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内容提要 1. 概述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1. 概述 (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a.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由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可知,钢筋应力大,则裂缝宽度也大。若裂缝宽度控制在0.20.3mm,则钢筋应力需控制在约250mpa。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也很低,若构件不允许开裂,则钢筋应力仅有约2030mpa。由此可见,由于抗裂要求,无法使高强钢筋的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此外,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刚度要求也限制了高强钢筋强度的发挥。1. 概述 (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
2、原理b.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基本原理由图可知,由于预应力钢筋在混凝土中所产生的预压应力,可以抵消荷载在混凝土中所产生的预拉应力,从而可提高构件的刚度和抗裂性能,并可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强度。1. 概述 (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c.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分类根据是否允许截面上产生拉应力,分为全预应力混凝土和部份预应力混凝土;根据预应力钢筋是否和构件混凝土有粘结,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全预应力混凝土截面无拉应力部份预应力混凝土截面有拉应力有粘结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1. 概述 (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a.先张法先张拉预应力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切断钢筋1. 概述 (2)施
3、加预应力的方法b.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锚固固定预应力筋1. 概述 (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c.电热张拉法将低压强电流通过预应力钢筋,使其加热伸长,然后利用断电钢筋降温冷却回缩来建立预压应力。d.化学法利用膨胀水泥来实现,主要用于压力管道等预制装配式构件,还未广泛使用。膨胀水泥压力管道1. 概述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锚具和夹具a.螺丝端杆锚具多用于较粗直径的预应力钢筋,它是在单根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各焊上一根短的螺丝杆,并套以螺帽及垫板。1. 概述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锚具和夹具b.镦头锚具利用预应力铜线的粗镦头来锚固钢丝,适用于锚固多根直径1018mm的钢筋
4、或平行钢丝束。1. 概述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锚具和夹具c.钢质锥型锚具由锚环和锚塞组成,依靠摩擦力将预应力筋拉力传到锚环,再传到混凝土。可用于张拉端,也可用于固定端。适用于多根512mm的平行铜线束或多根1315mm的平行钢绞线束。1. 概述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锚具和夹具d.jm型锚具由锚环和夹片组成,依靠摩擦力将预应力筋拉力传到夹片,夹片依靠其斜面上的承压力将拉力传到锚环,再传到混凝土。预应力筋各自独立地锚固于夹片的各个锥孔内,任何一组夹具滑移、碎裂或预应力筋拉断,都不会影响其它预应力筋的锚固。可用于张拉端,也可用于固定端。适用于较粗的钢筋和钢绞线。1. 概述 (3)预应力混凝土
5、构件的锚具和夹具e.qm型锚具与xm型锚具不同之点:锚孔是直的,锚板顶面是平的,夹片为三片式,垂直开缝,夹片内侧有倒锯形细齿。qm型锚具适用于锚固431j12和319j15钢绞线束。1. 概述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锚具和夹具f.xm型锚具与qm型锚具相似,利用楔形夹片,将每根钢绞线独立地锚固在带有锥形的锚环上,形成一个独立的锚固单元。但xm型锚具的夹片为斜开缝,可锚固更多根数钢绞线的预应力束,常用于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 概述 (4)预应力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a.对预应力筋的要求a.高强度以获得较高的预压应力和抵消部份预应力损失。b.具有一定塑性以避免脆性破坏,保证在破坏前有较大的变形
6、能力。在低温环境和受冲击荷载时,更应注意其塑性和冲击韧性的要求。c.良好加工性能包括冷拉、冷拔和焊接性能等。d.与砼有较好粘结性能先张法等有粘结预应力是通过预应力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来建立预应力的。可通过刻痕、压波、捻成钢铰线增大粘结力。高强度良好塑性冲击韧性冷拉冷拔焊接刻痕钢线钢铰线1. 概述 (4)预应力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b.目前使用的主要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21 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4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1. 概述 (4)预应力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b.目前使用的主要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
7、0421 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4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1. 概述 (4)预应力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c.对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a.高强度以获得较高的预压应力、粘结力、局压承载力、减小截面与自重。b.收缩俆变小以减小预应力损失。c.快硬早强以加快施工进度。d.规范对混凝土的要求高强度收缩俆变早强1. 概述 (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优缺点a.优点a.抗裂性好预应力筋在混凝土中产生的预压应力可以抵消荷载产生的拉应力。b.可充分利用强度,减轻自重预应力要求
8、采用高强材料。强度高,承载力大,可减轻自重。c.提高抗剪能力主要是预压应力降低了构件的主拉应力。d.提高抗疲劳强度受荷前,预应力筋已有很大的预拉应力,因此,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预应力筋的应力循环幅度降低。e.经济性好比普通钢筋混凝土节省2040%的混凝土、3060%的主筋;比钢结构节省一半以上造价。b.缺点对施工器械和技术要求较高,工序多而复杂,设计计算复杂,抗震性能较差,材料单价较高。1. 概述 (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a.国外发展a.19世纪后期提出b.20世纪30年代真正发展高强钢材大量生产,锚具性能提高,设计理论得到发展和完善,用于工业建筑、桥梁、轨枕、水池等结构和构件。c.目前广泛
