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临床实验室检查_第1页
第七章临床实验室检查_第2页
第七章临床实验室检查_第3页
第七章临床实验室检查_第4页
第七章临床实验室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临床实验室检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护理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大部分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需护士去采集; 另一方面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作为客观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可协助和指导护士观察、判断病情,作出护理诊断。 护士必须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标本采集要求、方法以及结果的临床意义。内容 一、血液检验 二、尿液检验 三、粪便检验 四、肾功能检验 五、肝脏病常用检验 六、脑积液及浆膜腔积液检验 七、临床常用血生化检验学习目标:一、熟悉各项检验的适应证;二、说出标本留取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三、阐述检验结果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四、了解检验原理和方法。血液系统有关的解剖结构(

2、一)血液的组成 血浆:约占55,90的水分和10的溶质; 血细胞:约占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10 的溶质成分包括: (1)蛋白质 血浆溶质中以蛋白质含量最多,血浆内含有清蛋白、球蛋白与纤维蛋白原三种蛋白质 ;(2)其他为电解质(钠、钾等)、营养物质(主要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质)、代谢后的产物(尿素、尿酸、肌酐等)等。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血液标本的种类 全血:血细胞成分的检查;(抗凝) 血清:临床生化和免疫学检查;(不抗) 血浆:部分临床生化的检查。(抗凝)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2.采血的部位(1)静脉采血(普通检查)(2)毛细血管采血 (1ml)(3)动脉采血 (血气检查)

3、采血注意事项 尽量不要从正在输液的手臂采血,应从对侧采血,不能从对侧采血时,要从输液穿剌部位的远端采血,防止血液被稀释以及输注成份对标本检测的干扰。 禁止在输液部位的近心端采血。 动脉采血作血气分析时应防止空气进入,阻止气体交换。3 .采血时间 (1)空腹采血:是指在禁食8小时后 空腹采取的标本 (2)特定时间采血 e.g:血清肌酐清除率 (3)急诊采血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4.标本采集后的处理(1) 抗凝剂:全血或血浆标本时 枸橼酸钠 、肝素 、乙二胺四乙酸(edta) 盐(2) 及时送检(3) 微生物检验的血标本 输液时采血止血带绑扎时间过长(3min):tbilors

4、tb(总胆红素 )、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 )、fe5%反复让患者攥拳,运动上臂,拍打采血部位:k0.8mmol/l抗凝管未摇匀溶血血液标本采集容易出现的问题引起溶血的原因有:采血用的注射器或试管潮湿;静脉穿刺血流不顺利;用酒精消毒未干时即采血;把血从注射器推出时用力过大,过快;用力摇荡试管,进行混匀。错误案例 例一:张彩冰 女 3岁 ,临床诊断a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000-12-7 覃医生送检血生化,检验结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25.7mmol/l,经与临床科室联系,证实为输液时抽血。 例二:2000-11-2 某内科送来43床张霞血生化,首先检查电解质:k-0.

5、92 na-153 cl- 133。结果明显异常,立即与科室电话联系,医生说病人正在透析,为透析时采血。错误案例例三:2000-11-9 某科室 潘云清 488026754895443016180.891.884.5110:00901863137139313936.314410.42.622.186.7711:30ldhhbdckastaltglucrbunpcak注意 临床上还可遇到检验结果略比参考值增高或减低称为临界值,对其意义的判断应首先排除技术或人为的误差,也可能是疾病早期或轻型的异常值,解释检验结果时必须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全面考虑,以便能及时发现早期或潜伏期病人,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动态观

6、察,才有利于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影响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1病人状况的个体差异 包括人种、民族、性别、年龄、月经周期和妊娠、精神状态、采血时间等生理因素,以及运动、体位、进食或禁食、吸烟、饮酒和咖啡等生活因素的影响。还可受到居住条件、居住地区和海拔高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2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等因素的影响。3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红细胞检查 白细胞检查 血小板计数 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一、红细胞检查 rbc+hb hct ret esr一、rbc+hb 【目的】 测定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 红蛋白的量。 【采集法】 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 【参考值】临床意义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1

7、)相对增多:严重吐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2)绝对增多: 1)继发性增多(非造血系统疾病):胎儿、新生儿、高原居民、心肺疾病、某些肿瘤或肾疾患2) 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意义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婴儿、婴儿、1510109/l(10000/mm3)白细胞减少 wbc5%、见于感染、类白反应、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五叶3%,见于巨幼贫、抗代谢药物,感染恢复期)(2)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 中性粒细胞出现上述中毒性改变者称为中毒性粒细胞,多见于严重感染、急性中毒及大面积烧伤。(二)白细胞形态(2)中性粒细胞毒

