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17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单元测试卷_第1页
新教科版(2017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单元测试卷_第2页
新教科版(2017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单元测试卷_第3页
新教科版(2017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单元测试卷_第4页
新教科版(2017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放大镜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放大镜123放大镜使用方法中文字号字样永中文字号四号小四五号小五六号小六七号八号字样永永永永永永永永123放大镜具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呢?放大镜的特点123汇报透明汇报汇报 不同放大镜它们中间的厚度和 边缘的厚度都不相同。透镜 像放大镜镜片这样,透过镜片能看到镜片后边的物体,这样的镜片叫做“透镜”。凸透镜 像放大镜镜片这样,中间厚,四周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中间厚,四周薄的特点。其它镜片是否具有放大的功能呢?普通玻璃近视镜镜片其它两种镜片具有放大的功能吗?普通玻璃 近视镜镜片普通

2、玻璃没放大近视镜镜片没放大放大镜镜片普通玻璃近视镜镜片三种镜片有什么不同?卡尺的使用内侧量爪外侧量爪数显ADFCCADEBCADEBEB测量数据透镜透镜ABCDEF放大镜放大镜2.67.8107.82.6普通玻璃普通玻璃2.82.82.82.82.8近视镜片近视镜片2.42.21.94.43.42.3测量数据透镜透镜ABCDEF放大镜放大镜2.67.8107.82.6普通玻璃普通玻璃2.82.82.82.82.8近视镜片近视镜片2.42.21.94.43.42.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中间厚、四周薄普通玻璃镜片的特点中间和四周一样近视镜镜片的特点中间薄、四周厚放大镜因为凸透镜有放大的功能,放大镜是一

3、个凸透镜,所以放大镜具有放大功能。 放大镜中间、边缘厚度不同与放大镜的倍数有关系吗?放大镜中间厚度、边缘厚度不同,和放大镜的倍数有关系。中间和边缘的差越大,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中间和边缘的差越小,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小。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实验1.先测量同一个物体放大前的大小。2.用厚度不同、大小相同的放大镜放大同一个物体。3.测量放大后物体的大小。4.测量出每个放大镜最厚与最薄处的差。实验器材123实验过程1号镜实验过程2号镜实验过程3号镜放大镜 1厘米放大后中间最厚四周最薄相差11.3厘米8.1毫米3.6毫米4.5毫米21.5厘米9.2毫米3.3毫米5.9毫米31.8厘米10.9毫米2.6毫米

4、8.3毫米实验过程放大镜 1厘米放大后中间最厚四周最薄相差11.3厘米8.1毫米3.6毫米4.5毫米21.5厘米9.2毫米3.3毫米5.9毫米31.8厘米10.9毫米2.6毫米8.3毫米实验过程 放大镜最厚处与最薄处差越大,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发现 放大镜的最厚处与最薄处相差越大, 说明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我们也可以说,放大镜“凸度” 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自制放大镜平底烧瓶可乐瓶矿泉水瓶一次性杯子集气瓶烧杯思考:它们和放大镜有什么相同之处?做好怎样放的更大学习准备1.准备至少两个放大镜。2.裁纸刀、剪刀、矿泉水瓶、马克笔或彩笔。3.用放大镜观察家中植物,或者家中的物体,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5、谢谢观看! 1.2 怎样放的更大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5倍10倍20倍两个放大镜上下平行放置5倍10倍20倍汇报汇报3.组合时要调整位置,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2.组合时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摆放。1.两个放大镜比一个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图像会更大。汇报汇报汇报汇报汇报汇报一个人组合两个放大镜不稳定。铁架台双顶丝固定5倍在上10倍在下10倍在上5倍在下汇报20倍在上10倍在下10倍在上20倍在下汇报20倍在上5倍在下5倍在上20倍在下 上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小于下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效果好。发现4.组合时要调整位置,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2.组合时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摆放。

6、1.两个放大镜比一个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图像会更大。3.在先固定一个放大镜的情况下,从下边放第二个放大镜。发现两个放大镜因为倍数不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不同。两个放大镜组合用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泡沫球食盐面粉一个放大镜两个放大镜泡沫球食盐一个放大镜两个放大镜一个放大镜两个放大镜面粉食盐一个放大镜两个放大镜一个放大镜两个放大镜面粉汇报2.如何把物体放的更大?1.简单方便的放大镜固定器。12345自制固定器显微镜目 镜物 镜镜 筒载物台反光镜镜 座镜臂显微镜显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压片夹通光孔显微镜遮光器两个放大镜组合和显微镜目镜物镜镜筒显微镜显微镜为什么要调节镜筒的位置?显微镜发展史人眼一个放大