9、用于各个工程结构领域。b.国内发展采用冷拉钢筋作为预应力筋,用于屋架、吊车梁等工业厂房构件。但当时材料强度低、锚具性能差,对混凝土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认识不够。a.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步b.20世纪70年代用于民用建筑在民用建筑中开始推广冷拔低碳钢丝配筋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中小型构件。c.20世纪80年代后由构件转向结构高强钢丝与钢铰线配筋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出现,我国预应力技术从单个构件发展到结构的新阶段。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1)张拉控制应力a.定义在张拉预应力钢筋时所控制的最大应力值,为张拉力与预应力钢筋面积之比。pconconatb.张拉控制应力过低的坏处构件预压应力不
10、大甚至无法抵消预应力损失,构件抗裂不佳。c.张拉控制应力过高的坏处a.张拉时拉区开裂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1)张拉控制应力c.张拉控制应力过高的坏处b.开裂荷载接近破坏荷载,破坏前无明显预兆c.后张法中可能引起局压破坏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1)张拉控制应力c.张拉控制应力过高的坏处d.超张拉时可能导致预应力钢筋屈服或拉断冷拉预应力钢筋可能达到屈服钢丝或钢铰线应力钢筋可能被拉断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2)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原则a.有明显流幅的软钢可定得高些,无明显流幅的硬钢可定得低些有明显流幅的软钢无明显流幅的硬钢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11、(2)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原则b.后张法无需考虑预应力钢筋截断时的回缩损失可定得低些,先张法需考虑预应力钢筋截断时的回缩损失可定得高些后张法先张法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2)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原则c.规范对张拉控制应力的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013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con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con0.75fptk (10131)2 中强度预应力钢丝:con0.70fptk (10132)3 预应力螺纹钢筋:con0.85fpyk (10133)式中:fptk预应力筋极限强度标准值;fpyk预应力螺纹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消除应力
12、钢丝、钢绞线、中强度预应力钢丝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0.4fptk;预应力螺纹钢筋的张拉应力控制值不宜小于0.5fpyk。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上述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相应提高0.05fptk或0.05fpyk;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筋;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a.预应力损失的类型a.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损失先张法的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回缩损失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端部曲线段因锚具变形和钢筋回缩的损失2.预应力混
13、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a.预应力损失的类型b.后张法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摩擦损失c.先张法蒸汽养护时预应力筋与台座间的温差损失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a.预应力损失的类型d.预应力筋应力松驰的损失e.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受压混凝土的收缩、弹性与徐变变形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a.预应力损失的类型f.环形构件由于径向变形的损失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a.变形与回缩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14、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a.变形与回缩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a.变形与回缩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a.变形与回缩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a.变形与回缩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
15、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a.变形与回缩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a.变形与回缩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其余形状预应力钢筋的变形与回缩损失计算详见规范附录j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b.摩擦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b.摩擦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
16、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b.摩擦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c.温差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ttteeltlellesssssl2102101553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d.松驰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注: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
17、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
18、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的计算e.收缩徐变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b.预应力损失
19、的计算f.环向损失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c.预应力损失的减防措施a.变形与回缩损失使用变形和使预应力筋回缩小的锚具;并尽少用垫板在先张法中增加台座的长度,当台座长度超过100m时此项损失可忽略不计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c.预应力损失的减防措施b.摩擦损失两端张拉超张拉超张拉程序:0=拉至1.1con=保持2min=降至0.85con= con对应的应力分布曲线:ab=ehd= fghd= fghd=cghd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c.
