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选ca项,对老师的尊称;丈夫。b项,益处;增加。c项,均为“主张”;d项,施行;行为。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aa项,均为介词“在”。b项,表转折,却/表假设,如果;c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代词,它,指禾苗;d项,表条件关系,就/表承接关系。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b入则无法家拂士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解析:选da项,“曾”同“增”,b项,“拂”通“弼”,c项

2、,“衡”通“横”。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人恒过,然后能改c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d以直养而无害解析:选ca项,“丈夫”,古义为“男子”,今义为“女子的配偶”。b项,“然后”,古义为“这样以后”,今义为“表承接连词”。c项,“以为”,古今义相同。d项,“无害”,古义为“不损害”,今义为“没有害处”。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3、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田地)b人恒过,然后能改(常常)c征于色(征服)d而后喻(明白)解析:选cc项中“征”意为“表露”。6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解析:选d介词,在;介词,对、对于;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7下面关于选文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人才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造就,所以人们应正确面对逆境。b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

4、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c孟子采用正反对比进行论证,最终使中心论点突出而鲜明。d孟子的观点启示我们,人一方面要经得起苦难,要在苦难面前看到希望;另一方面也要经得起安乐,在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时,把握好自己,不丧失向上的意志。解析:选aa项太片面,孟子在承认客观因素对人成才的影响时,也强调了主观因素的重要性。8上文中,孟子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答:_答案:运用排比论证。开头连用六个句子,形成排比,列举贤相能臣出身低微,却成就伟业,给人以极大震撼。中间又连续五句,论述了苦难是成就雄才的途径,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这一观点。(二)课

5、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一)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二)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

6、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奚:何,为什么。徯:等待。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信之,东面而征东面:向东b徯我后,后来其苏 后:后面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 伐:攻打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倍:扩充一倍解析:选bb项,

7、后:帝王,君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dd项,都是代词,代燕国。a项,介词,凭/连词,“来”,表目的;b项,连词,表假设/“而已”作为一个短语,“罢了”的意思;c项,代词,燕国的/代词,百姓的,所代内容不同。11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为“解民倒悬”,文中都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项是()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abc d解析:选a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是说老百姓以为齐宣王是来拯救自己的,是孟子

8、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以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材料(二)中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因此百姓才会“箪食壶浆”来迎接齐国的军队。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果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就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d文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解析:选ab项,文中“民以为”是孟子的一种设想,并非现实。c项,齐宣王攻打燕国会增强实力,如果地盘扩大而不施行仁政,会激怒天下各国兴兵问罪。d项,文中“及时雨”是老百姓的看法,“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宣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译文:_(2)诛其君而吊其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