7、镜两个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技术的革新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收集昆虫尸体 一棵草(可以用家中植物代替)做好观察身边微小物体学习准备做好观察身边微小物体学习准备谢谢观看!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1个放大镜2个放大镜 本课件是在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8、提高了学生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1个放大镜2个放大镜20倍微距镜头拍摄虻20倍微距镜头拍摄胡蜂复眼显微镜结构目 镜物 镜镜 筒载物台反光镜镜 座镜臂显微镜结构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压片夹通光孔显微镜结构遮光器显微镜使用方法安放对光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观察左眼观察左眼观察手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物 镜调节旋钮目 镜观察蛾的足观察草用显微镜观察蛾的足用手持显微镜观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蛾子的足放大镜显微镜

9、观察蛾子的足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肉眼观察观察蛾子的足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肉眼观察用手持显微镜观察用手持显微镜观察用手持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放大镜观察肉眼观察 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物体的像放大了,观察的视野变小了。用手持显微镜观察用手持显微镜观察用手持显微镜观察鳞片复眼动物给人类的启发高倍显微镜下的动物世界稀释的碘液 解剖刀 吸水纸 载玻片医用纱布 盖玻片 盖玻片做好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学习准备具体说明 1.医用纱布(可以用眼镜布替代) 2.一滴瓶清水(可以准备一小杯清水加滴管) 3.解剖刀(可以用小刀代替) 4.尖头镊子 5.一滴瓶稀碘液(一小杯稀释后的碘液加滴管,碘液和水按1:1

10、比例稀释) 6.一烧杯清水(可以用一次性水杯来盛放清水,用来课后清洗临时装片)谢谢观看!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回顾内表皮外表皮 洋葱内表皮细胞 关于细胞你知道些什么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擦载玻片擦盖玻片滴清水滴5mm切“井”字切5mm撕取内表皮撕展盖上盖玻片盖滴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染和吸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完成一擦、二滴、三切撕 擦撕滴切盖展染吸四展、五盖、六染吸 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7cm身体偏左(一)安放 调光10(目镜)10(物镜)10(目镜)40(物镜)(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怎样的。气泡(三)记录时两眼

11、自然睁开,边观察边记录。洋葱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特点特点 关键词描述细胞形状、排列、大小等。看到什么画什么,如实记录。10(目镜) 10(物镜)10(目镜) 40(物镜)三、展示汇报长方体 蜜蜂窝不规则图形纹路清晰略像树皮 像鱼鳞,每个鱼鳞上都有一个小点点。洋葱表皮细胞外形共同的特点比较两种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罗伯特胡克胡克观察到的细胞虎克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整理实验材料养成良好习惯做好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学习准备谢谢观看!1.5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组成的。回顾其它生物体是否也由细胞组成?蚕豆叶玉米根尖

12、西红柿果皮西红柿果肉人体口腔上皮人体血液神经表皮 写上标本名称和它被放大的倍数。 画图时观察它们的排列、外形、大小。蚕豆叶下表皮10(目镜) 10(物镜) 10(目镜) 40(物镜)10(目镜) 40(物镜)10(目镜) 40(物镜)玉米根尖纵切西红柿果皮10(目镜) 10(物镜) 10(目镜) 40(物镜)西红柿果肉10(目镜) 10(物镜)100倍西红柿果肉400倍西红柿果皮400倍玉米根尖纵切400倍蚕豆叶观察植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都有小房间和小点点。它们的形态各异。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排列紧密,有的排列疏松。人体口腔上皮10(目镜) 10(物镜)10(目镜) 40(物镜)人体血液1

13、0(目镜) 10(物镜) 10(目镜) 40(物镜)16(目镜) 40(物镜)神经10(目镜) 10(物镜)10(目镜) 40(物镜)动物表皮10(目镜) 10(物镜)10(目镜) 40(物镜)400倍人体口腔上皮400倍人体血液400倍神经400倍动物表皮观察动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三种动物都有小房间小点点,人体血液只有小房间没有小点点。有的排列紧密,有的排列疏松。它们形态各异。 它们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形态各异。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排列紧密;有的排列疏松。 本课件是在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环境

14、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各异,同种生物的细胞也不同。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做好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学习准备谢谢观看!观察水

15、中微小的生物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回顾观察池塘中有什么?观察池塘中有什么?观察池塘中有什么?观察池塘中有什么?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脱脂棉纱布培养微小生物的水采集水样提前培养微小的生物干草池塘水一星期后靠近水面取水 1.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制作装片 2.从烧杯中取一滴水,滴在载玻片中央。3.用手撕几根棉纤维,散开放在水滴上。4.盖上盖玻片。5.用吸水纸吸走多余水分。名称它的样子(简图)它的特点 大致轮廓以及比较明显的结构。结构特征运动时的变化观察、记录现象目镜物镜5 10目镜物镜5 10目镜物镜10 10目镜物镜16 10 它的外形像高帽,很像在爬

