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 第三单元a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3分) 丘壑()镂空()藻井() 嶙峋()()称心()轩榭() 2.填空。(5分) 苏州园林的是,原名。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之一。 中国石拱桥的是我国现代著名桥梁专家。 桥之美的是我国现代艺术大师。 故宫博物院的是。故宫博物院又名。 说"屏'的是我国古建筑、古园林专家。 3.下列句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

2、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 a.布局配合映衬层次b.布局映衬层次配合 c.配合布局层次映衬d.映衬层次布局配合 4.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二、现代文阅读(56分) (一)(14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

3、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

4、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 5.下面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表述不准确的是()。(2分) a.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像一张弓。 b.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c.大拱由28道拱圈组成,各拱长度不一。 d.全桥结构匀称。 6.选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对其所起的作用理解错误的是()。(2分) a.引用张嘉贞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制造奇特。 b.引用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 c.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表明赵州桥早在唐朝就受到了人们高度的赞扬。 d.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唐朝人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7.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5、2分) 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 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8.对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是()。(2分) 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a."当时'表示限制,"可算'表示估计。 b.如果去掉加点的词,不影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的表达,可以使句子更简洁。 c."当时'是指赵州桥建成的那个时候。 d."可算'用在这里表

6、示对所下结论不作绝对肯定,也是为了准确说明事物的特点。 9.根据赵州桥第(二)(三)两个特点,可以概括出中国石拱桥设计施工的优良传统是()。(2分) a.用途广、形式美、年代久b.构思新、无陡坡、工艺精 c.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d.跨度长、技术高、耐冲击 10.这段文字可分三个层次,请用"'在文段中标出。(2分) 11.指出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二)(10分)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

7、,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芦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

8、此展开一番搏斗。 12.人们"珍视长桥之美'的原因是。(2分) 13.文段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的特点。试用精练的文字概括这四个例子的要点。(8分) (三)(16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

9、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4 5 6 7 8 14.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其中又以为主。(2分) 15.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2分) 16.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2分) 17.文中概括假山特点的句子是。(2分) 18."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

10、"'相呼应,说明了假山堆叠的艺术美。(2分) 19.画线句子中的"艺术'与"技术'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20.这段文字中标出序号的八个句子是说明池沼特点的,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些句子说明的侧重点。(每处限10个字)(3分) 句: 句: 句: 句: 句: (四)(16分)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

11、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21.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 22.对文中加点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画面切忌呆板单调 b.讲究色彩的绚丽 c.画面要求热烈奔放,讲究结构严谨 23.文段中加点的"

12、;这'具体指代。(2分) 24."寂寞'一词在上下文中的意思是,其反义词是。(2分) 2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举这个例子想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2分) 26."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看法。(2分) 27.第二自然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不隔'指的是;"界'指的是,"未界'指的是。(2分) 28.根据审美感受,第一段所说明的对象的特点是;第二段所说明的

13、对象的特点是。(2分) 三、写作(30分) 29.请以我们的教室(或我们的实验室、我们的阅览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点,按空间顺序说明; 至少使用三种说明方法。 第三单元a卷 一、1.略2.叶圣陶;叶绍钧;倪焕之茅以升吴冠中黄传惕;紫禁城3.d4.列数字作比较引用 二、(一)5.c6.d7.b8.b9.c10.所以为。这座桥古朴美观。唐朝的11.列数字;打比方 (二)12.长桥像卧龙一般,有生命,而且观赏它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13.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石桥与细柳配合创造的动人景致;长桥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形式比较独特的风雨桥

14、 (三)14.假山和池沼;池沼15.不能。这是一个段首中心句,它规定了下文展开的先后顺序。16.有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17.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18.苏州园林假山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19.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20.引用活水;宽畅的池沼作中心;桥梁不雷同;边沿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鱼戏莲叶间 (四)21.第一段说明的内容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特点。22.a23.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24.冷清、单调;丰富(多彩)25.主要

15、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26.好。"寂寞'是拟人化的写法,将园林中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同时,也暗示游客在不同的时节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单调。27.有墙壁隔着;墙上有镂空图案;有廊子界着;廊子两边无所依傍28.着眼在画意;层次丰富、景致幽深 三、29.略 第三单元b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8分) 1.对下面一段文字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1)纸是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2)纸多为植物纤维制造。(3)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4)东汉的蔡伦总结了前人的造纸经验。(5)他改造了造纸术。(6)被后人称

16、为造纸术的发明人。 a.这是一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字,它有准确、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 b.这段文字中的第(3)句是病句,应改成"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c.这段文字中第(5)句的"改造'一词用错了,应该把这个词换成"改进'。 d.这段文字说明了纸的用途、制造材料以及造纸术的发明人。 2.一次,郭沫若指导排演历史剧屈原,总觉得"宋玉,你是个没骨气的文人'这句台词不够好,但一时不知怎样修改。这时旁边一位演员只改了一个字,郭老听了不禁拍手叫好。你知道这个演员修改的是哪个字吗?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提

