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科目二学车日记_第1页
驾考科目二学车日记_第2页
驾考科目二学车日记_第3页
驾考科目二学车日记_第4页
驾考科目二学车日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驾考科目二学车日记(普仁驾校-黄桷坪场地)2014-12-7,周日,阴练习转方向:先逆时针1.5圈,再顺时针1.5圈,反复练习心得:方向盘的最大转动范围就是往左1.5圈,往右1.5圈2014-12-29,周一,阴上车第一步:一、调整位置1.脚:离合踩到底,膝盖离前部距离1拳头;2.身:额头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二、起步1.离合踩到底踩刹车置档(前进或后退:置空档再决定前推或后拉)松手刹(按压钮先上后下)松离合(松一点点,感觉车身拉动)松刹车车辆起步。三、停车1.离合踩到底踩刹车置档(置空档)紧手刹(直接往后拉)停车(检查物品、下车锁门)四、注意事项1.点刹,不能太急,否则车身纵向冲动大;2.必须

2、离合踩到底后才能换档(任何时候都必须这样做)心得:必须离合踩到底后才能换档(任何时候都必须这样做)2014-12-31,周三,阴踩离合通过踩离合感受车辆的速度,熟悉:1.调整位置(脚、身位,调整座椅);2.起动5步骤2015-1-3,周六,阴修边要求:1.离端线虚线(第2条)向右10厘米(可略多,不能少)2.车身须与侧线平行方法:1.坐正后眼与左侧车窗玻璃下端、地面三点一线来确定与侧线的距离,从而确定车身与侧线的相距宽度(距离),瞄时感觉车身与侧线位置前窄后宽为正常现象;2.通过转动方向盘来调整,目前最多转半圈(可分左12.9.6右6.9.12)心得:1.调整好位置;2.控制车速,踩离合很关键

3、(不能踩到底);3.定好车窗的点,感觉与侧线的宽度变化及时调整;4.有距离,平行就好(找距离感觉,转动方向调整)。2015-1-10,周六,阴修边要点:1.头靠椅背,依靠眼与车窗一点形成的射线确定车身与侧线的距离、平行状态2.通过转动方向进行调整难点:1.转动方向调整的幅度,如向左转动后该何时回正,转动多少,回多少;2015-1-17,周六,阴修边要点:1.头靠椅背,依靠眼与车窗玻璃商标形成的射线确定车身与侧线的距离、平行状态(线上,座垫高矮可能有变化)2.通过转动方向进行调整难点:2.转动方向调整的幅度,如向左转动后该何时回正,转动多少,回多少;难点:打方向掌握不好2015-1-23,周五,

4、晴修边要点:1.头靠椅背,依靠眼与车窗玻璃商标形成的射线确定车身与侧线的距离、平行状态(线上,座垫高矮可能有变化)2.通过转动方向进行调整难点:3.转动方向调整的幅度,如向左转动后该何时回正,转动多少,回多少;2015-1-24,周六,阴修边要点:1.头靠椅背,依靠眼与车窗玻璃商标形成的射线确定车身与侧线的距离、平行状态(线上,座垫高矮可能有变化)2.通过转动方向进行调整难点:4.转动方向调整的幅度,如向左转动后该何时回正,转动多少,回多少;调整位置:前额与挡光板约2指距离心得:修边:1.车身与侧线平行,距边线约30-40cm;2.玻璃商标位置与左侧边线重合,稍偏下;3.转动方向要有感觉,及时

5、调整顺反2015-2-8,周日,阴修边要点:1.头靠椅背,依靠眼与车窗下沿确定车身与侧线的距离、平行状态(保持左侧看过去下沿与侧线距离30-40cm)2.通过转动方向进行调整(每次调整幅度半圈,转半圈后回一圈归位)难点:后退过程中保持与侧线平行,下沿呈现略微前窄后宽情形正好,否则需调整。2015-2-11,周三,阴倒车入库(右入库)要点:1.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2.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后车门拖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靠上框);3.修边到位(窗下沿距侧线30-40cm,窗花与端线相交)后,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与端线上沿接触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4.

