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_第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_第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_第3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今天,语文网跟大家分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由我整理,仅供参考: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这一诗的国度里,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块璀璨夺目、竞放异彩的瑰宝。同学们知道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豪放派的开创

2、者为北宋的苏轼,那么到了南宋是谁再举豪放之旗呢?对,是辛弃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投影课题及辛弃疾速写画)。 二、介绍 一位同学介绍,然后在大屏幕上展示有关的资料。 三、放朗读音乐 下面让我们伴随着悲壮激昂的琵琶音乐(选用古曲十面埋伏)走进这首词中,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和音节停顿。 四、梳通文意 1.结合解释一边读一边翻译。 2.出示检测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千古江山(久远的年代)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 金戈铁马(精锐部队) 元嘉草草(草率)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可堪回首(不堪、哪堪) (2)把下边句子中颠倒的次序倒过来。 英雄无觅

3、孙仲谋处(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犹记四十三年,望中扬州路烽火) 五、揣摩语言,品味欣赏意境和风格 首先一起朗读上阕。(师生同读) 问1: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问2:由这些景物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孙权、刘裕。) 问3:"觅'字换成"见'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觅'字准确地表现了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见'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问4:除了"觅'字之外,还有哪些词表现了对孙权的赞

4、扬? (英雄、风流。) 的确,辛弃疾对孙权十分崇拜,情有独钟。他在京口北固亭上的另一首怀古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出示南乡子词,师生共同吟读一遍。 问5:这一阕下面的两句话是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的感情?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句中的哪些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金、铁、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的雄姿:横戈跃马,驰骋沙场,如虎如貔,何其壮哉!) 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要读出此时的思想感情。师生齐读这句话。 问6:本阕写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我认为这种情感的产生

5、绝对不是偶然的,结合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建功立业、抗金杀敌的明主,这里怀古就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苟且偷安;同时也蕴涵了诗人对北伐抗金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 来,让我们怀着历史兴亡之感再次朗读这一阕。 问7:"元嘉草草北顾'一句中出现了两个贬义词,"草草'、"仓皇',这里为何辛弃疾要列举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 (当时独揽军政大权的外戚韩胄欲借金国势渐衰之机兴师北伐,建"盖世之功',巩固个人地位,便起用了闲居多年,已66岁的辛弃疾。辛弃疾认为当时

6、南宋还未具备战胜金兵的条件,因此这里列举历史事实的教训是表明自己对韩侥幸求逞是不赞成的,认为切不可草率从事。然而韩胄之流悍然不顾辛弃疾的劝告,次年率军出兵,大败被诛。历史证明辛弃疾是何等的深谋远虑!) 以下3句回忆自己43年出生入死,南来效命的往事。"四十三年'宕开一笔,由怀古转入忆昔伤今:当年词人亲身经历的扬州一带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迄今记忆犹新;"可堪回首'承上启下,转入现实。长江北岸瓜步山下,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庙前迎神赛会,鸦飞鼓响,香火缭绕,热闹非凡。 问8:这表明了南宋百姓怎样的精神状态? (表明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已经模糊。) 问9:面对这样

7、的场面,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句话中? (面对此景,无限痛心,"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包含无尽悲痛,这难道不是南宋王朝妥协投降,丧权辱国的严重恶果吗?) 问10:最后一句以疑问句作结,有何好处? (最后以疑问句收束全文,既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抒发了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让我们带着悲壮激愤的感情齐读这一阕内容。) 师小结:全词熔写景、咏史于一炉,怀古忆昔和伤时讽今密切结合,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时间和空间交接转换都极为自然流畅,纵横捭阖,一气贯注。格调沉郁,悲壮苍凉,大有幽燕老将之风,正如明代杨慎在词品中所评:"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清代陈廷焯也评价道:"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郭沫若也曾题联贴切评价了辛词的风格,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