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诗经三首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法,提高鉴赏水平,培养创新能力。 3掌握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设想: 1、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方法。 2、运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法。 3、分析语言,体味神韵。 三、教学时数:课时(总第课时)。 四、教学日期: 第一课时:学习卫风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的新诗,可谓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而诗经中的作品正以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情真挚充
2、沛,风格淳朴自然,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不愧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就已 广泛流传。孔子曾经这样极力赞美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为: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字。)"不学诗,无以言',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经当作教本,传授不绝。 一直到今天,诗经所开创的
3、文学传统和艺术特色仍在不断滋润着我们民族文艺的生长,诗经的许多语言仍活跃在我们民族的现代语汇中,诗经所表现的民族情感和思想魅力仍奔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探一探诗经这民族诗河的清新的源头、璀璨的诗空中的耀眼明星吧。 二、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风'指&
4、quot;十五国风',属于各地方的乐歌,即指当时15国的诗歌作品,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课文所选的三首诗作均出自"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畿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有"周颂'、"鲁颂'、"商颂',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3)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4)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
5、、"比'、"兴'三种。"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5)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分析卫风氓 这是一首弃妇的诗,也
6、是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诗,叙述了诗中女主人公由恋爱到结婚最后被遗弃的婚姻悲剧。 1、诵读卫风氓 2、内容简析: 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 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渺远恻然; 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 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 最后一章十句是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百无聊赖,无复可言。全诗层次分明。 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3、结构图
7、: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痴心女子负心郎,诗人们曾千百次的用以作为创作的题材;然而今天我们读着这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时代的遥远、题材的习见而厌倦。诵读之中,仿佛仍能听见女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仍能看到她那哀丽坚贞的感人形象。一首诗歌,何以能具有如此强大的、不朽的生命力呢? 4、内容理解与艺术分析: 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具体的气氛和情调,诗作氓中
8、分别选取了哪些典型情节,表现了怎样的情感特征? 典型情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情感特征:所遇非人的悲愤与义无反顾的决绝。 5、诵读并背诵前两章。 四、布置作业:完成梯度学练第一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学习秦风无衣和邶风静女 教学过程: 一、检查卫风氓的背诵 二、学习秦风无衣 1、诵读秦风无衣 在诗经所反映的年代里,生产力的极为低下,奴隶和奴隶主的尖锐对立,外族的入侵与掠夺,繁重的徭役和兵役,给人民带来了
9、痛苦和灾祸。诗经里有关战争的民歌,什九十反映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和人民对于战争的憎恨;也有的诗作表现了兵士爱国恋家的矛盾苦闷的情绪,表达了人民为了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忍受巨大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而秦风无衣描绘的是一个为抵御外侮、保家卫国而团结友爱、慷慨从军的感人至深的场面。 秦和周民族的死敌西戎逼处,常常有战争而且常常是有关民族安全的战争,同时也养成了"尚武'的秦俗。秦风无衣用兵士交谈的口吻,以当时军中歌谣的形式,反映的出战士友爱和慷慨从军的精神。 2、内容简析 无衣可理解一首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的出兵动员誓词。 全诗三章,采用了增叠复沓的结构形式,每一章字数、句数相等,但又不是
10、简单地机械地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体现出一种高昂的战斗激情。 3、结构图: "与子同仇'(感情基础)"与子偕作'(行动开始)"与子偕行'(共赴战场) 4、体会秦风无衣的形式特点四言一句,重章复唱,"赋'的直接铺叙陈述。 运用重章复唱以加强抒情效果。 诗作共三章,句式相同,内容相近,每章仅有三处不同。诗经善于运用章句的重叠表达思想感情。从形式上看,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只对应换几个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它的作用表现在音律和修辞上便于记忆和咏唱,回旋反复,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充分抒发情怀,体现了
11、民歌的特点。诗经还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段,增加了音乐美也易表达情感和描摹事物特征。 这首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每章首句均运用反问句开头。 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 5、背诵全诗 三、分析邶风静女 1、诵读邶风静女 在"国风'中,恋歌数量最多。"国风'的这些恋歌大多数是当事者率真大胆的表白,感情大都是诚挚、热烈、朴素、健康的。凡属恋爱生活里所有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都在这些诗里得到了表现。这类恋歌是诗经中的圆珠圭璧,他们
12、的光辉映照得全部诗经都金碧辉煌、光彩眩目了起来。 邶风静女是其中一首极富幽默情趣的爱情短诗。描绘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显示出一个天真活泼、聪明慧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 结构图: 俟于城隅不见人贻我彤管思情人爱物及乌重归荑 2、简析作品 首章:开头用"静女其姝'来写那位女子,表示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十分倾慕的感情。连同下面"俟我於城隅'一句,就生动地写出了那个男子在赴约会时的那种欢欣、愉快、幸福,以至于不无得意的心情。 但紧接下面却突然一转,写那个女子见到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原来她是个天真、活泼、调皮的姑
