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固体废弃物与环境PPT课件_第1页
环境学固体废弃物与环境PPT课件_第2页
环境学固体废弃物与环境PPT课件_第3页
环境学固体废弃物与环境PPT课件_第4页
环境学固体废弃物与环境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二、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和分类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和分类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性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1.资源性 2.污染的“特殊性 ”3.严重的危害性严重的危害性1. 侵占土地,造成资源浪费侵占土地,造成资源浪费: 2. 污染土壤污染土壤 :3. 污染水体污染水体 4. 污染大气污染大气 5. 影响环境卫生影响环境卫生四、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减量化:减量化:表5-1 美国利用几种废物再生产的环境效益分析废钢铁废 铝废 纸废玻璃节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减少水污染减少固体废物量节省用水量4774867697407097959710

2、0_237474351005843220-8050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一、一、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海洋投弃法土地耕作法压实干贮法筑坝堆存法露天堆存法建材品种主要可利用的固体废物类型水泥:用于生料配料、混合材料、外掺剂等相当于石灰成分的废石、铁或铜的尾矿粉,,粉煤灰、锅炉渣、高炉渣、煤矸石,钢渣、铜渣、铅渣、镍渣、赤泥、硫酸渣、铬渣,油母页岩渣、碎砖瓦、水泥窑灰、废石膏、电石渣、铁合金渣等砖瓦:烧制、蒸制或高压蒸制砖瓦铁和铜尾矿粉、煤矸石、粉煤灰、锅炉渣、高炉渣、钢渣、铜渣、镍渣、赤泥、硫酸渣、电石渣等;铬渣、油母页岩渣等只能供

3、烧制砖瓦砌块,墙板及混凝土制品废石膏、锅炉渣、高炉渣、电石渣、废石膏、铁合金水渣等混凝土骨料:普通混凝土及轻质混凝土骨料化学成分及体积固定的各种废石、自然或焙烧膨胀的煤矸石、粉煤灰陶粒,高炉重矿渣、膨胀矿渣、膨珠、水渣、铜渣、膨胀镍渣、赤泥陶粒、烧胀页岩、锅炉渣、碎砖、铁合金水渣等道路材料:用于垫层、路基、结构层、面层化学成分及体积固定的废石、铁和铜尾矿粉、自燃后的煤矸石、粉煤灰、锅炉渣、高炉渣、钢、铜、铅、镍、锌渣,赤泥、废石膏、电石渣等铸石及微晶玻璃类似玄武岩、辉绿岩的废石、煤矸石、粉煤灰、高炉渣、铜渣、镍渣、铬渣、铁合金渣等保温材料高炉渣棉及其制品,高炉水渣、粉煤灰及其微珠等其他材料高炉

4、渣可作耐热混凝土骨料、陶瓷及搪瓷原料,粉煤灰作塑料填料,铬渣作玻璃着色剂等冶炼和回收金属固体废物类型作炼铁原料作炼铁熔剂磁选回收铁回收有色金属回收金/锗/银/铟回收汞废钢铁、钢渣、钢铁尘泥、含铁量高的硫酸渣、铅锌渣、铜镍渣等转炉钢渣、平炉和电炉还原渣等煤矸石、粉煤灰、钢铁渣等铜、铅、锌、镍渣和粉煤灰等煤矸石、粉煤灰、铅锌渣等盐泥、含汞废水污泥等二、危险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固化和包胶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1.危险废物的管理要点(2)列名目表和建档列名目表和建档(4)收集、贮存和运输(5)危险废物的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危险废物的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者化学物品的使用和消费工作人员处理、处置或综合利用运输

5、者产生单位政府部门公众处理、处置者政府部门3.危险废物的主要处置技术危险废物的主要处置技术烟气净化装置焚烧炉焚烧系统毒物去除率废物性质对焚烧的影响焚烧法的主要技术要点焚烧厂的设计原则 封场及关闭后的管理集排气系统浸出液的收集、处理和操作要点单层衬垫双层复合衬垫防渗层构造不宜地区适宜地区场址选择废物控制及其预处理4.几种危险废物的利用几种危险废物的利用电镀铬废液、污泥铬渣 三、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1.概况概况2.城镇垃圾的组成、分类和性质城镇垃圾的组成、分类和性质(1)城镇垃圾的组成和分类城镇垃圾的组成和分类取样点金属玻璃塑料纸类织物草木厨余灰渣砖瓦含水率普通住宅区1.9612.814.6

6、15.12.8611.232.61.926.7453.9高级住宅区8.7518.415.635.14.161.4816.30.2233.2学 院 区7.1825.212.717.64.6413.611.710.10.7936.2商 业 区6.6911.518.538.56.2412.52.650.3134.6大 饭 店4.7925.118.244.42.430.204.70.3010.3医 院1.2526.114.138.93.551.0413.31.7139.4公 园6.569.5212.412.21.6314.85.522.612.826.0a.含水率gWggg ggg b.容重垃 圾容重

7、(kg/m3)备 注范 围标 准 值未压缩的原始态垃圾未压缩的园林废物未压缩的炉灰 灰土运输车压缩后填埋物正常压缩填埋物良好压缩加工后压缩成型粉碎后未经压缩粉碎后压缩90-18060-150650-830180-440360-500600-700600-1070120-270650-1070130100740300440600710200770不包括炉灰压力值660t/m2压力值660t/m2c.垃圾的热值垃圾的热值成 分烧后残渣(%)热值/kJkg -1元 素 重 量/%范围典型值范 围典型值碳氢氧氮硫食品垃圾废纸废纸板废塑料纤维品废橡胶废皮革园林废物废木料碎玻璃罐头盒非铁金属铁金属炉灰砖等

8、城市固体废物28483662024820820260.6-296-9990-9990-9994-9960-80565102.510101.51.598989698703500-700011630-1800014000-1740028000-3720015000-1800020900-2800015000-197702320-1800017400-19700120-230230-1200_230-12002300-120009300-128004560167501630032570174502326017450651018000140700-70070001050048.043.544.060.

