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山医院 山缨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1. 总胆固醇(tc) 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2. 甘油三酯(tg) 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具有致as作用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具有抗as作用0.951.0061.021.101.101.20204060801000密度密度 (g/ml)直径直径 (nm)vldl510idlvldl乳糜乳糜残粒残粒hdl3hdl2乳糜乳糜微粒微粒ldllp(a)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分类n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总胆固醇和
2、/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n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n分类较为繁杂,归纳起来有四种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分型tctghdl-cwho表型高胆固醇血症a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b、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美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变迁戒烟戒烟1950s降压降压1960s降胆固醇降胆固醇1970s心肌梗死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赵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269-272.王文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3:352-355.中国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流行病学变迁中国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流行病学变迁中国冠心病死亡人数估计中国冠心病死亡人
3、数估计 32%26%30%moran, bmc public health 2008;8:394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机制n 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n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由以下研究证实 动物实验 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临床上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血脂检测 遗传性高脂血症易早发冠心病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 大规模临床降脂治疗试验的结果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学说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学说 1841年年 vogel证实动脉粥样斑块中存在胆固醇。证实动脉粥样斑块中存在胆固醇。 1907年年 俄
4、国病理学家俄国病理学家antischkow首次提出首次提出: 胆固胆固醇与醇与as直接相关。直接相关。nikolai nikolajewitsch anitschkow1885-1964 “there is no atherosclerosis without cholesterol”1913 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 cholesterol-fed rabbits 胆固醇喂养胆固醇喂养124天天 然后饲料喂养然后饲料喂养101天天胆固醇喂养胆固醇喂养106天天 然后回到饲料喂养然后回到饲料喂养785天天 (超过两超过两年年!) anitschkow, n. 1
5、913. beitr. pathol. anat. 56: 379404 炎症加剧,脂质核心增大炎症加剧,脂质核心增大 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减少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减少 不稳定斑块形成和破裂不稳定斑块形成和破裂 不稳定斑块中的物质漏入血不稳定斑块中的物质漏入血管腔,引起急性血栓管腔,引起急性血栓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斑块破裂斑块并发症并发症 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起始、进展、并发症等阶段均起重要作用进展进展 持续的持续的ldl进入、氧化和进入、氧化和内皮功能损伤内皮功能损伤 泡沫细胞形成泡沫细胞形成 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产生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产生纤维维 血管炎症并形成脂质核心血管炎症并形成脂质
6、核心 ldl 进入动脉壁进入动脉壁 ldl氧化氧化 单核细胞参与,引发炎症单核细胞参与,引发炎症 内皮功能降低内皮功能降低 起始阶段起始阶段 内膜增厚内膜增厚动脉粥样化动脉粥样化的形成的形成正常动脉正常动脉内皮功能不全内皮功能不全libby p. circulation. 2001;104(3):365-72.7个国家男性个国家男性tc水平和总死亡率的关水平和总死亡率的关系系05101520253035血清血清 tc mmol/l (mg/dl)冠心病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 (%)北欧北欧南欧,地中海地区南欧,地中海地区美国美国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南欧,内陆地区南欧,内陆地区日本日本2.60(100)
7、3.25(125)3.90(150)4.50(175)5.15(200)5.80(225)6.45(250)7.10(275)7.75(300)8.40(325)9.05(350)data are from the seven countries study of 12,467 men from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usa and japan. verschuren wm et al. jama 1995;274:131136.中国:胆固醇水平与死亡率增加中国:胆固醇水平与死亡率增加data from the shanghai study, con
8、ducted in 9021 chinese people with 813 years follow up.numbers of deaths from chd in each baseline cholesterol group are shown with vertical lines that represent one standard deviation.chen z et al. bmj 1991;303:276282.冠心病死亡相对危险性冠心病死亡相对危险性平均平均 tc tc mmolmmol/l (mg/l (mg/dldl) )0.250.250.500.501.001.
