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文阅读(14分)【命题规律】1考察内容:课内文言文是中考文言文考查的主要内容。试题包括文言、文言虚词、 文言句式、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方面。 课外文言文考题的材料虽然都取自课外,但是文 章多短小、浅显,且知识点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2、考查形式:文言文考察主要题型有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翻译句子、理解文意等,以 填空、简答为主要形式,河南试卷分值一般在10分左右,较为稳定。【命题趋势】1. 热定预测: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尽管仍是以课内文言文为主,但课外文言文考察有日趋扩大的势头, 还有不少省市是采用的是课内外对比阅读,河南试卷采用课内为对比阅读的形式,预计 2
2、012年仍将采用这种形式。2. 趋势分析:文言文命题还着重从单一知识能力移到多种能力的考查。预计考察对文章的理解、评价的试题将会增多。【突破方法】一、 游读与记诵教学新课离不开阅读,应考复习阅读同样必不可少。两者目的不尽 相同,方式也有差异。在应考复习中我们可以采用“游读”的方式,即在阅读中游思,借助 文本语言判别信息、唤醒体验和建立联系,边读边思,边思边读,以实现“温故”“联想”“生疑”“知新”的目的。具体说,一要读出知识积累。比如读陈涉世家,读到题目、 作者,就应联想到史记的体例、内容概要,联想到司马迁所处的朝代、在史学与文学上 的地位等。二要读出语言点。读到“陈胜者,阳城人也”,就要想到
3、这一句式的特点;读到“陈涉少时”就应确认“少”的读音 。读到“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就应辨别两个“之” 字的不同之处。三是要读出情景画面。诵读诗歌要加入联想想象,并对情景画面进行整合、 审视、品鉴。四是读出美点。读出作品的哲思美、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感受作品的特 色。五要读出问题和新的感悟。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还要通过联想、比较等方式获得对作品更全面、更深刻的感悟。古诗文复习还需要涵泳背诵。背诵是扩大积累、内化素养的基本途径可以为学 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既有短效,又有长效。因此要让学生背得熟练流畅背得抑扬顿挫背得人情入境,背得准确无误。二
4、、寻道与悟法 要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还需探寻、归纳古诗文语言自身的规律,领悟、总结解读方法。比如通过辨别诗词题材类型,把握其思想内容。古代诗歌从题材上可以 分为写景抒情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等等。而不同类型的诗歌在题目上 的用词各有特点像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 “别”“送”等字眼而感怀诗则多带有“感”“怀”“忆”等字眼。了解了这些特点,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诗歌的思想意旨.从而为鉴赏诗歌打开一扇大门。又比如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大都具有固定的内涵,如梅一一坚强、 不屈不挠,鸿雁一一思念、孤独,江水一一时光的流逝,明月一一团圆或思乡。教师有必要 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中诗歌的意象进行归纳提炼,
5、有意识地运用到对于古诗词的解读过程中。以此类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还可以从作者个性、情景关系、描写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 对古诗词进行梳理,摸索规律,形成方法。同样,关于扫除文言文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 的方法等。都可以让学生去汇集整理,提炼概括。三、 求同与辨异中考把比较阅读作为考查古诗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师生也可以 把它当做一种复习方法。首先,要物色内容,筛选材料。可以把课内文言文依照题材内容划 分为不同类型,如言志、战争、学习等,然后从同一题材类型的课文中选取比较篇目或文段。 其次,确定比较点。要根据材料特点寻找材料间的结合点,如形象、话题、观点、情感倾向、 手法等。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出
6、师表都是关于臣子向君主进谏的,可以从其进谏 目的、方法、结果等方面设点进行比较。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都是表现羁旅 怀乡的,可以从体裁、意象、手法、情感等方面设置比较点。再次,要进行求同和辨异训练。这一过程学生需要分析归纳和概括升华.需要有创新思维成果的产生。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于过程本身而不全在于结果,因为这种探寻是一次从新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再探究的过程:也是为了举一反三,使学生能从中领悟方法,获得技巧。四、猜读与赏评对于课外古诗文,除了在平时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加以补充、拓展外,在 复习中有必要安排专题阅读与鉴赏。鉴于中考对古诗文考查精细程度加强,能力要求提高。 对课外文言文的复习可采取如下策略。一
7、是猜读。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言字词语句的 意思进行猜测、推断,重点是解决异读、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问题。二 是翻译。能准确、通顺地将选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三是探究。要对选文作多向、深入、细致 的探究。其中猜读是基础和关键,决定着解读的整体水平。要通过不断反馈让学生认识自己 的阅读水平,总结存在的问题,提高猜读的能力。对课外古诗词,可采取写作赏析文章的方 法。教师可推荐著名诗人的典范作品并给学生提示或示范写作赏析文章的思路和方法,让 学生对诗词进行综合赏析或从某一角度赏析。这种方式能够起到正确领会命题意图、提高分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多重作用,与传统设题练习的做法相比,力度更大
8、,见效更快。五、延伸与内化古诗文阅读鉴赏中的拓展性、开放性试题主要有评析型、感悟型、联系实际型等几类,是近几年学生答卷中失分较多的题目类型。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学生缺 乏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的题目要求联系现实阐发感悟学生却转述或评析选文内容。这类题 目不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考查学生运用现代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评判文中的形象和情感,或者运用文中的文化内涵反观现实生活的能力,而这正是学生的弱项, 要么陷入选文。要么抛弃选文随意联系。二是缺乏创新思维能力。有些评价型、开放型题目 指向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辩证、发散、逆向思维的能力,但学生却表现出因循守旧、思 想保守的问题,因而不能形成
9、个性化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三是认识能力偏低。主要表现为 对于选文中观点的局限性认识不够.对人物形象内涵认识不深入,以及对社会现实无知等问题。在新课教学和应考复习过程中应该力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创新思维的习惯,让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要着眼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引导学 生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学会古为今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加强 课堂内外的联系,不断提高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 养。古诗词曲欣赏一. 课标解读内容解读:1诵读古诗词曲,有意识地积累、感情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 美情趣。2.能够从形象、语言和表
10、达技巧等方面对古诗词曲进行鉴赏。能力解读:鉴赏评价。2掌握古诗词曲的体裁特点及相关常识。3揣摩品味古诗词曲语言,特别是关键性的词语,如诗眼词、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的词等,以感受其凝练、形象 的特点。4分析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反复吟诵并能进行联想。二. 试题分类1. 概括题:概括诗词的主要内容,诗词的主旨。2. 赏析题:赏析名句;品析诗词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描述题:用散文的语言描绘诗句,并分析其意境。总起来看,虽然古诗文阅读在一张中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并不高,一般为10%左右,但它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却不可低估;另外,它对教学的导向性也不可忽视。因此,对 这一板块的教学和复习,必须
11、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诗歌欣赏类;课外阅读理解类。古诗文的考察着重从课标内的50篇来考察,所以求稳求实,并能形成能力,这是在复习中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因为古诗文阅读与前面的默写加在一起有23分左右的分数,占近1/3的比例,轻视不得。例文:(2008年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佃题。(共10分)(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
