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设计说明1. 项目概况与设计内容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总建筑面积为116788m2(含地下附属工程建筑面积16823m 2),建筑物地下一层、地上共三层(局部有夹层),各层主要建筑功能如下:地下一层为与枢纽连接的换乘通道、地下机房及管线共同沟;一层为迎客厅、行李提取厅、行李机房、远机位候机、VVIP及站坪用房;二层为到达通道、中转、端头候机区、办公、TOC 区;三层为办票厅、安检区、候机区、头等舱候机、办公;局部夹层为VIP 候机区。1.2 设计内容设计范围为本项目内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及消防防排烟系统。2. 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 年
2、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 DB33/1036-200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 年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某市 YQ机场新建航站楼项目消防设计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2012 年 12月 20日3. 设计内容3.1 设计参数3.1.1 室外空
3、调设计参数夏季: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3.8 湿球温度28.3 夏季通风温度 31.5 风速 2.0m/s风向 C ESE冬季:冬季空调干球温度1.4 相对湿度76% 冬季通风温度8风速 2.9m/s风向 CNW3.1.2主要房间室内空调设计参数及相关指标主要房间夏季冬季人员密度照明/ 设备新风量噪声值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223dB(A)m/ 人W/mm/h.P迎客厅255520403.68/102550行李提取厅255520403.68/102550办票厅255520403.68/202550安检区256020401.59/202050候机区255520401.89/102050
4、到达通道255520403.68/52550远机位候机255520401.88/102050商业255520406.2516/302550餐饮256020452.511/102550VVIP25552045815/203045VIP/ 头等舱25552045615/203045办公2555204059/203045注:上述参数为设计计算参数3.2 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3.2.1空调冷、热负荷除需设置独立空调系统的区域(如移动机房、 电信机房、 高低压配电室、 UPS机房、消防及 BA控制室、TOC区域、安检信息机房、 VVIP 区域等)外,经计算夏季空调设计冷负荷为17528kW ,单位建筑面积
5、冷负荷指标为152.1W/m 2;冬季空调设计冷负荷为8453kW ,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指标为73.3W/m 23.2.2 空调冷热源形式a. 本项目空调冷热源设置在陆侧能源中心(非本项目范围)。源自能源中心的空调冷水与热水通过总体管线及位于本项目地下共同沟接至13#热力交换站,各热力交换站的负荷配置情况如下表所列:热力交换本期冷负荷本期热负荷预留扩建冷预留扩建热总冷负荷总热负荷所在区域负荷负荷站编号kWkWkWkWkWkW1#+4.000m 26/D 轴649528901000500749533902#-0.250m1-11/1-C 轴57102853571028533#-0.250m2-4
6、/2-C 轴5323271053232710b. 对联合设备机房及行李监控机房设置机房精密空调,系统设置考虑采用N+1 的冗余配置,保证系统的可靠性。c. 对于具有24h 运行要求、供冷供热需求与大系统不一致的区域、或无法设置空调水系统的功能用房(如移动机房、电信机房、高低压配电室、UPS机房、消防及BA 控制室、 TOC区域、安检信息机房、VVIP 区域等)设置多联机空调系统或分体空调系统。d. 鉴于本项目固定登机桥及活动登机桥均采用厂制登机桥的方式,桥内空调及活动端飞机送空调均为随桥一体配置,故不在本设计范围之内。3.2.3空调水系统a. 空调冷水通过总体管线从能源中心接至各热力交换站,冷
7、水进入热力交换站后利用设置在站内的三次冷水泵组直供至各自承担区域的空气处理末端,三次冷水泵为变频水泵。冷水系统供回水设计温度为5.513.5。每个热力交换站房的总冷水管上设有能量计量装置。鉴于采用的是直供系统,用户侧冷水系统的定压与水处理装置设置在能源中心内,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为1.0MPa。b.空调用高温热水通过总体管线从能源中心接至各热力交换站,空调高温热水为110/70 ,在各热力交换站房通过热水水水板式热交换器换热产生60/50 的用户侧空调热水。用户侧空调热水泵采用变频水泵,空调高温热水系统见动力专业的相关图纸。用户侧热水系统采用闭式定压装置定压,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为 1.0MPa;用户