9、002.002.003.63.6(139)(139)9 94 4121218183.83.8(147)(147)4.24.2(162)(162)4.44.4(170)(170)4.04.0(155)(155)4.64.6(178)(178)4.84.8(186)(186) 3.53 (136) 3.53 (136)3.543.544.10 (1374.10 (137158)158)4.114.114.62 (1594.62 (159178)178)4.63 (179)4.63 (179)基线基线 tc tc mmolmmol/l (mg/l (mg/dldl) ) 4.34.35.335.33
10、4.244.245.275.270 02 24 46 68 8 1984-1999 1984-1999 北京人群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北京人群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 1984 1999 1984 1999 男性男性 女性女性tc( mmol/l)24%24%circulation j critchley, j liu d zhao 2004 110:1236-1244从从1984年到年到1999年北京冠心病死亡增加的状况年北京冠心病死亡增加的状况- 男性男性 女性女性 年龄年龄 35-44 45-54 55-64 65-74 35-44 45-54 55-64 65-74 -死亡率死亡率(1/1000
11、00) 1984 6 31 114 376 1 16 66 226 1999 15 55 168 476 0 23 73 347% 增长增长 粗率粗率 154% 76% 47% 27% 0 40% 10% 54% 调整后调整后 111% 49% 23% 16% 0 40% 20% 20%- circulation j critchley, j liu d zhao 2004 110:1236-12440255075100125150gotto am jrgotto am jr, et al. , et al. circulation.circulation. 1990;81:1721-1733
12、. 1990;81:1721-1733.castellicastelli wp. wp. am j med.am j med. 1984;76:4-12. 1984;76:4-12.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1010年冠心病死亡率年冠心病死亡率 ( (死亡数死亡数/1000)/1000)血清胆固醇血清胆固醇 (mg/dl)(mg/dl)总胆固醇水平减少总胆固醇水平减少1% 冠心病危险性减少冠心病危险性减少2%每每10001000人中冠心病发病数人中冠心病发病数血清胆固醇血清胆固醇 (mg/dl)(mg/dl)framingham 研究研究 (n=
13、5209)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 (n=361,662)204204205-205-234234235-264235-264265-265-2942942952951501502002002502503003000 050504040303020201010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总胆固醇水平升高1% 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血脂异常的检出血脂异常的检出n 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n 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半年至少测定一次血脂n 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
14、小时内检测血脂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n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等。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n 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 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n 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n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n 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n 皮肤黄色瘤者n 家族性高脂血症者n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也建议每年进行血脂检查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
15、平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tcmmol/ltcmg/dlldl-cmmol/lldl-cmg/dlhdl-cmmol/lhdl-cmg/dltgmmol/ltgmg/dl合适范围5.182003.371301.76150边缘升高5.18-6.19200-2393.37-4.14130-1591.76-2.26150-199升高6.192404.141601.55602.26200降低1.0440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估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估n 一是指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所导致同一疾病的危险总和, 即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了个体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n 二是指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本指南
16、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总和n 我国长期队列随访资料表明,高血压对我国人群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n 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n 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n 有客观证据的隐匿性有客观证据的隐匿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n 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后患者后患者n 有临床表现的冠脉以有临床表现的冠脉以外动脉的粥样硬化外动脉的粥样硬化n 糖尿病糖尿病n bp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药治或正在接受降压药治疗合并疗合并3项缺血性项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及其等危症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稳定型冠心病稳定型冠心病冠心病等危症
