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第五讲_第1页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第五讲_第2页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第五讲_第3页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第五讲_第4页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第五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第五讲23生 产 流 程 图(1) 鉴别生产制造过程和活动有关的环境因素及结果;(2) 鉴别及记录输入原料及能源的种类及数量;(3) 鉴别及记录输出产品或服务的种类及数量;(4) 鉴别及记录由于生产制造过程及活动所产生废物来源的种类和数量,包括:原料、能源、自然资源空气、水、废水排放固体废物、液体废物4环境因素及影响 输入与输出5质量平衡 (mass balance)输入量 = 输出量操作单元原料气体排放催化剂水/空气副产品产品废水液体废气固体废物可回收的废物67识别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将企业所面临的所有环境挑战予以文件化。首先,应识别出所有环境因素。其中重要环境因素应由

2、环境管理体系予以控制。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分析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正常、异常与紧急三种状态(计划状态与非计划状态),应包括分供方与合同方,并同时考虑过去与现在的运行情况。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环境因素的识别是一个持续过程。应定期对环境因素识别程序进行评价并及时更新。对活动的定期评价(如年度评价)可作为检查全部清单有效性的输入,对清单的更新可认为是变化控制过程的一部分。8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因素。 注:重要环

3、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环境因素示例9环境因素示例某汽车公司(1)10环境因素示例某汽车公司(2)11环境因素的识别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输入-输出的分析过程。为了确保环境因素与影响的识别能够覆盖所有的产品、服务与过程,需要有不同人员的参与。由于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员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这将大大提高环境因素识别过程的质量。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进行现场验证确认是非常关键的。为了确保在适当的层次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使用可行的终端控制的方法。这种做法可使环境管理者不必为了制定现实的、可实现的、可测

4、量的目标指标而不断对环境因素清单进行修订。例如:如果办公用纸被列为环境因素,环境管理者应确定采取统一的可行控制措施或是在某些区域进行控制。如果是在某些区域进行控制,在环境因素清单中应将办公用纸的范围明确界定在某一区域内。识别环境因素 关键问题12环境因素的识别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输入-输出的分析过程。iso14001标准对环境因素识别的程度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明确规定在适当的层次针对职责要制定目标与指标。然而,在环境因素识别的初始阶段,控制的可行性并不是决定要素。在识别出所有环境因素之后,应检查环境因素清单并明确可以控制的因素与可施加影响因素。建议在区分可控制与可施加影响的因素时应从控制某因素的

5、管理可行性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考虑,在这一阶段不应考虑其他因素,如成本因素。成本与其他因素在随后制定目标与指标时将予以考虑。如果确定某一因素不能直接控制,也不可能施加影响,应保留做出这一决定的记录。之后应制定环境因素清单。识别环境因素 关键问题13 环境因素的识别有很多种方法。不能因为某些环境因素难以控制、控制成本高或是没有法律要求而将其排除。 步骤: 将企业按照区域/部门分成不同的部分,并在不同的部分中划分过程单元。其目的是将企业分割成易于管理的区域。在每个区域中确定过程单元时,应考虑到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状况以及正常、异常与紧急状态。产品与服务也可视为过程单元。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可运用初级的

6、定性分析、头脑风暴或简化的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考虑每个过程单元的输入与输出。如: 空气与气候 自然资源 水体 动植物(生态与毒理) 固体废物 原材料 土壤 其他(如区域环境问题)识别环境因素- 步骤14识别环境因素- 步骤(举例)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还可以采用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内容可以按照环境因素分类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环境因素,可包括:向水体排放、向大气排放、噪声排放、废弃物的排放或处置等;2. 与能源、资源消耗有关的环境因素,可包括:水的消耗、电的消耗、煤的消耗、蒸汽的消耗、天然气的消耗、土地的使用、各种原辅材料的消耗等;3.

7、与潜在或应急有关的环境因素,可包括:化学品的泄漏、油品的泄漏、火灾、爆炸等;4. 与产品有关的环境因素,如:减轻车身的重量、改善发动机燃烧状况、内饰材料和整车的回收利用等;5. 与相关方有关的环境因素,如:与机械件供应商、塑料件供应商、化学品供应商有关的环境因素等;6. 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因素,如:汽车的油耗、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的噪声等;7. 其它方面的环境因素,如:一些放射性物质的排放等。15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关键问题确定环境因素重大程度的过程应尽可能客观,应反复进行并将环境因素/影响根据活动与对环境介质影响的不同予以排序。这一过程也需要不同人员的参与。应尽量采用应用范围广、易于理解的准则