17、示:从加强对人物的批驳力度方面来考虑。)(5分) 二、现代文阅读(57分) (一)(13分) "水滴石穿'是一句有名的成语。意思是说:水不停地滴下来,能把下面的石头滴穿。关于水滴石穿的原由的说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百花齐放'。 磨损说。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如此,顽石也一样,一磨一滴,其科学道理是相似的。古人曰:"水非石之钻,渐靡使之然也。'这里的"靡',即磨损的意思。 空泡说。水滴从空中落下来,受到内聚力、分子吸引力、摩擦力和空气动力等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落地时犹如一只倒扣的"小碗'

18、;趴在地上。"小碗'内的空气就成了一个空泡,空泡被挤压破碎,产生很大的爆发力,其高压有时可达10万个大气压。在这种超高压的作用下,水滴石穿也就不足为怪了。 溶解说。由于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实际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当这种水滴落到石灰石、大理石这一类石块上时,碳酸就会与石块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使石块局部缓慢溶解流失。 酸雨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会产生许多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化合物,它们在大气中飘逸,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形成酸雨。酸雨的酸性很强,在它的腐蚀作用下,再坚硬的顽石也得"低

19、头',乖乖地任其剥落侵蚀了。 可见,水滴石穿这句成语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告诉人们,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办好,天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3.本文说明的中心是()。(3分) a.水滴石穿是一句有名的成语。 b.关于水滴石穿的原由有多种解释。 c.水滴石穿启示人们:只要有恒心,任何事都能成功。 d.水滴石穿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刻的哲理。 4.请概括关于水滴石穿原由的四种说法的要点。(4分) 磨损说: 空泡说: 溶解说: 酸雨说: 5.把上述两种说法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3分) 6.第段的"百花齐放'、第段的"铁杵磨成针'、第段

20、的"低头'等词语,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二)枯木的妙用(10分) 20世纪末,美国西部的一个州,突然爆发了一场森林大火,上万亩森林遭受了灭顶之灾。事后,人们对火灾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它们即使只遇到星星之火,也会很容易地燃烧起来,并迅速蔓延,酿成一场生态灾难。 于是,人们痛定思痛,决心亡羊补牢。州政府责令全州的森林管理部门和人员,并发动全社会的环保主义者,对森林中衰萎干枯的树木、草叶进行及时清理,以消除火灾发生的隐患。 命令执行后,果然大见成效,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正当人们暗自得意时,另一种始料未及的生态灾难,使他们目瞪

21、口呆! 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地爆发了。这种害虫在毛虫阶段危害树木,专门吞噬树木的嫩叶嫩芽。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万亩珍贵的树木被吞食掉,成片成片地枯萎、死亡。 眼看着虫害在迅速蔓延,更多的森林将遭受侵害,束手无策的州政府赶紧向联邦政府求援。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原来,造成云杉卷叶蛾大量繁殖和严重虫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了! 森林中的枯木为害虫的天敌鸟儿、蚂蚁提供了筑巢、栖居、休息、觅食和避难的重要场所,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制了害虫的繁衍。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掉的同时,也就毁掉了鸟类和

22、蚁类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它们失去了栖息、繁衍的场所之后,数量急剧地减少,于是害虫就会乘虚而入,有了作孽和繁殖的机会。 以上这些发现,让人们明白了一条真理: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会用一只无形的手,去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面对大自然,人类最应该做的就是:。 7.根据选文,说说枯木有何妙用。(3分) 8.选文写了两场与枯木相关的生态灾难,请分别用一个词加以概括。(3分) 9.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在文末填上一句话,说说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4分) (三)(16分)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a人的遗传特性,

23、b指纹人人皆有,c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绞像弓一样,叫弓型纹。据说,全世界50多亿人,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呢。 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近年来,指纹又和电脑成了好朋友。科学家己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

24、,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了。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0.仔细阅读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11.请指出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3分) _;_;_。 12.第二段中的"这一特性'和"它'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6分) "这一特性'指代: "它'指代: 13.请分别指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心句。(4分)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第二段的中心句是: (四)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18分)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

25、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让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

26、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境,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逼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真'"神'"

27、;美'在这里是一体。 14.文中说:"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这句话中的"独创性'是什么?"优越性'表现在哪里?(4分) 15.文中说"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16.画筌中说,"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根据文意概括"神境'的含义。(4分) 17."这个真境界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逼真。'这句话中"现实主义的真'是指,"自然主义里的逼真'是指。(4分) 18.中国舞台艺术表演方式,"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根据文章观点,指出下列诗句不符合这个说法的一项()。(3分)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写作(35分) 19.请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