇编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应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教育经验汇编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育经验的介绍,应从教育实践出来,揭示出教育规律,用以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从教育实践出来,揭示出教育规律,用以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1.2
34、.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独立形态教育学形成的阶二、独立形态教育学形成的阶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的阶段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的阶段 四、教四、教育学理论深化的阶段育学理论深化的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时间跨度(一)时间跨度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二)发展特征(二)发展特征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有关教育的思想和言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有关教育的思想和言论;教育学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还没有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成教育学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还没有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一
35、门独立的学科。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标志(三)标志出现了一些教育家和有关教育的著作出现了一些教育家和有关教育的著作我国我国学记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教育专著;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教育专著;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的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1.2.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独立形态教育学形成的阶段(一)时间跨度(17世纪19世纪中期)(二)发展特征教育学脱离了庞大的哲学母体,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三)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学形成的开始;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第一次在大学讲台上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德国教
36、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的标志。1.2.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的阶段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的阶段(一)时间跨度(一)时间跨度(19世纪世纪50年代至年代至20世纪世纪50年代)年代)(二)发展特征(二)发展特征出现了大批的教育家和大量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学空前繁荣出现了大批的教育家和大量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学空前繁荣和发展的阶段。和发展的阶段。(三)标志(三)标志出现了许多教育流派和重要的教育学专著出现了许多教育流派和重要的教育学专著实验教育学(拉伊实验教育学(拉伊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等)等)文化教育学(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斯普朗格教
37、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等)等)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 等)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论述;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1.2.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教育学理论深化的阶段四、教育学理论深化的阶段(一)时间跨度(一)时间跨度(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二)发展特征(二)发展特征 教育学在理论上有较大的发展和深化。教育学在理论上有较大的
38、发展和深化。(三)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专著(三)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专著 美国美国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 布卢姆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美国美国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 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过程教育过程 前苏联前苏联 教育家教育家 赞可夫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与发展 前苏联前苏联 教育家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前苏联前苏联 教育家教育家 巴班斯基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1.2.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一、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扩大(一)教育
39、学研究领域的扩大 (二)教育学研究基础和模式的多样化(二)教育学研究基础和模式的多样化 (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四)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日益密切(四)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日益密切 (五)元教育学的形成(五)元教育学的形成1.2.3 二、二、当当代代教教育育科科学学分分类类体体系系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方式运用其他学科把被运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问题教育哲学 教育逻辑学教育伦理学 教育美学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教育社会学 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 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口学教育生态学 教育文化学分析教育中的个体的“人”教育生物学 教育生理学教育心理学
40、采用被运用学科的方法运用方法直接分析教育活动教育史学 比较教育学教育未来学研究如何运用方法来分析教育活动教育统计学 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 教育实验学教育信息学综合运用各门学科,解决教育的实际行动问题分析与其他领域共有的实际问题教育卫生学教育行政(管理)学教育规划学教育技术学分析教育领域独有的实际问题课程论教学论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元教育学教育学史1.2.3 1.3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1.3.1 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1.3.2 学习教育学的要求学习教育学的要求1.3.1 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一、学习教育学,是树立科学教育观的需要一
