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解读_第1页
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解读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variable self-tun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ler for a pilot of the air-condition system 吴旻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300160) Wu Min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 eeri ng college Tianjin 300160) 摘要:通过结构辨识和参数估计对多变量空气调节系统的研究,讨论

2、了采样间隔和阶次的 选择对该系统的影响,最终实现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对该系统的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结构辨识 参数估计 自校正控制器 Abstract : By means of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the multivariable air-condition system,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sampling interval and model to the system, the multivariable self-t uning regulator con tro

3、l well, the result is the experime nt satisfactory . Keywords :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the self-tuning regulator controller 1.引言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空气调节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如空气温度、湿度环境, 气流速度,洁净度等等,直接影响着工业产品的质量,决定工艺过程的正常运行, 甚至可能 危害人员的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在能源紧张的今天,节能降耗对空气调节系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所以,空气调节系统的自校正控制有着非常

4、重要的实际意义。 2.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框图 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应用两个相同的热电阻,其中一支保持干燥,直接测量空气的温度, 称之为干球温度计;将包有纱布另一支热电阻的下端进入到冲水的容器中, 使得热电阻的表 面的纱布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称之为湿球温度计。然后将测量出来的小信号经过放大后输送 给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 最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大量数据再决定控 制电路的控制动作,使得空调系统的变化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系统中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两个变量加以调控,实现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在自校正 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 应用了多变量系统

5、的结构辨识和参数估计理论, 讨论了采样间隔和阶 数对系统的影响,应用 MATLAB 软件进行仿真得到满意的控温控湿的效果。 3 结构辨识和参数估计 在系统辨识领域中,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估计算法,可用于静态、动态, 线性、非线性系统。在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时,为了实现实时控制,必须优化成参数递 推算法,即最小二乘递推算法,这种辨识方法主要用于在线辨识。 在本系统根据实验测得的温度 t 与其相对应的饱和水汽压力 P 之间的关系如表 1 所示: 温度 t -20 二9 J8 -17 -16 -J5 -14 -13 P 0.94 1.02 1.11 1.21 1.315 1.429 1.

6、551 1.684 -12 V1 0 9 -8 彳 -4 1.826 1.979 2.413 2.340 2.509 2.712 2.928 3.518 3.404 -3 0 1 2 3 4 5 3.669 3.952 4.256 4.579 4.926 5.294 5.685 6.101 6.543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013 7.513 8.045 8.609 9.209 9.844 10.518 11.231 11.987 15 16 17 18 19 20 12.788 13.634 14.530 15.477 16.477 17.533 表 1 温度 t

7、 与其相对应的饱和水汽压力 P 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应用 MATLAB 绘制的曲线如图 2 所示 拟和曲线形如 P(k)=直 3T k 俭 T2 k 伶 T3 k RT4 k 烤 T5 kek (1) N N Ql.3o,3l,R2,R3,34,R5 e l.k 二 * P k - - RT l.k -俵T 2k - RT k 一 R4T 4k - RT 5 k 2 ( 2) i兰 i 土 真软件得到参数Q -0, -1, -2, -3, -4, -5的估计值如图 3 及变化曲线如图 4,参数估计值与真 值的比较如表 2 所示。 参数 估计值 真值 误差 0 4.5806 4.580632

8、07 0.0007% 1 0.33333 0.333325328 0.0076% 2 0.010733 0.0107333385 0.0032% 3 0.00019688 1.96878728 10-4 0.00065% :4 2.2531e-006 2.25311029 10-6 0.00046% 5 1.8291e-008 1.82909882 10-8 0.000065% 参数估计值与真值比较 1 T(0) T2(0) T3(0) T4(0) T5(0f 中(0)、 令:N = 1 T0) J1) I) I) J1) as i i a a YN = Pp Q T(N ) T2(N ) T

9、3(N ) T4(N ) T5(N L fM Pi P= P3 P4 l卩5 则有 NN *NYN可得系数估计值,应用 MATLAB 仿 图 2 温度 t 与饱和水汽压力 P 的关系曲线 图 3 参数Q估计值 由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 图 4 参数估计值变化曲线 将估计出来的参数值代入式(1)得到方程如下 2 -4 3 P饱=4.58063207 0.3333253281 0.0107333385t - 196878728 10 t 饱 (3) 2.25311029 10-6t4 1.82909882 10-8t5 可通过检测到的温度 t 求得P饱在信号检测部分中,应用两只相同的热电阻作为测量温

10、 度和湿度元件,将测量结果记为 t干、t湿的小信号经放大之后进行 A/D 转换,再由计算机处 理数据。根据公式: P汽 P湿饱一A(t干一t湿P大气 一 100% -100% (4) P干饱 P干饱 其中:P汽 空气的水汽分压力; *饱一一测温时的饱和水汽分压力; P-饱 - 测湿时的饱和水汽分压力; P大气 当地的大气压; 4.多变量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 设被控对象数学模型为 Azyk dBzuk Cz,Ek (5) 其中 A(z= )=1+a1Z+a2z卡八+ana z% , Bz=b bz 二 b2Z - anbz C z =1 C1ZC2Z2 ancz d 为延时,u(k)和 y(k)

11、分别为输入和输出, (k)为均值为 0 且方差为 /白噪声序列。建立模型 图 5 系统模型 多变量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的性能指标函数为: J z-1 y k m _Rz-1 k mj z-1 u k (6) 其中,yr k为期望输出,ykd为第(k+d)时输出量,u(k)为第 k 时输入量,P zJ、R zJ 和Q(z-)分别为输出、期望输出和控制的加权多项式, 它们分别具有改善闭环系统性能、 软 化输入和约束控制量的作用,且 PzJ =1 P1ZP2Z? PnpZP Rz=ro - riz 1 rz:亠.亠nrzr Qzi=qo qtz,q2Z 亠 亠 qnqzq 式中的np、nr、nq由实

