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美术鉴赏高一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教学设计、 设 计思想1、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提倡个性 体现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开发智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力求美术学科与其 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及融合,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发展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 体现个人与集体、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多向反 馈结构,以在愉快教育、 创造教育、探究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尝试对学生培养 的探讨,推进素质教育。2、理论依据:以学生学为主,依据构建主义为主的理论。3、设计特色:本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 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材分析
2、1、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了美术鉴赏学习模块的学习目标:(1) 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对美术现象作出判断。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 化,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2) 了解中外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了解美术在 不同区域的文化含义、历史变迁和风格特征;学会描述、分析、解释、 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3) 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多 种角度探索与美术相关联的问题;学习以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思 考,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2、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也对本课内容教学提出了要求: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 学生理解审美自律这一概念的内涵,并且了解这一趋势在美术领域
3、的反 映,对艺术家的创作又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 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和艺术家的个性、情绪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对作品 的重要影响。主要运用比较鉴赏法,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来把握教材 内容。3、本课教学内容是美术鉴赏学习领域的第三单元第五课 审美自律。4、本课主要讲解了艺术家不同的审美情趣导致了表现个性的不同表现方式, 艺术家在创作上开始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 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的前面一讲是人间生活,讲述的是艺术家的创作不再围绕宗教信仰而 展开,开始慢慢转向描绘人间生活本生,表现日常劳作、熟悉的生活、 真切
4、的喜怒哀乐以及那些稍纵即逝的时刻。 它的后一课是从传统到现代, 讲述的是艺术家们不再传统的去表现作品,在美术作品表现形式上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很强的个性。而本课讲的是审美自律,刚好在中 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很自然的把两课联系在了一起。三、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刚从初中上来,在初中他们已经在“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中学 到了怎么欣赏的方法, 而“美术鉴赏” 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 “欣 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所以学生具备了一 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2、我认为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会对美术作品的形式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 会导致艺术家表现的个性也不同这两方面的理解上有
5、困难。3、我认为学生会运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等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中国画的艺术美,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式美,提 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和笔、墨表现方法及构图法则, 教师通过讨论演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联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感、价值和态度:学会山水画的欣赏方法,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 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和诗意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以及个性 的表达,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及领悟中国山水画