20、预应力损失的减防措施c.温差损失采用两次升温养护:先控制养护温差(台座与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c7.5c10后,再逐渐升温至规定的养护温度。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c.预应力损失的减防措施c.温差损失在钢模上张拉:养护时,钢模与预应力筋温度相同,不会产生温差损失。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c.预应力损失的减防措施d.松驰损失采用超张拉:因为钢筋在高应力下、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其在低应力下、长时间内的损失。超张拉程序:0=1.03con或1.05con=保持2min= con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
21、规定 (3)预应力损失及减防措施c.预应力损失的减防措施e.收缩徐变损失减防措施:采用高强水泥、减小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采用干硬性混凝土;选择级配好的骨料、充分振实混凝土、加强养护养护等。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4)预应力损失的组合a.第一批损失与第二批损失通常把在混凝土预压前出现的预应力损失称为第一批损失,以li表示;把在混凝土预压后出现的预应力损失称为第二批损失,以lii表示。b.各阶段预应力损失的组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1)截面应力分析a.先张法构件在台座上穿预应力钢筋a.施工阶段张拉预应力钢筋p=0;pc=-;s=
22、-p= con ;pc=-;s=-完成第一批损失(变形回缩、摩擦、温差与松驰)p= con- li ;pc=0;s=0放松预应力钢筋p= con- li-eppci ;pci=(con- li )ap/a0;si= -espci; np0i=(con- li ) ap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1)截面应力分析a.先张法构件a.施工阶段完成第二批损失(收缩徐变)p= con- l-eppcii ;pcii=(con- l )ap- l5as /a0;sii= -espcii- l5; np0ii=(con- l ) ap- l5asb.使用阶段加载到pc=0p0= con- l;pc=0;
23、s0= -l5; np0=(con- l ) ap- l5as= pciia0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1)截面应力分析a.先张法构件b.使用阶段加载到pc=ftk(开裂前)p,cr= con- l+ epftk ;pc=ftk ;s0= -l5 + esftk ; ncr=(con- l ) ap- l5as + ftka0= pciia0 + ftka0= (pcii+ ftk)a0加载到破坏p= fp ;pc=0 ;s= fy ; nu= fpy ap+ fy as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1)截面应力分析b.后张法构件在构件上穿预应力钢筋a.施工阶段张拉预应力钢筋(有摩擦损
24、失)p=0;pc=0;s=0p= con l2;pc= (con- l2 )ap/an ;an=ac+ es as;s=- es pc完成第一批损失(变形回缩、摩擦)pi= con- li ; pci= (con- li )ap/an ;s=- es pci; npi=(con- li ) ap完成第二批损失(松驰、收缩徐变)pii= con- l;pcii=(con- l )ap- l5as /an;sii= -espcii- l5; npii=(con- l) ap- l5as 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1)截面应力分析b.后张法构件b.使用阶段加载到pc=0p0= con- l +
25、eppcii;pc=0;s0= -l5; np0=(con- l +eppcii ) ap- l5as=(con- l) ap - l5as +eppcii ap= npii +eppcii ap =pciian +eppcii ap = pcii(an +epap )= pciia0 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1)截面应力分析b.后张法构件b.使用阶段加载到pc=ftk(开裂前)p,cr= con- l + eppcii + epftk ;pc=ftk ;s0= -l5 + esftk ; ncr=(con- l + eppcii + epftk ) ap+(esftk - l5)as
26、 + ftkac= (con- l ) ap - l5as+ ftk(ac+esas + ep ap)= np0 + ftka0= pciia0 + ftka0= (pcii + ftk)a0加载到破坏p= fp ;pc=0 ;s= fy ; nu= fpy ap+ fy as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2)使用阶段的承载力计算 nu= fpy ap+ fy as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a.裂缝控制等级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45 结构构件应根据结构类型和本规范第352条规定的环境类别,按表345的规定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
27、值lim。注:1; 2; 3; 4; 5.; 6; 7.。根据环境类别和结构类别确定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b.裂缝控制等级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44 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等级划分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45规定的
28、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第345条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二a类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且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c.裂缝控制等级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11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受拉边缘应力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1 一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在荷载标准组合下,受拉边缘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ckpc0 (7111)2 二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在荷载标准组合
29、下,受拉边缘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ckpcftk (7112)3 三级裂缝控制等级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效应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效应计算。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wmaxwlim (7113)对环境类别为二a类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荷载准永久组合下,受拉边缘应力尚应符合下列规定:cqpcftk (7114)注意二级时与课本旧规范的不同!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c.裂缝控制等级验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