8、侧热水系统水处理方式采用在线自动化学加药的方式。b. 通过管路切换,用户侧空调水系统为异程二管制系统。c.风机盘管采用电动二通阀,并针对对支路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措施;空调箱采用电动调节阀+自力式压差控制措施的水力平衡方式。3.3 空调风系统在充分考虑房间功能需求和可实施条件,系统的舒适性、节能性、经济性以及运行管理的可靠性,对本项目各区域采用的空调系统的形式如下表所述:主要区域空调系统形式气流组织形式备注迎客厅全空气定风量系统侧送侧回 +顶送侧回可变新风比行李提取厅全空气定风量系统侧送侧回 +顶送侧回可变新风比办票厅全空气定风量系统侧送侧回可变新风比安检区全空气定风量系统侧送侧回可变新风比候机
9、区全空气定风量系统侧送侧回可变新风比到达通道全空气定风量系统侧送侧回可变新风比远机位候机全空气定风量系统顶送顶回可变新风比商业风机盘管 + 独立新风顶送顶回过渡季增大新风餐饮风机盘管 + 独立新风顶送顶回过渡季增大新风VVIP多联机空调末端 +独立新风顶送顶回VIP/ 头等舱风机盘管 + 独立新风顶送顶回过渡季增大新风办公风机盘管 + 独立新风顶送顶回过渡季增大新风3.4 通风系统各类用房设有机械送、排风系统,通风配置如下表:房间名称排风送风备注换气次数 (h -1)方式换气次数 (h-1)方式公共卫生间15机械-自然渗透补风热力交换站房8机械排风的 80%机械水泵房5机械排风的 80%机械操
10、作间20机械-自然渗透补风大型操作间设空调补风低压配电间风量由热平衡机械排风的 80%机械注1按变压器容量的1.5%确定计算确定发热量高压配电间8机械排风的 80%机械注1UPSEPS 电源风量由热平衡机械排风的 80%机械注1按 UPSEPS 容量的 20%确定间计算确定发热量柴油发电机房按样本数值发电机自带排风与燃烧空机械风冷型柴油发电机气量之和应急电源油箱间、储油6机械5机械风机防爆型间、柴发平时钢瓶间5机械-自然渗透补风气体灭火保护5机械-自然渗透补风灾后排风的房间楼层配电室、4机械-自然渗透补风部分发热量大的配电间设有弱电间空调站坪配电间8机械-自然渗透补风隔油间15机械排风的 80
11、%机械排风配活性碳过滤吸烟室50机械-邻室补风湿式报警阀4机械-自然渗透补风注 1:当机械通风不能满足使用条件所要求的室内温度时,开启空调系统3.5 消防防、排烟系统本项目为大空间大跨度建筑,现行消防设计规范无法涵盖其所有内容,因此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分为消防性能化设计和消防设计规范设计二部分内容。3.5.1依据消防设计规范设计的范围及内容如下:a. 对于无条件实现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合用前室以及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每二、三层设一个常开风口,前室每层设一个常闭风口。机械加压系统送风量保证楼梯间压差 40 50Pa, 前室压差 25 30Pa,门洞断面风速大于 0
12、.7m/s 。为防止楼梯间或前室压力过大,送风系统上设超压旁通。b.对于 -6.500m 标高的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单个防烟分区面积按500m2设置,排烟量按每平米60 m3/h设计,并设置机械补风系统,风量为排烟量的50%。c. 对于± 0.000m、 +4.500m 、 +9.000m标高的办公等区域内的以下部分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单个防烟分区面积按 500m2设置,排烟量按每平米60 m3/h 设计:面积超过 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d.当排烟系统
13、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其风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3.5.2依据消防性能化设计的范围及内容如下:a. 对于 -7.000m 标高的换乘通道,± 0.000m标高的迎客大厅、行李提取厅、行李处理机房、远机位候机,+4.500m标高的到达通道、+9.000m标高的大空间非敞开商业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其单个防烟分区面积按2000m2设置,排烟系统风量按照该系统所承担的最大防烟分区排烟量确定。各区域排烟量依据火情设定法确定,具体数值如下表所列:设计火灾最小清晰单个防烟分区层高吊顶标高具体位置规模高度机械排烟量mmMWmm3/h-7.000m换乘通道75
14、.52.12.1544000±0.000m行李提取厅95.52.92.1552060±0.000m迎客大厅95.52.92.1552060±0.000m行李处理机房(高跨)9-2.92.594700±0.000m行李处理机房(低跨)4.5-2.92.0542000±0.000m远机位候机95.52.12.1543500+4.500m到达通道4.532.11.923000+9.000m非敞开商业52.81.81.8818000b.对于 +4.500m标高局部为上空的到达通道、候机,+9.000m标高的办票大厅、候机厅等高大空间设置高侧自动排烟窗,