6、中深刻的中国传 统人文思想。2、教学难点: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采用产生式教学策略。 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 实物的写生等教学手段。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白纸一张,黑色记号笔一只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盆景两盆。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按照平常上课的位置,在讲台放两盆盆景。4、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两盆盆景用于课堂学生写生。八、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两个视频,出示的第一个视频是关于书 写瘦金书的 ;之后出示第二个视频是关于书写狂草的。视频之后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瘦金书和狂草的两个视频大家比较
7、喜欢那种风格,如果让你自 己去表现你会选择哪一种呢?生:有人说喜欢瘦金书,也有人说喜欢狂草。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同学们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点比较含蓄,有的则比较豪迈,所以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放式也不一样。艺术家也同样,每个艺术家都具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 引出课题 审美自律(设计意图:据我了解学生对视频很感兴趣,所以我就选择了以视频的方式来导 入本课,这样能更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吸引到课内,有利于更好的展开教 学;之所以选择两个书写不同字体的书法视频,是因为本堂课的主体 审美自律,第一个视频是瘦金书,一笔一划比较含蓄,第二个视频是狂草,随心所欲比 较张扬
8、,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同样一样东西不同的人来表现就会有不一样的 表现方式,这就是每个人的个性,就能很自然的导入本课主体 审美自律。)2、新课讲述:师:同学们,冈I才大家看了瘦金书和狂早的视频,瘦金书和狂早都是书法, 说起书法大家会不会想起一个人呢?生:王羲之。师:不错,那说起王羲之大家又会想到些什么呢?生:兰亭序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吧,设置的问(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去引出兰亭序 题也是很简单的,一步一步的引出了兰亭序。)出示兰亭序I 列計 I'JIr人:fc曲基吐机勒对之 A 9 .X叙凱妞 鼻上-A対盘孜歳嚴” 戸 粗呼之土
9、苗築九4-區 軒八星-* < U 4 廉;t4佛 GA.J 乂轴>油仰 "wdit4*茫+*.-i号内 丘傅*轧曲就貳麻爪柞 樂I-盲痛蓉滋拓2曾1 cS器黄评音乂律*I 和I*.炖赶匍八4* wa九 flx"瓷共41;£卅|1仇诧圧 JU船會古J企見寸r-A扎股 *為兰«幣書Me 乎 Q -#*tT.咚巾交 也書4亠tin 就番扛.fi£ 命 nrra- A744 也«A放供 歹“整鼻茯咗非#<*車 展訴J-IA也鼻K1麻<沖师:这些“之”字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每个“之”都不一样。师总结:同学
10、们只说出了结果,过程是王羲之写这些“之”的时候并不是事先 想好的,而是在喝了酒之后写的,写每一个之的感情都不一样,如果一换整篇 就不流畅了。书法讲究气韵,兰亭序一气呵成,自然随意,适情适性,达到了 绝妙的境界,形成了独立审美和个人风格,不愧为 天下第一行书”。(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时为下一环节作铺垫,从书法领域过度到绘画领域。)师:书法家的审美观念无意中从实用向个人兴趣的需要发展,而在绘画领域又 是不是有相同的境地呢?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绘画领域。先来看看早 春 图,郭熙是北宋的宫廷画师,这张画就是他为宋神宗而画。师:尝试从画面的形式来分析下作品?可以从构图上去分析生:很高,看上去很远。
11、师总结:构图体现“高远、平远、深远”线条、山石用“卷云”皴法,树枝如蟹 爪下垂,笔力劲键,水墨明洁。这样的画面形式体现了皇帝高高在上、高大宏伟 的形象。(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学生欣赏潇湘奇观图作准备)师:恰恰就在北宋中期,许多修养高的文人、官员,他们有着琴棋书画的底蕴, 凭着自己的喜好也加入到美术创作与收藏行列中来了。这将带来什么变化呢?我 们来看看南宋书画收藏爱好者米友仁创作的潇湘奇观图。师:比较作品形式有什么不同感受?生:潇湘奇观图看上去比较朦胧、抽象,早春图比较写实、具象。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不错,很棒。 早春图没有体现出画家的主观想法,更 不用说体现自己的个性了,完全是为别人
12、而画。一起来看看潇湘奇观图,作品主要运用泼墨法和破墨法,依仗水墨的晕染来塑造形象,运用了米氏独创的“米 点皴”,刷新了山水画的形象和表现方式。体现了画家的个性以及画家对潇湘地 区的真实内心感受。(设计意图:此环节用同是宋朝的两张画来作比较,主要是为了说明在绘画领域 慢慢的开始从客观的表现对象到了对对象主观的描述,从为别人而画,到了为自 己而画,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为讲解本课的重点作出了很好的铺垫。)师: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特别是元代以后,随着 作画题材的变化,出现了花鸟画,其中特别受到画家青睐的题材是被称为“四君 子”的梅兰竹菊,以此来隐喻自己的高洁,用丰富多变的笔墨
