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Testing课程总结课程总结第一讲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测验的历史根源虽然无从考究,但中国人最早使用测验,也最重视测验,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我国古代的心理测验民主革命时期测验运动的发展 w 清朝末年,心理学由西方传人我国。1914年有人在广东测验了500名儿童的记忆和比喻理解。 w 1921年廖世承和陈鹤琴正式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1922年,比奈量表由费培杰译成中文,并在江、浙二省的一些小学生中进行过测验。 心理测验在科学的春天中复苏w 解放后的近30年,由于多方面原因,心理测验一直成为禁区。 w 1979年,林传鼎,张厚粲等参考国外材料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
2、力测验,后来主持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 湖南医学院龚耀先主持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 1980年初,吴天敏主持修订比奈量表w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京安定医院等单位协作修订了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w 北京大学心理系陈仲庚先生等修订了艾森克人格问卷w 北京师大心理系编制了镶嵌图形测验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v 社会的需要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成功后,对劳动力的需要急剧增加,工厂大量采用童工,许多地方官与工厂主订约,每雇20个童工,必需带一个低能者。在这种情况下,单靠长期观察和社会公认来鉴别智力落后儿童就很不够了。1864年,法国医生沈干出版白痴:用生理学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介绍了在感觉辨别力和运动控制
3、力方面训练落后儿童的方法,后来的非言语智力测验。 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专才训练与 职业指导的需要, 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w 二十世纪初开始量表的修订w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进行测验的本土化工具,并取得初步成果!第二讲 心理测验的性质与分类心理测量的性质测量的基本问题心理测量的特性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验的种类心理测验的用途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四种测量在三个维度上的表现类别等级等距比率绝对零点无无无有相等单位无无有有大小关系无有有有心理测量w 所谓的心理测量就是“一种对行为样本所做的客观化与标准化的测量”。w -美国著名的心理测量专家阿纳斯塔西第三讲 智能测验的有关理论
4、提要w 智力的概念及其研究历史w 智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w 常用的智力测验智力的定义w 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 Binet),智力测验的创始人,他认为: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善于推理是智力的三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 M. Terman)也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智力的定义w 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代表智力水平。智力高的学生,学习快,获取和保存知识多;智力低的学生,学习慢,获取和保存知识少。有人认为,智商在105以下的高中生不易考取大学,智商在120-125的高中生可考取理想的大学。智力发展的差异w 水平
5、差异 研究表明,智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在同龄人口中,人们的智力水平不同,有的智力高有的则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的智力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一个智力水平不断增长到稳定最后又逐渐衰退的过程,而且不同的智力因素,其发展的速度也很不相同。智力发展的差异w 类型差异 智力是各种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同一种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构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类型。人们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言语和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类型差异。影响智商的因素w 遗传方面的证据n双生子的研究n收养儿童研究w 环境方面的证据n长期趋势n收养儿童研究常用的智能测验w 瑞文推理测验w 比内智力测验w 韦氏智力测验第四
6、讲第四讲 人格测验的操作与实践人格测验的操作与实践卡氏卡氏1616种人格因素测验种人格因素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MMPIMMPI人格测验人格测验90807060504030201009080706050403020100PENLT分T分量表剖面图N量表 90807060102030409080706040302010E量表 内向,不稳外向,不稳外向,稳定内向,稳定N和E维的关系图根据根据T T分数高低绘制坐标图,分析人格或气质特征分数高低绘制坐标图,分析人格或气质特征 7 0 抑郁质抑郁质 6 2 胆汁质胆汁质 5 6 30 38 43 5 4 0 3 56 62 70 粘液质粘液质