8、。在确定环境因素的重大程度时,应确保对每个环境因素的评价方式是一致的。尽管在排序过程中可能会应用到各种准则(如:某一类(如有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因素排序会较为靠前),但排序过程并不是要将某一环境因素分离出来。在环境因素的识别中应避免受到商业准则与技术准则的影响。不应因为某一环境因素的控制成本高而在分级时区别对待。这些限定因素在制定目标与指标时将予以考虑。在对每一个环境因素评分之后,应评审分值分布并确定关键值。企业应对关键值的最小值予以界定,并确保以此判定的重大环境因素的数量能够为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在此之前,对所有环境因素的处理都应是相同的,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环境管理者以最有利于环境管理体系运

9、行的方式确定关键值。16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示例17示例环境因素识别18示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环境因素评价(1)19示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环境因素评价(2)20示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环境因素评价(3)21示例1重要环境因素(某汽车公司)22环境因素评审 识别环境因素、确立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并确定(由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都是很重要的,并将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的大部分要素。23练习二 环境因素/影响 每二十人组成一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以某酒店为例,每组识别出至少十项环境因素,并列举产生的环境影响(20分钟) 讲评:组长口头汇报,教师讲评24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实

10、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第二章 gb/240012004 标准要点25识别法规与其他要求 企业应符合法律法规中的环境要求,这是最低要求; 上述的环境要求可来自行业法规,通用法规或具体的环保法律法规。 上述的环境要求可以来自国家、地区或当地的法律,以及企业内部的规定,或是针对某些类项目而制定的许可与行为规范。 组织应制订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

11、的适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26识别适用于汽车行业的国内法规的要求通过正常的渠道收集、获取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如:1. 从地方环保局与汽车协会获取环境法律、法规与相关要求并与之保持联系,及时进行文件更新;2. 从相关网站上查询信息:如;3. 从报纸、杂志上获取关于环境法律、法规与相关要求的最新信息,如:中国环境报;在收集工作完成之后,应对所有法律、法规与要求的适用性进行评价。27中国的法规要求,以“某汽车公司”为例国家法律法规要求: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 中华人民

12、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源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7.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注:环发1998089废止)8. 化学危险品物品安全管理条例9.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10. 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28中国的法规要求,以“某汽车公司”为例地方法规要求:1.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2. 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97)3. 上海市排水管理条例4. 上海市烟尘排放管理办法5. 上海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6. 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7. 上海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8. 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9. 上海市轻型汽车排

13、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0.上海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办法29中国汽车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第一部分 国家有关机动车环保方面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与机动车相关)2.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地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批办法的通知3. 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13部委局关于印发关于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4.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国家机械局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5.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国家机械局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指南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低污染排放小汽车减征消费税的通知30中国汽车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第一部分 国

14、家有关机动车环保方面政策8. 国家经贸委、国际计委、公安部、国家环保总局农用运输车报废标准9. 关于实施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公告10.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督管理的通知11.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排放生产一致性检查的公告12.关于实施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四项国家污染物排标准有关要求的通知13.关于实施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有关要求的通知31中国汽车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第一部分 国家有关机动车环保方面政策14. 关于对达到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第二阶段排放限值新机动车(机)进行型式核准的公告15. 关于实施

15、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有关要求的通知16. 关于北京市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第二阶段排放限值的复函17. 关于对新车(机)型排放达标申报审核工作进行调整的通知18. 关于批准北京市地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32中国汽车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第一部分 国家有关机动车环保方面政策1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二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20. 关于调整北京市汽车研究所等12家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检测业务范围的通知21. 关于发布关于低污染排放小汽车减征消费税实施产品检验及生产一致性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22

16、. 关于限期停止生产销售化油器类轿车及5座客车的通知2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24. 关于公布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的通知25. 关于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检测单位资质认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33中国汽车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第二部分 国家有关机动车环保标准最新颁布的国家汽车排放标准1.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标准的公告2. gb18352.1-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3. gb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17、()4. gb17691-2001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5. gb/t17692-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6.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gb147622002)7.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2)8.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34中国汽车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第二部分 国家有关机动车环保标准9.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gb146212002)10.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22-2002)

18、1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1495-2002)12. 农用运输车噪声限值gb18321-200113. 车用无铅汽油gb17930-199914. 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gwkb 1199915. 汽油车排气催化转化器hcrj007-199916. 烟度卡标准gb9804-199617. 汽油机动车怠速排气检测仪技术条件hj/t 3-9318. 柴油车滤纸式烟度计技术条件hj/t 4-9335中国汽车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1)第三部分 车用燃料有关法规及政策国家有关文件和标准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期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车用含铅汽油的通知2.国家计委关于我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说明3.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