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有质无文无魂_第1页
有文有质无文无魂_第2页
有文有质无文无魂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文有质 ,无文无魂杨卫:有文有质无文无魂日期:2012 年 09 月 24 日 10:40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杨卫阅读次数: 10649各位老师: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有文有质,无文无魂” 。前半句出于校歌中的一句,概述了大学在人文探索与物质研究上的互补与统一;后半句属于自撰,试图说明人文学科在大学精神中的引领作用。在今天的文科大会上,我作为校长,想在这一语境下,和诸位同事探讨下述三个问题。一、如何做到“有文”?二、如何做到“有文有质”?三、如何做到“有魂”?一、“有文”是浙江大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浙江大学近年的文科发展,尽管初见曙光,但仍然逊色于浙江大学的地位。我校的核心文科(文、史、哲、

2、教育)与应用学科的发展,目前总体上相对均衡。但文史哲教育等传统优势学科仍处于克服困难, 逆境崛起的局面; 而应用学科发展有超越基础学科的势头。 我校部分应用学科的崛起十分可喜,但也有一些学科近年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按照 2012 年武书连对学科门类的国内大学排名,我校文学排第7 位,历史排第29 位,哲学排第 14 名,社会科学排第9 名,经济排第9 名,法学排第17 名,管理排第3 名,教育学排第8名,艺术排第 32 名。尽管武书连的排名是与体量相关的,且有诸多不够精准之处,但我校文科的发展还未达到较佳的状态确是不争的事实。从教育部上一轮对重点学科与一级学科的评估也可以验证这一点。在我校有

3、明显学科存在的17个人文社科方面的一级学科中(包括农经) ,我们只有 2 个进入了前 5 名,11 个进入了前10 名,而有 5 个尚在前 10 名之外。应该说最近两年文科有所复苏,但还以心态的复苏为表象,以新人的成长为主线。文科的复苏性发展还主要体现于底层指标,如社科经费与 SSCI论文等。高水平成果、有影响力的大师仍然缺乏。我们为振兴文科而设置了文科资深教授岗位,并规定在学术水平和校内待遇上等同于院士。但迄今为止,还未有一人能全职到岗。因此,我校文科目前的发展水平,仍不能满足多数文科教师和文科学生的期盼。我们近两三年采取的发展文科的方略,尽管开始奏效,但罗马不是几年可以建成的,没有一个宏大

4、的力度和万众一心的局面,也很难建成浙大师生心目中期许的文科大厦。各位老师,我要强调指出的是:像浙大这样层次的综合型大学,如果没有一流的核心文科,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专门研究如何重振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否则我们将愧对列祖列宗。浙江大学必须“有文”,这既是文科师生的希望,也是理工农医等诸学科的希望。文科具有特殊的个性特点与价值观, 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对文科的发展, 我校这些年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理念和思路,这里面,打造“精品、强所、名师”的三个突击方向是一条;遵循“古今会通、东西互动、中外认知、文理交融”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又是一条。全校上下也已形成共识:对

5、文科的发展应该给予特殊的支持政策, 可以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 做到既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又给予相当弹性的自由发展空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可以再做些什么?促进提升学校走向“有文”的进程?今年 7 月初,我作为新加坡国际学术咨询顾问团(IAAP)中的一员,在新加坡参与了对其高等教育下一步发展的咨询会。咨询的一个重点是在新加坡理工医等学科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如何发展文科。研讨决定的一揽子方略是:( 1)提高文科研究资助占R&D 经费的份额;( 2)在新加坡设立社科研究委员会;(3)讨论资助一系列由学者领衔的文科探索项目(面上自由探索项目);( 4)设立若干个“卓越中心” ,由杰出学者领

