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升学模拟试题_第1页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升学模拟试题_第2页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升学模拟试题_第3页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升学模拟试题_第4页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升学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升学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讪笑(shn) 忸怩(ni) 嗫嚅(ruò) 锲而不舍(qi) b、狼藉(jí) 狗窦(dù) 鲋鱼(fù) 受益匪浅(fi) c、兜鍪(móu) 唾手(tuò) 陨落(yn) 侃侃而谈(kn) d、隘口(ài) 殉职(xùn) 厮守(sh) 毛骨悚然(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2分) a、斑澜 叠起 枯躁 惊涛澎湃 b、摇蓝

2、 险峻 喧闹 妇孺皆知 c、蚱蜢 嗥鸣 浊流 马革裹尸 d、挚痛 畴划 慷慨 兀兀穷年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不能作袖手旁观的看客 b年轻 人要有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困难,努力拼搏。 c莫言在获奖演讲中与听众神聊海吹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d谈起互联网,那孩子说得滔滔不绝,左右逢源。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 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十三 五”规划五大理 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 党

3、和国家一切工作。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 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挽救 贯串 传扬 b拯救 贯串 传扬 c拯救 贯穿 弘扬 d挽救 贯穿 弘扬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 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

4、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走进图书馆,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明亮。因此,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托和重塑。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 a.“我们”是代词,“油墨”是名词,“走进图书馆”和“映照得明亮”都是动宾短语。 b.“当与书中各异的人和事交融时,我们会发觉生命的深意。”这个句子中,“人和事”作主语。 c.“只要我们常常置身于书的天地,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寄

5、托和重塑。”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7、仿句(2分) 生活可以吞没贪婪者的欲望之舟,也可以鼓起奋斗者的搏击之帆;_,_ 。 8名著填空。(4分) a在左面的石墙上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一处条石接缝较宽的地方,那是在靠近墙角的角落,从左面数过去的第三块条石。他用手指在接缝间用力挖了一下,湿润的石灰粉屑掉下了一点。新的发现,给他很大的启示,他拿定了主意。 许多日子过去了,a的手指早已磨破,滴着鲜血,但他没有停止过挖掘。石灰的接缝,愈挖得深,他的进度愈慢。脚镣手铐妨碍着他的动作,那狭窄的接缝也使他难于伸手进去。困难,但是困难不能使他停止这场特

6、殊的战斗。 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小说 (1) , a的名字是 (2) ,此时a是在 (3) ,这里是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选文中“他拿定了主意”是指a的 (4) 这一想法。 9、古诗文默写填空。(12分) (1)兔从狗窦入, _。 (2)_ ,悠然见南山。 (3) _,坐断东南战未休。 (4) 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商女不知亡国恨,_ 。 (6)邹忌修八尺有余,_ 。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想要为国立功的 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 ,_ 。 (8)李商隐无题中以景渲染别离伤感的句子是 _,_ 。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 _,_

7、 ”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1014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伏伽曰:“臣

8、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解释】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子姓:子 孙,子孙辈。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帝:指唐高祖。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9、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译文: 。 13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 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0、 14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4分) 王曰:“善。”乃下令 大悦,即诏。 (二)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5、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2分) 答: 16、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 的感情?(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0分) (一)阅读丁立梅的爱到无力一文,完成1721题。(22分) 母亲进厨房有好大 一会儿了。 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

11、,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端上来的菜,投合了人人的喜好。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这个袋子里装青菜菠菜,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是鬼子进村,大扫荡了。的确有点像。母亲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让我带回城,以便事无巨细地把我照顾好。 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我们的孩子,一齐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摸摸这个的手,抚抚那个的脸。这是多么灿烂热闹的场景啊,它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见影踪。

