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卫生监督知识竞赛题库1、 依法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必须适用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几类,共多少种?(三类,37种)3、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疑似病人采取的措施(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4、 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5、 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6、 对本行政区内的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7
2、、 封锁大、中城市的传染病疫区,须经(国务院)决定。8、 发生(甲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可以决定对疫区实施封锁。9、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需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10、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需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11、 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12、 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卫
3、生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1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规定的证明文件,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14、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完成。15、 卫生执法文书经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16、 疫情报告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等报告传染病。17、 疫情报告实行(属地)管理原则。18、 采供血机构应对献血(浆)人员进行登记,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出筛阳性结果的,应按照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内容,在规定的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9、
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动物防疫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通报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20、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21、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22、 传染病防治法第68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和警告)处罚。23、 传染病防治法第69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和警
5、告)处罚。24、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乙类病种共有(25)种。25、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修订前增加了几种(2)。26、 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27、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通过网络直报。28、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或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29、 除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或传染病暴发疫情,对于其他传染病病例,由县级疾
6、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30、 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须按(周、月、年)进行动态分析报告。3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脊髓灰质炎)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32、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以最快方式报告,同时在(6)小时内完成初次报告。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34、 医务人员使用的针头、备皮刀等医用锐器,使用后应当如何处理?(直接放入利器盒)35、 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发现不及时和控制措施不利)。36、 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在使用前应如何处理?(灭菌处理)37、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
7、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38、 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9、 手术室在完成了隔离病人的手术后应如何进行处理?(终末消毒)40、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几类?(5类)41、 医疗废物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42、 废弃的汞温度计属于(化学性废物)废物。43、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44、 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45、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
8、行政主管部门报告。(48小时)46、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47、 医院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应(半年)监测一次。48、 环氧己烷灭菌效果监测频次为(每次)。49、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其监测时间为(每月一次)。50、 产房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cm251、 呼吸道发热门(急0诊至少要设置(2)个诊室。52、 医疗卫生机构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53、 接到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54、 接到甲类传染病疫情
9、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农村应在(12)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55、 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必须每(1)年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56、 出售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皮毛,未进行消毒处理,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卫生行政部门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57、 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58、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1)年复核一次。59、 消毒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6
10、0、 消毒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对(每个)产品消毒作用因子强度或与消毒灭菌效果相关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61、 黏膜消毒剂在使用浓度下,对检验项目规定试验菌的有效作用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62、 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63、 从事消毒产品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64、 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及其他有特殊卫生要求的消毒产品生产、分装的车间洁净度要求(100000级以上)。65、 10万级洁净度车间的空气微生物检测要求浮游菌数
11、(500)个/m3 )66、 消毒产品生产要建立留样观察制度,留样观察期限至少为产品有效期满后( 3 )个月。67、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应当离地、离墙存放不小于(10)厘米。68、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另设分厂(车间)的,应当按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69、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四年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换发企业卫生许可证70、 消毒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71、 医疗执业监督的相对人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72、 床位
12、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年校验1次73、 申请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申请合作期限不得超过(20)年,期满后如需要可申请延续74、 执业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方可申请个体行医75、 终止医师执业活动2年以上得医师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76、 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得有效期是(5年)77、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应取得(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许可证)78、 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经(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79、 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有效期(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80、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职业许可证有效期限为(3年)81、 中外合资合作