6、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直角时回至12点,与侧线平行时回1圈;(此条不确定)5.出库时车前盖与前侧线相交时向右转1.5圈(打死),回至修边好的状态;难点:1.转动方向要熟练,左手要坚持在左边方向,右手要坚持在右边方向,转动迅速,不要打绞;2.看点要准确,动作迅速。2015-3-1,周日,阴倒车入库(右入库)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4.修边到位(窗下沿距侧线30-40cm,窗花与端线相交)后,倒车至左后

7、视镜下框角与端线下沿接触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5.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至车身3指宽(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右手12点(回转3/4圈),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6.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上沿相交时停车(不确定,抑或是窗花与端线相交?)7.出库时车前盖左前端与前侧线相交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难点:1.转动方向要熟练,左手要坚持在左边方向,右手要坚持在右边方向,转动迅速,不要打绞;2.看点要准确,动作迅速。2015-3-8,周日,晴修边(为侧方位停车打基础)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3指;2.通过左侧窗花

8、看边线,窗花压线(靠上沿),距离刚好合适2015-3-14,周六,小雨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窗花贴侧黄线上沿)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凸筋接近黄实线停车(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至前盖凸

9、筋遮住黄实线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要点:入“四个点”:1.前虚角消失;2.外实线交于前后把手中间;3.左后轮压线;4.前盖左凸筋接近黄线。出“三个点”:1.前盖凸筋遮住黄线;2.左窗中柱与黄线相交;3.车身平行2015-3-21,周六,晴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窗花贴侧黄线

10、上沿)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凸筋接近黄实线停车(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要点:1.前虚角完全消失才能右转1圈,否则会出现停车位靠前的现象;2.外实线交于前后把手中间时左转要略早一点,否则会出现靠侧线外侧压线;3.左后轮压线即左打死方向;4.前盖左凸筋接近黄线(车身正)即停车。出“三个点”:1.前盖凸筋遮住

11、黄线;2.左窗中柱与黄线相交;3.车身平行2015-3-22,周日,晴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头顶距车顶约2拳头;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50cm)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凸筋接近黄实线停车

12、(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要点:1.前虚角完全消失才能右转1圈,否则会出现停车位靠前的现象;2.外实线交于前后把手中间时左转要略早一点,否则会出现靠侧线外侧压线;3.左后轮压线即左打死方向(打得太早会车轮压虚线-过窄,太晚则车轮会压右实线-过宽)。2015-3-28,周六,晴倒车入库(右入库)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稍紧);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

13、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4.修边到位(窗下沿距侧线30-40cm,窗花与端线相交)后,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与端线下沿接触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5.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右上角)至车身3指宽(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右手12点(回转1/2圈),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6.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上沿相交时停车(不确定,抑或是窗花与端线相交?)7.出库时车前盖左前端与前侧线相交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窍门:修正时后视镜现“V”形顺镜方向转动,现“八”字形反向转动调整。注意:1

14、.如果车身贴右侧线,说明转向略早;贴左侧线,说明转向略迟。2015-3-29,周日,晴倒车入库(右入库)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稍紧);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4.修边到位(窗下沿距侧线30-40cm,窗花与端线相交)后,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与端线下沿接触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5.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右上角:完全入库观看的位置)至车身3指宽(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右手12点(回转1/2圈,注:如果发现右

15、侧线与车身间隙过小时,可以多回一点),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6.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上沿相交时停车(不确定,抑或是窗花与端线相交?)7.出库时车前盖左前端与前侧线相交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头顶距车顶约2拳头;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50cm)

16、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凸筋接近黄实线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窍门:1.回转1/2圈,注:如果发现右侧线与车身间隙过小时,可以多回一点;2.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2015-4-4,周日,晴侧

17、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头顶距车顶约2拳头;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50cm)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结合线与黄实线相交时停车(车身与侧