13、娘。这样一来,可真的急坏了那个满怀欣喜而兴冲冲赶来约会的男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他想,这姑娘是因为遇到了什么意外的事情没有来呢?还是阴晴不定少女心,对自己变了卦而故意失约不来呢?这"搔首踟蹰',既穷形尽相地写出了那男子焦灼万分的情态,也借此写出了对所爱的少女的迷恋之深。 第二章:写那位调皮的姑娘看到践约而来的所爱急成那个样子,终于露面了,并郑重的把一支小草作为见面礼物送到男子面前。一支小草,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送草是为了传情,同时也是这位调皮的姑娘有意要试他、逗他的意思。"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是男子接过小草后的心理活动,也是一句
14、风趣的答辩。"说怿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赞美女子所赠的小草,又赞美赠草的人。这男子摸准了姑娘的心思,通过凑趣来表达自己的深情。 第三章是说女子又从牧场上带回一支荑草赠给男子。"洵美且异'男子的赞美比"彤管有炜'更加进了一步。最后一句似乎是对荑草说的,又似乎是男子的自言自语:"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并不是这支小草本身有什么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所以,也就觉得他愈加美丽了。 3、如何理解邶风静女中男子所接受的两件礼物?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
15、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采,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四、艺术手法分析: (一)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歌运用形象思维,常常
16、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在诗经中"赋'、"比'、"兴'是三种常见的手法,请你结合诗作氓作具体分析。 "赋'的表现手法:"赋'即"铺',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如卫风氓叙述古代一个女子从恋爱婚变决绝的过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
17、构成对比。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这一句也是用赋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一对年轻的恋人,相约于城角相会。姑娘先到,见小伙子远远地来了,就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小伙子因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在城头一晃,转眼之间竟然不见,不禁坐立不安,抓耳挠腮。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可是却让人隐隐地听到两颗炽热的心在狂跳,火热的爱情在燃烧,真是无声胜有声! "比'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是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
18、'。 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另一说,喻男子情意的衰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 "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朱熹所说的&
19、quot;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的意思是"起',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 (4)比兴的结合: 人们一般总把"比兴'连说并用。这是由于"比'与"兴'往往难以区别。不过
20、,"兴'的使用多在篇、章之首,"比'无此限制;"比',常常限于具体和局部,"兴'则一般贯穿全篇;而有的"兴',则与正文之间根本没什么内在联系。 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
21、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朱熹诗集传)。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这是比兴结合的例子。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 卫风氓中的"我'是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 婚前婚后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爱与婚后的思想变化的对比。 恋爱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婚后:"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22、;,"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氓'婚前婚后的态度的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来即我谋',"信誓旦旦'。 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二三其德'。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完成梯度学练第二课时练习。 3、思考题:(可以要求学生讨论,不求固定明确的答案)静女和氓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 参考:"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静女
23、和氓中分别叙述了两类爱情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是静女中的"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还是氓中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看样子都是"自由恋爱'了。诗经的时代,男女的恋爱比后来的封建社会要来的相对自由,但毕竟和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在理念上有不同。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层又不同的恋爱观。 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关系到对氓中那个男子(士)的形象的理解: "士'之变心说。"不见复关',"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4、;,由此可见一斑。 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这是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 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 年老色衰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年老色衰,引起"士'的变心。 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第中较为准确深刻。静女中的"士'可推测为田者,氓中的"士'可推测为商人,这就为思维提供了根据。 课后小结: 附:译诗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
25、贸丝。那汉子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换丝哪儿是真换丝,悄悄儿求我成好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那天送你过淇水,送到顿丘才转回。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不是我约期又改悔,只怨你不曾请好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我求你别生我的气,重订了秋天好日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珠滚过腮。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起带。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