16、行。 外形像钟形,在转圈,头上有须,还有两只脚。 像蚯蚓,一直在蠕动。查阅书籍、上网搜索:水中常见微小的生物钟形虫资料水蚤线虫资料草履虫衣藻资料水蚤钟形虫这些微小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它们都会动,而且都很小。我们发现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我们观察到微小的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会运动个体微小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梳理我们怎么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流程图 人们习惯把这类微小的生物叫作微生物。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 1.在细菌、真菌、病毒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调查。 思考:它们的家族还有哪些成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能找到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收集文字、视频资料,整

17、理并绘制成手抄报、思维导图等。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作用作用做好微生物与健康学习准备 1.在细菌、真菌、病毒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调查。 思考:它们的家族还有哪些成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能找到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收集文字、视频资料,整理并绘制成手抄报、思维导图等。谢谢观看!1.7 微生物与健康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钟形虫水蚤微生物真菌病毒细菌钟形虫等原生生物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利有害1.我们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整理搜集到的信息呢?2.如何绘制思维导图才能让大家看明白呢?绘制思维导图需要注意:1.层级关系。绘制思维导图需要注意:2.

18、有图案,有文字。绘制思维导图需要注意:3.文字信息,只记录对应内容的关键信息。4.文字边框颜色可多样化。细菌对于我们人类健康有利也有弊。黄曲霉素怎么防止霉菌产生呢? 夏天食物容易变坏发霉,所以温暖的地方应该容易产生霉菌,那放在冷的地方就能够防止它发霉。 哦,我记得家里很多食品包装上写着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还有让冷藏保存,是不是都是防止食物发霉呢? 干燥低温通风酵母菌特点种类利弊预防 病毒比细胞还小,大部分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病毒引起的疾病非常广泛,都具有传染性。病毒引起的疾病:感冒、流感等。 预防:增强体质、平衡膳食、避免接触感染人群。 用灭活病毒做疫苗、预防病虫害等。 流感病毒、麻疹

19、病毒、诺如病毒等。 以前提起病毒,我觉得很可怕,听完他讲的,原来人类还能利用病毒制成疫苗。看来并不是所有病毒都那么可怕。微生物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微小世界1.放大镜2.怎样放的更大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7.微生物与健康你都知道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们开始观察了昆虫,肉眼看到的很小,然后放大镜能看到它的足等细微结构,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观察工具观察范围肉眼 小昆虫等一类较小的物体。放大镜 昆虫的一些细微的结构。光学显微镜 更微小的细胞和微生物。 我知道了微生物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除了能帮我们制造美食,它

20、还能引起很多疾病,但我们人类一直都在努力用各种方法战胜它。 放大镜能将物体的像放大。 显微镜能观察到微生物。 微生物对于我们的健康有利也有弊。做好我们的地球模型学习准备谢谢观看!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关于地球,你知道和感兴趣的问题都有哪些呢? 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习任务单上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地球知道有自然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四季变化 地震 火山形状球体海洋 陆地 生物感兴趣的问题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这些自然现象和地球的运动有关系吗? 地球是怎么运动的? 科学家怎样做?制作地球结构模型1.观察特征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

21、)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地壳(厚度约17千米)橡皮泥2.选择材料3.制作模型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地壳(厚度约17千米)4.模型解释制作模型的过程1.观察特征2.选择材料3.制作模型4.模型解释1.观察特征世界地形图地球形状 比例 颜色 2.选择材料3.制作模型3.制作模型4.模型解释地球海陆分布模型1号2号关注细节制作地球自转模型1.观察特征2.选择材料3.制作模型4.模型解释1.观察特征2.选择材料乒乓球注意:使用圆珠笔芯时,慢慢用力向下即可。3.制作模型4.模型解释地球自转模型不同的地球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地球知识。不同的地球模型研究、解释不同的自

22、然现象。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1.观察常用地球仪,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2.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知道有自然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四季变化 地震 火山形状球体海洋 陆地 生物地球感兴趣的问题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这些自然现象和地球的运动有关系吗?地球是怎么运动的? 做好昼夜交替现象一课学习准备手电筒地球模型学习任务单谢谢观看!2.2 昼夜交替现象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知道有:海洋 陆地 生物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等研究方法:制作模型地球问题这些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这些现象与地球运动有什么关系?形状

23、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假设1: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假设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假设3: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假设4: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1423?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思考:1.我们选择哪些材料进行模拟?2.看到怎样的现象,就说明这个假设成立了呢? 模拟实验假设1: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假设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假设3: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假设4: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假设1: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昼夜交替围绕地球转昼夜交替围绕太阳

24、转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关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模拟实验 形成解释 回顾本课学习过程谢谢观看!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12341234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地心说古代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托勒密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3.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主要观点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14741543年1.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2.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3.地球是运动的,绕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4.太阳不动,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主要观