8、性变化中毒性改变1)大小不均2)中毒性颗粒: 胞浆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深、紫蓝黑色颗粒3)空泡形成: 胞浆中出现空泡4)核变性: 核固缩、核溶解、核碎裂三、血小板计数 plt,bpc 是指测定单位容积的外周循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参考值】 (100300)109/l【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的破坏和消耗亢进、血小板分布异常2.血小板增多(400109/l):原发性增多、反应性增多 第二节 止血与血栓常用的筛选检查1、毛细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验、毛细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验(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2)出血时间测定()出血时

9、间测定(bt)2、血小板的有关检验、血小板的有关检验(1)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t)(2)血块退缩试验()血块退缩试验( crt)3、凝血功能检验、凝血功能检验(1)凝血时间()凝血时间(ct)(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参考值】正常人10个出血点(阳性)【临床意义】1.血小板减少;2.血小板功能异常;3.血管病变;4.其他:如血友病、抗血小板药物等。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二、出血时间测定(bt)【参考值】 duke法:13min,4min为异常。【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1.血小板明显减少(如itp);2.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3.凝血

10、因子缺乏如血友病、dic;4.血管壁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5.药物影响如阿司匹林、潘生丁。三、血块退缩试验(crt)【参考值】血块退缩时间:于凝固后1/21h开始退缩,于24h内退缩完全。【临床意义】 血块退缩不良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异常四、凝血时间(ct)【参考值】612min(试管法)【临床意义】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过程第一期有无异常。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 1、甲、乙、丙型血友病。2、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3、应用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物。 凝血时间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六、凝血酶原时间(pt)【参考值】 正常人为1113s,较正常对照

11、延长3s以上有诊断意义。【临床意义】pt是外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检查。 pt延长见于:(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2)后天性凝血因子异常(肝病、vitk缺乏、dic等) 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的原因: 血管异常; 血小板异常; 凝血或纤溶异常; 抗凝因子增多。 2.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要点 过筛检查 特殊检查 3.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检查补充内容:出血性疾病的检查要点第四节 尿液检查内容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尿常规一、尿液标本的采集与保存1.留尿的容器 2.留尿的种类 (1)随意一次尿 (2)清晨空腹尿 (3)餐后2h尿 (4)12h尿或24h尿 一、

12、尿液标本的采集与保存3.留尿方法 (1)尿液的一般检验 (2)尿液的细菌培养 (3)尿液中所含物质的定量检验:防腐剂4.尿液的送检 及时送检和写好注明 尿常规检查项目主要指尿液的性状,包括尿量、外观、气味、比重等,大多通过肉眼及显微镜检验可获得结果。二、尿常规检验(一)一般性状检验1.尿量(1)正常尿量:正常成人尿量为一昼夜1000 2000ml 。(2)尿量异常1)多尿:每昼夜尿量2500ml 暂时性和病理性2)少尿:尿量400ml为少尿, 100ml为无尿见于:肾前性 ;肾性 ;肾后性(一)一般性状检验2、外观 (1)正常尿液外观:正常尿液为淡黄色或桔黄色透明液体 (2)异常尿液外观 肉眼

13、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l血红蛋白尿:为浓茶色或酱油色,溶血时菌尿或脓尿:云雾状混浊、絮状沉淀胆红素尿:深黄色,震荡后由黄泡沫(一)一般性状检验3.气味(1)正常气味 :来自尿内挥发酸 ,久置为氨臭味。(2)异常气味 烂苹果味 、蒜臭味(一)一般性状检验4.比重 正常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 (1)尿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脱水、高热等,尿量少而比重高;糖尿病者尿量多而比重高。(2)尿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衰竭、尿崩症等。当肾实质破坏,肾浓缩稀释功能丧失时,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0100.003。(二)化学检验1.尿蛋白质定性检验 正常尿内蛋白质含量极微,尿蛋白定性试

14、验呈阴性反应。尿蛋白质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时称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5.0尿蛋白定性【临床意义】1.生理性蛋白尿2.病理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盂肾炎和肾间质损害-药物 (3)混合性蛋白尿:累及肾小球与肾小管(4)溢出性蛋白尿 :如本-周氏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溶血性疾病。尿糖定性检验 正常尿内含微量葡萄糖,尿糖定性试验为阴性。 当血糖浓度8.88mmol/l,尿中糖量会相应增加,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糖尿。 班班 氏氏 试试 剂剂 法法尿糖定性检验【临床意义】(1)血糖增高性糖尿 :糖尿病 尿糖含量常与血糖高低成正比,间接判断血糖情况。(2)血糖正常性糖尿:最常