18、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至前盖左结合线遮住黄实线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窍门:1.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刚压线立即左打死;2.出库时如果以前盖左凸筋与黄实线相交时回正方向(教练说出库晚了?),下次以前盖左结合线与黄实线相交回正方向试试?2015-4-6,周一,中雨倒车入库(右入库)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稍紧);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

19、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4.修边到位(窗下沿距侧线30-40cm,窗花与端线相交)后,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与端线下沿接触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5.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右上角:完全入库观看的位置)至车身3指宽(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右手12点(回转1/2圈,注:如果发现右侧线与车身间隙过小时,可以多回一点,反之则少回一点),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6.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上沿相交时停车(不确定,抑或是窗花与端线相交?)7.出库时车前盖左前端与前侧线相交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

20、态)。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50cm,从右后视镜观察边线距车身略2指宽)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从右后视镜看右车身距边线略窄则完全消失,反之略宽则接近消失)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教练要求提前,接近中间时,否则车尾易出线)左转1圈回正;5.

21、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虚线与后轮相交,看线!)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接近黄实线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倒车入库窍门:1.回转1/2圈,注:如果发现右侧线与车身间隙过小时,可以多回一点;侧方停车窍门: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2015-4-11,周六,阴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

22、指多);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cm,从右后视镜观察边线距车身略3指宽)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从右后视镜看右车身距边线略窄则完全消失,反之略宽则接近消失)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教练要求提前,接近中间时,否则车尾易出线)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虚

23、线与后轮相交,看线!)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接近黄实线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既要接触黄实线,又不能超出)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窍门:1.后退时可修边,从右后视镜观看略3指宽;2.侧方停车时看右后视镜,略宽则提前右转1圈,略窄时则待角完全消失才能右转;2015-4-12,周日,阴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2.调整左

24、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cm,从右后视镜观察边线距车身略3指宽)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从右后视镜看右车身距边线略窄则完全消失,反之略宽则接近消失)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教练要求提前,接近中间时,否则车尾易出线)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虚线与后轮相交,看线!,如果未压线即打死方

25、向则会虚线侧过窄,反之过线再打方向则会虚线侧过宽)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与黄实线相交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既要接触黄实线,又不能超出)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有说直角?方向打早则右侧过窄,过迟则右侧过宽)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窍门:1.后退时可修边,从右后视镜观看略3指宽;2.侧方停车时看右后视镜,略宽则提前右转1圈,略窄时则待角完全消失才能右转;3.教练说今日离合踩得不好,时快时慢。2015-4-17,

26、周五,晴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也可调整至1拳头又1-2指,但是看的点要相应调整,通过加垫子调整);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cm,从右后视镜观察边线距车身略3指宽)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从右后视镜看右车身距边线略窄则完全消失,反之略宽则接近消失)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

27、察,教练要求提前,接近中间时,否则车尾易出线)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虚线与后轮相交,看线!,如果未压线即打死方向则会虚线侧过窄,反之过线再打方向则会虚线侧过宽)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与黄实线相交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既要接触黄实线,又不能超出)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直角(方向打早则右侧过窄,过迟则右侧过宽)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注意

28、: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也可调整至1拳头又1-2指,但是看的点要相应调整)1.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修边时左侧窗下沿刚好盖过黄实线,右侧从后视镜看距边线略3指;2.头顶距车顶1拳头又1-2指:修边时窗花重合黄实线,右侧从后视镜看距边线略3指。2015-4-18,周日,阴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也可调整至1拳头又1-2指,但是看的点要相应调整,通过加垫子调整);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

29、,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cm,从右后视镜观察边线距车身略3指宽)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从右后视镜看右车身距边线略窄则完全消失,反之略宽则接近消失)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教练要求提前,接近中间时,否则车尾易出线)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虚线与后轮相交,看线!,如果未压线即打死方向则会虚线侧过窄,反之过线再打方向则会虚线侧过宽)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与黄实线相交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