25、点日心说搭建小型天文台。设计观测仪器。进行30年的观测。取得了可靠的观测数据。日心说地心说日心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相同和不同地心说日心说地球形状球形宇宙中心地球太阳运动关系太阳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地球等天体围绕太阳运动地球自转不转绕轴自转比较托勒密与哥白尼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基于研究建立模型形成解释检验模型观测仪器更可靠的观测数据相同不同伽俐略 自制望远镜。 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 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傅科 地面的刻度盘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证实地球在自转。地心说观察现象建立模型检验模型修正/重建模型形成解释收集证据地球围绕太阳转。地球绕轴自转,2

26、4小时自转一周。昼夜交替的哪个假设更符合事实?1234正确3错误1错误2错误43改进地球模型,完善模拟实验假设3地球绕轴自转。改进地球模型,完善模拟实验改进地球模型,完善模拟实验注意安全!改进地球模型,完善模拟实验改进地球模型,完善模拟实验地球自转一周,能否昼夜交替一次?注意:在偏暗的环境中实验。光源不能直接照射眼睛。1号地区的昼夜变化1号地区 自转前11号地区 自转1/4周后11号地区 自转半周后11号地区 自转3/4周后11号地区 自转一周后11号地区 自转前11号地区 自转1/4周后11号地区 自转半周后11号地区 自转3/4周后11号地区 自转一周后1昼夜交替一次自转前自转1/4周自转

27、半周自转一周自转3/4周1号地区的昼夜变化2号地区的昼夜变化自转前自转1/4周自转半周自转一周自转3/4周昼夜交替一次2号地区的昼夜变化3号地区的昼夜变化自转前自转1/4周自转半周自转一周自转3/4周昼夜交替一次3号地区的昼夜变化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1号地区3号地区2号地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不同地区昼夜交替是不同时的。再次做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与前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初步解释阅读文献修正模型模拟实验形成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课后任务改进模型,进行实验,完成记录。做好谁先迎来黎明一课学习准备谢谢观看!2.4 谁先迎来黎明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迎来黎明

28、的时间相同吗?1号地区3号地区2号地区谁先迎来黎明?谁先迎来黎明?北京乌鲁木齐西东北南西东北南西东北南乌鲁木齐北京谁先迎来黎明?北京乌鲁木齐西东北南模拟实验人体“地球”:谁先看到“太阳”?北京乌鲁木齐地球西东人体“地球”:谁先看到“太阳”?“太阳”转向“太阳”东西东西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先迎来黎明为什么会这样?自转方向?谁先迎来黎明事实怎样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车树人景物车树人景物相对运动地球的自转方向?地 球太阳自东向西地球自西向东怎样转,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地球椅”自西向东自转,“太阳” 东升西落“地球椅”自东向西自转,“太阳” 西升东落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北京改进模拟实验地球模型

29、手电筒小圆片(直径1cm)带字卡片实验1.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时,是北京先迎来黎明吗?2.迎来几次黎明?观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北京乌鲁木齐 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分别迎来几次黎明? 这说明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本课梳理收集证据改 进观察事实建立模型模拟实验形成解释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课后任务总结1.你对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进行了哪些改进?2.伴随每一次改进,你获得了关于地球运动的哪些认识?做好影长的四季变化一课学习准备A4纸2张、硬卡纸2张(或药品包装盒)、尺子、笔、胶水(或双面胶)、剪刀。谢谢观看!影长的四季变化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

30、学教学课件早上正午傍晚正午太阳位置高,影子短。早、晚太阳位置低,影子长;春夏秋冬 日影会随季有规律的变化吗?标注四季正午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画出影长春季观察 太阳位置和日影长度有什么变化?夏季观察 太阳位置和日影长度有什么变化?秋季观察 太阳位置和日影长度有什么变化?冬季观察 太阳位置和日影长度有什么变化?古古人人发发现现不同季节不同季节正午正午影子影子春春夏夏秋秋冬冬古古人人发发现现不同季节不同季节正午正午影子影子春春夏夏秋秋冬冬 夏季影子短, 春季和秋季影子 适中。 冬季影子长,我发现:古古人人发发现现不同季节不同季节正午正午影子影子春春夏夏秋秋冬冬 夏季太阳位置高, 春季和秋季太阳位置适

31、中。 冬季太阳位置低,我发现:古古人人发发现现不同季节不同季节正午正午影子影子春春夏夏秋秋冬冬 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我发现: 中国古代使用名叫“圭表”的天文仪器观测日影长度,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圭表圭表 正午时,表会在圭上投影出暗影。影子长度在四季呈现规律变化,人们还根据影子长短划分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观星台观星台圭31.196米表高9.46米量天尺观星台圭31.196米表高9.46米量天尺观星台(元代1231年1316年)郭守敬 这个圭表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圭表 这个圭表有什么特点?这样