15、排烟窗的面积为其所在区域地面积的2%。c.对于 -5.000m 标高共同沟设置机械排烟及补风系统,其单个防烟分区面积按21000m 设置,排烟量按 6次 / 小时换气次数计算,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3.5.3防火阀门设置a.空调通风系统及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需设置70防火阀的场所:管道穿越防火分区、防火单元、防火隔离带、通风、空调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处、穿越楼板处、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b.排烟风管设置280防火排烟阀的场所: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区、防火单元、防火隔离带、各类机房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穿越楼板处、垂直排烟风管与每层水平排烟风管的交接处。c
16、.排烟风机前设置与排烟风机机械连锁的280防火排烟阀。d.板式排烟口或排烟阀+风口形式的排烟口需设置可现场手动打开排烟口的机械手动装置,考虑到大空间区域无条件设置此类手动装置,其排烟阀需具备电动打开与电动关闭功能。3.5.4消防阀门、风机的控制:防排烟系统中的风机及阀门均纳入消防控制中心进行监控,用作机械排烟和消防补风的常闭防火阀/ 风口应与对应系统风机连锁,当阀门/ 风口手动开启后,应能启动风机进行送风或排烟。3.6楼宇自控系统要求本项目设置楼宇自控系统,采用直接数字式DDC 集散式自动控制系统,即中央监视、就地控制系统。热力交换站范围内的冷、热水系统采用冷热监控系统(工业性PLC 控制),
17、楼宇自控系统对其只监不控。a. 冷热监控系统本监控系统含冷水直供系统控制与热水系统控制二大部分,该系统采用工业性PLC 控制,传感器为工业级。系统与能源中心冷冻监控系统相集成,并与航站楼的楼宇自控系统通过通讯接口予以连接。冷水直供系统控制内容:三次变频冷水泵组与余压利用旁通阀组中的长行程电动调节蝶阀由三次侧最不利环路压差信号进行控制,当能源中心二次泵侧所提供的资用压头满足三次侧最不利环路压差时,三次变频冷水泵组及其对应的电动二通阀关闭,余压利用旁通阀组中的长行程电动调节蝶阀以三次侧最不利环路压差为控制目标进行调节;当二次侧所提供的资用压头无法满足三次侧最不利环路压差时,三次变频冷水泵组及其对应
18、的电动二通阀开启,余压利用旁通阀组中的长行程电动调节蝶阀关闭,三次变频冷水泵组以三次侧最不利环路压差进行变频调节以及台数控制。热水系统控制内容: 根据用户侧回水总管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流量和温度,计算需求热量。根据末端检测值与设定值的对比进行换热器的台数控制。比例调节高温侧电动调节阀,使用户侧热水供水温度保持设定值。以用户侧最不利环路压差为控制目标,对用户侧热水泵进行变频调节。冷、热工况切换:依据供冷、供热期的需求,控制冷水管路系统及热水管路系统上的电动二通阀,实现冷、热工况切换。闭式定压装置和在线自动化学加药的控制箱由设备生产厂家随设备带来,与冷热监控系统通过485 接口进行监视。b
19、. 全空气系统控制要求变频风机系统:当系统风量大于等于额定风量的50%时,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开度保持在100%,以室内温度或回风温度作为控制目标,变频调节系统风量;当系统风量小于额定风量的50%时,锁定系统风量,以室内温度或回风温度作为控制目标,调节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开度。常规定风量系统:以室内温度或回风温度作为控制目标,调节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开度。从 -6.500m 标高土建新风沟取新风的空调系统:空调箱新风入口设置数字式定风量装置及过渡季电动新风阀。当系统处于空调季工况时,开启数字式定风量装置,关闭过渡季电动新风阀,空调季新风送风机以新风管内静压为控制目标进行变频调节;当系统处于过渡季工况
20、时,关闭数字式定风量装置,开启过渡季电动新风阀,开启过渡季新风送风机,空调季新风送风机工频运行(打开新风管管路旁通阀门)。其它通用控制要求:空调机组风机启停、故障、报警、运行状态显示和手自动状态显示;空调系统各种温、湿度监示;空调机组风过滤器阻塞报警;水侧自控阀与空调系统运行连锁;与BA 系统通讯实现监示、启停和再设定;空调季空调系统过渡季及冬季工况可变新风比免费供冷控制。c. 新风机组控制要求变频风机系统:空调季工况时,系统以设计新风量运行,以新风设定温度作为控制目标,调节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开度。过渡季或冬季供冷工况时,系统以增大新风量运行,并关闭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常规定风量系统:以新风设
21、定温度作为控制目标,调节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开度。其它通用控制要求:新风机组风机启停、故障、报警、运行状态显示和手自动状态显示;空调系统各种温、湿度监示;空调机组风过滤器阻塞报警;水侧自控阀与空调系统运行连锁;与BA系统通讯实现监示、启停和再设定。d.风机盘管控制:以房间温度为控制目标,调节风机盘管回水管上设置的电动二通阀(ON-OFF),风机盘管均为就地控制,带三速开关。e.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系统(VRF)控制 : VVIP用房、各类控制中心及机房的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系统自带控制系统,实现室温控制和末端计费,同时与BA系统通讯实现监示、启停及再设定。f.其它系统控制:通风系统风机启停控制、故障报警