7、 3 8 多血质多血质 3 0 低分内向(低于38)高分情绪不稳(高于62) 高分外向(高于62)情绪稳定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MMPI)w 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目标:掌握MMPIMMPI的实施、记分与结果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解释方法。w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n测验的实施测验的实施n测验的记分测验的记分n结果的解释结果的解释w 相关知识相关知识w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S.R.Hathaway(1903-)S.R.Hathaway(1903-)第五讲第五讲 职业兴趣测验及理论职业兴趣测验及理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常规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经
8、营型企业型守规型社交型创新型调查型操作型第六讲第六讲 心理测验的编制程序及心理测验的编制程序及项目编制项目编制主 题w 编制心理测验的总原则编制心理测验的总原则w 心理测验的编制一般程序心理测验的编制一般程序w 心理测验项目的基本编制方法心理测验项目的基本编制方法内容方面内容方面:测验目的测验目的;代表性代表性;独立独立文字方面文字方面:准确当代语言准确当代语言;简明简明;意义明确意义明确;避免双重否避免双重否定定理解方面理解方面:应有确切的答案应有确切的答案;内容不要超过被试者理内容不要超过被试者理解能力解能力;格式不要被人误解格式不要被人误解社会敏感性方面社会敏感性方面:避开社会敏感性问题
9、避开社会敏感性问题(一一) 命题的一般原则命题的一般原则w (二)搜集有关资料(二)搜集有关资料 w 1.1.资料要丰富资料要丰富 有关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理论有关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理论 同行已经编制的有关测量这种心理特质的国内外量表同行已经编制的有关测量这种心理特质的国内外量表 访问专家、教师、在一线工作的有关人员,征求他们访问专家、教师、在一线工作的有关人员,征求他们的意见,收集与测题有关的资料的意见,收集与测题有关的资料 了解受测群体的实际情况了解受测群体的实际情况 w 2.2.资料要有普遍性资料要有普遍性 所选择的材料应该具有文化公平性。如,对于智力测所选择的材料应该具有文化公平性。
10、如,对于智力测验来讲,所收集的资料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验来讲,所收集的资料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地位、不同地区的个人和团体应该是公平的。地位、不同地区的个人和团体应该是公平的。 w资料的主要来源资料的主要来源1. 已出版的标准测验2. 理论和专家的经验3. 临床观察和记录w (三)选择项目形式(三)选择项目形式 w 鲍勃海姆(Popham)曾将语言(文字)测验的项目形式分成两种类型:要求被试选择的和要求被试回答的,也有人称之为选择型和供应型。在成就测验中,也分成客观性试题和非客观性试题。这两种项目形式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提供被选答案,后者让被试自己写出答案。前者的常用形式有,选择题和判
11、断题,匹配题也属于这一种。后者的常用形式有简答题和论述题,作文题也是属于这一种。 第七讲第七讲 测验项目分析测验项目分析主主 题题w项目的难度项目的难度w区分度区分度w选项分析选项分析w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难度估计的方法w1.通过率通过率w A. 用于二值记分的测题用于二值记分的测题w w w B. B. 用于非二值记分的测题用于非二值记分的测题C. C. 用于多重选择题时还要作校正用于多重选择题时还要作校正w D.分组法 用于样本很大的测题w w注: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划分标准是上下27%项目的区分度(鉴别力)w定义: w 测题对不同水平被试反应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w测
12、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w 项目的区分度是测验是否有效的“指示器”估计方法1.项目的效度分析计算每个测题与效标的相关. 1) 相关系数与效标求相关 2) 鉴别指数:高分组通过减去低分组通过率.公式: D = PH - PL w 例:鉴别指数题目评价0.40以上很好0.300.39良好,修改会更好0.200.29尚可,仍需修改0.19以下差,必须淘汰题目筛选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难度()区分度()1.0000.900.200.800.400.700.600.600.800.5010.400.800.300.600.200.400.100.200.000选项分析选项设置不当会
13、降低题目的难度选项设置不当会降低题目的难度,所以也要所以也要对选项作分析对选项作分析,看有无异常情况看有无异常情况.通常判断选项好坏有以下几点通常判断选项好坏有以下几点:1) 正确答案无人选或少于其它选项的人数正确答案无人选或少于其它选项的人数.2) 错误答案选的人太多错误答案选的人太多.3) 正确选项高分组选择人数少于低分组正确选项高分组选择人数少于低分组.4) 错误选项上高分组选择人数多于低分组错误选项上高分组选择人数多于低分组.5) 选项无人选择选项无人选择.6) 未答人数较多未答人数较多. 第八讲第八讲 心理测验的信度心理测验的信度提要w 经典心理测量理论w 信度的概念w 信度评估的方