13、医疗机构的总投资金额不得少于(2000万)82、 国家提倡自愿现血健康公民年龄(18周岁至55周岁)83、 血站对献血者采集血液,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84、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辖区内的单采血浆站检查不少于(2)次85、 血站工作人员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75)学时的岗前继续教育。86、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10)年87、 脐带血等特殊血液成分必须用于(临床)88、 血站的临床用血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可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89、 医疗机构科研用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
14、批90、 血站人员任职要求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应占职工总人数的(75%)以上91、 根据献血法的规定,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除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外,可以并处(10万)以下罚款92、 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得,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93、 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得,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94、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血站应当办理再次执业登记95、 血站执业许可证得有效期为(三年)96、 医疗机构在应急用血需要时,临时采集血液后应在(10)天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97、 临床输血
15、技术规范第27条规定,血液发出后,受血者于供血者得血样保存在2-6设施度,至少保存(7)天98、 单采血浆站得合格血浆者应为(年龄18-55周岁)得身体健康得本地固定居民99、 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浆后应在(1小时)储存在-25度得冰柜内100、 单采血浆站职工总数不少于(15人)101、 供血浆者两次供血浆得时间间隔为(大于等于14天)102、 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液后应在(6小时)内冻存成型103、 单采血浆站站长应该具有(中专以上)104、 卫生部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规定,中级以上卫生技术职称者不低于卫技人员总数得比例为(30%)105、 依照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规定,设置单采血浆站必须配备得单采血
16、浆机不少于(12)台106、 预防性卫生监督指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查处的活动。107、 按卫生监督的对象分类,卫生监督包括公共卫生监督、医疗卫生监督。108、 卫生监督行为一经生效,非依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和撤消。这是卫生监督行为确定力的体现。109、 卫生监督行为因法定事由而被依法废止,由此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卫生行政部门应适当补偿。110、 卫生行政处罚按照地域标准行使管辖权,其具体标准是违法行为地。111、 M省X市的Y县卫生行政部门与M省J市的K县卫生行政部门因管辖发生争议而又无法协商一致,应报请M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管辖。11
17、2、 当事人对某一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的管辖有异议时,应向原处理该事项的卫生监督机构所在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113、 200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贯彻了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内容和形式、制度建设、组织领导,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做出了更具体的部署,进一步促进了全国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114、 在我国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行政执法告知制度,是1996年3月17日颁布实施的行政处罚法。115、 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第三十条规定:“听证由卫生行政机关内部法制
18、机构或主管法制工作的综合机构负责。”该规定的目的是发挥好听证的内部的监督作用。116、 卫生监督听证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117、 对“较大数额罚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没有具体的规定,在确定“较大数额”标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出的规定。118、 合议是指卫生监督人员在对案件调查完毕,并写出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后,由承办人员和有关人员对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处罚内容、法律依据等进行讨论、分析,并形成综合处理意见的一种审议制度。119、 合议主持人根据案件情况确定合议参加人员,合议参加人员应包括该案的“办案人员”。120、 根据国家公务员
19、法的规定,公务员之间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工作。121、 听证程序中书记员的回避,由听证主持人决定。122、 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担任一定级别的特定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23、 “当卫生监督员符合法定回避条件,但既没有当事人申请,该监督员也未自行回避时,有权机关可以不经申请直接做出回避决定。”这属于回避中的职权回避。124、 证明同一案件事实的两个证据,其证明力的表述是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125、 199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我国卫生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指出了我国卫生
20、监督体制的发展方向。126、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法制建设新形势的需要,2000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卫生部商中编办、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同意印发了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始了公共卫生监督体制改革。127、 2000年7月财政部、计委与卫生部下发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明确了政府对各类卫生事业的财政补助范围和补助方式。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履行卫生管理和监督职责所需要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发展建设支出。128、 2005年6月,卫生部印发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提高卫生
21、行政执法水平。129、 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政事分开、综合执法、依法行政。130、 在卫生监督体系的建设中,卫生部负责全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规划与指导,负责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的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和管理。131、 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017号)的有关规定,卫生监督机构所需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13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统筹规划、综合设置的原则,利用现有资源,健全卫生监督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对卫生监督技术支持机构的管理。133、 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中共、省
22、、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内设卫生监督机构并下设卫生监督执行机构(统称卫生监督机构),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可在乡镇派驻卫生监督人员。134、 2005-2010年全国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规定录用卫生监督员实行资格考试制度,卫生监督员的资格考试和资格证书,由卫生部统一组织和印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135、 卫生监督员的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法律和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工作质量等。考核结果与评价应通知本人,并存入卫生监督员管理档案,将其作为考评、奖惩、晋级、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聘任为卫生监督员。136、 传染病防治法界定了医疗机构和疾病
23、预防控制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的职责和任务。137、 迄今为止,卫生部发布实施了190项行业卫生标准。WS是行业卫生标准的代号。138、 迄今为止,卫生部发布实施了442项食品卫生标准。GB是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代号。139、 截止到2005年,我国国家环境卫生标准已经发布的有13大类159个。化妆品卫生规范不在国家环境卫生标准范围内。140、 职业卫生标准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对职业活动中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卫生要求作出的技术规定。141、 食物中毒采样一般要求采集的样品应具有典型性。142、 仲裁检验的抽样,要求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抽样方法抽样,如无国家强制性标准抽样方法的,应