9、055.078.060.047.849.526.36.46.01.97.21.610.08.06.06.03.037.644.044.622.831.2-11.638.042.72.02.60.30.3-4.62.010.03.40.20.50.40.20.2-0.15-0.40.30.10.2表5-7 城市垃圾热值及元素分析典型值3.城镇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城镇垃圾的收集和运输4.城镇垃圾的破碎和分选城镇垃圾的破碎和分选分选方法预处理要求分出的品种功 能手工分选风力/重力筛分浮选光选静电磁力无破碎 破碎破碎/风力破碎/风力破碎,湿洗纸/木材/金属可燃物/金属玻璃碎片玻璃碎片玻璃碎片玻璃碎片铁 类

10、使轻(纸等可燃物)重(玻璃,金属等)分开从重物中分离开5.利用城镇垃圾进行堆肥利用城镇垃圾进行堆肥脱臭与贮存后处理后发酵主发酵预处理6.利用城镇垃圾制取沼气利用城镇垃圾制取沼气7.城镇垃圾的焚烧处置和热能回收城镇垃圾的焚烧处置和热能回收 热解技术流化床焚烧技术马丁炉焚烧技术8.城镇垃圾的卫生填埋城镇垃圾的卫生填埋(1)垃圾填埋后的产物垃圾填埋后的产物成 分变化范围典型值成 分变化范围典型值BOD5TOCCOD总悬浮物氨态氮有机氮硝酸盐总 磷正 磷碱度(以CaCO3表示)200030001500020000300045000200100010800106005401701501000100001

11、00006000180005002002002530203000PH总硬度(以CaCO3表示)CaMgKNaClN 总Fe5.38.530001000020030000501500200200020020001003000100150050600635001000250300500300600-(2)卫生填埋作业方法卫生填埋作业方法(3)垃圾卫生填埋场关闭后的管理9.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带移动气候带移动: 干旱干旱 森林面积锐减森林面积锐减五、控制的综合对策控制的综合对策能源战略的调整第二节 酸雨(acid rain)3.酸雨的形成催化剂2H2SO44.主要的酸雨区主要的

12、酸雨区5.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危害1) 长距离输送的影响长距离输送的影响金属材料、桥梁水坝、金属材料、桥梁水坝、工业装备、供水管网、电缆等工业装备、供水管网、电缆等5)对森林的影响对森林的影响6.酸雨的控制对策酸雨的控制对策第三节 臭氧层破坏(OZONE HOLEOZONE HOLE) 3.3.臭氧层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臭氧层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4. .控制对策控制对策第七章第七章环境问题原由剖析环境问题原由剖析第一节 人口与环境1750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和预测示意图年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和预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中国人口发展特点中国人口发展特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中国历史上的人

13、口增长0 02000020000400004000060000600008000080000100000100000120000120000140000140000西汉西汉唐代唐代明明清末清末1998年1998年人口( 万人 )人口( 万人 )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第二节:能源与环境第二节:能源与环境一一 、能源资源的概述、能源资源的概述(二)、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二)、中国能源发展和面临的问题1、中国能源的发展、中国能源的发展 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费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费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实际的增长。中国实际G

14、DP(以以1990年人民币不变价格计算年人民币不变价格计算)由由1953年的年的1 613亿元增加到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年的6 580亿元,改革开放后亿元,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迅猛,中国经济增长迅猛,2005年实际年实际GDP达到达到74 510亿元。亿元。19531978年和年和19792005年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实际年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实际GDP的增长率分别为的增长率分别为5.78%、9.47%。中国能源消费量从。中国能源消费量从1953年的年的5 41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万吨标准煤增加到1978年的年的57144万吨标准煤,万吨标准煤,再增长到再增长到2005年的年的222000万

15、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89%、5.26%。煤煤71%、石油石油27%、天然气天然气2.9%(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比例中国与其他国家2004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较表(三)、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城市大气污染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区域存在着4个明显的大气棕色云区,即灰霾严重地区:北部的黄、淮、海地区;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灰霾的日趋严重导致这四个区域空气浑浊,能见度恶化,对城市和都市人的危害越来越大。 2、增加了大气中CO

16、2的积累大气中CO2 按体积是每100万大气单位有280个单位的CO2 。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1980年已达到了340个单位,预计到21世纪中期至末期,其数量将达到360个单位。如果大气中CO2 浓度增加1倍,由于其温室效应,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上升1.5-3,极地温度可能上升6-8,这样的温度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20-140cm,将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3、酸雨世界三大酸雨区分布图如同温室效应一样,酸雨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区域性问题。SO2、NOx 等污染物通过大气传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改变酸雨覆盖的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改变湖泊水库的酸度,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酸雨还导致地区气候改变,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2007年1月全国酸雨强度等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