32、设计有什么好处?圭表 这个圭表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南北正南正北放置圭表制作圭表模型1画出圭和表的大小、形状预留拼插接口表宽4cm圭宽8cm圭长15cm表高多少厘米?安全安全裁剪裁剪垂直垂直组装圭表加固背面 实地观测 (2020-08-16)记录日期记录影长制作圭表模型2装饰圭面在圭上画刻度在圭上打个洞组装圭表垂直垂直 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是不同的。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注意太阳位置和光照角度冬至春分、秋分夏至实验记录单太阳位置 物体影长我的发现冬至18cm春分11cm 夏至 7cm秋分11cm2.夏至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实验记录单太阳位置 物体影

33、长我的发现冬至18cm春分11cm 夏至 7cm秋分11cm1.物体正午时分的日影,在四季有规律的变化着: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圭表位置固定不变12020-06-21 夏至 记录24节气刻度线圭表位置固定不变12020-06-21 夏至 标记24节气刻度线 24节气要画多少条刻度线呢?观测一年秋分夏至春分冬至 用不同颜色区分折返前的刻度线与折返后的刻度线。验证一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秋分夏至春分冬至课堂回顾解释现象建立模型实验模拟观察事实 影长的四季变化与太阳的位置有关。日影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北京天文馆提供数据)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

34、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仰角春分6:0018:0050夏至4:3019:307326秋分6:0018:0050冬至7:3016:302634观察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北京天文馆提供数据)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仰角春分6:0018:0050夏至4:3019:307326秋分6:0018:0050冬至7:3016:302634 一年四季中,夏至日出时间最早,日落时间最晚;冬至日出时间最晚,日落时间最早;春分、秋分日出时间相同、日落时间也相同。 我还发现太阳仰角夏至最高,冬至最低,春分、秋分太阳仰角是一样的。1.观察:一、两个月的日出或日落的位置,看

35、看你有什么发现?实践活动(北京天文馆提供数据)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的变化表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仰角春分6:0018:0050夏至4:3019:307326秋分6:0018:0050冬至7:3016:3026342.思考:古人将圭表南北放置测量正午的日影有什么好处?做好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一课学习准备1.饼干盖、花盆托盘、盘子等(任意1种)2.乒乓球、药丸、弹力球等(任意1种)3.记号笔谢谢观看!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地球在围绕着地轴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公转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36、?自转出现昼夜交替 公转出现四季变化地球公转公转方向公转一周地轴方向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观察我发现公转特点1.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3.地球地轴倾斜方向不会改变4.地球公转轨道形状是椭圆的模拟地球公转材料模拟地球公转材料公转轨道地球太阳花盆托盘各种盆乒乓球玻璃球模型改进建议模拟公转2.要能确认地轴倾斜方向3.地球公转轨道变成椭圆4.地球自转速度要均匀1.要能清楚看到地球公转一周实验改进-1春冬秋夏春冬秋夏椭圆轨道实验改进-21.地球自转速度2.地轴倾斜方向待解决问题1.自转速度均匀2.地轴方向不变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年内会发生四季变化。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人们

37、常常以为,地球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对吗?夏季冬季猜想四季成因猜想四季成因夏季冬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时间点平均距离1.49亿千米地球与太阳的近日点 1.47亿千米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日点 1.52亿千米每年七月初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时间点平均距离1.49亿千米地球与太阳的近日点 1.47亿千米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日点 1.52亿千米每年七月初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 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 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你有什么发现?北半球夏至 南半球冬至 北半球冬至 南半球夏至 北半球秋分

38、 南半球春分 南半球秋分 北半球春分 观察 你的发现能证明什么呢?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至 南半球冬至 北半球冬至 南半球夏至 北半球秋分 南半球春分 南半球秋分 北半球春分 发现 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北半球夏至 南半球冬至 北半球冬至 南半球夏至 北半球秋分 南半球春分 南半球秋分 北半球春分 证明远日点近日点 形成四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公转过程中速度一样吗? 形成四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公转过程中速度一样吗? 形成四季的主要原因地轴的倾斜。 公转速度快慢不一样。课堂回顾解释现象建立模型实验模拟观察事实春冬秋夏 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 我们生活在

39、北半球,如果要去南半球观赏企鹅,几月去比较适合呢?思考做好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一课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的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一种生物资料200-300字即可,每人至少准备两种生物资料。形式:1.电子资料:Word或PPT1-3张。2.纸质资料:摘抄或打印。谢谢观看!2.7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转昼夜交替对人的影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转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现象对其它生物又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蝴蝶蝙蝠喜鹊壁虎昆虫哺乳动物鸟爬行动物你有什么发现呢?蝴蝶蝙蝠喜鹊壁虎