22、、运行状态和手/ 自动状态监示;各种电动设备的启停控制、故障报警、运行状态和手自动状态监视;空调计量要求;所有消防防排烟设备纳入消防控制中心统一管理,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将有接口与消防中心进行通讯。3.7 节能3.7.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3.7.1.1屋面、墙体及楼板等的热工性能a. 屋面传热系数2(浙江省) DB33/1036-2007相关要求)。K=0.5 W/m .K(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b. 外墙全楼加权平均传热系数2(浙江省) DB33/1036-2007K=0.69 W/m .K(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关要求)。c. 底部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楼板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2(浙K=0.
23、69 W/m .K(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江省) DB33/1036-2007 相关要求) 。3.7.1.2 外窗、天窗热工性能参数序窗墙(屋顶)比传热系数 K W/(m 2· K)遮阳系数 Sw朝向号是否是否是否设计值规范值设计值规范值设计值规范值满足满足满足1东向0.59 0.7是2.1 1.8否0.260.28是2南向0.68 0.7是2.1 1.8否0.260.28是3西向0.58 0.7是2.1 1.8否0.260.28是4北向0.64 0.7是2.1 1.8否0.280.35是5天窗0.22 0.2否2.6 2.0否0.380.28否3.7.1.3 本项目规定性指标未满
24、足要求,须进行围护结构节能动态计算,经计算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7.2 空调负荷计算a.空调总冷负荷计算为24 小时逐时负荷计算,空调冷热负荷采用华电源4.0 版负荷计算软件进行计算确定。b. 总建筑面积为215281m2),经计算夏季空调设计冷负荷为17528kW,115211m(含地下附属工程建筑面积单位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152.1W/m 2;冬季空调设计冷负荷为8453kW ,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指标为73.3W/m 2。3.7.3 规定性节能设计要求a. 空调主要设备能效比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能源效率IPLV 3.2W/W ;单元式机组能效比2.8W/W (不接风管)。
25、空调冷、热水泵耗电输冷(热)比(EC(H)R值)计算与判断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相关要求计算如下:热力计算值限定值是否交换系统编号计算限定满足站编水泵设计参数EC(H)RABaL TEC(H)R规范号值值要求31#CWP-2B-14300m/h,36mH 2 O,75%;0.017840.003749280.0187658050.02915是三用一备32#CWP-1B-13340m/h,34mH 2 O,75%;0.016710.003749280.0196444050.02747是二用一备33#CWP-1B-46315m/h,34mH 2 O,75%
26、;0.016660.003749280.0196444050.02747是二用一备31#HWP-2B-13165m/h,23mH 2 O,85%;0.0081550.003858210.01353580100.01113是二用一备32#HWP-1B-13140m/h,22mH 2 O,85%;0.0078640.003858210.01386440100.01045是二用一备33#HWP-1B-46130m/h,22mH 2 O,85%;0.0076880.003858210.01386440100.01045是二用一备 空调冷、热水泵循环水泵输送能效比(ER 值)计算与判断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
27、计标准(浙江省) DB33/1036-2007相关要求计算如下:热力交换站编号系统编号计算值限定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水泵设计参数计算 ER值求31#CWP-2B-14300m/h,36mH 2O,75%;0.01410.0241是三用一备2#CWP-1B-1330.01330.0241是340m/h,34mH 2O,75%;二用一备33#CWP-1B-46315m/h,34mH 2O,75%;0.02410.0133是二用一备31#HWP-2B-13165m/h,23mH 2O,85%;0.00630.0065是二用一备32#HWP-1B-13140m/h,22mH 2O,85%;0.00650.