6、衔,在较充沛的资源下,持之以恒地研究对其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非常重要的的挑战性问题;( 5)鼓励和资助跨学科研究;( 6)建立若干个有充沛人文社科资讯的数据库和社科实验室。虽然未经常委会讨论,我个人觉得这样文科发展的一揽子方案也许适合于助推浙江大学的文科崛起的情势。在今后“211 工程”、“ 985 工程”建设中,学校将考虑对文科给予更大的支持份额。我校文科领导小组和社科院,可有效地完成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和行政功能;但还应发展出反映学术权力的组织,来引导和布局我校文科的学术发展。这一学术性组织可以在校学术委员会引导下开展工作,也可以是校学术委员会的一部分。这一事项请晓东和卫东加以研讨。关于探索

7、项目、卓越中心、跨学科研究、数据实验室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与文科现有资助项目的联系,请社科院协调文科各院系,进行研究。这里的关键在于不骛虚声,不务虚名。二、“有文有质”的三重含义说到“有文有质” ,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三重含义;即:文与质融、文以质胜、文以质显。第一重含义是“文与质融” 。这恰为校歌中的含义,即文理交融。文科的老师们总结出的“古今会通、东西互动、中外认知、文理交融”十六字方针,也体现了这一层意思。关键是应当坚持下去、落实好,在全国、全世界逐渐造成声势。“有文有质”要形成相互欣赏,相互依赖,包容性增长的态势。 综合型大学各门类学科要均衡发展,包括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 基础学科与

8、应用学科、 文科和理工科。 这种均衡的发展是一种美,它体现综合型大学的结构与力量。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是经典之论,既指对不同学术思想、各类人才的包容,也包括对不同学科的包容。这样才能做到:大学之道,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如何做到“文理交融”呢?可以用三步曲的方式来尝试这一交融过程。 第一步有分段式的特征, 文科提问题, 理工科制定解决问题的路径; 第二步有交互式的特征, 文科教理工科人文思维范式, 理工科教文科科学论证路线;第三步有双赢式的特征,文科与理工农医共同设计问题,共同涉猎其应用的新边疆。第二重含义是 “文以质胜” 。文科贵在质量,贵在占领人文学科的高地。在社科经费超两亿,SSCI超两百

9、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逐渐提高文科研究的质量要求。也就是说, 当我们做好了底边,就应该提升高度,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这一点与我校在理工农医诸学科的发展路径是相同的,即应从底和高两个维度,以平方律的速度,来拓展文科的内涵。要从奥林匹克的精神出发,实现“更快、更高、更强”。从管理操作的层面来看,要在充分体现文科特色的前提下,进行评价体系的逐步升级。在实际的政策制定上,要采取增量原则,把握政策演化的力度和节奏。第三重含义是“文以质显”,即文科发展的精神贡献和研究成果要以实质的形式显现出来。只有让其他的学科能以比较信服的方式来接受文科的力量和文科的成果, 才能说服他们在学校事务的判断和学

10、术权力的使用上支持文科。我最近拜读了曹锦炎先生关于 “浙大简” 论证的文章。 曹先生讲物质性的验证是第一性的, 凭这一点就能说服我们这些理工农医学科的学人。 有些思辨性或批判性的说法, 尽管读时可有酣畅之快, 但读后深思时往往觉得基础不牢。 我校建设艺术与考古学博物馆、收集历代绘画大系,发展数字人文(DigitalHumanity ),等等,这些都是把人文社科的成果以物质和信息的形式显示出来,也是“有文有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三、“有魂”的关键在于影响力这里说“无文无魂”,既有宏观的意义,也有微观的意义。从微观的意义来说,一位学者,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引领,在任一个学科,要想成为大师,都是难于做到

11、的。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是统一的。我要从一个侧面切入钱学森之问。我以前工作的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与钱老有渊源,钱老在其前身“工程力学班”担任过首任班主任。15 年前,我担任系主任,系里十位学力学的博士生给钱先生写过一封信,对工程力学的发展表示迷茫。钱老很快回了信。信的大意是: 研究工程力学一定要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结合重大工程,复杂系统。而这些重大工程问题千变万化,如何能够把握它?钱老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外。他讲: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引导我们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随着时光的推移,我越来越相信,这是钱老的肺腑之言。我们常讲:哲学是抓总的,它给了诸位学者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