30、仍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既要接触黄实线,又不能超出)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直角(方向打早则右侧过窄,过迟则右侧过宽)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注意:1.后退时可修边,从右后视镜观看略3指宽;2.侧方停车时看右后视镜,略宽则提前右转1圈,略窄时则待角完全消失才能右转;3.停车时头不能伸出窗外,可观察后视镜看效果(平行、宽窄,具体数据需进一步收集);4.倒车时可修正右边距:后视镜现“V”形顺镜方向转动,现“八”字形反向转动调整(左右12点调整,行一段回一段)。2015-4-19,周日

31、,雨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也可调整至1拳头又1-2指,但是看的点要相应调整,通过加垫子调整);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cm,从右后视镜观察边线距车身略3指宽)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从右后视镜看右车身距边线略窄则完全消失,反之略宽则接近消失)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

32、教练要求提前,接近中间时,否则车尾易出线)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虚线与后轮相交,看线!,如果未压线即打死方向则会虚线侧过窄,反之过线再打方向则会虚线侧过宽)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与黄实线相交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既要接触黄实线,又不能超出)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直角(方向打早则右侧过窄,过迟则右侧过宽)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倒车入库

33、(右入库)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稍紧);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4.修边到位(窗下沿距侧线30-40cm,窗花与端线相交)后,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与端线下沿接触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5.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右上角:完全入库观看的位置)至车身3指宽(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右手12点(回转1/2圈,注:如果发现右侧线与车身间隙过小时,可以向左多回一点,反之则少回一点),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6.观察左后

34、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上沿相交时停车(不确定,抑或是窗花与端线相交?)7.出库时车前盖左前端与前侧线相交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注意:1.后退时可修边,从右后视镜观看略3指宽;2.侧方停车时看右后视镜,略宽则提前右转1圈,略窄时则待角完全消失才能右转;3.停车时头不能伸出窗外,可观察后视镜看效果(平行、宽窄,具体数据需进一步收集);4.倒车时可修正右边距:后视镜现“V”形顺镜方向转动,现“八”字形反向转动调整(左右12点调整,行一段回一段)。2015-4-25,周六,晴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

35、多);头顶距车顶2拳头略多(也可调整至1拳头又1-2指,但是看的点要相应调整,通过加垫子调整);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上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0cm,从右后视镜观察边线距车身略3指宽)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从右后视镜看右车身距边线略窄则完全消失,反之略宽则接近消失)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教练要求提前,接近中间时,否则车尾易出线)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

36、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虚线与后轮相交,看线!,如果未压线即打死方向则会虚线侧过窄,反之过线再打方向则会虚线侧过宽)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与黄实线相交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既要接触黄实线,又不能超出)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直角(方向打早则右侧过窄,过迟则右侧过宽)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注意:1.今日教练要求使用转向灯,入时打右转向(上抬),出时左转向(下压),转向操

37、作后自动恢复。心得:今日对科二的全部项目流程有所了解,在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中有了解(停车时车前端对齐中线,前轮对准第一线,右侧车身在10-30cm之间,起步时松离合刹车,不后退不熄火),全程不使用油门。2015-4-26,周日,晴侧方位停车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又1-2指;脚踩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略紧,3指多);2.调整左后视镜,(调节钮往右下角拉),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调节钮往前推或往上抬),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靠上框沿);4.修边到位(玻窗下沿贴侧黄线下沿,即右车身距侧线约35-45cm,

38、从右后视镜观察边线距车身略3指宽)后,倒车至前虚角消失(从右后视镜观察,从右后视镜看右车身距边线略窄则完全消失,反之略宽则接近消失)右转1圈,至外黄实线处于前后把手之中间时(从右后视镜观察,教练要求提前,接近中间时,否则车尾易出线)左转1圈回正;5.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虚线与后轮相交,看线!,如果未压线即打死方向则会虚线侧过窄,反之过线再打方向则会虚线侧过宽)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与黄实线相交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6.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遮住黄实线(既要接触黄