12、际系统来确定, piriq i在系统设计时确定。 ykd 二 ykdk Ez1 Ekd (7) 其中,y k d为未来(k d )时刻预测模型的输出; y* k dk 为基于 k 和以前时刻的输入输出数据 i ,y i ,rk的对未来(k+d)时刻预测模型输 出预测估计; 将式(2)代入式(1) J =E T z-1 y* k d k P z-1 E z-1 Hk d -R z-1 y:)Q z-1 u kj (8) 由于(k d)与:yr i ,ui ,yi ,rk/不相关,并且它们的互相关函数为零,故式( 3)可写成 J 二 E * z-1 y k d k -Rz-1 yr k f Q z

13、-1 u k f P z-1 E z-1 H k d (9) 令 (10) (11) 5.采样间隔和阶次的选定 5. 1 采样间隔的选定 连续时间信号 f(t)的时域抽样定理表述为:在频率fmHZ以上没有频谱分量的带限信号, 由它在均匀间隔上的抽样值惟一决定,只要其抽样间隔 Ts小于或等于 (s)。即抽样定理 2fm 表明,对f 每隔Ts Ts兰一1抽样一次,或者说以每秒大于或等于 2 fm的速率进行抽样, 2*丿 抽得由样值,f。,f2,组成的函数fs t ,它包含了 f t的每一时刻的信息。抽样定理强 调的是抽样速率必须至少等于 f t频谱中最高频率fm的两倍。 1 由此得到,Ts乞一 式

14、中Ts为采样周期;fm为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 2 f m 在一般情况下,数字控制系统的调节品质不如连续系统, 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大, 调节品质将 变坏,除此之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在采样时间选定时应综合考虑。 若系统输出为阶跃响应,根据调节品质的要求,采样时间一般取 T0 1 - T95 乜5 4 丿 T95表示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 95%的过渡过程时间。 在本系统的实验测定 T95二30min , 由此选定采样时间为 T。二2min 5. 2 考虑多变量输入输出模型 n n y k Aiykii亠Bi y k -i e k (12) i土 i =0: 其中 y(k)是输出变量,u(k)是输

15、入变量,e(k)是带零均值的高斯白噪声。 则有 E2 P(Z-1 y* (k +d k -R(Z-1 y(k 归才) 因为: -y* k d k =b , 7U(k)_ 0, dQ( z-1 )u( k) (k) =q0 最后得到最小方差控制器的最优控制为: Rz-1 yr k -Pz-1 y* k dk 2Qz-1uk 知 (10) (11) 若An和Bn不同时为零时,则 n为模型的阶;若An“皿1 =0,Am = 0或 B =BmpO,Bm=O时,贝y m 为自回归部分的阶;若 Bn=Bd尸O,Bd = O,则 d 为 模型的时滞。可知,n、m、d 是唯一确定模型结构的参数,所以在辨识系统

16、的模型结构就要 根据 N 组输入输出观测数据来选择 n、m、d 参数的。 对于本系统为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系统模型表示为 yi 氐氐 A丁丁* y +e(k ) i =1,2 (13) :.:T (k) =(yi(k -1), y2 (k 一 1), yi (k 一 n), y2(k -n) 然后根据已采集的 N 组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 二的估计值 ?N =?N-1 KNYN -Q N )? N -1 (14) T t T - 1 K N =P N -1 N 入 N )R N -1 N ( 15) P N = I -心 N QT N P N -1 /入 (16) 根据计算出的每一个子模型的阶再

17、用 F检验法来决定,最后算得 n、m、d 的估计值为 r?=1,m =1,c?=2 5.仿真结果分析 应用 MATLAB 仿真软件编写 M 程序,仿真过程中选取不同数目的输入、 输出信号时 得到的相对湿度 G 和温度 T 的变化曲线如图 6、7、8 所示。 从仿真曲线可以得到,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的分析及研究中考虑到了系统中的所有变 量,其控制的目的不仅满足某一输出变量与给定的,而且满足所有变量都尽量达到给定值。其中 / 1 2 , n n ai1,ai2, ,定义 )=(:,严皿 其中 I是单位阵, 是遗忘因子且 0 :一乞 1。 计算得到=估计值 0.918566492 J .0259202

18、4 0.0150584627 0.815142244 , c *0.88829173 E?2 = -1.92438518 A =0 , 0.201100839 j - 0.601153633 误差e的方差估计值为 yi k -QT k ?N i k 1 (17) 7.结论 通过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对空气温度和湿度调节的应用研究, 证明了现代控制理论应用 在空调1 Q9 08 0 a _ _ - 0.5 r e 05 - 0.4 0.3 - 02 0.1 - n I ) 5 10 15 30 25 3D 图 6 单输入单双输出相对湿度 单首人单靠出曲威 系统中的可行性,从中还得到不仅能够跟踪输出,而且对空调系统的节能也有一定的 效果。因此,多变量自校正控制器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能够使生产过程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参考资料 1 邓自立,郭一新 .动态系统分析及其应用建模滤波、预报、控制的新方法和程序库, 辽宁技术出版社( 1985) 2 舒迪前, 刘立, 转一顺, 多变量自校正调节器及其在电加热炉上的应用, 自动化学报, Vol,11,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