28、0061是二用一备33#HWP-1B-46130m/h,22mH 2O,85%;0.00610.0065是二用一备空 调 箱 风 机 的 单 位风 量 耗 功 率 0.52w/(m 3/h) ; 普 通 机 械 通 风 系 统 风 机 的 单 位 风 量 耗 功 率 0.32w/(m 3/h) 。各风系统风机最大单位风量耗功率(Ws)或风系统最不利风管总长度详见设备材料表及计算书。b. 空调水管绝热材料(导热系数)、规格(厚度) :空调水管绝热材料名称导热系数W/ (m.K )管径 ( mm)厚度 ( mm)DN 100 (室内管道)32100<DN250 (室内管道)38难燃 B 级闭
29、孔橡塑发泡DN 250(室内管道)400.035 (20 )DN 100(室外管道)40保温材料100<DN250 (室外管道)45DN 250(室外管道)50共同沟内所有规格管道64c. 空调风管绝热材料(导热系数)、规格(厚度) 、热阻:导热系数 W/厚度 (mm)计算热阻空调风管绝热材料名称管径 (mm )(m2.K/W )(m.K )所有 (空调区域)300.9375离心玻璃棉板0.032 (24 )401.25所有 (非空调区域)d. 系统节能设计 高效设备的选取,合理的台数选配。 大空间全空气系统采用可变新风比的措施,过渡季可实现新风免费供冷。 对于无法开窗的内区办公等区域,
30、新风系统可加大新风量,实现免费供冷。 对于具有24h 工作需求的区域,设置独立空调系统,避免大系统低负荷率下运行的时间。 对于风机电机功率大于等于15kW 的空调箱采取变频措施,降低风侧输送能耗。 空调冷水系统采用三次泵直供方式,充分利用二次侧管路的资用压头。冷水系统供回水温度采用8大温差设计。 三次冷水泵及用户侧热水泵均采用变频措施。 高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的气流组织方式。3.8环保充分考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周围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建筑物内互相之间的影响,评估空调和通风设备的噪声、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所有冷冻、 空调通风设备均选用高效低噪声型,采取必要消声、隔振措施达到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
31、或标准。a. 热力交换站房、空调机房、风机房等设备噪声大的场所土建进行消声处理。b. 水泵、风机、空调箱等振动及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在机房内,水泵设置减振台座,风机及空调箱设置减振台座或减振垫块。设备采取降噪措施。c. 局部在平顶内吊装的风机盘管、多联式空调系统末端、小型离心式管道风机、排气扇等均采用减振吊架。d. 空调、通风系统均安装消声器,大型空调系统及对噪声要求高的场所空调送、回风管采用二级消声器,使室内、外的噪声达到规定的要求。风口的风速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以防二次噪声的产生。e. 隔油间等的废气有较浓的异味,经过活性炭过滤后,通过专用管道排放,并与新风取入口保持规范要求的距离。二施工
32、说明1. 一般规定1.1 空调通风工程的施工与验收应按本说明进行,所有设备应按照生产商的要求和说明进行安装,说明中未详之处均应遵照国家标准执行,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应严格按照下列国家规范进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20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GB 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006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 98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 2010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 201
33、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84 201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 50185 20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通用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1998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1.2尺寸单位管道标高以米计,其余尺寸以毫米计。1.3系统标高所注标高除特别注明以该层建筑楼面为起算标高外,其余均以建筑地坪为±0.000 的相对标高。 水管、圆形风管的标高均表示管中心的高度位置;矩形风管的标高均表示该管底面(不包括保温层) 的高度位置
34、。1.4本说明中所述压力均指表压。1.5为确保工程质量,凡涉及本工程的主要设备和材料、重要阀门等产品需经对产品技术性能参数确认后方能进行施工安装。1.6 本工程说明为图面局部说明外空调通风工程施工综合说明,其优先级依次为:? 图面局部说明? 本施工说明? 规范一般性规定1.7 管线制作安装前,应仔细解读建筑空间和装修平顶标高等各方面的要求,现场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沟通,与其他设备专业在管线安装上有冲突无法协调时,应及时告知设计。1.8 本说明与图纸同等有效,若图中未表示的内容而说明中要求的,应视为设计内容的一部分,在投标中应考虑该部分的工作量。1.9机房及系统施工要求a. 热力交换站热力交换站