40、昼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蝴蝶喜鹊夜行性动物昼行性动物壁虎蝙蝠昼夜交替对动物的影响蝴蝶喜鹊夜行性动物昼行性动物壁虎蝙蝠还有哪些?还有哪些?昼夜交替对动物的影响麻蜥麻蜥昼行性动物麻蛇鼠 妇鼠妇夜行性动物西瓜虫潮虫蝴蝶喜鹊夜行性动物昼行性动物壁虎蝙蝠麻蜥鼠妇昼夜交替对动物的影响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白天主要光合作用夜晚主要呼吸作用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牵牛花牵牛花早上4:00左右开放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牵牛花早上4:00左右开放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避免太阳照射好处延长开花时间利于昆虫传粉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郁金香郁金香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上午9:00左右开放太阳升起开放晚上花瓣收拢15-

41、20开花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紫茉莉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紫茉莉傍晚17:00左右开花香气扑鼻昆虫传粉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昙花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晚上21:00左右开花避免太阳照射延长开花时间利于昆虫传粉好处昙花昙花的开放过程昙花的开放过程昙花的开放过程20:2720:55昙花的开放过程20:2720:552006-07-08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4:009:0017:0021:00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生长发芽落叶开花常绿四季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换毛食物迁徙夏眠繁殖冬眠四季变化对动物的影响冬眠的刺猬世界上体温最低的动物冬眠时体温6夏眠的四爪陆龟温度25以上时处于夏眠状态。既冬眠又夏眠的蜗牛

42、温度低于15冬眠温度高于33夏眠蜗牛既冬眠又夏眠温度低于15冬眠温度高于33夏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生长着装住宅活动过敏饮食四季变化对人的影响北房东房西房北房在居住上有什么优势?夏至冬至 从正午光照的角度想一想。北房东房西房北房在居住上有什么优势?南北夏至冬至 从正午光照的角度想一想。北房东房西房北房在居住上有什么优势?南北影响生物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影响生物四季变化昼夜交替自转公转影响生物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地球的运动方式方式形成产生特点特点公转自转影响影响单元总结核桃、核桃夹、锤子、砖块、木棍(擀面棍)、直尺、剪刀、钳子、扳手等做好工具与技术一课

43、学习准备谢谢观看!3.1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平衡尺思考 你都用过什么工具和技术,用它们来做什么呢? 你认为工具和技术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剥核桃仁活动记录表任务使用工具情况我的方法效果取核桃仁不用工具我的工具使用核桃夹剥核桃仁活动记录表任务使用工具情况我的方法效果取核桃仁不用工具 掰、捏、摔、锤、踩费劲、时间长、打不开、手疼、不卫生我的工具使用核桃夹锤子 钳子 木板 木棍剥核桃仁活动记录表任务使用工具情况我的方法效果取核桃仁不用工具掰、捏、摔、锤、踩费劲、时间长、打不开、手疼、不卫生我的工具木板压、锤子锤木棍敲、钳子夹能打开、比徒手轻松、核桃仁易碎、不

44、安全使用核桃夹核 桃 夹剥核桃仁活动记录表任务使用工具情况我的方法效果取核桃仁不用工具 掰、捏、摔、锤、踩费劲、时间长、打不开、手疼、不卫生我的工具木板压、锤子锤木棍敲、钳子夹能打开、比徒手轻松、核桃仁易碎、不安全使用核桃夹挤压方便、省力、省时间、安全1.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2.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又怎么样呢?3.使用核桃夹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讨论1.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2.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又怎么样呢?3.使用核桃夹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讨论 在剥核桃仁的活动中,我们用过的工具和技术谁更重要呢?思考 在剥核桃仁的活动中,我们

45、用过的工具和技术谁更重要呢?思考交通工具自行车通信工具手机测量工具温度计 机械工具螺丝刀 工具与技术的关系工具技术工具技术是一些物品、发明出来的、劳动用的、有使用方法、有优劣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都可以改进常常是一些方法、有一定难度的、有科技含量工具与技术的关系工具工具 技术技术做好斜面学习准备烧杯、石块、测力计、板子、塑料槽谢谢观看!3.2 斜面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连 筒春水杜甫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唐朝出现的引水工具连 筒你在哪里见到过斜面?它有什么作用呢?连 筒你在哪里见到过斜面?它有什么作用呢?设计方案:模拟连筒搬运物体 斜面测试记