14、法w 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w 影响信度的因素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真分数理论真分数理论w 以真分数理论以真分数理论(True Score Theory)(True Score Theory)为为核心理论假设的测量理论及其方法体系,核心理论假设的测量理论及其方法体系,统称为经典测验理论统称为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 (Classical Test TheoryTheory,CTT)CTT), 也称真分数理论。也称真分数理论。w 真分数理论是最早实现数学形式化的测真分数理论是最早实现数学形式化的测量理论。量理论。w 三个假设三个假设 真分数具有不变性。被测者的某种特
15、质必须具有某种真分数具有不变性。被测者的某种特质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稳定性,至少在所讨论的问题范围内,或者说程度的稳定性,至少在所讨论的问题范围内,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个体具有的特质为一个常数,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个体具有的特质为一个常数,保持恒定。保持恒定。 误差是完全随机的。一是测量误差的平均数为零的正误差是完全随机的。一是测量误差的平均数为零的正态随机变量。数学式表达为:态随机变量。数学式表达为:E(E)=0E(E)=0。二是测量误差。二是测量误差分数与所测的特质即真分数之间相互独立。分数与所测的特质即真分数之间相互独立。 观测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和。即。观测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
16、数的和。即。w 两个重要推论:两个重要推论:真分数等于实得分数的平均数真分数等于实得分数的平均数(T=E(X)(T=E(X))在一组测量分数中,实得分数的变异数在一组测量分数中,实得分数的变异数(方差)等于真分数的变异数(方差)与(方差)等于真分数的变异数(方差)与误差分数的变异数(方差)之和。即误差分数的变异数(方差)之和。即(SxSx=St=St+Se+Se)。)。 一、信度(一、信度(Reliability)定义定义w信度信度(Reliability):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程度。靠性程度。w信度系数信度系数(Reliability Coefficient):描
17、述测量:描述测量信度的数量指标,以相关系数来表示。信度的数量指标,以相关系数来表示。 信度只受信度只受随机因素随机因素的影响的影响 w 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22XTxxSSr221XExxSSr二、信度种类及估计方法二、信度种类及估计方法w 重测信度重测信度w 复本信度复本信度w 同质性信度同质性信度w 评分者信评分者信度度(一)重测(一)重测(test-retesttest-retest)信度信度1.1.定义及计算:定义及计算:w 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
18、间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又称稳定性又称稳定性信度、再测信度、施测信度、再测信度、施测再施测信度、再施测信度、跨时间一致性。跨时间一致性。 补充:相关系数计算公式:补充:相关系数计算公式:212211XXSNS)XX)(XX(r21212121/SSXXNXX(二)复本(二)复本(alternate-form, Equivalent)信度信度定义及计算:定义及计算: 用两个平行测验(同一测验的两个复份)用两个平行测验(同一测验的两个复份
19、)在相距最短时间内测量同一组被试所得结在相距最短时间内测量同一组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又叫等值性信度,跨型式的一相关系数。又叫等值性信度,跨型式的一致性。致性。 (三)内部一致性信度(三)内部一致性信度 (internal consistencyinternal consistency)1.1.定义定义: : 指的是测验内容的一致性或测验内指的是测验内容的一致性或测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项目同质性)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项目同质性)程度。又称同质性程度。
20、又称同质性(homogeneity ) 信度。信度。2. 估计同质性信度的方法估计同质性信度的方法w分半法分半法w库德库德-理查逊方法理查逊方法w系数系数分半法分半法分半信度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 :将一个测验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w 确定分半方法确定分半方法w 计算两半相关系数计算两半相关系数w 利用公式校正利用公式校正hhhhXXrrr12库德库德(Kuder(Kuder) ) -理查逊理查逊(Richardson)(Richardson)方方法法w20
21、公式(仅适用于以(仅适用于以1 1、0 0记分)记分)GO21120 xKRSqpKKrii系数或克伦巴赫系数或克伦巴赫(Cronbach(Cronbach) )公式公式 w 适用于一切非适用于一切非0 0、1 1记分和连续记分(即多记分和连续记分(即多重记分)的情况重记分)的情况 w 例例)1)(1(22xiSSKKa(四)(四)评分者信度的估计评分者信度的估计1.1.定义:定义: 多个评分者给一组测验结果评分,多个评分者给一组测验结果评分,所得分数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所得分数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w 如是两个评分者,则采用积差相关或等如是两个评分者,则采用积差相关或等级相关的方法。级相关的方法
