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讲议_第1页
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讲议_第2页
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讲议_第3页
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讲议_第4页
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讲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建筑门窗工检测技术规程jgj/t205-2005备案号备案号j991-2010一、制定背景和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一、制定背景和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根据建设部建标根据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号2008年工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建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制订建设行业标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制订建设行业标准建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由于。由于建筑装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20210-2001列

2、出列出的门窗工程验收现场检验方法多为观察、尺量,的门窗工程验收现场检验方法多为观察、尺量,没有明确观察的方法,没有明确尺量的位置和没有明确观察的方法,没有明确尺量的位置和数量,导致实际检测工作中随意性很强,结果数量,导致实际检测工作中随意性很强,结果可比性差,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和可比性差,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检测水平的提高。检测水平的提高。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程编制实施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题编制实施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题 审查组意见:审查组意见:与会专家听取了编制组关于与会专家听取了编制组关于规程规程的制订过程和的制订过程和内容的汇报,对内容的

3、汇报,对规程规程逐条进行了审查,形成逐条进行了审查,形成如下审查意见:如下审查意见: 、规程规程内容全面,技术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内容全面,技术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相关技术标准相协调,符合我国工程建设强,与相关技术标准相协调,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的需要。的需要。、规程规程送审文件齐全,文字规范、准确,符送审文件齐全,文字规范、准确,符合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编写规定。合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编写规定。3 3、规程规程充分吸取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和检测充分吸取了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的意见,细化了门窗质量检测方法,对于保单位的意见,细化了门窗质量检测方法,对于保证建筑门窗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证建筑

4、门窗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 4、规程规程首次提出的门窗静载试验、淋水试验、首次提出的门窗静载试验、淋水试验、撞击试验等检测方法和既有建筑门窗检测规定,撞击试验等检测方法和既有建筑门窗检测规定,具有创新性。具有创新性。二、检测方法二、检测方法本标准主要含盖的检测方法共八种本标准主要含盖的检测方法共八种1、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检测(试验室)、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检测(试验室)2、门窗现场气密性检测、门窗现场气密性检测3、门窗现场淋水检测、门窗现场淋水检测4、门窗静载检测(现场抗风压)、门窗静载检测(现场抗风压)5、门窗现场撞击性能检测、门窗现场撞击性能检测6、红外热像仪检测外门窗框与

5、墙体间密封缺陷害、红外热像仪检测外门窗框与墙体间密封缺陷害7、门窗保温性能检测、门窗保温性能检测8、门窗隔声检测、门窗隔声检测1、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检门窗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检测测gb/t7106 检测数量:检测数量:3樘樘 检测顺序:气密性、水密性、检测顺序:气密性、水密性、p1、p2 (p2)、p3 (p3) 主要定义:主要定义:1) 外门窗外门窗:建筑外门窗的统称。建筑外门窗的统称。2)压力差: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压力差:外门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绝对压力差值。气绝对压力差值。3)气密性: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气密性: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

6、力。空气渗透的能力。4)标准状态)标准状态:293k(20)、压力、压力101.3kpa.5)开启缝长)开启缝长:开启缝总和,以内表面测定为开启缝总和,以内表面测定为准。准。6)试件面积:外门窗框外侧范围内的面积,)试件面积:外门窗框外侧范围内的面积,不包括安装用附框的面积。以室内表面积不包括安装用附框的面积。以室内表面积测定为准。测定为准。7)水密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水密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8)抗风压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抗风压性能: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五金件松动、

7、开启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等功障碍的能力。困难等功障碍的能力。9)相对法线挠度:面法挠度和两端测点间距)相对法线挠度:面法挠度和两端测点间距离离l的比值。的比值。 气密性:气密性:1)检测顺序检测顺序:正预备加压正预备加压正检测加压负预备加压负正检测加压负预备加压负检测加压检测加压2)检测渗量:检测渗量:附加渗量附加渗量:设备与连接部位渗透量。设备与连接部位渗透量。总渗透量:门窗渗透量附加渗透量总渗透量:门窗渗透量附加渗透量门窗渗透量:总渗透量附加渗透量门窗渗透量:总渗透量附加渗透量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检测渗透量(检测渗透量(100pa)标准渗透量标准渗透量(100pa