17、冠心病等危症极高危人群的定义极高危人群的定义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 n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n 糖尿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合并: n 多重危险因素多重危险因素(特别是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n 严重及未得到很好控制的危严重及未得到很好控制的危险因素险因素(特别是长期吸烟特别是长期吸烟)n 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多重危险因素 (特别是特别是tg200mg/dl+非非hdl-c130mg/dl, 伴有伴有hdl-c40mg/dl)n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国血脂指南定义中国血脂指南定义美国美国ncep atp iii定义定义n 高血压:在我国人群产生
18、的影响大高血压:在我国人群产生的影响大n 吸烟吸烟n 肥胖(肥胖(bmi28kg/m2)n hdl-c45岁岁,女性女性55岁岁n 高高hdl-c血症血症(60mg/dl):保护性因素:保护性因素*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血管事件10年 风险20%为冠心病等危症*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为极高危tc 200-239mg/dlldl-c 130-159mg/dltc240mg/dlldl-c 160mg/dl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数3低危低危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数3低危中危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数 1中危高危冠心病及其等危症*高危高危*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血脂异
19、常的治疗原则心血管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危险评估危险评估决定治疗决定治疗确定目标值确定目标值达标达标改善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n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n 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恰当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费用少而且无副作用,应大力提倡n 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其治疗需要达到的目的选择调脂药物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的基的基本要素本要素要素建议使ldl-c增加的营养素:n 饱和脂肪酸*n 膳食胆固醇n总热量的7n 200mg/日能够降低ldl-c的膳食成
20、分n 植物固醇n 可溶性纤维素n2克/日n 1025克/日总热量调节到能够保持理想的体重或能够预防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包括足够的中等强度锻炼,每天至少消耗200k热量血脂异常者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血脂异常者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mg/dl(mmol/l)危险等级tlc开始药物治疗开始治疗目标值低危:10年危险性5%tc240(6.22)ldl-c 160(4.14)tc270(6.99)ldl-c 190(4.92)tc240(6.22)ldl-c 160(4.14)中危:10年危险性5-10tc 200(5.18)ldl-c 130(3.37)tc 240(6.22)ldl-c160(
21、4.14)tc 200(5.18)ldl-c 130(3.37)高危:chd或chd等危症,或10年危险性10-15tc 160(4.14)ldl-c 100(2.6)tc 160(4.14)ldl-c 100(2.59)tc 160(4.14)ldl-c 100(2.59)极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tc 120(3.11)ldl-c 80(2.07)tc 160(4.14)ldl-c 80(2.07)tc 120(3.11)ldl-c 80(2.07)n 他汀类他汀类n 贝特类贝特类n 烟酸类烟酸类n 胆酸螯合剂胆酸螯合剂n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n 其他其
22、他: 普罗布考普罗布考, -3脂肪酸脂肪酸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类别循证医学证据降脂疗效安全性他汀类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4s、care、lipid、woscops和afcaps/texcaps),尤其是总死亡率显著降低(avert、miracl、lips、hps、prosper、ascot、prove-it、tnt和ideal)ldl-c明显hdl-ctg耐受性良好肝脏转氨酶升高肌病贝特类可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主要冠脉事件(临床试验包括hhs、va-hit、bip、dais、field等证实)tg明显肌病(吉非罗齐)烟酸降低主要冠脉事件,并可能减少总死亡率
23、(临床试验包括cdp、clas、fats、hats、arbiter2等证实) tghdl-c 明显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高血糖、高尿酸、上消化道不适胆酸螯合剂n/aldl-c不良反应有:胃肠不适,便秘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n/a与他汀合用:ldl-c明显hdl-c 明显 tg明显良好 针对特定的高危患者群,使他汀应用范围针对特定的高危患者群,使他汀应用范围更广泛更广泛 acs,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 不仅仅与安慰剂对照不仅仅与安慰剂对照 与常规治疗或活性药物对照与常规治疗或活性药物对照 早期研究与安慰剂相比,证实他汀可降低死早期研究与安慰剂相比,证实他汀可降低死亡