22、。w 如果是多个评分者,则采用如果是多个评分者,则采用肯德尔和谐肯德尔和谐系数来估计。系数来估计。 NNKNRRWii3222/12估计信度的方法与测验复本的数目估计信度的方法与测验复本的数目以及施测次数的关系以及施测次数的关系所需要所需要施测的次数施测的次数所需要副本的数目所需要副本的数目一一二二一一分半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信度复本信度复本信度(连续施测)(连续施测)二二再测信度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复本信度(间隔施测)(间隔施测)不同信度系数与误差来源不同信度系数与误差来源信度系数类型信度系数类型误差方差误差方差重测信度重测信度时间取样时间取样复本信度(即时)复本信度
23、(即时)内容取样内容取样复本信度(延迟)复本信度(延迟)时间取样和内容取样时间取样和内容取样分半信度分半信度内容取样内容取样库库-理信度和理信度和系数系数内容取样和内容异质性内容取样和内容异质性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之间差异评分者之间差异三、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三、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1、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 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信度系数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决定的,也就是测验总是由真实分数的方差决定的,也就是测验总变异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变异中真分数造成的变异占百分之几。 测量误差的比例测量误
24、差的比例2、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一般原则: 0.7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或预测,也不能作团体比较; 0.7至0.85之间,可用于团体比较; 大于0.85时,才可用于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v 新编的测验信度应高于原有的同类测验或相似测验3、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 测量标准误的应用,估计真分数的范围;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的变化范围。xxxErSS1如果选用如果选用95%的可靠性要求(置信水平),的可靠性要求(置信水平),Z0.95=1.96,那么,真分数就有那么,真分数就有95%的可能性落在的可能性落在 的范围内,的范围内,即即etSX96. 1etSX96. 1etSX96. 1X95
25、. 096. 196. 1tetXXSXP4、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不同被试同一测验分数的差异同一被试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公式:22112rrSSEd(例题)四、影响信度的因素1、样本特征 样本异质性:信度的样本越是异质,往往会高估测验的信度,越是同质,往往会低估测验的信度 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2、测验长度增加一个测验的同质性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测验越长,代表性越好测验越长,猜测因素越小增加测验长度的效果遵循报酬递减原则,疲劳和反感会降低可靠性)r1 (r)r1 (rKkkxxxxkk3、测验难度 难度对信度的影响,只存在于能力测验中 理论上,平均难度0.50信度最高 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洛德
26、) 五选一:0.7 四选一:0.74 三选一:0.77 是非题:0.854、时间间隔只影响重测信度和不同时测量的复本信度时间间隔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越长,外界影响越大,信度越低第九讲第九讲 测验的效度测验的效度提要提要w 效度的概念效度的概念w 效度评估的方法效度评估的方法w 效度的功能效度的功能w 影响效度的因素影响效度的因素效度的概念效度的概念一、效度的定义一、效度的定义n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程度n测验达到测量的目的测验达到测量的目的, ,即测到了要想测量的对即测到了要想测量的对象象. .n效度反应了测验的准确性效度反应了测
27、验的准确性n经典测验理论的定义效度是总变异中由所测量的效度是总变异中由所测量的特性造成的变异所占的百分特性造成的变异所占的百分比。比。2x2v2xySSr2I2V2TSSS2E2I2V2XSSSS222ETXSSSETX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低信度低效度低效度低信度高信度高效度低效度低信度高信度高效度高效度高w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w要想一个测验的效度高要想一个测验的效度高,其信度其信度必须得高;但信度高必须得高;但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未必高.二、效度的性质效度具有相对性:效度是针对测验目标来说的,评鉴测验的效度,必须考虑其目的和