12、论。再讲宏观的意义。 文科怎么成为诸学科的灵魂, 关键在于提高其影响力。 从文科的影响力这一维度上,才能衡量人文精神是如何给予各学科以灵魂的慰籍。我想从二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一)文科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我校在ESI的 22 个大学科领域中,已经有14 个进入了前1%,文科仍是短板,在社科和经管两个学科领域中,没有国际学术影响力进入前百分之一学科。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5 校已经进入了社科的前1%,北大还进入了经管的前1%。希望我校在3 年间在前1%学科上有所突破。文科要做出同行信服的重要成果。我校文科要在主要突击的特色方向形成浙大学派。文科要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制定上有话语权。在公共意见引领

13、上有牵引力。(二)文科要对其他学科产生辐射影响力文科要从三个方面对我校的全部学科进行辐射:一、人文精神的通识辐射。长期以来, 我校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为:跨学科、文理渗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国际化开放性办学等特点。要加强人文精神在通识教育中的辐射,关键在于做到下面三点:( 1)要加强文科通识课程的凝聚力,这些课要让理工农医的教师都认为是值得作为全校通识课程。( 2)文科通识课程不应只是知识性的,要与学生形成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要形成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的,可供全世界

14、学习中华文化的核心课程, 这一点在今年暑期签署的两岸四地大学校长备忘录中已经得到了反映。二、批判性思维精神的辐射。批判性思维是文科与生俱来的一种学科传承。在当今强调在学生中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观念时,是提高文科辐射力的重要切入点。为了改善对其他学科的辐射作用,批判性思维的引入要注意以下三点: ( 1)要以理性的批判代替泛批判, 即加强批判思维与科学精神的结合。 ( 2)要注意批判的前提设定和适用条件。 ( 3)要注意思辨过程与数据验证的结合。三、重大社科命题的跨学科辐射。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特色的展现,随着对中华文化大繁荣的弘扬国策, 重大社科命题不断出现。文科不能光从本学科的发展来看待这一机遇,

15、还应该看成是文科实现跨学科辐射的重大机遇。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由于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文科与理工农医的交叉相对困难,因此需找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切入点,确定明确目标,予以重点突破。目前进行这一跨学科辐射,有下述三个有利条件:( 1)由于国家对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视,理工农医的教师们逐渐认同更多社科研究项目的目标,希望以自身学科的特有方式做出贡献。( 2)高层领导和高水平大学的多数领导都意识到文科的重要性,如南开大学的龚克校长,武汉大学的李晓红校长, 他们都是工科出身, 但现在都非常关心文科; 复旦大学的杨玉良校长是材料科学出身, 但现在花很大的精力来鼓

16、动中国文化的崛起。凡此种种,已经形成一个有利于文科辐射影响力的良好氛围。 ( 3)文科的一些老师逐渐掌握了一些理工农医的研究方法,如数理统计,神经心理学,物质科学考古,信息提取等。这样,就可以在意趣相投、志同道合基础上,组织形成有共同目标的跨学科团队。老师们, 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 我对文科发展的了解比较肤浅, 报告中的不当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但我和大家一样, 对浙江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抱有美好的憧憬, 努力担当好文科发展的推动者。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求是创新,共同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人文社会学科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校长杨卫2012 年 9 月 13 日在浙江

17、大学2012 年文科大会上的报告。)Dear P'sao,One month has passed since i recieved your last letter.Sorry to reply you so late.I am glad to tell you that after reading your letter and your encourage always encourage me learning to adjust to the life and study in guangzhou.Now i have find my rhythm and make

18、progress everyday.so thank you very much.How time flies.The summer's day is coming and there will be less students stay at school and i begain to plan to have two weeks staying at home together with my family and my old friends.maybe your two little boys will have two months' holiday,so hope they have a nice summer holiday.and maybe you will still be busy,sohope you take care of yourself and behappy everyday.As June is graduation DAY,and my brother Yang Jilong ha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