35、房内设有水泵、板式热交换器、加药装置、定压膨胀水箱、水阀组、电器控制柜组、流量计、能量计等设备。施工原则为:设备房内应有主通道,主管道净宽不宜小于2m。主通道的净高应不低于2.2m ;阀门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检修;过滤器的排污口应便于人员操作;温度计、压力表应设置在操作人员便于观察处,高位的温度计及压力表在就地安装的同时,应同时设置远程的温度计及压力表;阀门及法兰连接的可拆卸部件不应安装在变频器、电器控制柜组、电机的上方;流量计及能量计的安装应满足直管段的要求(前10倍后 5 倍);闭式定压装置和在线自动化学加药装置的控制箱面板应面对检修通道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b.空调机房空调机房内设有空调箱、空调
36、箱盘管水阀组、强电控制箱及 BA控制箱等设备。大于325000m/h 风量的空调箱冷水盘管为上下盘管形式,投标时应考虑相应的连接管道及软接头。新、回风电动调节阀由空调箱厂家配套,空调箱上电动调节水阀组设有旁通管。空调机房内新风空调箱的加湿管接自机房范围内的加湿给水管,投标时应充分考虑自该给水管至新风机组间的管道工程量。施工原则为: 设备房内应有主通道,主通道的净高应不低于2.2m(局部机房空间紧张时可降为2.0m);空调箱检修门应便于开启,任何管道及桥架、支架安装时应注意检修门的开启要求;空调箱水阀组应接近空调箱,机房层高允许时,应采用立管敷设,水阀组上的阀门、Y 型过滤器应便于检修和拆卸,温
37、度计及压力表应设置在操作人员便于观察处,阀门及法兰连接的可拆卸部件不应安装电器控制柜上方;穿越楼板的防火阀应安装在可操作处,当距离楼板200mm以上时,风管外加 1 小时防火板包裹;风管与外墙百叶的连接应紧密,不应有缝隙;由于机房内墙上及楼板上建筑设有消声板,支架安装时应与土建充分协调;空调风管及水管支架应尽量采用吊支架,当采用落地支架时,应注意检修通道的畅通性。投标时应充分考虑空调机房内水管支架的用材量。 大型空调机房空调箱凝结水排至机房明沟,小型空调机房排至地漏,机房明沟布置、凝结水管走向及管径待空调机房详图阶段明确,投标时应充分考虑相应凝结水管工程量。c. 设备机房 设备机房主要指变配电
38、室、柴油发电机房、UPS电源间。这些机房需待甲供设备招标确定后,配合相关工种进行管线的进一步综合。 施工原则为:风机及风管应尽可能不布置在在电器设备正上方;分体空调不应放置在电柜及变压器的正上方。d. 风系统:由于本风管安装工作量较大,风管安装前,应与其他专业协调配合,使工序合理。施工原则为:管道避让要求为普通风管让消防风管、一般通风管让空调风管(大小相差不大)、小风管让大风管;设备进、 出管段的渐缩、 渐扩管应保持一定的长度, 不宜太短; 风管重叠安装时, 应充分考虑保温的空间,有吊顶的空间,应仔细阅读吊顶装修平面图,了解风口的布置位置,发现暖通专业风口位置与装修平顶图不符时,应及时协调解决
39、;所有消防用阀门和调节阀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排烟风管不应采用静压箱,也不能随意翻上翻下。e. 水系统:水系统的安装应与其他专业协调配合,使工序合理,空调水管不应穿越强、弱电机房。施工原则为:空调冷水管应尽量避免上翻,必须上翻时应在最高点设置自动放气阀;空调冷凝水管可按图视现场具体情况稍作调整并应在投标时考虑此部分的报价。1.10 消防安装要求a. 消防楼梯间正压送风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排烟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加常闭风阀,此常闭风阀应设有就地开启装置。b.未设置在专用机房内的正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用耐火极限为2 小时的防火板外包。c.排烟风管穿越二个防火分区和设置在走道内时,采用1小时防火板外
40、包;当排烟风管穿越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或楼梯间时,采用2 小时防火板外包;当排烟风管和正压送风管设置在同一空间时,二风管均用1小时防火板外包。 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 (厚度不小于50mm的岩棉板)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d.风管穿过防火墙和非燃烧体楼板等防火分隔物, 穿墙处风管厚度不应小于2.0mm,且在墙体内预埋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 厚的防护套管 , 防护套管与风管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害的柔性材料封堵,当防火阀距墙距离200mm时应,超出段风管采用耐火极限为1 小时的防火板外包。e.排烟系统的阀门应保证有2mm的厚度,在风压差与风机压头相同时,应保证漏风量在5以下, 以避
