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直接引起的( )血友病色盲糖尿病尿毒症A B C D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正确的是( )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A、B、C点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对根、芽、茎的最适浓度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A B C D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C人体的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4.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 B C D5.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6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

3、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7学生甲在进行1500 m比赛时,刚跑至1000 m左右,感觉腿部肌肉酸痛难忍,欲放弃比赛,老师安慰说:坚持一下,过一会儿就会感觉好点了。学生甲遂继续比赛,过了一会儿,果然感觉又有劲儿了。试问,引起学生甲肌肉酸痛的物质是()A碳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胃酸8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C液增加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只有淋巴CA液成分与B液、C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DA液中的O2浓度比C液中高9青蛙垂体提取

4、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A甲状腺 B胰腺C卵巢 D肾上腺10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多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1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右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顶芽的生长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Cab与ac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D0b与cd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12农业生产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苗除草,其原理是(

5、)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13.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14.全年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A. 以木本植物为主 B. 土壤肥沃 C. 不施农药 D. 植物体有明显的分层结构15.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D依个体不同而不同16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

6、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相当,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1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不正确有(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的种群密度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D种群密度的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18.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 B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的丰富度越大C森林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光照的影响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19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

7、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20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数量增长率t0 t1 t2 时间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二、简答题(共40分)CO2+H2O+E1.(10分)下图为血糖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体内G过

8、多时胰岛B细胞分泌 增多,使G进入A合成 ,进入 合成肌糖元,进入组织细胞进行 和 。同时还抑制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G浓度降到正常水平,但G的浓度不会降到低于正常水平,因为在调节过程中存在 调节。(2)当G在血液 中含量过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并分泌 ,它主要作用于A促进 ,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当食物中获取G过多,就会通过 ,在体内储存,长时间将会导致 。2.(11分)如图所示是相邻的两个神经元。请据图回答: (1)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作 ,其结构如图中方框内所示。神经元A 的末梢膨大成B ,它的顶端C叫作 。与C相对应的D部位叫作 。C与D之间的E叫作 。a能

9、释放 进入E,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2)静息时,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位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分就发生电位变化,因而与未兴奋部分间形成了电位差,从而形成了 ,使兴奋得以传递。(3)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 ,而不能反向传递。3.(11分)下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食物网含有_条食物链,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 ,蛇是_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 营养级。(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关系。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 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群落。(4

10、)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 _。(5)蛇每增加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_千克。(6)该食物网中是生产者的是 。4(9分)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通过上左图过程,碳由无机环境中的 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 。(2)若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 。设上左图中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上右图所示的关系,E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3×108 kJ;若D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5×108kJ,则A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在3×1071.76×108 (2分)kJ之间。(3)表示 作用

11、。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 。(4)由上左图可得:碳循环的特点是 ;同时,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 和 特点。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1(10分)(1胰岛素;肝糖元;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转变为脂肪;反馈; (2)胰高血糖素;肝糖元的分解;(3)转变为脂肪;肥胖2. (11分)(1)突触、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递质 (2)外正内负;局部电流(3)轴突;树突或细胞体3.(11分)(1

12、) 3;绿色植物兔鹰; 绿色植物; (2) 兔、蚯蚓、蚱蜢; 三级; 三、四、五;(3)竞争; 微生物; 增多; 125; 绿色植物;4(8分)(1)CO2; 有机物(糖类); (2)高; (3)微生物分解; 群落; (4)循环且全球性;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BDBBBB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BDCCCAAB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1(10分)(1胰岛素;肝糖元;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转变为脂肪;反馈; (2)胰高血糖素;肝糖元的分解;(3)转变为脂肪;肥胖2. (11分)(1)突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