46、录表(一)序号任务目标是否完成任务 是否需要人为施加力任务1沿斜坡滚落石块任务2搭斜坡运水斜面测试记录表(一)序号任务目标是否完成任务 是否需要人为施加力任务1沿斜坡滚落石块是否任务2搭斜坡运水是否思考如果要用斜面从下向上运物体还会比人工搬运省力吗?斜面测试记录表(二)序号任务目标是否完成任务用力情况(填测量数据)任务3沿斜坡从低到高拉重物是0.1牛0.1牛0.1牛任务4直接提升物体是0.3牛0.3牛0.3牛从下向上从下向上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刀 斧 盘山公路 房屋 运河 水坝螺丝钉的结构中有斜面的应用吗?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呢?螺丝钉的结构中有斜面的应用吗?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47、设计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工具工具 技术技术连筒 斜面 简单机械做好不简单的杠杆学习准备画格子的纸带 木板 小石块 大石块 木块谢谢观看!3.3 不简单的杠杆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思考思考画格子的纸带 木板 小石块 大石块 木块杠杆模拟测试记录表任务目标 撬动的次数画出每次撬动时杠杆装置的情况石块移动的位置(用格数标记)把石块从A处撬到B处第一次杠杆模拟测试记录表任务目标 撬动的次数画出每次撬动时杠杆装置的情况石块移动的位置(用格数标记)把石块从A处撬到B处第一次0格第二次 1格第三次1.5格杠杆模拟测试记录表任务目标 撬动的次数

48、画出每次撬动时杠杆装置的情况石块移动的位置(用格数标记)把石块从A处撬到B处第一次0格第二次 1格第三次1.5格筷子 铅笔 打鱼网 挖掘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工具工具 技术技术连筒 斜面 简单机械杠杆平板、手推车、书、水和水槽、标志牌、棍子谢谢观看!3.4 改变运输的车轮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新学期、新气象新学期、旧任务手推车探索 活动目的:通过手推车和平板的对比,体会不同工具的功能。 活动方法:分用平板和手推车拉物品。探索活动材料: 平板与手推车测评表任务目标工具是否完成完成时间用力情况其他指标搬运物体平板手推车探索活动规则: 用

49、平板将书从A处直线运到B处,然后将书换成水,从B处曲线运到C处,结束后完成测评单。 用手推车重复1的操作过程。平板与手推车测评表任务目标工具是否完成完成时间用力情况其他指标搬运物体平板手推车完成完成1分45秒41秒费力省力不安全平稳研讨1.你如何评价两种工具的运输方式?2.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这两种工具的优劣?研讨1.你如何评价两种工具的运输方式?2.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这两种工具的优劣? 3.你认为车轮在运输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研讨 3.你认为车轮在运输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研讨各种各样的车轮各种各样的车轮 随着车轮的进步,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技术

50、,从而我们的运输越来越便利。车轮的工作原理车轮是一种轮轴,属于简单机械。半径较大的轮半径较小的轴轮轴类工具单元科学词汇表工具 技术连筒 斜面 简单机械 杠杆轮轴做好灵活巧妙的剪刀学习准备废旧网线、核桃夹、水果刀、解剖剪、剪刀、画有圆形和方形的纸和布谢谢观看!3.5 灵活巧妙的剪刀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思考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剪刀有什么特点?两个平滑的把手属于塑料保护手不被金属割伤两个锋利的剪刀刃属于金属材料坚硬耐用可塑性强剪刀的特点比较观察核桃夹子、水果刀,和剪刀有什么相似之处?发现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剪刀刃用到了斜面剪刀结构应用了杠杆探索任务一:感受剪刀

51、的作用。活动内容:将画有圆形和方形的纸和布料剪裁来。剪裁纸和布活动材料:任务目标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快慢是否方便其他指标剪纸剪布剪刀测试记录表剪裁任务剪裁纸和布任务要求: 1.沿着实线剪,尽量剪裁平整。 2.剪裁过程中,要安全使用剪刀,避免受伤。任务目标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快慢是否方便其他指标剪纸剪布剪刀测试记录表剪裁任务安全方便不灵活完成较快完成较快方便研讨 1.通过测评,你是如何评价剪刀这种工具的? 2.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这种工具的优劣?研讨 1.通过测评,你是如何评价剪刀这种工具的? 2.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这种工具的优劣?探索任务内容:解剖网线任务二:感受在不同任务中,对剪刀的测评是不同

52、的。的测评是不同的。解剖网线任务材料:解剖网线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快慢是否方便其他指标普通剪刀解剖剪剪刀测试记录表解剖网线解剖网线 任务过程: 1.先将废旧网线的外皮剪开。 2.然后剪断其中两根导线。解剖网线 任务要求: 1.切口不能太大。 2.任务过程中不能撅网线。 3.一定要注意操作的安全。解剖网线是否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快慢是否方便其他指标普通剪刀解剖剪剪刀测试记录表解剖网线不好控制方便不安全完成完成较慢较快不方便解剖网线思考: 1.在模拟医生解剖的任务中,你认为解剖剪有什么作用? 2.它的什么结构特点使它具有这样的作用。解剖网线思考: 1.在模拟医生解剖的任务中,你认为解剖剪有什么作用?

