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调张籍》赏析_第1页
韩愈《调张籍》赏析_第2页
韩愈《调张籍》赏析_第3页
韩愈《调张籍》赏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韩愈调张籍赏析 调张籍 韩 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锒。 惟此两夫子,家居蟀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解释: 调:调

2、侃。 金薤:书体有金错书和倒薤书。 毫芒:言李杜诗为天仙所收,流落人间极少。 八荒:八极。古以为九州在四海,四海又在八荒之内。 襄:更移,引伸为纺织。 颉、颃:上、下飞翔貌。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某些人不公正的贬抑。韩愈在此诗中,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在对李、杜诗歌的评价问题上,韩愈要比同时的人高明得多。 本诗可分为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对李、杜诗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讥斥"群儿'谤伤前辈是多么无知可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句,已成为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千古定评了。

3、中间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力写对李、杜的钦仰,赞美他们诗歌的高度成就。其中"伊我'十句,感叹生于李、杜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特别是读到李、杜光彩四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景:就象大禹治水那样,挥动着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堙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惟此'六句,感叹李、杜生前不遇。天帝要使诗人永不停止歌唱,便故意给予他们升沉不定的命运。好比剪了羽毛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痛苦地看着外边百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平生'六句,惋惜李、杜的诗文多已散佚。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金玉般优美的诗歌,但其中多被仙

4、官派遣神兵收取去了,流传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末十二句为第三段。"我愿'八句,写自己努力去追随李、杜。诗人希望能生出两翅,在天地中追寻李、杜诗歌的精神。他终于能与前辈诗人精诚感通,于是,千奇百怪的诗境便进入心里:反手拔出大海中长鲸的利齿,高举大瓢,畅饮天宫中的仙酒,忽然腾身而起,遨游于广漠无穷的天宇中,自由自在,发天籁之音,甚至连织女所制的天衣也不屑去穿了。最后四句点题。诗人恳切地劝导老朋友张籍:不要老是钻在书堆中寻章摘句,忙碌经营,还是和我一起向李、杜学习,在诗歌的广阔天地中高高飞翔吧。 韩愈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流派。叶燮原诗说:"韩诗为唐

5、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诗人以其雄健的笔力,凌厉的气势,驱使宇宙万象进入诗中,表现了宏阔奇伟的艺术境界。这对纠正大历以来诗坛软熟褊浅的诗风,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而调张籍就正象诗界异军崛起的一篇宣言,它本身的风格,最能体现出韩诗奇崛雄浑的诗风。 诗人笔势波澜壮阔,恣肆纵横,全诗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直下,而其中又曲折盘旋,激溅飞泻,变态万状,令人心摇意眩,目眩神迷。如第二段中,极写李、杜创作"施手时'情景,气势宏伟,境界阔大。突然,笔锋一转:"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豪情壮气一变而为感喟苍凉,所谓"勒奔马于嘘吸之间',非有极大

6、神力者何能臻此!下边第三段"我愿'数句,又再作转折,由李、杜而写及自己,驰骋于碧海苍天之中,诗歌的内涵显得更为深厚。我们还注意到,诗人并没有让江河横溢,一往不收,他力束狂澜,迫使汹涌的流水循着河道前流。本诗在命题立意、结构布局、遣词造句上,处处可见到独具的匠心。如诗中三个段落,回环相扣,展转相生。全诗寓纵横变化于规矩方圆之中,非有极深功力者何能臻此! 尤可注意的是,诗中充满了探险入幽的奇思幻想。第一段六句,纯为议论。自第二段始,运笔出神入化,简直使人眼花缭乱。"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用大禹凿山导河来形容李、杜下笔为文,这种匪夷所思

7、的奇特的想象,决不是一般诗人所能有的。诗人写自己对李、杜的追慕是那样狂热:"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他长出了如云般的长翮大翼,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尘,探索李、杜艺术的精英。追求的结果是"百怪入我肠'。此"百怪'可真名不虚说,既有"剌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又有"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下海上天,想象之神奇令人惊叹。而且诗人之奇思,或在天,或在地,或挟雷电,或跨天宇,雄阔壮丽。韩诗曰奇曰雄,如此诗者可见其风格了。 诗人这种神奇的想象,每借助于夸张和比喻的艺术手法,就是前人所盛称的"以想象出诙诡'。诗人这样写那些妄图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设喻贴切,形象生新,后世提炼为成语,早已家传户晓了。诗中万丈光焰,磨天巨刃,乾坤间的巨响,太山、长鲸等瑰玮奇丽的事物,都被用来设喻,使诗歌磅礴的气势和诡丽的境界得到充分的表现。 此诗是"论诗'之作。朱彝尊批韩诗说:"议论诗,是又别一调,以苍老胜,他人无此胆。'这所谓的"别调',其实应是议论诗中的"正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