24、当首先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的抽样方法执行。143、 危险性评估中危险性特征描述是对有害物质发生的概率及其产生的有害作用的严重性进行定性定量估计。144、 与法制监督相比,卫生监督稽查更侧重于事前监督和动态监督。145、 在稽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卫生监督稽查机构应当于稽查结束之日起10日内,将稽查结果形成稽查建议,制作卫生监督稽查意见书,反馈给卫生监督机构。146、 按照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的规定,要求被稽查单位在接到卫生监督稽查意见书后,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且还要将整改情况报告稽查单位。其时限要求是30日。147、 对于造成卫生行政执法过错的责任人,一般情况下由行政执法人员所在机构根据情节做出处
25、理,但不能开除公职。卫生监督稽查部门对发现的涉及卫生监督员违法违纪行为或者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严格履行请示报告程序。所移送案件必须得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148、 卫生监督稽查机构开展现场调查,是履行卫生监督稽查职责的需要。卫生监督稽查员在向管理相对人了解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卫生监督员依法履责情况时,应当以卫生监督员的身份,出示卫生监督员证件。149、 实施卫生行政许可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设定的许可项目和内容。150、 卫生行政许可的设定是一项重要的立法权力,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法定权限。151、 卫生部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自2004年11月17日起实施。152、 按照卫生行政许可的内容分类,可
26、将卫生行政许可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153、 对许可事项不属于卫生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申请,卫生行政机关应不予受理,并告知向有权受理申请的机关申请。154、 卫生法律、法规对卫生性质呢感许可证发放期限未作特别规定的,应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期限办理。155、 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卫生行政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该许可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卫生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可从其规定。156、 因撤消卫生许可,可能会造成公共利益重大损失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不予撤消。157、 根据卫生监督检查与相对人活动的时间关系,卫生监督检分为事前检查、事中检查和事后检查。158、 卫生监督检查的目的
27、是了解或查明相对人遵守卫生法律规范以及执行卫生行政处理或处罚决定的情况。159、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为实现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或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预防和制止违法行为和危害事件的发生而实施的强制性限制相对人权利的行为。160、 在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中,预防性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制止性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和保障性卫生行政强制措施,是根据实施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目的的不同划分的。161、 职业病防治法第57条规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卫生行政部门对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可以采取封存临时控制措施。1
28、62、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39条规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查封或者暂扣涉嫌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场所、设备、运输工具和物品等措施,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163、 卫生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或者防止危害发生,根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临时性控制的措施。164、 根据实施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目的的不同,可以把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划分为预防性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制止性卫生行政强制措施和保障性卫生行政强制措施。165、 被法律授权实施卫生行政强制措施主体的组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依法成立的具
29、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具有熟悉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经营活动或者有偿服务。166、 在需要制止卫生违法行为、防止证据灭失、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紧急情况下实施的卫生行政强制措施,以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危害社会的状态发生为根本目的,这是反映卫生行政强制措施的即时特征。167、 卫生行政处罚是县级以上卫生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依据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对应受制裁的违法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168、 处罚法定原则包括主体法定、依据法定、程序法定。169、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170、 生产伪劣产品最,伪劣产品未出售,
30、货值达15万以上的应移交公安机关。171、 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年龄不满14周岁的人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172、 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173、 现场收缴的罚款应当在2日内交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2日内交指定银行。174、 行政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175、 经听证程序的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所根据的事实和证据应当为经过听证、质证的事实和证据。176、 行政诉讼期间,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保全证据。177、 卫生行政机关在诉讼
31、中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178、 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可以耕具下级卫生行政机关的请求处理下级卫生行政机关管辖的案件。179、 依照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如果受移送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认为移送不当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管辖。180、 人们对偶然发生的事件称为:突发事件。18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于2003年5月颁布实施。182、 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县(市、区)为单位发生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属于重大()级事件。183、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实行管理。184、 食物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应当
32、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185、 卫生监督机构在调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要职责是:依法采取行政控制措施、调查取证。18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是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20条规定的。187、 发现不明白原因的群体性疾病时,应当在2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即可。18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结束应当具有相关隐患或危险因素消除条件。189、 卫生监督专案的调查程序是卫生监督调查程序的一种特殊情况。190、 卫生监督专案领导小组负责对专案的领导和审查工作,其组成人员应由卫生行政机关和卫生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组成。191、 卫生监督专案调
33、查结果的“情况通报”是对案件调查处理情况的:下行文。192、 监督处罚个案报告卡使用时,要求有处罚报卡,无处罚不报。193、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软件系统的特点是网上直报。194、 卫生监督信息队伍建设必须做到卫生监督信息人员应先培训后上岗,并相对稳定。195、 对突发饮水卫生事件,若现场发现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物品,应当检验或消毒。196、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结束由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反应的建议。197、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最长期限是7天。198、 当事人对作出回避决定的上级机关的裁决不服,应当遵守该最终裁决。199、 违反回避制度而作出的卫生监督行为属
34、于可撤销的行政行为。200、 合议人员必须由3名以上单数的卫生监督员组成。201、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该规定是告知行政相对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202、 按卫生监督的行为特征分类,卫生监督包括依职权卫生监督行为和依申请卫生监督行为。203、 卫生监督行为成立的内容要件是法律效果的存在。204、 卫生监督是实施卫生行政执法的行为。302、政府对社会的卫生监督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予以实施:一是把住预防性卫生监督关,二是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30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卫生监督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304、1974年至1976年全国普查了290万接触何种因素的作业