8、)定级渗透量(定级渗透量(10pa)例题:某外窗试验温度为例题:某外窗试验温度为26,空气压力为,空气压力为100.5kpa关态下测得:平均总渗透量为关态下测得:平均总渗透量为51.8(m3/h),平均附加渗透量为平均附加渗透量为9.45(m3/h)。解:解:100kpa下渗透量:下渗透量:qt=51.8-9.45=42.35(m3/h) 标准关态下渗透量:标准关态下渗透量:q=293/101.342.35x100.5/299=41.17(m3/h)10kpa下渗透量:下渗透量:41.17/4.65=15.3(m3/h)4)定级定级: 将三樘试件的将三樘试件的q1 值和值和(或)(或) q2值

9、分值分别对照定级表按照缝长和面积各自确定所别对照定级表按照缝长和面积各自确定所属等级属等级 。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正、负压测值分别定级。试件所属等级。正、负压测值分别定级。水密性:水密性:1)加压方式:稳定加压法、波动加压法)加压方式:稳定加压法、波动加压法2)检测预序:)检测预序:预备加压检测加压预备加压检测加压3)定级:以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检测)定级:以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检测压力值为该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如果工压力值为该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如果工程水密性能指标值对应的压力差值作用下程水密性能指标值对应的压力差值作用下未发生渗漏

10、,则此值作为该试件的检测值。未发生渗漏,则此值作为该试件的检测值。综合方法为:一般取三樘检测值的算术平均综合方法为:一般取三樘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值。 抗风压抗风压1)概念:概念:p1:变形检测压力:变形检测压力(l/300、 l/450等)等)p2:反复加压检测压力,:反复加压检测压力, p2 1.5 p1 。p3: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压力,: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压力, p3 2.5 p1 , p2 0.6 p3 。p2:工程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压力,:工程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压力, p20.6 p3p3:工程检测定级加压检测压力工程检测定级加压检测压力2)检测型式:工程检测、定级检测)检测型式:工程检

11、测、定级检测3)检测序顺:)检测序顺:预备加压变形检测(预备加压变形检测( p1 )计算、比较计算、比较预备加压反复加压检测(预备加压反复加压检测(p2、 p2)定)定级检测(级检测( p3、 p3)4)定级:定级:定级检测:定级检测: p2 、 p3工程检测:当工程检测:当p3 p3时时, p2、 p3 当当p3 p3时时, p2 、p3 p2、 p2,用用p2、 p2前一级前一级 p2、 p2,用用p3、 p3前一级前一级5)例题例题:某外窗玻璃为单玻试验变形检测结果如下某外窗玻璃为单玻试验变形检测结果如下表表(受力杆件受力杆件l=1500mm)解解:(1)相对挠度相对挠度:(1500-2

12、0)/300=4.93(mm)(2)p1=750+(1000-750)/(5.47-3.97) (4.93-3.97)=910(pa)压力(pa)02505007501000传感器位移(mm)a25.62 25.67 25.69 25.75 25.81b26.10 27.59 28.89 30.27 31.84c25.42 25.48 25.52 25.69 25.77b01.452.703.975.47(3)p2=1.5p1=1.5910=1365(pa)(4)p3=2.5p1=2.5910=2275(pa)定级检测:定级检测:p2=1365(pa)、)、p3=2275(pa)工程检测:工程

13、检测: 假设假设 p3=2200pa,用用p2=1365(pa)、 p3=2200(pa)反复加压和定级检测。)反复加压和定级检测。若若p3=2300pa,用,用p2=1365(pa)、)、p3=2275(pa)反复加压和定级检测,结)反复加压和定级检测,结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6)综合评定:)综合评定:以三个试件最小值。以三个试件最小值。.工程式实例工程式实例:1)记录记录2)报告报告.检测中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检测中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气密性检测应注意密封气密性检测应注意密封.2)抗风压检测时抗风压检测时,位移传感器应根据位移传感器应根据l/300等留等留有余量有余

14、量.3)抗风压检测时抗风压检测时,应比较应比较-p1与与p1,当当 -p1p1,应先做应先做p2 、p3或或p2、 p3 。当当 -p1p1,应先做应先做p2 、p3或或p2、 p3 。当当 -p1p1,应先做应先做-p2 、-p3或或-p2、 - p34)输入参数注单位。输入参数注单位。5)受力杆件的选择)受力杆件的选择,可用多个位移传感器或可用多个位移传感器或根据根据jgj/t140-2005附录附录d.三、现场门窗气密性、淋水、静载 气密性1) 设备2)检测数量:标准未明确,一般三樘。3)检测渗量: 附加渗量:设备与连接部位渗透量。总渗透量:门窗渗透量附加渗透量门窗渗透量:总渗透量附加渗透量4)检测序顺: 预备加压检测加压预备加压检测加压;检测加压100pa、150pa两级。预备加压300pa 。5)数据处理: 检测渗透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