3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c.裂缝控制等级验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d.混凝土法向应力计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e.混凝土主应力计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f.裂缝宽度计算712 在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构件中,按荷载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3.预应力混凝土
31、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g.预应力筋应力计算714 在荷载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应力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应力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g.预应力筋应力计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g.预应力筋应力计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裂缝控制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g.预应力筋应力计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32、(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a.承载力验算10111 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预拉区允许出现拉应力的构件,或预压时全截面受压的构件,在预加力、自重及施工荷载作用下(必要时应考虑动力系数)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宜符合下列规定(图10111):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a.承载力验算注意与课本的不同,课本没考虑自重和施工荷载!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a.承载力验算如设计为c50,施工时要求为0.75 c50=c37.5,则其f
33、tk和fck按表中的c35和c40由内插法确定。1014 施加预应力时,所需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注:当张拉预应力筋是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出现的收缩裂缝时,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符合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规定。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局部受压区截面尺寸验算661 配置间接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fl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阶段验算中,可根
34、据相应阶段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值按本规范表4141的规定以线性内插法确定;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l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al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n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对后张法构件,应在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中扣除孔道、凹槽部分的面积;ab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a.局部受压区截面尺寸验算662 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ab,可由局部受压面积与计算底面积按同心、对称的原则确定;常用情况,可按图662取用。3.预应力混
35、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cor配置间接钢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可按本规范公式(6612)计算,但公式中ab应代之以acor,且当acor大于ab时,acor取ab;当acor不大于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的1.25倍时,co
36、r取1.0;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约束的折减系数,按本规范第6216条的规定取用; acor方格网式或螺旋式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截面面积,应大于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l,其重心应与al的重心重合,计算中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4)施工阶段验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约束的折减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85,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已知:某18m跨预应力拱形屋架下弦的基本条件
37、如下图和下表。求:对其进行使用和施工阶段强度和抗裂验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材料材料混凝土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品种和强度等级c60钢铰线hrb400截面280mm180mm孔道2?554?s17(d=15.2mm)412(as=452mm2)材料强度(n/mm2)fc=27.5, fck=38.5ft=2.04, ftk=2.85fpy=1220fpyk=1720fy=360fyk=400弹性模量(n/mm2)es=3.60104es=1.95105es=2.01053.预应力
38、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张拉工艺张拉工艺后张法,一端张拉,后张法,一端张拉,jm12锚具,锚具,充压橡皮管抽芯成型孔道,充压橡皮管抽芯成型孔道,5%超张拉超张拉张拉控制应力con=0.75fptk=0.751720=1290n/mm2张拉时混凝土强度fcu=60n/mm2杆件内力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拉力ngk=650kn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拉力nqk=300kn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q=0.4裂缝控制等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构件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解:a.使用阶段承载力验算,可以可查规范附录表注:钢铰线的公称面积根束根束极限承载力轴力设
39、计值knnknnafafnammaknnnnpypsyupqkqgkg120012.15291529120112012204523602 . 0 .11201404212003004 . 16502 . 12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b.使用阶段承载力验算a.截面计算20245452253779112042. 547709:4770945256. 545196:56. 51060. 3100 . 2:42. 51060. 31095. 1:451964525542180280:mmaaammaaaeeeemmapepnsescncsescpepc换算截面面积净截面面
