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_第1页
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_第2页
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_第3页
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它的单产和总产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水稻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同时也是耗水较多的栽培作物。生产上灌排结合,减少旱涝灾害,而且通过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温,易于对其生长发育进行促控。水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多,每穗粒数较多,经济产量高,肥料利用效率高,具有较好的丰产性。水稻的类型多,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水稻具有很强的抗逆性,低洼及盐碱地等其它作物不能完全适应的土地,都可以种植水稻,并且通过种植水稻改良土壤,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从种子播种发芽到稻谷(新种子)形成成熟的全过程。在水稻的一生中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

2、,我们通常根据各个生育时期所建成的器官不同,将水稻的一生划分为三个生育阶段。这三个生育阶段分别是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是播种到稻穗分化之前的一段时期,通常叫做生育前期。在这一生育阶段主要是长根、出叶和分蘖,建成营养器官如根、叶、分蘖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从稻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一段时期,通常叫做生育中期,也叫做长穗期。这个阶段除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等继续生长外,主要是茎秆伸长、幼穗形成。生殖生长阶段是从稻穗抽出到新种子成熟的这段时期,通常叫做生育后期,也叫结实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抽穗、开花、结实,形成新的成熟种子。 1、秧田选择:育苗温室

3、:在自家园内,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搭建育苗温室;育苗大棚: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旱田做秧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纯水田区可在本田采用50cm高台做苗床。 2、品种选择:选用大穗、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抗病耐冷性强、丰产性好的当地晚熟品种。育秧使用的种子必须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而后用盐水选种,配比为25kg水加3kg盐,可一次性选出20kg种子。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将浸泡好的种子,在温度3032条件下催芽。当种子80%破胸露

4、白时,将温度降低到25,经常翻动;当芽长12mm时,降温至1520温度炼芽。 3、移栽方法:一是将钵体秧盘摆放到浇透水的大棚苗床上,再将秧苗移入钵体内,每个钵体2株秧苗,然后覆土,1hm2本田需秧盘500600个;二是在苗床上铺好隔离层,将秧苗按每穴2株在隔离层上摆放1排,再用木条将准备好的营养土平推到秧苗处,厚度为2.53.0cm,然后再摆放一排秧苗,再覆土,反复操作至完成移栽,行距3cm,穴距2cm;三是将准备好的苗床浇透水成泥浆状态,然后将秧苗按行距3cm、穴距2cm、每穴2株规格移栽。 4、秧田管理:温度管理:第1阶段在温室育苗时要严格控制温、湿度,既要采取加温措施防止秧苗受冻,又要蹲

5、住苗,苗高不要超过13cm。居室育苗直接利用住宅取暖保证育苗温度;连窗式温室白天利用阳光保持温度,夜间外界气温低时将秧盘移回到居室内,气温回升时再移回到温室内;日光温室不移动秧盘,直接利用取暖设施保持温度。秧苗刚移入大棚时,要注意保温,可在大棚内再扣小棚,或采取加温设施防止秧苗受冻,缓苗后即可开始通风炼苗,逐渐加大通风量。 5、水肥管理:科学配方施肥:水稻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影响其产量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钾三大要素。在施用这些肥料的过程中,施用比例、施用时期、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控制氮肥,保证磷肥,施足钾肥,增施硅肥和生物肥,中后期辅以

6、叶面肥,确保水稻对养分的均衡吸收。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块少施肥,尤其是氮肥;地块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依据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将磷肥的全量、钾肥的60%、氮肥的30%作基肥;氮肥的30%在水稻返青后(四叶期)立即施入或在插秧后34 d及时施入;氮肥10%在水稻倒4叶前后,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施;氮肥的30%和钾肥的40%在水稻倒2叶露尖到长出1/2时施用。 6、水分管理:在浇透底水的情况下,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以后浇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叶尖有无露珠;二看中午高温时新展开的叶片是否卷曲;三看苗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果早、晚叶片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片

7、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应把上午晒温的水一次浇足、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更不要冷水灌床,否则会导致冷水僵苗,影响稻苗生长发育。尽量做到旱育壮苗,水长苗,旱长根,控制苗床水分。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在插秧前23 d,最好不要浇水,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如果秧苗在插前盘根不好,可在插秧前12 d应用abt 4号生根粉,用量为4.57.5 g/hm2对水浇灌稻苗根部,可使水稻秧苗发根多、白根多、根系长、盘根好。肥水运筹,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氮肥用量,并且氮肥施用不能过晚,否则易造成水稻不能及时灌浆、贪青晚熟及稻瘟病发生。夏季降大雨或连日降雨,需勤排水,使田间水层为水稻生育所需的正常管理水层,大水长时间浸泡稻株,使灌浆减慢,降低结实率,造成减产。 7、预防水稻苗期立枯病、青枯病:立枯病防治上,做好种子和床土消毒,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的抗病力。立枯病在秧苗发病时,用瑞苗青或稻枯必治1 ml/m2对水3 kg喷施以有效防治立枯病。青枯病防治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播种量,采用大中棚育苗,苗床要高出地面50 cm;提倡应用隔离层育苗;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编织物等挡住,避免大风直接导致青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