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间连丝的观察_第1页
胞间连丝的观察_第2页
胞间连丝的观察_第3页
胞间连丝的观察_第4页
胞间连丝的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胞间连丝的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进一步认识细胞并不是“独立王国”,胞间连丝为细胞间的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起桥梁作用。二、实验用具:1、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等2、材料:红辣椒、玉米三、实验内容:1、红辣椒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胞间连丝,剪取一小块红辣椒,用小刀小心刮除果肉,留下一层极薄的表皮,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盖盖片,吸水后即可。2、玉米籽粒糊粉层临时装片制作:玉米籽粒用镊子剥去表皮后,露出糊粉层,制作徒手切片,制作时刀口与糊粉层平行,把切好的薄片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后盖片,即可观察。3、柿子胚乳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四、注意事项:光线不要

2、太亮五、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并绘胞间连丝图。2、胞间连丝属于哪种细胞连接,有何生物学功能?实验二 植物细胞原生质流动的观察一、 实验目的在活细胞中,原生质流动是细胞活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原生质流动是原生质中微丝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滑动的结果,这个过程要消耗能量,也受光照、温度、渗透压、机械损伤等的影响。通过实验认识细胞原生质流动的现象,并了解其影响因素。二、实验用品:1、材料:黑藻2、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三、实验内容:1、黑藻叶片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取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注意流速,并记录。2、用温水浸泡,再观察其流动速度有无改变,并记录。3、用照明灯照射一段时间后再

3、观察其流动速度有无改变,并记录。四、作业:1、如何理解细胞原生质流动的原理?2、细胞质环流有何特点?3、图示细胞质环流。实验三 动物细胞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一、实验原理: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能着色但又无毒害的一种染色方法。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詹纳斯绿B可专一性地对线粒体进行超活染色,这是由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现蓝悬浮绿色,而线粒体周围的细胞质中,这些染料被还原为无色的色基。二、实验器材:显微镜、恒温水浴锅等,1%詹纳斯绿B三、实验内容:(一)线粒体超活染色1、取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滴2滴詹纳

4、斯绿B染色液。2、用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放置于染色液的液滴中,染色15分钟(注意:染色液不能干燥)盖片,吸出多余的染色液即可观察,线粒体为蓝绿色颗粒或短棒状的结构。(二)永久装片的观察1、线粒体 2、中心体四、作业:实验报告、并绘线粒体形态图 实验四 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一、实验原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一个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悬浮介质的粘度有关。在一定的离心场中,同一时间内,密度不同,大小不同、沉降速度不同,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能够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

5、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二、材料与用具:离心机、组织匀浆器、天平、纱布、菠菜等三、实验内容:1、选取新鲜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脉,称30g于150ml 0.35mol/LNaCl溶液中装入研钵捣碎;2、将匀浆用纱布过滤于烧杯中;3、取滤液4ml在1000r/min下离心2分钟,弃沉淀;4、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分钟,弃上清,沉淀即是叶绿体;5、将沉淀用0.35mol/L氯化钠溶液悬浮。6、取叶绿体悬液制临时装片观察。四、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并绘图。实验五 细胞膜的通透性一、实验目的:1、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2、了解细胞膜通透性的一般规律。二、实验原理

6、: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会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胀破,血红细胞释放到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将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等渗溶液中,由于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溶质则不能渗入,渗入的溶质能够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进水分进入细胞,随着水分的不断进入红细胞最终破裂,即引起溶血。由于溶质透入的速度互不相同,溶血时间也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三、实验用品:剪刀,试管等四、实验材料:兔血五、实验步骤:1、制备兔红细胞悬液取兔静脉血20ml(加抗凝剂3.8%柠檬酸钠),以1份兔血加10份0.

7、17mol/L氯化钠溶液配制兔红细胞悬液。2、低渗溶血的观察取试管1支,加入3mL蒸馏水,再加入0.5ml红细胞悬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由不透明逐渐变成红色澄清,说明红细胞发生破裂造成100%红细胞溶血。3、兔红细胞的渗透性1)取试管1支,加入0.17mol/l氯化钠溶液3mL,再加入0.5ml红细胞悬液,轻轻摇动,观察溶液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溶血现象?分析原因。2)取试管9支,编号后分别加入其他9种等渗溶液各3ml,再逐一加入0.5ml红细胞悬液,分别记下时间,轻轻摇动,观察溶液颜色有无变化。以低渗溶血管的溶液作对照管,若有的实验管溶液变成与对照一样透明,说明发生完全溶血,记下那一刻的时间。