35、工人(矽尘)305、1981年全国普查了近百万接触何种因素的作业工人(毒物)30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八字方针是指(革、水、密、风、护、管、教、查)307、尘矽病防治条例颁布日期正确的是(1987年)308、职业病防治法事实日期是(2002年5月1日)309、据统计,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经济产值的百分比为(4%)310、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是指(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311、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家卫生部颁布)312、对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管是(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履行的重要职业卫生监督职能31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三同时”是指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36、时验收并投入使用)314、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31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31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由(建设单位)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317、卫生行政部门接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和申请资料时,对申请资料需要补正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318、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建设项目)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
37、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31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审核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工作日内完成。320、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计,应当经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32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在(设计)阶段进行322、(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的设计,应当经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323、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工作日内完成324、正确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竣工验收程序是(申请、受理、现场竣工验收、批复
38、)325、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成后,需要试生产的,其职业病防护应同时投入试运行,并在试运行(12)个月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26、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建设项目职业病竣工验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验收意见以卫生行政机构公文形式予以批复。需要现场验收的,该时间不计算在行政许可期限内。32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328、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前)进行32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
39、五十万以下)的罚款330、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人员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发给建设项目有关证明文件或者予以批准,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31、有毒物品的包装必须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332、用人单位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以上30万以下)的罚款333、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执行334、一般高毒物品目录、高毒物品目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定,调整后并
40、公布335、用人单位对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即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336、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37、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核绝懂,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338、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339、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340、对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带(个人计量剂)341、根据职业病防
41、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342、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343、对可能发生记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344、(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345、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的,应给予(警告),并可以罚款346、职业健康监是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
42、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关系的系统活动347、离岗健康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348、用人单位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先选择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349、在检查项目的确定上,用人单位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指导下,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检查人群、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350、用人单位应当将当年度职业健康检查汇总后于(次年)报所在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351、对检查结果涉及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职业病以及需要复查的处理意见,应当由(职业卫生监督员)依法督促用人单位予以落实352、离岗或转岗时健康检查属于(二级预防)35
43、3、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354、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35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受到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申请资料后应当在(90日)内完成资料的审查和现场考核356、对疑似职业病的个体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57、职业病现有(十大类115种)358、职业病诊断机构至少应当有(3)名职业病诊断医师359、关于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人数规定为(5人以上单数)360、申请职业病诊断的劳动者因劳动关系问题与用人单位存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36
44、1、疑似职业病人申请职业病诊断,用人单位不交缴交诊断所需费用。劳动者依法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处理362、职业病诊断所需的资料,(用人单位)承担主要举证责任36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整364、化学品毒性坚定资质分为(甲、乙、丙、丁)365、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30%)366、申请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的,技术负责人必须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367、化学品毒性坚定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三年)368、申请续展得期限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的(6个月)369、卫生行政部门对评审
45、资料和受理单位审核意见进行资质审定的期限一般是(20)日370、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甲级资质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40%)371、申请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的,技术负责人必须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372、申请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的,技术负责人应当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373、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甲级资质的,应当具有完成(5份)以上不同行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控制效果评价报告。37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四年)375、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管理中,受理单位应当在接到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整改报告之日起(3个月)内,按
