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设计_第1页
孔子教学设计_第2页
孔子教学设计_第3页
孔子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历史(上册)北师大版孔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说明】“孔子”是七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上册第 10 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中的一目教学 内容。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是家喻户 晓,妇孺皆知。孔子的思想、言论,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今天的人们, 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有着极大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鉴于此,我将“孔子” 一目从“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中提出来,单设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学习, 以便让学生对孔子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刻,并从孔子的言行、思想中汲取营养和借鉴,以促进 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健康成长。【教

2、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孔子的身世和简要经历,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 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能简要的评价孔子。背诵并积累孔子的名言。践行孔子的言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孔子的思想与教育成就,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吸收孔子 言行中的积极成分,提高个人思想修养。学习孔子在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教学重点】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教育成就。教学难点】正确看待孔子思想中与时代不符的内容,辩证地接受其思想内容教学方法 】启发式 讨论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等课前准

3、备】制作课件并收集整理资料。课型】新授课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论语中的一段话,让学生朗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老师问学生:大家知道这是哪位伟人的一句名言?老师继续引导、鼓励学生背诵几则孔子的名言。由此导入新课: 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伟人?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拜访这位伟大的 古人。(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 孔子简介老师简要讲述孔子的身世,重点突出孔子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和终生勤奋好学的人生特 点。有两件事:其一 孔子自幼家境贫寒,他的爸爸早死,家里还有一个残废的哥哥,从小就承担起家庭 的重担。孔子说,“吾少

4、也贱,故多能鄙事。 ”生活的磨难,使他学会了很多的劳动技能。其二 孔子一生勤奋好学, 坚持不懈, 到临死的前一天, 还让弟子把古代的典籍拿给他看 出示孔子的一句名言。教师帮助学生疏通文意,学生朗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孔子 让学生明白,孔子的一生是不断进步的一生。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孔子的名、字和生活的年代。 教师出示孔子的图像,学生识图。教师讲述并板书: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 伟大的思想家问题一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引导学生回答。学生

5、回答,教师板书问题二 孔子思想中的“仁”是什么含义?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示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在教师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由全体学生朗读本句。说一说 生活中要爱哪些人?怎样去爱人?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知道“爱人”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朋友,爱全天下的 人。议一议 在汶川大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爱” 。(是大爱,大爱无疆。 )问题三 孔子思想中的“礼”是什么含义?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示课件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教师讲述孔子思想中的“ 礼”所蕴含的不符合时代的成分(尊卑、亲疏、贵贱、长幼、 男女、君臣、父子等差别) 。说一说 今天,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遵守哪些“礼” (社会规范)?问

6、题四 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表现为什么政治主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示课件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在教师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由全体学生朗读本句。议一议 今天,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治国思想?与孔子的“为政以德”有何联系?3 . 伟大的教育家问题四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学生读书、归纳,教师板书。议一议 创办私学在当时有什么意义?说一说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条?并简要的谈谈理由。 对学生的表述,老师加以点评,并对有价值的观点鼓励学生写成书面材料。读一读 议一议 看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老师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

7、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4. 论语简介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论语 ,并向学生提出在课后主动学习论语的建议。(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材料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1)上述材料选自哪一著作?这一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2)此人是什么时代的人物,如何评价他?(3)材料中包含了他哪些有益的教育思想?(4)这些思想

8、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迪?(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 依据板书,由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教师做适当的引导。2.学史有感 就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教师对学生的感言做适当的点评。3. 学论语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论语 ,根据个人的爱好摘录并背诵部分内容。(五)布置作业1.摘录、抄写孔子的名言并背诵。2.学习了孔子一课后,请你谈谈今后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践行孔子的言行,提高个人的 修养?【板书设计】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 仁爱人 不随波逐流礼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政治方面 为政以德教育家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论语教 后 记】1. 课本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 课

9、本由于自身的局限,所引用的材料是有限的。要上好一节课,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 运用课本以外的教学资源,并对课本做适当临活的处理。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将“孔子”一目从“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中提出来,单设为 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突破课本的限制,引用了课本之外的大量教学资源,力求使学生 对孔子及其思想、教育的贡献诸方面有一个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 历史的兴趣,加强思维训练,加深情感教育,以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课前的这种设想和期望,基本上得到实现。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异常激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10、看得 出,学生深深地受到孔子的品质和思想的感染,迸发出追求进步的热情和智慧的火花。本节课是本人在整合教学资源,实施有效历史教学方面所做的一个尝试和努力。通过教学 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如资源不当(难度大) 、资源过滥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所 以,利用、整合教学资源要紧扣知识点,严格筛选,切忌资源的堆砌,做到宁精勿滥,主旨明 确。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另外,引用课外的教学资源,必须是在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的基础上来完成,否则,便是舍 本逐末。要知道,课本不是惟一的,但却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2. 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尽管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是孔子的思想、言论、教学方法等仍具有 很强的现实意义,孔子做人的原则、态度,治学的精神等无不对学生有启迪、借鉴的价值。通 过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