8、某种溶液的溶血时间等于自加入红细胞悬液到溶液变成红色透明所需的时间。4、溶血结果判断:1)不溶血:液体分两层,上层浅黄色,下层红色不透明,镜检红细胞完好。2)不完全溶血:溶液浑浊,上层变红色,镜检红细胞有部分破裂。3)完全溶血:液体变红而透明,镜检红细胞全部呈碎片。六、作业:1、统计不同等渗溶液的溶血情况。2、讨论溶血实验在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实验六 相差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一、实验原理:相差显微镜具环状光阑,带相板的物镜,合轴调中望远镜及滤色片,这些特殊装置能使活细胞或未经染色的标本中各部分的折射率或厚度的微小差异,产生相位差,然后利用光的衍射和干射原理,把相位差变成振幅(明暗差)之差,使

9、人的肉眼能够辩认出来。二、实验用具:相差显微镜、普通显微镜、解剖器具三、实验内容:1、 阅读教材20:二、相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掌握:环状光阑、相板、正相差、负相差、滤光片、调中望远镜2、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备与普通光镜下的观察。3、 相差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四、注意事项:制备样品时,防止产生气泡五、作业:调好口腔上皮细胞的相差像后,对比一般明视野的像和相差像,画图说明你所看到的两个像的差别,指出相差像的成像特点。 实验七 细胞荧光染色观察与荧光显微镜的使用一、 实验目的:1、 初步了解荧光显微镜的基本组件、位置和基本原理。2、 学习细胞荧光染色的基本方法。二、 实验用具:1、 材料:

10、洋葱、牛蛙2、 用具:荧光显微镜、镊子、盖玻片等三、 实验内容:1、 阅读实验指导书P81) 荧光:物质中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转变为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2) 荧光显微镜组件:光源、激发滤片、双色反射镜、阻断滤片、物镜、目镜等。3) 荧光显微镜的成像原理,2、 蛙血细胞的染色观察蛙血涂片晾干甲醇固定,10分钟1%丫啶橙染色,5分钟水洗干燥3、 洋葱表皮细胞染色观察撕取内表皮铺展于玻片上晾干1%啶橙染色,5分钟水洗干燥4、 植物叶表皮细胞自发荧光观察 撕取绿色植物叶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即可观察。四、 注意事项:1、 荧光显微镜要在光线尽量暗的环境下观察。2、 不要直接观察激发

11、光源,保护眼睛。五、 作业:简述荧光显微镜的主要部件和基本光路。 实验八 细胞融合一、 实验目的:1、了解PEG诱导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2、通过实验,初步掌握细胞融合的技术。二、实验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为细胞融合,也称为细胞杂交。常用的诱导方法有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和电融合。它们一般都是使细胞凝聚,破坏接触处的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从而使相互接触的细胞膜之间发生融合,进而细胞质沟通,形成一个大的双核或多核融合细胞。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P89四、实验步骤: 1、在公鸡翼下静脉抽取2mL鸡血,加入盛有8mL的Alsever液中,使血液与Alseve

12、r液的比为1:4,混匀。2、取此贮存鸡血1ml加入4ml 0.85%生理盐水,充分混匀,800r/min离心3min,弃上清,重复上述条件离心两次。最后弃上清,加GKN液4ml离心,1000r/min,5min。3、弃上清,加GKN液制成10%细胞悬液。4、取上述细胞悬液1ml于离心管中,放入37水浴中预热,同时将50%PEG液一并预热20min。5、20分钟后将0.5ml 50%PEG溶液逐滴沿离心管壁加入到1mL细胞悬液中,边加边摇匀,然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20min。6、20分钟后加入适量GKN液到8mL,静止于水浴中20min。7、800r/min离心3min,弃上清,加GKN液再离心

13、1次。8、弃上清,加入GKN液少许,混匀,取少量制临时装片观察细胞融合情况。五、作业:1、 绘制细胞融合图像。2、 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实验九 植物凝集素对红细胞的凝集作用一、 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凝集素的提取方法;2、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现象。二、实验原理:细胞外被是指细胞质膜外表面的一层黏多糖物质,它在细胞间的联系和识别、细胞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糖脂中的糖链伸向膜的表面,它们是细胞识别、细胞免疫及细胞接触抑制等现象的必要组分。凝集素是一类含糖的,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凝集素与糖分子结合有一定的专一性和结合价,并与细胞膜上受体的分布有关。三、实验用具:离心机、天平、显微镜、试管、注射器等四、实验材料:土豆块茎或芸豆粒,家兔1只五、实验步骤1、提取凝集素: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0g,加100mlPBS缓冲液,浸泡2小时后,将浸出的粗提取液过滤,即为土豆凝集素提取液。2、制备2%红细胞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