39、实线,又不能超出)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直角(方向打早则右侧过窄,过迟则右侧过宽)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出发位时停车。注意:1.今日教练要求使用转向灯,入时打右转向(上抬),出时左转向(下压),转向操作后自动恢复。心得:今日对科二的全部项目流程有所了解,在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中有了解(停车时车前端对齐中线,前轮对准第一线,右侧车身在10-30cm之间,考试车“言”字旁与坡道内线重合,起步时松离合刹车,不后退不熄火,),全程不使用油门。2015-4-30,周四,晴今日进入集训,准备参加5月21日的场考,教练换了,位置调整、各项目操作的

40、点位也有变化,记如下:位置调整: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略松);脚踩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4指,略松);2.调整左后视镜(上下前后拨动调节钮),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左右拨动调节钮),后车门手把贴后视镜上沿(靠上框沿,刚能看见,上下拨动调节钮);侧方位停车1.修边到位:窗花WW标在黄线下沿(或中线?)2.倒车至库角接近右后视镜中消失时右转1圈,边线接近前把手1指时左转1圈(回正),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与黄实线外沿相交时停

41、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3.挂前进档(方向仍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超过黄实线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直角(方向打早则右侧过窄,过迟则右侧过宽)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左窗直角柱与端黄线相交时时停车。窍门:观察后轮压线、车身平行时都尽量将头靠向窗观察2015-5-1,周五,雨位置调整: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略松);脚踩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4指,略松,额头正中);2.调整左后视镜(上下前后拨动调节钮),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

42、(左右拨动调节钮,只能偏小),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露手把孔,上下拨动调节钮);倒车入库1.修边到位:窗下沿线距左黄线35-40cm(只能偏小),窗直角线与黄端线相交停车;2.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距端线2指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3.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至车身3指宽(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右手9点(回转1圈,注:如果发现右侧线与车身间隙过小时,可以向左多回一点,反之则少回一点),库角消失时右打死(回转1圈),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之间可根据“V”或“八”形修正方向);4.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余2指时停车;5.出库时车前盖左定点与前侧线相交时向右转1.5圈(

43、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2015-5-2,周六,晴位置调整: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适中);脚踩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4指,略松,额头正中);2.调整左后视镜(上下前后拨动调节钮),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左右拨动调节钮,只能偏小),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露手把孔,上下拨动调节钮);倒车入库1.修边到位:窗下沿线距左黄线35-40cm(只能偏小),窗直角线与黄端线相交停车;2.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距端线2指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3.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

44、至车身1拳头(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左手9点(回转1圈,注:如果小于1拳头时,入库后车身会偏右侧,反之则偏左侧),库角消失时右打死(回转1圈,如果发现右侧车身窄于1拳头时可以立即回正,再通过修边调整车身与库边线平行),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之间可根据“V”或“八”形修正方向);4.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下沿余2指时停车;5.出库时车前盖左定点遮盖过前端黄线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2015-5-3,周日,雨位置调整: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适中);脚踩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4指,略松,额头正中

45、);2.调整左后视镜(上下前后拨动调节钮),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左右拨动调节钮,只能偏小),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露手把孔,上下拨动调节钮);倒车入库1.修边到位:窗下沿线距左黄线35-40cm(只能偏小),窗直角线与黄端线相交停车;2.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距端线2指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3.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至车身1拳头(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左手9点(回转1圈,注:如果小于1拳头时,入库后车身会偏右侧,反之则偏左侧),库角消失时右打死(回转1圈,如果发现右侧车身窄于1拳头时可以立即回正,再通过修边调整车身与库边线平

46、行),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之间可根据“V”或“八”形修正方向);4.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下沿余2指时停车;5.出库时车前盖左定点遮盖过前端黄线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窍门:入库时如果右角(右侧车身)距离过窄,则提前(平行前,车尾端间隙适中)回正方向,再修正(似乎继续向左转?不确定);如果入库时右角(右侧车身)过宽,则延后(平行后,车尾端间隙适中)回方向,再修正(似乎向右转?不确定)2015-5-9,周六,晴位置调整: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又1指(适中);脚踩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4指,略松