40、积量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比预应力筋混凝土弹性模混凝土截面面积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b. 使用阶段承载力验算b.预应力损失计算变形内缩损失:jm12夹片式锚具,有顶压,内缩值a=5mm直线预应力筋,其变形与内缩损失为:251/17.541095. 1180005mmnelapl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b. 使用阶段承载力验算b.预应力损失计算摩擦损失:抽芯成型,=0.0014,=0.55;直线配筋,=0,x=18m22/25.321290025. 03 . 0025. 0055. 0180014. 0mmnxxconl摩擦损失为:
41、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b. 使用阶段承载力验算b.预应力损失计算第一批损失为:221/42.8625.3217.54mmnllli松驰损失:24/12912905 . 075. 04 . 05 . 04 . 0mmnfconptkconl注意与课本的不同!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b. 使用阶段承载力验算b.预应力损失计算收缩徐变损失:mknnanpliconpi10.13486 .1348009112042.861290第一批损失后混凝土的预压力:第一批损失后混凝土的预压应力:22/30605 . 05 . 0/25.2847709
42、6 .1348009mmnfmmnancunpipcipc配筋率:033. 0477094521120nspaaa25/271.131033. 01516025.283005515130055mmnfcupcl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b. 使用阶段承载力验算b.预应力损失计算总损失:第二批损失:254/271.260271.131129mmnlllii22/80/691.346271.26042.86mmnmmnliililc.抗裂验算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为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要求在荷载标准组合下, ckpc02202/145.22/665.1753779100030
43、0650/145.22477091120691.3461290mmnmmnanmmnaapckcknplconpciipc满足。注:2010规范对一级裂缝控制不用对准永久组合应力验算。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c. 施工阶段承载力验算若忽略自重及施工荷载,则在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法向应力为:,满足。ckcccknpconccfmmnfmmnaa8 . 0/8 .305 .388 . 08 . 0/28.30477091120129022d.施工阶段锚固端局部受压验算a.局部受压区截面尺寸验算933. 08 . 00 . 1508050600 . 160323. 1448
44、0078400400485542448002784006021602804480016028022ln22clblhlblcaammaaammamma,c50c60c801.00.80.933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d. 施工阶段锚固端局部受压验算a.局部受压区截面尺寸验算满足knafknnafknnafclcpconlclc223.183535. 1376.17211721376112012902 . 12 . 1223.18351835223400485 .27323. 1933. 05 .1335. 1lnln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22222121ln784
45、0062500250250,/210,3 .50250508435. 1mmammammnfmmaammllafbcoryssclc则,设钢筋网片为3.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5)例题(例10.1)d. 施工阶段锚固端局部受压验算b.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95. 085. 00 . 1508050600 . 1032. 050625002503 .5042503 .504222111salanlancorssv满足,4 .1721978.1766176697840048210181. 1032. 095. 025 .27323. 1933. 09 . 029 . 0lnknfknnafflyc
46、orvclc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1)先张法构件a.预应力钢筋(丝)的净间距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031 先张法预应力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其公称直径的2.5倍和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应力钢丝,不应小于15mm;三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0mm七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5mm。当混凝土振捣密实性具有可靠保证时,净间距可放宽为最大粗骨料粒径的1.0倍。注意与课本的不同!b.构件端部的加强措施103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宜采取下列构造措施:1 单根配置的预应力筋,其端部宜设置螺旋筋;2 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筋,在构件端部10d
47、且不小于100mm长度范围内,宜设置35片与预应力筋垂直的钢筋网片,此处d为预应力筋的公称直径;3 采用预应力钢丝配筋的薄板,在板端100mm长度范围内宜适当加密横向钢筋;4 槽形板类构件,应在构件端部100mm长度范围内沿构件板面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其数量不应少于2根。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2)后张法构件a.预留孔的构造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037 后张法预应力筋及预留孔道布置应符合下列构造规定:1 预制构件中预留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且不宜小于粗骨料粒径的1.25倍;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50;2 现浇混凝土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1.5倍孔道外径,且不应小于粗骨料粒径的1.25倍;从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的梁,梁底、梁侧分别不宜小于60mm和50mm。3 预留孔道的内径宜比预应力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大6mm15mm,且孔道的截面积宜为穿入预应力束截面积的3.04.0倍。4 当有可靠经验并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时,预留孔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用户信息守秘保证承诺书6篇
- 供应链管理基础模板与工具
- 团队激励制度执行情况反馈表
- 质量管理认证标准文件库
- 企业文档归档与管理体系模板
- 人力资源招聘流程优化手册
- 快乐运动会的话题延续话题类作文6篇
- 项目流程标准化模板化方案集
- 中海达无人机铁路航测解决方案
- 施工图与施工合同
- 学生实习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铸造成形
- 全北师大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
- 平衡计分卡 课件
- 樊登读书会市级分会运营手册OK
- 车辆装卸运输规定(2篇)
- 眼内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新
- 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试题340道含答案)
-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
- 中小学高级职称英语全英答辩题
- 陈明主讲中医妇科经验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