24、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9944s 1995woscops1996care1998afcaps/texcapslipid2001miracl2002hpsprosperallhat llt2003ascot-lla2004prove italliancecardsa to z2005tntideal 在已接受现代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证实在已接受现代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证实了更积极的他汀治疗能进一步获益了更积极的他汀治疗能进一步获益2006sparcl证实了他汀在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证实了他汀在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2008jupiter为他汀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提供了证
25、据为他汀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提供了证据2009armyda-recapturenaples ii为为acs-pci围手术期他汀使用提供了证据围手术期他汀使用提供了证据他汀类药物常用剂量和最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常用剂量和最大剂量国产血脂康:国产血脂康:1.2g/日日(含洛伐他汀含洛伐他汀10mg)*根据我国根据我国sfda批准的各产品说明书批准的各产品说明书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常用剂量(mg/日)10202010-20405-10最大剂量*(mg/日)808080 408020现有他汀降低现有他汀降低 ldl-c 水平水平 30%-40% 所需剂量所需剂量(标准剂量
26、标准剂量)*药物剂量(mg/d)ldl-c降低(%)阿托伐他汀1039洛伐他汀4031普伐他汀4034辛伐他汀20-4035-41氟伐他汀40-8025-35瑞舒伐他汀5-1039-45n 大多数人对他汀类的耐受性良好,起始剂量和中等剂量他汀治疗,肝酶(alt或ast)升高3uln比率1%,但使用高剂量(80mg/d)则达2%-3%n alt/ast升高常呈一过性,多发生于用药初期,继续用药70%患者肝酶将自然恢复n 同时伴有肝肿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示肝脏毒性发生 n 迄今为止,他汀引起肝功能衰竭非常罕见.约1例/百万人年n 他汀类可引起肌肉有关的副作用,包括肌痛、
27、肌炎、肌病和横纹肌溶解n 21个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肌病比率5/100,000人年,横纹肌溶解1.6/100,000人年n 他汀类药物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为20%)ldl-c level100 -160 -130 -190 -lower risk 2 risk factorsmoderately high risk 2 risk factors(10-yr risk 10-20%)target 160mg/dltarget 130mg/dl70 -target 100 mg/dltnt & prove-itor optional 70 mg/dlmoderate risk 2 ri
28、sk factors(10-yr risk 10%)target 130 mg/dlascotor optional 100 mg/dlcirculation. 2004;110:227-239lip-em-06005ldl-c的降幅与心血管相对风险的减少fabbri g, maggioni ap. adv ther. 2009;26(5):469-87hps注:可定注:可定尚未在中国申请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适应症尚未在中国申请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适应症ascotcards4-daspensparcl4swoscopscarelipidprosperalertlipsaf/texjupiterldl-
29、c降低降低(%)相对危险度降低相对危险度降低 (%)0102030405060-50-40-30-20-100-60ldl-c100mg/dl时胆固醇酯能够流入斑块时胆固醇酯能够流入斑块1 nissen se,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12):1253-63 . 2 tardif jc, et al. circulation. 2004;110(21):3372-7.3 nissen se, et al. jama 2006;295(13):1556-65. 4 nissen se, et al. jama. 2004 ;292(18):2217-25. 5
30、 nissen se, et al. jama. 2004;291(9):1071-80 . cimt: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替代指标0 01 12 23 34 45 5颈内动脉颈内动脉cimtcimt( (mm)mm)0.900.91-1.101.11-1.39 1.40-1.80 1.81心梗或卒中的相对风险心梗或卒中的相对风险比值比:比值比:4.22 95%ci: 3.025.91bots ml, grobbee de.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2;16(4):341-51.asap研究:阿托伐他汀延缓颈动脉imt的增厚smilde tj, et al. lance
31、t. 2001;357(9256):577-81.-0.0310.036-0.04-0.04-0.03-0.03-0.02-0.02-0.01-0.010 00.010.010.020.020.030.030.040.04imtimt的变化的变化 ( (mm)mm)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40/80mg/d辛伐他汀辛伐他汀20/40mg/d与基线相比与基线相比:p=0.0001与基线相比与基线相比:p=0.0005n=325名名杂合子高胆固杂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醇血症患者crouse jr iii, et al. jama 2007;297 (12):1344-53.meteor研究:瑞舒伐他汀4
32、0mg治疗显著延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厚时间时间 (年年)颈动脉颈动脉12个位置个位置imt的变化的变化 (mm)-0.01+0.010.00+0.0221+0.03进展进展消退消退p=ns(瑞舒伐他汀与零斜率相比瑞舒伐他汀与零斜率相比)安慰剂安慰剂+0.0131 mm/yr (n=252)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40 mg-0.0014 mm/yr (n=624)p0.0001 (瑞舒伐他汀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与安慰剂相比)安慰剂安慰剂; cimt的变化的变化 (95% ci)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40 mg; cimt的变化的变化 (95% ci)meteor研究中所使用的瑞舒伐他汀的剂