41、、学习教育学,是树立科学教育观的需要二、掌握教育学,是正确制定和自觉贯彻教育方二、掌握教育学,是正确制定和自觉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条件针的重要条件三、认真学习教育学,是科学总结教育经验,不三、认真学习教育学,是科学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断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四、学习教育学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四、学习教育学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五、深入学习教育学是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各门具五、深入学习教育学是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各门具体教育学科的理论前提体教育学科的理论前提1.3.2 学习教育学的要求学习教育学的要求一、学习教育学的宏观要求一、学习教育学的宏观要求(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42、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指导(二)实行古今中外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二)实行古今中外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基础教育研究(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基础教育研究(四)学习教育学,需要广泛科学基础,应当多方(四)学习教育学,需要广泛科学基础,应当多方面吸收相关科学知识面吸收相关科学知识二、学习教育学的微观要求二、学习教育学的微观要求(一)(一)深刻领会教育学的价值深刻领会教育学的价值(二)(二)试讲和答辩试讲和答辩(三)(三)网络环境下教育学的学习网络环境下教育学的学习(四)(四)会进行简单的教育调查研究会进行简
43、单的教育调查研究n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超越日常教育经验n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科学解释教育问题(1)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的;)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的;(2)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或符号;)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或符号;(3)对教育问题的解释只是一种理性解释;)对教育问题的解释只是一种理性解释;(4)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不易导致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不易导致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n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
44、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 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教育打下基础。为成为研究型教育打下基础。 1 1、你要知道,他从一小时工作中学到的东西,比听你讲一整、你要知道,他从一小时工作中学到的东西,比听你讲一整天学到的东西还多。天学到的东西还多。-法国卢梭法国卢梭爱弥尔爱弥尔第三卷第三卷2 2、六个星期的教学实习对实习生的儿童观、学生观及教师、六个星期的教学实习对实习生的儿童观、学生观及教师 职职业观的影响远远大于十五个星期的教育心理学及儿童心
45、理学课业观的影响远远大于十五个星期的教育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影响。程教学的影响。 -日本学者西山启日本学者西山启关于教师的儿童观学关于教师的儿童观学生观的研究生观的研究(19611961)3 3、1515分钟的试讲和答辩对大学生的学生观及教师的职业观的分钟的试讲和答辩对大学生的学生观及教师的职业观的影响远远大于影响远远大于150 150 分钟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影响。分钟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鲁洁,鲁洁,1990)选题阶段()考虑课题的意义;()考虑课题的可行性计划阶段(开题阶段)()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对架设作出理论解释;
46、()拟定研究提纲()设计调查研究表;()定研究方式和方法()对研究的组织做出计划;()进行试验性研究实施阶段(实际调查阶段)()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阶段()统计分析;()验证研究假设()撰写研究报告v思考思考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如何?2.结合自己成长与学校教育经历,谈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3.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认识。4.比较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5.为什么说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经验汇编有所不同? 6.怎样认识某些人的“没有学习教育学,工作干得也挺好”和“教育学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等的说法?7.教育学发展历程共有几个阶段?试举出各阶段
47、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8.研究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研究和学习教育学? v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 一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48、“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选自傅道春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8页。)v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阅读以下文章,结合实际谈谈你将如何度过几年大学时光,以适应未阅读以下文章,结合实际谈谈你将如何度过几年大学时光,以适应未 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太阳底下,你能否太阳底下,你能否“最光辉最光辉”? ?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今你的头顶上,照
49、耀的已是一轮21世纪的太阳,那么太阳底下的你,该是一道 怎样的风景?你能否做到“最光辉”? 你应该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作为教师,校园就是你的“大地”,你“充满劳绩”,但更应该充满着诗意。诗意的本质是情 感。过去,你也许看起来还非常具有爱心,但你不妨无情地解剖一下自己,是否狭隘、庸俗、伪圣,是否是以学生智商的高低、分数的多少决定你情感的浓淡。诗意来源于憧憬,对明天的憧憬 会使你美丽无比。诗意的生存,会使你感觉到趣味和美,感觉到校园风景如画。于是,你与学生的每一次诘难问疑,都会唤醒彼此心中的眷恋与期待。 你应该开阔你的教育视野。除了文化视野,你还要具有时间 和空间视野.v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关于时间视野:你紧抓住学生在校的时间当然没有错,但你若看不到他们更长的未来乃至一生,那么你肯定只会睁着葛朗台般的眼睛,把分数当做金子,并疯狂地占有它,贪得无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开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福建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6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6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培优)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6国网湖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螺杆空压机工作原理
- 湖北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全国计算机一级B级考试模拟试题集锦
- 2025年蜀道集团笔试题目及答案
- 企业负责人履职检查表及自查报告范本
- 依申请公开培训课件
- 借名购车合同协议书范本
- 体育单招英语作文满分范文
- 2025年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 DBJ∕T15-83-2017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腹腔穿刺技术规范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