46、照整改建议进行整改。376、张某是某医院的职工,她在医院因更换钴-60治疗机的放射源而受到照射,这种照射称为(职业照射)377、李某因患有癌症接受钴-60治疗机的照射,这种照射被称为(医疗照射)378、高速运动的电子在原子核的电场中穿过时,由于电子和原子核的库仑场之间的互相作用,电子突然减速,同时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磁辐射,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这一过程称为(韧致辐射)379、按照严重程度分,急性放射病可分为(四类)380、我国发布最早的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名称是(放射性卫生防护暂行条例)381、2006年卫生部发布的适用于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准入管理的规章是(放射诊疗管理规定)382、根据GB1887
47、1的规定,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监督区和控制区)383、2007年4月,我国有投入运行的核电站的省分是(广东、浙江、江苏)384、对大型辐照加工装置、工业探伤装置核放射治疗装置等使用强放射源的装置的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潜在的照射的发生)385、能承担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检测的机构是(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386、国家对放射诊疗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诊疗风险核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387、受理并审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放射治疗项目许可申请的部门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388、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提出的放射诊疗许可申请进行资料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审核。现场审核工作人员的人数
48、不少于(2)人389、医疗机构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诊断放射性药物事件是指患者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的)390、医疗机构发生放射事件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放射治疗中发生的放射事件是指实际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25%以上的)39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特殊群体的诊断性检查作出规定,不得将核素显象检查核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辐射敏感群体的常规检查项目。这里辐射敏感群体是指(婴幼儿及少年儿童)392、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特殊人群的诊断性检查作出规定,非特殊检查需要,对受孕后一定期间内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
49、影象检查。该一定期间是指(8至15周)393、医疗机构进行放射影象健康普查,应当报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放射影象健康普查的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部)394、放射治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防护,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X-刀的治疗定位偏差应不大于(3毫米)395、进行放射影象健康普查,应该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396、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响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罚款不超过(5000元)397、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时,外聘(含返聘)技术人员不得超过从事评价工作总人数的(20%)39
50、8、 公共场所对顾客而言是一类典型的生活环境。399、 根据2002-2005年全国游泳场馆卫生监督检查情况,泳池水质指标中合格率最低的是余氯。400、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是传染病防治法。401、 保证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场所经营者。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版)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为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402、 不属于“条例”认定的监督管理范围的公共场所是写字楼。403、 与军团菌病人症状类似的疾病是肺炎。404、 公共场所环境中的军团菌主要产生于开放式冷却水塔。405、 当集中空调系统出现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大于100cfu/cm2情况时,公共
51、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对其进行清洗消毒。406、 3-5星级宾馆的噪声限值为45dB( A )。407、 影响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是噪声的频谱、强度和持续时间。408、 冬季室内的适宜温度为18-22。409、 旅店业、图书馆等场所的照度为100Lx。410、 室内CO2浓度、可吸入颗粒浓度和空气细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呈正相关。411、 水经氯化消毒,并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应为0.3mg/L。412、 造成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尘埃量大。413、 清洁的茶具细菌总数为5cfu/cm2。414、 对于高大房间,上部(非工作区)和下部(工作区)的温度较大,
52、首选采用何种气流组织形式:中送下、上回。415、 军团菌肺炎是由冷却塔中的嗜肺军团菌形成的气溶胶引起的。416、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417、 空调送风中颗粒物、微生物现场采样时,采样点应布置在送风口下风方向15-20cm。418、 3-5星级宾馆、饭店客房内的新风量卫生标准应为30m3/(h人)。419、 为防止饮用水的二次污染,管网末梢水的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05 mg/L。420、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的申请材料应齐全、规范且有效。421、 洗浴场所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卫生监督主要是审查卫生学评价报告。422、 游泳场所设计竣工阶段卫生学评价的重点内容
53、包括池水净化消毒和机械通风设施的设计、安装及运行效果。423、 1-2星级宾馆饭店客房空气中CO2含量为0.10。424、 美容、理发工具应采用的消毒方法是使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425、 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 mg/L,需4小时更换一次。426、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427、 当公共场所内发现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428、 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为(按照从多到少排列)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429、 不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的产品是祛痘。430、 目前不属于法定的化妆品皮肤病的是化妆品性湿疹。431、
54、 目前,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管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化妆品卫生规范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432、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施行时间是1990年1月1日。433、 使用化妆品新原料生产化妆品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434、 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批准文号有效期为4年。435、 化妆品企业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应处以停产三十天以内的处罚,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及违法所得二到三倍的罚款处罚。436、 化妆品卫生标准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437、 氢醌作为皮肤亮白剂在祛斑类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浓度是不得使用。438、 不得用于化妆品的原料是仲双烷链醇胺。439、 吡硫翁锌(ZPT)作为去屑剂在去头皮屑香波中的限值为1.5。440、 化妆品中的限用紫外线吸收剂有24种。441、 砷在化妆品中的限值为10mg/kg。442、 没有涉及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热塑性塑料球阀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二氯一氟乙烷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大专入职考试题及答案
- 冠峰鞋业厂年生产100万双安全鞋项目环评报告表
- 中国沥青混合料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实物出资协议书
- 基层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 借用铺面协议书
- 出国打工人考试题及答案
- 深圳应急贷款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甘孜州考试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3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曲靖管理处收费员招聘(7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法院书记员职位选拔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含答案
- GB/T 13591-2025乙炔气瓶充装规定
-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主题活动:曹冲称象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
- 采暖拆除工程方案范文(3篇)
- 常州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
- 老年人体检项目课件
- 2025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