15、见于肾性糖尿。 (3)暂时性糖尿 (4)其他糖尿 寻找有无各种类型的细胞、管型和结晶体 ; 一般各类细胞计数的检验结果可用+表示,即+5个、+10个、+15个、+20个。(三)显微镜检验(三)显微镜检验1.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可有少量扁平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如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则提示肾实质已有损害,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 2.白细胞和脓细胞 正常尿液中只有少量白细胞。如发现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超过5个即为增多,称为镜下菌尿。 (三)显微镜检验3.红细胞 正常尿液中见不到或偶见红细胞。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数超过12个即为增多;超过3个,尿外观正常者,称为镜下血尿。 主要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或

16、肾结石、急性膀胱炎等。(三)显微镜检验4.管型 指尿中的蛋白质、肾小管分泌物、各类细胞崩解后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柱状蛋白聚体。当尿内有多量管型出现时,表示肾实质发生病理性损害。 常见的有:细胞管型、颗粒管型、 透明管型、蜡样管型 、脂肪管型 、肾功能衰竭管型。 (三)显微镜检验管型(四)尿沉渣细胞计数1.addis尿沉渣计数 指留取病人夜间12h尿标本,定量检验沉渣中有机物的数量。【参考值】 红细胞50万/12h; 白细胞100万/12h; 透明管型5000/12h。【临床意义】泌尿系感染上述明显增加三、尿液的其他检验(一)尿蛋白定量检查 指对24h尿液中蛋白含量的测定。【参考值】 正

17、常一般为2080mg/24h尿。尿蛋白质100mg/l,或尿蛋白含量达150mg/24h尿,称为蛋白尿。【临床意义】 尿蛋白质定性检验的临床意义一致。三、尿液的其他检验(二)尿糖定量检验 指对24h尿液中含糖量的测定。【参考值】 0.565.0mmol/24h(0.10.9g/24h)【临床意义】与尿糖定性检验的临床意义一致。主要用于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 。 三、尿液的其他检验(三)尿酮体检验 一般指对24h尿液中酮体含量的测定。【参考值】 阴性,指酮体含量0.340.85mmol/24h(2050mg/24h)【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呕吐、腹泻、发热、饥饿等。(四

18、)临床意义1.夜尿量超过 750 ml,为肾功不全的早期表现2.最高比重小于 1.018 表示肾浓缩功能不全.各次标本的比重相差小,尿比重大多固定在1.010 左右,表示肾浓缩功能严重障碍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与肾炎晚期。第五节 粪便检验 检验目的:消化道及肝、胆、胰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肿瘤等病变;了解胰腺及肝胆系统的消化与吸收功能状况。一、标本采集与送检 新鲜粪便 容器应为清洁干燥 一般少量粪便(拇指头大一块),注意多部位选取,侧重脓血粘液处。 粪便寄生虫检验:留便量30g以上,计数虫卵应取24h粪便。 粪便隐血试验:病人应禁食铁剂、动物血、肝类、瘦肉及大量绿叶蔬菜3天,牙龈出

19、血者应嘱其勿下咽。 标本采集后一般在1h内检验完毕。粪便常规检验粪便常规检查包括 一般性状检验 显微镜检查 化学检验其中前两项应用最多(一) 一般性状检验颜色与性状 正常粪便为黄褐色成形软便,婴儿略呈金黄色,久置后由于粪便中胆色素原被氧化可致颜色加深。病理情况时常有如下改变:(1)糊状或稀水便 (6)白陶土样便 (2)粘液便 (7)脓血便 (3)米泔样便 (8)鲜血便 (4)胶冻样便 (9)乳凝块便 (5)柏油样便 (10)硬结便(一) 一般性状检验 气味 正常粪便中含有蛋白质分解产物如吲哚及粪臭素等,因而具有臭味,食肉者加重。慢性肠炎、胰腺疾病及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时呈恶臭。脂肪和糖类消化不良

20、时呈酸臭味。隐血试验 隐血是指胃肠道少量出血,粪便外观颜色无变化,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实的出血。【正常值】 阴性 最灵敏能检出15ml血液。【临床意义】 阳性反应:消化性溃疡阳性率为40%70%,呈间隙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阳性。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选指标。对消化道出血有重要诊断价值。 假阳性反应:进食动物血、肉类及进食大量蔬菜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要求素食3天。第六节 肾功能检查 意义1、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2、判断预后3、评价治疗效果4、指导调整药物用量一、肾小球滤过功能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尿素氮(bnn) 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原理】 外源性