28、功能。效度具有连续性: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效度是针对测验结果的:测验结果的有效性效度评估的方法效度评估的方法w 效度的分类效度的分类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效标效度-1974年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APA一、内容效度及其评估方法一、内容效度及其评估方法w 内容效度的概念内容效度的概念1.测验题目对所要测量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程度,测验题目对所要测量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程度,考验题目样本是否代表了内容总体考验题目样本是否代表了内容总体.2.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确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样定测验是否是
29、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样本。本。3.主要与测验内容有关主要与测验内容有关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w1.专家判断专家判断w内容效度比(内容效度比(CVR)w 内容效度低的题目就应该被淘汰内容效度低的题目就应该被淘汰.然后然后计算全部测题的内容效度比的平均数计算全部测题的内容效度比的平均数,作为作为内容效度的指标内容效度的指标.2、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评分者一致性评分者一致性复本相关复本相关再测法再测法3、经验推断法:通过实践来检验内容效度、经验推断法:通过实践来检验内容效度二、构想效度及其估计方法w 构想效度构想效度 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
30、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程度,即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程度如何。结构效度资料的估计方法结构效度资料的估计方法w 1.测验内方法测验内方法: 研究测验的内部构造来界研究测验的内部构造来界定所测量的结构范围定所测量的结构范围.测验的内容效度可以作为构想效度的证据测验的内容效度可以作为构想效度的证据测验的同质性指标可以推断测验是测量单一特测验的同质性指标可以推断测验是测量单一特质还是多种特质,从而为构想效度提供证据质还是多种特质,从而为构想效度提供证据有时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可以作为构有时分析被
31、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可以作为构想效度的证据想效度的证据w2. 测验间方法测验间方法:研究几个同类测验间的相研究几个同类测验间的相互关系来考察它们是否测量相同的心理结互关系来考察它们是否测量相同的心理结构构.1)相容效度相容效度:两种测验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即是两组两种测验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即是两组测验分数所共同解释的变异大小,测验分数所共同解释的变异大小,2) 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区分效度是测验内容与相区分效度是测验内容与相似的测量特质有关,而与无关的特质低相关;似的测量特质有关,而与无关的特质低相关;w3. 发展变化发展变化:对照组和心理特征的发展对照组和心理特征的发展w4. 实
32、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前与实验后分数的差异实验前与实验后分数的差异三、效标效度及其估计方法w 效标效标: :反应测验目的的行为参照反应测验目的的行为参照, ,被预测被预测的行为的行为, ,是检验效度的标准是检验效度的标准. .w 效标效度(实证效度)效标效度(实证效度): : 测验预测个体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 ,测测验分数与效标行为间的一致性程度验分数与效标行为间的一致性程度w 根据时间划分: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根据时间划分: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n效标的条件:1.效标测量本身必需有效2.效标有较高的信度3.可客观测量4.测量方法简单通常,学
33、业成绩、教师评通常,学业成绩、教师评定可作为智力测量的效标;定可作为智力测量的效标;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教师精神科医生的诊断、教师或他人的评判可作为个性或他人的评判可作为个性问卷或精神科症状量表的问卷或精神科症状量表的效标;特殊课程或特殊训效标;特殊课程或特殊训练成绩可作为能力倾向测练成绩可作为能力倾向测验的效标验的效标效标效度的计算方法效标效度的计算方法w 1. 相关法相关法w 求取测验分数与效标变量之求取测验分数与效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间的相关程度,即效度系数即效度系数.w w 1) 积差相关积差相关w 在两组数据都是连续变量在两组数据都是连续变量,且两者存在且两者存在线性关系时使用线性关系
34、时使用w 公式公式:212121/SSXXNXXw 2) 点二列相关点二列相关w 在测验分数和效标这两个变量中一在测验分数和效标这两个变量中一个是连续变量个是连续变量,另一个是二分变量时使用另一个是二分变量时使用.w 公式公式:pqSXXrtqppbw 2.区分法区分法: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 ;以被试在效标上的表现分组以被试在效标上的表现分组,然后然后再对两组被试在测验中的成绩用再对两组被试在测验中的成绩用t值进行显著性差异的值进行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检验.w 公式公式:LLHHLHNSNSXXt/22w 3