53、 2.它的什么结构特点使它具有这样的作用。不同的剪刀裁衣剪刀理发剪刀不同的剪刀裁衣剪刀理发剪刀灵活巧妙的剪刀灵活: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既有 杠杆特点,也有斜面的特点。巧妙:通过改变杠杆的长短、改变斜面的 状态,剪刀就可以适用于不同工作。单元科学词汇表工具 技术连筒 斜面 简单机械 杠杆轮轴 组合工具做好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学习准备固定卡扣、底盘、字模、墨汁刷、墨汁、鬃毛刷、墨盒、宣纸谢谢观看!3.7 信息的交流传播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回 顾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2.斜面3.不简单的杠杆4.改变运输的车轮5.灵活巧妙的剪刀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7.信息的交流传播观察图片

54、获取信息 除了书籍、电视,你还知道哪些信息交流传播的工具?它们的作用又是什么?完成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一】传递信息的作用完成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二】书本电脑相同点书本和电脑的比较提供文字、图像、符号、色彩等形式的信息传播广泛提供文字、图像、符号、色彩、声音、视频等更多形式的信息 信息多元想一想:如果用这两个工具传播同样的信息,效果会一样吗? 材料和工具1.提前联系小伙伴。2.选择纸质版或视频版。3.统一计时并独立完成。4.和同伴商讨完成任务单。5.如遇捆绑困难向家人求助。具体要求制作独轮车的方法1.先制作车轮和车轴。2.制作三角形框架。3.固定车轮和车架。制作独轮车的方法1.先制作车轮和车轴。2.

55、制作三角形框架。3.固定车轮和车架。制作独轮车比较信息传播效果:不同传播工具对效果影响记录评测表任务信息传播的工具对完成制作的影响制作独轮车模型完成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三】比较信息传播效果:不同传播工具对效果影响记录评测表任务信息传播的工具对完成制作的影响制作独轮车模型讨论1.比较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差别?2.在制作独轮车的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学过的技术?3.你对工具和技术有了哪些新的看法?视频很详细但时间长 速度慢文字难理解但时间短 速度快比较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差别技术:三角形的稳定性、杠杆原理、轮轴原理等。工具:剪刀、小刀、尺子等。独轮车的制作你对工具和技术有了哪些新的看法?阅读资料 在工具

56、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我们常用的纸质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文字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时,记录文字的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抄写的低效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有纸、印刷、信息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术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阅读资料 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我们常用的纸质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文字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时,记录文字的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抄写的低效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有纸、印刷、信息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术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

57、。航空航天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信息驱动工具和技术共同发展单元科学词汇表工具 技术杠杆 斜面 简单机械轮轴 组合工具 活字印刷 信息工具做好学习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准备1.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转换2.使物体运动的能量事物发生的变化 能量形式(能量来源)能量转换事物发生的变化能量形式(能量来源)能量转换谢谢观看!4.1 各种形式的能量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长 征 食物能够使人或动物生存、生长、运动,所以食物是一种能量。 火箭燃料能让火箭飞入太空,汽油能驱动汽车行驶,燃油能让轮船在大海上航行。 所以燃料、汽油、燃油都是能量。 我们以前学过了声、光、电、热、磁等知识,想一想,它们也是能量吗

58、?声能光能磁能 看视频可以知道,声、光、磁都是能量。 根据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热可以使空气流动,可以使物体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热是能量。电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可以使电动机转动,也是能量。 通过这些事例,你对于能量有什么想法?请简单记下来。聚焦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表现形式?这些能量让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探索1感知能量存在 小风车、音叉、小灯泡是我们常见的事物,它们能产生什么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时能量表现形式是怎样的?物体产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能量表现形式小风车转动风吹风能音叉发出声音振动动能小灯泡发光通电电能物体产生的变化能量表现形式燃油汽车行驶化学能(汽油)电动汽车行驶电能汽

59、车的能量表现形式 小风车转动、音叉发声、小灯泡发光、汽车行驶,这些事例又使你对能量有什么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都需要能量。能量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探索2各种各样的能量探索3 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填写在记录表上。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观察到的现象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的来源)物体发生的变化转动的电风扇电能叶片转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发光电热水器电能水变热磁悬浮列车磁能列车行驶敲鼓动能发出声音超声波清洗器声能把眼镜洗干净 通过我们的学习和观察可以发现,物体的运动、变化,都有能量在发挥作用。能量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可以转化成一种新的能量形式机械能。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研讨 在这张公园场景的图片中,

60、我们能找到哪些能量表现形式?这些能量表现的证据是什么? 能量表现形式 证据 风能风筝飞、白云飘 动能人走动、划动的船桨、船在水面前进、摩天轮转动 光能、热能晒太阳取暖、植物在生长 声能使用录音机播放音乐 小结:能量能使物体产生运动和变化。能量有多种形式。做好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学习准备准备两张调查表:1.家中使用的能量调查表2.常用电器的耗电量调查表谢谢观看!4.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聚焦在我们的家中,使用的能量都有哪些?这些能量需要付出怎样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我们应该怎样减少能量消耗,保护环境? 探索1: 常用的交通工具 它们的能量形式和来源分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