21、肌酐:食物-肌酐(生成受食物影响) 内生性肌酐:肌酸-磷酸肌酸- 肌酐(生成稳定) 肌酐通过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排泌量很少。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生性肌酐全部清除出去内生肌酐清除率【标本留取方法】 素食(低蛋白)、禁大量肉食、避免剧烈运动 3 天 收集24小时尿(甲苯防腐),测定尿肌酐浓度(ucr) 同时取 2ml 抗凝血测血肌酐(scr)【参考值】80-120 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临床意义】1、判断肾小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gfr低于50%, ccr50ml/min,cr、 bun正常)2

22、、评估肾小球功能损害程度:轻度 70-51ml/min中度 50-31 ml/min重度 30 ml/min3、指导治疗30 -40ml/min:限制蛋白摄入30 ml/min:噻嗪类利尿剂无效10 ml/min:透析治疗血清肌酐测定(血清肌酐测定( scrscr)【原理原理】肌酐只从肾小球滤过,当肾小球滤肌酐只从肾小球滤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肌酐上升。过功能下降时,血肌酐上升。 留取血标本要求与测留取血标本要求与测ccrccr一样。一样。【参考值参考值】 53-106 mol/l53-106 mol/l(男性)(男性) 44-97 mol/l 44-97 mol/l (女性)(女性)

23、【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损害血尿素氮(bun)【原理】 人体蛋白质代谢终产物(尿素氮)可全部从肾小球滤过,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液中浓度增高。【参考值】 3.2-7.1 mmol/l血尿素氮(bun)【临床意义】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 程度评估(gfr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bun才开始上升,不作为早期指标)2、肾血流量减少:如脱水、休克、心功能衰竭等。3、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烧伤、大手术后、甲亢等。ccr、scr、bun的比较1、判断肾功能损害时,ccr较scr、bun更敏感。2、bun/scr10:1 器质性肾衰竭

24、 bun/scr10:1 肾前性少尿/肾外因素 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二、肾小管功能检查 浓缩稀释实验 酚红排泌试验 尿溶菌酶测定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原理】一般条件下观察尿量、尿比重【试验条件】 正常进食 每餐含水500-600 ml 上午8时排尿,弃去 以后每2小时留尿一次,至晚8时 次日上午8时再留尿一次 分别测定每次尿的量和比重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参考值】正常尿量1000-2000 ml,夜尿量1.020,比重最高最低0.009【临床意义】1、少尿+高比重尿: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2、多尿(2500 ml/d)+低比重尿+夜尿+比重固定1.010: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

25、间质性肾炎、急肾衰多尿期、 老年等 第七节肝功能检查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自学)二、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自学)三、血清酶测定 标本采集:取空腹静脉血标本采集:取空腹静脉血2-3ml,注入干燥注入干燥试管内,立即送检。试管内,立即送检。三、血清酶测定1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2、谷氨酰转移酶( -gt )3、碱性磷酸酶(alp)4、单胺氧化酶测定(mao)用于肝功能检查主要有2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alt,gpt)gp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ast,got)got)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 alt alt与与astast在正常血清

26、的含量很低,但肝细胞在正常血清的含量很低,但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alt与与astast释放入血浆,使血清释放入血浆,使血清altalt与与astast活性升高活性升高,在中度肝,在中度肝细胞损伤时,细胞损伤时,altalt漏出率远大于漏出率远大于ast,ast,此外此外altalt的血浆的血浆半衰期为半衰期为4747小时而小时而ast ast 仅为仅为1717小时,因此小时,因此altalt反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较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较astast为高。为高。 但在但在严重肝细胞损伤严重肝细胞损伤时,时,线粒体膜亦损伤,可导致线

27、粒体内ast的释放,血清中血清中astastaltalt比值升高比值升高。三、血清酶测定 比色法比色法(karmen) (karmen) 连续监测法连续监测法(37) alt 525卡门氏单位卡门氏单位 1040u/l ast 828卡门氏单位卡门氏单位 1040u/l altast1参考值(了解)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临床意义(1)(1)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alt与与astast均显著升高均显著升高,可达正常的,可达正常的20205050倍,甚至倍,甚至100100倍,倍,altalt升高更明显,升高更明显,altaltast1ast1,是诊断病毒性肝炎,是诊断病毒性肝炎重要

28、检测手段。重要检测手段。 感染后12周,转氨酶达高峰,3周到5周逐渐下降。恢复期如转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上升,提示转为慢性。 急性重症肝炎初期转氨酶升高以急性重症肝炎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ast明显明显,如在症状,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胆酶分离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顶后不佳。,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顶后不佳。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临床意义 (2)(2)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转氨酶轻度上升(100(100200u)200u)或正常,或正常,altaltast1ast1,若,若astast升高较升高较altalt显著,即显著,即altaltast1as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 (3)(3)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非病毒性肝病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altaltast1ast1。 (酒精性肝病ast显著升高,alt几近正常,可能因为酒精具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