35、.预期表法预期表法:将预测源分数和效标分数制成双维图表将预测源分数和效标分数制成双维图表,并将每个变量按水平分成若干档次并将每个变量按水平分成若干档次,然后列出每个档次上然后列出每个档次上的人数百分比的人数百分比.w 从右下角到左上角的对角线上各格中的数字越从右下角到左上角的对角线上各格中的数字越大大,说明效标效度越高说明效标效度越高例例:预期表预期表大学一年级成绩大学一年级成绩ABCDE高高中中成成绩绩高高6040中中10204030低低104040104. 命中率命中率:测验有效性的指标之一就是测验有效性的指标之一就是作出正确决定的比率作出正确决定的比率,即决策的命中率即决策的命中率. 效
36、标成绩效标成绩测验预测测验预测失败失败成功成功成功成功( A ) 失误失误( B ) 命中命中失败失败( C ) 命中命中( D ) 失误失误w 5.功利率法功利率法:使用测验所花掉的费用与得到使用测验所花掉的费用与得到的利益进行比较的利益进行比较.效度的功能效度的功能1、预测误差:决定系数,以相关系数的平方来、预测误差:决定系数,以相关系数的平方来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方差的比例估计效标的标准误估计效标的标准误:效度系数的平方效标成绩的标准差:122xyyxyyrSrSSest%)95(96. 1Sest预测效标分数2 2、预测
37、效标分数:回归方程,效标效度可以计、预测效标分数:回归方程,效标效度可以计算回归系数算回归系数ssrxyxyxyxybXYaXaY/.bbyxySDSestrK/12E100(1K)3 3、预测效率指数:无关指数、预测效率指数:无关指数K K;1 1K K为预测效为预测效率指数率指数E E影响效度的因素影响效度的因素w测验本身的因素测验本身的因素1.测验材料的代表性测验材料的代表性2.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3.测题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测题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4.测量长度恰当,又要一定的测题量测量长度恰当,又要一定的测题量5.测题的排列按先易后难的顺序测
38、题的排列按先易后难的顺序w 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主试的因素:是否进行标准化实施主试的因素:是否进行标准化实施被试的因素:兴趣、动机、情绪、身心被试的因素:兴趣、动机、情绪、身心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合作态度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合作态度w样本团体的性质样本团体的性质 样本的异质性: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样本的异质性: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越低范围越小,测验效度越低干涉变量:会对测量结果影响的个体内因素,干涉变量:会对测量结果影响的个体内因素,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测验对于不同的团体具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测验对于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有不同的预测能力1.差异分数
39、差异分数D的计算的计算2.对照组的比较对照组的比较3.根据易见的干涉变量分组计算根据易见的干涉变量分组计算w 效标的性质效标的性质线性关系的考虑,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是以线性关系的考虑,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是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分布;如果非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分布;如果非线性,相关系数会低估相关的大小。线性,相关系数会低估相关的大小。效标测量本身的可靠性,即效标测量的信度效标测量本身的可靠性,即效标测量的信度第十讲第十讲 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测验的量表与常模原始分数和导出分数标准化样组和常模发展量表和发展性常模组内常模和量表标准参照测验及其分数解释常模表和剖面图原始分数w原始分w 按照测验手册的规定,对每一题进行评分,总加后得出了测验的原始分。w 原始分没有意义,因为从中并不能看出水平的高低或特征的倾向性。w 原始分是一种任意的分数,是测验编制者主观规定的。w 不同测验的原始分不能相互比较,因为它们的价值不一样。导出分数w 为了解释测验的结果,要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把原始分转化为某一种导出分数。这种导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模版
- 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个人佣金协议合同范例
- 代理小区广告合同范例
- 医疗健康数据科学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 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护理
- 2024年数控加工中心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工作总结报告3篇
- 全新货车购车合同范例
- 代理店合同范例
- SGW一40T刮板输送机说明书
- 奇瑞瑞虎5保养手册
- 五年级期中家长会课件
- 中低温煤焦油的成分分析与分离
- 2023年征信知识竞赛基础题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不退押金起诉材料范本
- 棉花原种繁育技术
- 新三大素测定方法
- 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评估标准
- 食品营养学(暨南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潜孔钻机的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