47、,额头正中);2.调整左后视镜(上下前后拨动调节钮),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左右拨动调节钮,只能偏小),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露手把孔,上下拨动调节钮);倒车入库1.修边到位:窗下沿线距左黄线35-40cm(只能偏小),窗直角线与黄端线相交停车;2.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距端线2指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3.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至车身1拳头(略紧,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左手9点(回转1圈,注:如果小于1拳头时,入库后车身会偏右侧,反之则偏左侧),库角消失时右打死(回转1圈,如果发现右侧车身窄于1拳头时可以提前回正,再通过修边调整

48、车身与库边线平行,反之右侧车身宽时则延后回方向再调整至平行。从后视镜观察车身与边线略2指宽?),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之间可根据“V”或“八”形修正方向);4.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下沿余2指时停车;5.出库时车前盖左定点遮盖过前端黄线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窍门:入库时如果右角(右侧车身与边线)距离过窄,则提前(平行前,车尾端间隙适中)回正方向,再修正(向右转,平行回正);如果入库时右角(右侧车身)过宽,则延后(平行后,车尾端间隙适中)回方向,再修正(向左转,平行回正)2015-5-10,周日,晴位置调整:要点:1.调整座椅位

49、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又1指(适中);脚踩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4指,略松,额头正中);2.调整左后视镜(上下前后拨动调节钮),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左右拨动调节钮,只能偏小),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露手把孔,上下拨动调节钮);倒车入库(右钩入库)1.修边到位:窗下沿线距左黄线35-40cm(只能偏小),窗直角线与黄端线相交停车;2.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距端线2指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3.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至车身1拳头(略紧,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左手9点(回转1圈,注:如果小于1拳头时,入库后车身会偏右侧

50、,反之则偏左侧),库角消失时右打死(回转1圈,如果发现右侧车身窄于1拳头时可以提前回正,再通过修边调整车身与库边线平行,反之右侧车身宽时则延后回方向再调整至平行。从右后视镜观察车身与边线略2指宽?),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之间可根据“V”或“八”形修正方向);4.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下沿余2指时停车;5.出库时车前盖左定点遮盖过前端黄线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出库向左,为左钩做准备)1.出库时左侧窗后立柱与左库角相交时左打死方向(1.5圈,出库前车身靠中,如果不是,出库时需及时调整)2.行至左侧窗中柱与左黄线相交时停车(此时

51、右前轮须压虚线)(左钩入库)1.左打死方向不动,后退;2.左后轮与库角平行时回正方向(教练说车身略微向左倾斜才回正?)3.通过调整车身入库(右后视镜观察车身与线距离略2指宽)4.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下沿余2指时停车;5.出库时车前盖左定点遮盖过前端黄线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窍门:入库时如果右角(右侧车身与边线)距离过窄,则提前(平行前,车尾端间隙适中)回正方向,再修正(向右转,平行回正);如果入库时右角(右侧车身)过宽,则延后(平行后,车尾端间隙适中)回方向,再修正(向左转,平行回正)2015-5-23,周六,雨位置调整:要点

52、:1.调整座椅位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又1指(适中);脚踩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4指,略松,额头正中);2.调整左后视镜(上下前后拨动调节钮),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左右拨动调节钮,只能偏小),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露手把孔,上下拨动调节钮);倒车入库(右钩入库)1.修边到位:窗下沿线距左黄线35-40cm(只能偏小),窗直角线与黄端线相交停车;2.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距端线2指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3.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至车身1拳头(略紧,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左手9点(回转1圈,注:如果小于1拳头时,入