41、免消防监测时由于阀门的大量漏风而造成排烟风量不足。f.防火阀的易熔片或其他感温, 感烟等控制部件动作时,风阀应能顺气流方向自行严密关闭,并应设有单独支吊架等防止风管变形而影响关闭的措施。g. 通风系统的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等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保温材料的粘结剂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排烟风管柔性接头采用非燃材料制作。h. 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 必须装设防护罩 ( 网 ) 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2. 风管选材及安装要求2.1 各类风管材料及要求a. 空调风管、通风管、消防加压送风管及消防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空调风管、通风管采用共板法兰连接,漏风量在 1以下。消
42、防风管采用角铁法兰连接。风管的制作、配件、钢板厚度和允许漏风量、风管间连接及加固等均应按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并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钢板厚度( mm)排烟风管厚度( mm)风管法兰6300.60.825x363010000.81.030x4105012501.01.230x4 12501.21.240x4b. 接风口应采用镀锌钢板风管支管连接的方式,若由于现场条件限制并在设计认可的前提下,才可使用软风管,具体设置要求如下:软风管需带有钢丝撑筋的双螺旋铝塑复合软管,长度不宜大于2m;用于保温的风管时, 应采用双螺旋铝塑复合保温软管,保温层采用厚度
43、为30mm,容重为 24kg/m3 , 导热系数不大于0.035W/m.k 的离心玻璃棉。 安装时软管应尽量平直,不得有瘪管和急弯;与钢板风管的连接应密封、牢固。2.2 安装要求a.风管弯曲半径取1.0D ,矩形风管的长边大于或等于500 时,应做导流片。图中表示为直角弯的风管,若现场有条件增大弯曲半径,应尽量做弯管,以减少风系统阻力。直角弯的风管必须做导流片,不能因为图上未有导流片的表示而不安装。风管应尽量避免做静压箱,必须做静压箱时,风管入口处应适当放大尺寸。b.一般风管上用的软接管采用B1 级难燃绿色维纶防火帆布【注 1】制作;排烟风管上使用的软接管采用A 级不燃带钢丝玻璃纤维硅树脂复合软接头,用双面保护凸缘卷边的方法与钢板结合,应能满足在280条件下正常使用30min ,并应有消防检测部门的检测合格报告。【注 1】:氧指数不小于35;燃烧后炭化,不液滴;厚度不小于0.40mm;常温下伸缩10000 次不破裂。c.一般风管的法兰之间可采用厚35mm的闭孔海绵橡胶板(橡胶板)作密封垫圈;防火阀及排烟风管的法兰垫圈采用厚35mm的防火膨胀密封件(不燃)。d.风管支、 吊、托架的安装不得损坏绝热层和隔汽层,可参照国标08k132 中“金属、 非金属风管支吊架”进行。e. 风管止回阀安装时,必须保证其叶片吹起方向上有足够的直管段长度,确保叶片不受挡、不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车车况检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汽车保养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大类
- 第五课 在变化中成长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鄂科版
- 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国)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相似三角形(13大考点60题)(第1期)解析版
- B Seasonal activities (Speaking)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
- 2025年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考试必考专业知识考试题库(370题)
-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苏教版
-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单元 宋元时期 第10课《元朝的统一》说课稿2 川教版
- Unit 7 Culture and Cultural Diversity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冀教版必修二-冀教版2004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增强CT造影剂外渗课件
- 塑料的性能教学课件
- 学习2025社保新规解读课件
- BMS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元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2022-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60篇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2025版新能源项目保证担保借款合同
-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管理制度
- 2025年行政管理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校园绅士淑女教育实施纲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