33、量为40mg,瑞舒伐他汀40mg未在中国注册,瑞舒伐他汀在中国的推荐起始剂量为5-10mg, 瑞舒伐他汀目前在中国的适应症为治疗高脂血症。瑞舒伐他汀在中国未注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适应症。处方瑞舒伐他汀请参考其详细处方信息。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40mg n=624安慰剂安慰剂 n=252主要主要 cimt最大值最大值 (所有所有12个部位个部位) 次要次要 下列部位的下列部位的cimt最大值最大值: cca 颈动脉窦颈动脉窦 ica颈总动脉颈总动脉 cimt 平均值平均值 -0.01+0.02+0.010.00cimt 变化情况变化情况, mm/y (95% ci)-0.0014* (-
34、0.0041 0.0014)+0.0131(0.0087 0.0174)-0.0038*(-0.0064 -0.0013)+0.0084(0.0043 0.0124)-0.0040*(-0.0090 0.0010)终点终点+0.0172(0.0094 0.0251)+0.0039*(-0.0009 0.0088)+0.0145(0.0068 0.0221)+0.0004*(-0.0011 0.0019)+0.0088(0.0064 0.0112)cimt=颈动脉内膜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中膜厚度; cca=颈总动脉颈总动脉; ica=颈内动脉颈内动脉* 瑞舒伐他汀和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和安慰剂
35、相比,p0.001; *瑞舒伐他汀和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和安慰剂相比,p=0.02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imt的影响crouse jr iii, et al. jama 2007;297 (12):1344-53.meteor研究中所使用的瑞舒伐他汀的剂量为40mg,瑞舒伐他汀40mg未在中国注册,瑞舒伐他汀在中国的推荐起始剂量为5-10mg, 瑞舒伐他汀目前在中国的适应症为治疗高脂血症。瑞舒伐他汀在中国未注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适应症。处方瑞舒伐他汀请参考其详细处方信息。2007 年年 11 月月 8 日日 由于由于meteor研究的结论,研究的结论,fda批准了瑞舒伐他汀新的适应证:批准
36、了瑞舒伐他汀新的适应证: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reversal研究:阿托伐他汀阻断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nissen se, et al. jama. 2004;291(9):1071-80p p0.020.02斑块体积变化斑块体积变化 (tav)%(tav)%与基线相比,p=0.001与基线相比,p=0.98-0.4-0.42.72.7-1-10 01 12 23 3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80mg/80mg/d dn=253n=253普伐他汀普伐他汀40mg/40mg/d dn=249n=249降低ldl-c可有效延缓并阻断斑块进展斑块破裂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栓形成
37、正常血管正常血管脂质沉积脂质沉积动脉粥样动脉粥样斑块进展斑块进展nissen se, et al. jama. 2004;291(9):1071-80 . cosmos研究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采用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采用血管内超声测定瑞舒伐他汀在日本患者中的作用测定瑞舒伐他汀在日本患者中的作用coronary atheroscerosis study measuring effects of rosuvastatin 评价瑞舒伐他汀评价瑞舒伐他汀2.5-20mg治疗治疗76周对周对chd和高胆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日本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固醇血症的日本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38、采用血管内超声采用血管内超声 (ivus) 测定斑块体积的进展测定斑块体积的进展瑞舒伐他汀尚未在中国取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适应症takayma t, et al. circ j. 2009;73(11):2110-7.cosmos:研究设计患者患者 (n200)2075 岁岁chd, 等待行等待行cag/pci未接受他汀未接受他汀: ldl-c 3.6 mmol/l 或或 tc 5.7 mmol/l接受他汀治疗接受他汀治疗: ldl-c 2.6 mmol/l 或或 tc 4.7 mmol/l访视访视:周周:18 合格合格 0 0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2.520 mg 7 28 8 32 9 36 10 40 11 44 12 48 13 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谱医生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显示作图过程
- 2025年中国拔罐器数据监测报告
- 客服管家考试题及答案
- 绞盘机司机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井矿盐制盐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多维地理信息采集员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旅游团队领队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静脉抽血考试题及答案
- 河北石家庄市42中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 Klotho蛋白在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中的机制及干预潜力研究
- 水果打包加工厂管理制度
- 空调冷库维修合同范本
- 借物喻人的作文五年级完美版
- HER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2025届安徽省六校研究会高三开学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矿泉水定制合同协议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
- 基于赋能理论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慢病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 中医护理常见穴位课件
- 医院 查对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