53、库后车身会偏右侧,反之则偏左侧),库角消失时右打死(回转1圈,如果发现右侧车身窄于1拳头时可以提前回正,再通过修边调整车身与库边线平行,反之右侧车身宽时则延后回方向再调整至平行。从右后视镜观察车身与边线略2指宽?),与库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之间可根据“V”或“八”形修正方向);4.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下沿余2指时停车;5.出库时车前盖左定点遮盖过前端黄线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出库向左,为左钩做准备)1.出库时左侧窗后立柱与左库角平行时左打死方向(1.5圈,出库前车身需偏左,如果不是,出库时需及时调整:提12点略3秒)2.行至

54、左侧窗中柱与左黄线相交时停车(此时前保险杠须压过虚线)(左钩入库)1.左打死方向不动,后退;2.左车身与库左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教练说车身略微向左倾斜才回正)3.通过调整车身入库(右后视镜观察车身与线距离略2指宽)4.观察左后视镜,镜框下沿与端线下沿余2指时停车;5.出库时车前盖左定点遮盖过前端黄线时向右转1.5圈(打死),与侧线平行时回正方向,行至修边好的状态(倒库前的状态)。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1.接近坡道前调整车前盖“讠”旁“丨”与右边线相距略15cm;2.上坡车头抬起即调整“讠”旁“丨”与右边线左侧相贴,调整好后方向打正不动;3.观察左侧窗标(第二行数字尾行)刚出中间黄线时立即停车(刹车

55、迅速,刹车离合同踩,刹车略提前);4.起动时打左转向灯,先抬离合至车身明显抖动时松刹车;5.车辆前行,继续下一项目。曲线行驶 1.车辆前行调整至距“”点10-15cm时方向打正直行;2.前盖左缝线接近“”点左转圈;3.曲线“”点接近前盖左缝线约1/2时右手提12点;4. 前盖左缝线接近“4”点右转圈;5.前盖右凸筋接近“”点时右转圈;6.前盖右缝线接近“”点左手提至11点,出曲线与侧线平行即回正。今日正式进入考试前的脱产集训,每天训练半天时间,直到考试。(今天新学了坡道停车起步、曲线行驶2个项目)2015-5-24,周日,晴位置调整:要点:1.调整座椅位置,头顶距车顶1拳头又1指(适中);脚踩

56、离合到底略有余,前额离遮光板距离1拳头(4指,略松,额头正中);2.调整左后视镜(上下前后拨动调节钮),能够看到后车轮;3.调整右后视镜,前车门手把靠镜面前端1/3(左右拨动调节钮,只能偏小),后车门手把在后视镜上沿(能看到1/2,露手把孔,上下拨动调节钮);侧方位停车1.修边到位:窗花WW标在黄线下沿(或中线?)2.打右转向灯,倒车至库角接近右后视镜中消失时右转1圈,边线接近前把手1指时左转1圈(回正),观察左后视镜,后轮压线时(此时需俯身前倾观察左后视镜,才能看到左后轮是否压线)向左转动1.5圈打死方向,至前盖左接合缝与黄实线外沿相交时停车(车身与侧线平行,停车到位);3.挂前进档(方向仍

57、然为左打死-略松,否则会出现“嚓嚓”声),至前盖凸筋超过黄实线时右转1.5圈回正方向,至左窗中柱直角(方向打早则右侧过窄,过迟则右侧过宽)与黄实线相交时右转1圈(过快可轻点刹车),车身平行时左转1圈回正方向,行至左窗直角柱与端黄线相交时时停车。倒车入库(右钩入库)1.修边到位:窗下沿线距左黄线35-40cm(只能偏小),窗直角线与黄端线相交停车;2.倒车至左后视镜下框角距端线2指时右转方向1.5圈(打死);3.观察右后视镜,出现第二个直角至车身1拳头(略紧,从右后视镜观察)时回至左手9点(回转1圈,注:如果小于1拳头时,入库后车身会偏右侧,反之则偏左侧),库角消失时右打死(回转1圈,如果发现右侧车身窄于1拳头时可以提前回正,再通过修边调整车身与库边线平行,反之右侧车身宽时则延后回方向再调整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