13、来捕捉即兴的情感比如元代的王冕就特别擅长用墨色来表现梅花,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冕的墨梅出示王冕的墨梅图:师:同学们,王冕为什么要把梅花画成墨色呢?他想表现怎样的内心感受呢?生: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感。师: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大家都很聪明。师总结: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 坤。”的诗句。在王冕的笔下,似乎每一朵梅花都是颇有气节的, “疏花个个团冰 玉,羌笛吹他不下来。”这也许就是王冕的心志。师:同学们,王冕用墨梅来体现自己不愿去元朝当官的心志,体现了自己的个性, 那如果换一个环境,再换一个画梅花的人,又有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画家关山月的梅花图师:关山月
14、的梅花图,表现了怎么样的思想呢?生:喜庆、生活气息师:同学们对画家还是比较了解的,看来同学的知识面还是很广的。师总结:关山月在艺术上坚持岭南画派的革新主张,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 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完全是为了追求一种美,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 气息。虽然同样用梅花这一题材,但是两位画家所体现出来的内心感受是不一样 的,一个是孤高自赏,一个则是对生活的热爱。师:古今两位画家用梅花体现了各自的审美个性以及内心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 来看看兰花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好,我们先来看兰花的照片:认识了兰花之后出示元代画家郑思肖的墨兰图:*2卜上莖师:大家有没有发现画面好像缺一样东西呢? 生:
15、兰花没有根,也没有土。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为什么画家要这样画呢?生:因为宋朝被元灭了,画家是宋朝的官员,所以借用兰花没有跟以及没有土来 表达自己对宋朝的思念。师:很好,太棒了,都答对了在元灭宋之前,画家是朝廷命官,宋灭亡之后,画 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表达对宋朝的思念以及对元朝的 憎恨。师:郑思肖笔下的兰花是这样的,那在别人笔下又是如何呢?比如说吴昌硕笔下 的兰石图:师:吴昌硕想表现什么呢?生:孤咼师:对,这是兰花的品质,而吴昌硕画这张画的目的就是突出兰花洁净孤高的性 格,作画时喜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和用篆书笔法画成,显得刚劲有力。师总结:同是兰花,郑思肖表达了自己对宋朝
16、的思念以及对元朝的憎恨,不愿去 元朝当官,洁身自好;而吴昌硕就是因为喜欢兰花的品格,为表现这种品格而画 的兰花。师:兰花如此,那同是四君子的竹呢?我们接下来一起去看看竹子 ,说起竹子,大 家会想起哪个画家呢?生:郑燮师:对,那同学们对这个郑燮了解多少呢?生: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很会画竹子。师:回答的很好,把郑燮的大概情况都说出来了,但是没有把他为什么画竹子的 想法说出来。师总结:郑板桥是一个清官,体恤老板姓,为此经常得罪一些人,也因此被罢官,师:同学们来说说傅抱石想表现什么呢?生:这是按照王维的一首诗画成的一张画师:很准确,这是根据王维的诗意画成的一幅画,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对话情境, 傅先生
17、的这幅作品的生动性是显而易见的。竹子在不同的画家笔下可以体现出不 同的意境,那同是四君子的菊花呢?出示八大山人的菊瓶图 :师:同学们对八大山人熟悉吗?生:八大山人是明朝的王室后人,明灭亡后,一怒之下出家做了和尚,他画的鱼、 鸟都是白眼向人的,眼珠都会动,画面里的表现对象都很少。为了表现对清朝的 憎恨以及对明朝的思念,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看来同学们课外的阅读范围还是很广的。在八大山人笔 下菊花是这样的,那在齐白石笔下呢?好,我们一起来看看齐白石的菊花图, 师:齐白石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 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讲解部分,山水画从题材上开始转向花鸟, 本环节主要围绕“四君子”梅兰竹菊展开,用古代画家画的梅兰竹菊与近现代画 家画的梅兰竹菊进行比较欣赏,得出相同的题材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画家笔下所 表现的意境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力音符测试题及答案
- 乡村特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老年三区护理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术及理论知识竞赛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三级营销员模考试题含答案
-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2024
- 2025年建筑师专业注册资格证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配套教学检测:期末测试题
-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考核试题及答案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夏季高温施工安全防暑降温
- 肺结节培训讲课
- 算量BIM模型建模规范要求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大比武理论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会计加薪述职报告
- 服务窗口礼仪培训
- 年级组长培训
- 矿山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
- 课题申报参考:安多藏区乐舞类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