12、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母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却因找一把小锹,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最后在窗台边找到它。姐姐说,妈老了。 妈真的老了吗?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褶皱的核桃。 厨房里,动静不像往年大,有些静悄悄。母亲在切芋头,切几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思绪。她抬头愣愣看着一处,复又低头切起来。我跳进厨房要帮忙,母亲慌了,拦住,连连说:“快出去,别弄脏你的衣裳。”我看看身上,银色外套,银色毛领子,的确是不经脏的。 我继续坐到屋前晒太阳。阳光无限好,仿

13、佛还是昔时的模样,温暖,无忧。却又不同了,因为我们都不是昔时的那一个了,一些现实无法回避:祖父卧床不起已好些时日,大小便失禁,床前照料之人,只有母亲。大冬天里,母亲双手浸在冰冷的河水里,给祖父洗弄脏的被褥。姐姐的孩子,好好的突然患了眼疾,视力急剧下降,去医院检查,竟是严重的青光眼。母亲愁得夜不成眠,逢人便问,孩子没了眼睛咋办呢?都快问成祥林嫂了。弟弟婚姻破裂,一个人形只影单地晃来晃去,母亲当着人面落泪不止,她不知道拿她这个儿子怎么办。母亲自己,也是多病多难的,贫血,多眩晕。手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指头已伸不直了。家里家外,却少不了她那双手的操劳。 我再进厨房,钟已敲过十二点了。太阳当头照

14、,我的孩子嚷饿,我去看饭熟了没。母亲竟还在切芋头,旁边的篮子里,晾着洗好的青菜。锅灶却是冷的。母亲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尽。看到我,她恍然惊醒过来,异常歉意地说,乖乖,饿了吧?饭就快好了。这一说,差点把我的泪说出来。我说,妈,还是我来吧。我麻利地清洗锅盆,炒菜烧汤煮饭,母亲在一边看 着,没再阻拦。 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我背过脸去,我说,妈,城里什么都有的。我怕我的泪,会抑制不住掉下来。以前我总以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供我们吮吸。而事

15、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 (有改动) 17、请概括说明,从哪两件事中看出“我的母亲”老了?(2分) _ 18、赏析词句。(6分) (1)请赏析第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摸摸”“抚抚”的表达效果。(3分) 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背影看起来,真 小啊,小得像一枚皱褶的核桃”这个句子。(3分) _ 19、从叙述的方式看,第2段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_ 20、说说标题“爱到无力”的含义和作用。(4分) 21.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6分) 【链接材料】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

16、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我的母亲邹韬奋) 和链接材料的写作对象都是“母亲”,请从所表达的情感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 (二)阅读邱红丽的专注的力量一文,完成2227题。(18分) 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曾经拍到一组精彩镜头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落在沙地上准备觅食时,潜伏在沙地里的蛇猛地窜了出来。鸟儿便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由于力量有限,蛇依然攻击不止。鸟儿一边躲闪着蛇信,一边用爪子继续拍击着蛇的头部,其落点分毫

17、不差。在鸟儿拍击了1000多次之后,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 ,再也动不起来了。鸟的力量的大小显而易见,生物学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种鸟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蛇头的一个点,长时间专注地去拍打。 专注一点,不及其他,我们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儿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上拾东西一样,一粘一个准儿。孔子问道:“您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儿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

18、,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下五个弹丸都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当,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果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那又怎能捕到知了呢?” 现如今,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

19、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注地做好专业的事。 然而,不务正业的“专注”,“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 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在当今社会想要取得一点成绩,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浮躁、懒惰、拖延、没有方向、好逸恶劳,只要我比他们稍微专注一点、努力一点、用心一点、多学一点、多做一点,就已经走到很多人前面了。 如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聚焦 聚焦再聚焦,专注专注再专注,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 ,“将军赶路不追兔”的专注,把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一项事业中,一心一意干工作,全力以赴钻业务,心无旁骛创佳绩,那么,人生何愁不精彩辉煌? 让沸腾的心静下来吧,专心于自己当下的选择。滴水穿石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至柔的水,却穿透了石头,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1期,有改动) 2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3、文章用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