12、公致廩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 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廩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 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注:廩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 丘。16.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19. 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例文200
13、9年河南中考 古诗文阅读洪14分)(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二)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
14、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 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 “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 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 ”居士曰: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 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志:记述。16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1)名之者谁 名:(2)欧阳修谪滁州 谪:17 用现代
15、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 分 )有亭冀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8 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 ”和“六一居士 ”的原因。 (2 分)19 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 ?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 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例文 2010 年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720 题。 (11 分) (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
16、。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乎 。 ” 噫 ! 微 斯 人 , 吾 谁 与 归 ? (选自岳阳楼记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 ,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 独扶病饯 于国门,大臣责之曰: “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 “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 若 得 为 范 公
17、党 人 , 公 之 赐 质 厚 矣 !” 闻 者 为 之 缩 颈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 遭诬告, 贬 官饶州。 朋党: 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 王待制质: 即王质, 待制是官名。 为 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 去国怀乡(2) 至若春和景明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 微斯人,吾谁与归 ?20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9文段 ( 一) 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从文
18、段 ( 一) 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 ( 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例文2011年河南中考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720题。(共11分)(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乃记之而去。(
19、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 )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 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摩。17.注:岚:林中雾气。箨 (tu d):竹笋皮,笋壳。纨:白色的丝绢。拊(f:抚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潭中直可百许头(2)斗折蛇行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9. 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20.
20、 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语段(一):语段(二):2012年河南中考题:三、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7-20题。共10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
21、、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二)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 周纪一) 注:阿:古地名。辟:开垦。鄄:ju cn古地名。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饰诈: 掩饰,欺诈。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今齐地.方.千里(2)王之蔽甚矣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9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
22、分20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4分(答案:17土地方圆(土地纵横);受蒙蔽8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意思对即可)20. A有善于进谏的谋臣。B齐威五虚心纳谏。C齐威王不偏听偏信,重实情。D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意思对即可,一条 1分)例文:(2008年河南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20 21题。(共4分)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0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 分)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 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2 分)例文: 2009 年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20-21 题。(共 4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20.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千骑卷平冈 ”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2 分 )21 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医疗影像诊断与智能辅助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买证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物流科技行业智能仓储与物流管理技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中节能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水利方面测试题目及答案
- 石油钻井平台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宾馆安全测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团队协作效能提升策略
- 2025年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科研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中南大学手绘真题及答案
- GB/T 33322-2016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
-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第五章NoSQL数据库
- 2023年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机械设备安全专项检查表
-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商务营销类(营销方向)技能考试测试题
- 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以及案例分析
- 2022 年叉车司机N1考试题库(全真题库)
- 高等学校大学物业管理服务方案
- 学校反恐防暴应急演练记录
- 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