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试论语文教材的出路 纵观十几年来的语文教育战线,会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教法的改革创新轰轰烈烈、山花烂熳,而教材的改 革创新则沉寂冷落、晨星寥寥。这种显著的反差在说明着语文教育界上层动作迟缓的同时,也说明着教材理论 的匮乏与孱弱。我们知道,教材和教法是教育的左右腿,二者必须同步和谐,教育才会有好的效果。正是从这 个意义上说,时代在呼唤更加科学的新的语文教材的出世。在此,本文愿提出自己关于语文教材类型与体式的 一孔之见,以期给专家们一点参考。 (一)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在西方,自亚里士多德倡导"文雅教育'始,一贯到今,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大体不变:识
2、记单词、语法 、修辞、逻辑及语言应用。不难看出,老外们是把语文看作一门"技术训练'课。 在中国古代,文史哲伦理浑然一体的语文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也是基本内容不变:识字、读书明经、 修德养性。也不难看出,古人们是把语文当作一门"意识修养'课。顺便深及一层,西方社会的世风不厚,中 国传统的重守伦理、均与各自的语文教育有重要关系。 中国现代的语文教育如何呢?上个世纪末叶,"崇洋'(无贬义)之风渐成气候,1902、1903年有两个 学堂章程,实为中国教育西化的肇始,但就语文而言,至多可称为半西化,因为它是西洋瓶装着老国酒 学堂制式、让学生写实用文
3、,此为"西洋瓶';令学生读史读经读古文,明了"文章于政事身世关系处',则 为"老国酒'。可见,语文一出世就未能确立"中国现代语文'的自我真身。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语文偏 重"技术训练';抗战至建国时期,语文偏重"意识修养';建国后,语文教育界深感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二 元矛盾状态难以驾驭,经过几年酝酿,于1956年出现了汉语、文学分科;不久,"意识'复又压倒"技术', 直至70年代末,语文教育都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80年代
4、至今的十几年,虽然意见纷呈,但主流是" 技术训练'观念,"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不就是技术训练观念吗?"语言派'的诸多理论与实践也是技术 训练论。 以西安董敏堂、北京刘国盈两位先生为代表的"以系统的语文知识为核心'的教材教法观点,在我看来, 可能是确立语文本体的中肯灼见,它能融"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为一体,铸造出一个新的科学的"语文 '。"可能'者也,是谓彼所言之"语文知识',必须具有新颖独特的涵义,若是仅指"字词句章语
5、修逻文' 这八字宪法,那么,依然陷在"技术训练'论里不能超拔。 纵观语文的百年历史,它始终未能超越"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的二元矛盾状态进而实现应有的自立 。 那么,我们能否建设一个既高于西方、高于传统又易于操作、易于收效的中国的现代的语文教育体系呢? 能。我以为这就是让"意识修养'隐却一层,让"技术训练'后退一步,请"语文知识'民族的常用文字 、人文常识、文雅语汇、实用文知识、文学常识就坐正位,创建一个"掌握知识、以知化意、以知养技' 的"知识本位
6、的语文教育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关键,自然是"知识本位的语文教材'。 建构"知识本位的语文教材',其前提是充分认识和把握语文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习过程的特点。退一步 讲,无论何种语文教材的编制,都必须把握这两个特点,而以往我们并未很好把握。 (二)语文自身的特点 科学性、常识性、实用性、工具性为中小学各门课程所共有。除共性之外,语文尚有如下特点: 1.人文性。没有哪一科能像语文这样充满着生活气息,没有哪一科能像语文这样洋溢着人情味道,没有哪 一科能像语文这样蕴含着富饶的知识营养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历史的、伦理 的、民俗的知识。语文
7、教学的复杂、优越、困难主要集中在这一点上,所以重视、研究、理顺、把握语文科的 人文性,乃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首要一环。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否也表现着人文性呢?答 案是肯定的。无视人文特点,把语文只看成言语技术和属文技术无疑是片面的,离开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人情 味道、生活气息,运用再高的技术其言语或文章也不会动人。因此,有计划地传授人文性知识,顺便传授言语 及文章技术才是语文教育的上上之策。 2.民族性。不同民族的生活、历史、习俗、性格乃至意识观念都有差异,由语文具有人文性,可知语文也 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语文在很广的范围和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文字、词汇、语
8、 法、修辞、人文知识等显在的层面上,而且在潜在的层面上如审美观、处世观、价值观以及语句的连缀和章句 的解读上也存在着。例如章句解读,汉文必须是"左顾右盼,看上下文,看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然后才能真 正了解句子的内容',因为"汉语是一种模糊语言'(季羡林先生语)。章句解读的民族差异还属最隐淡者, 若说价值观、审美观及语法修辞,差别更为突出。但是,语文的民族性在以往的岁月里却很少有人虑及。 3.时代性。教学中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知识是一成不变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七'永远是" 二十一',浮力定律永"浮'
9、;不沉,水永远是h,2o;而政治课则无时不随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换更替。 所以说,前者不具有时代性,而后者的时代性鲜明突出;语文课则是介于二者之间。考察各地各时各种语文教 材,可见其无论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是置之不理还是刻意追求,时代意识都必然性地存在于语文教材之 中,只不过多少、显隐、缓急不同罢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文教材里的"时代意识'不该明显地表露出来 ,而以"似无实有、明无暗有'为佳境,这样的语文教材才是"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材。我国近百年特别是 近50年来的语文教材,其时代性过于突出,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效率高耗低效的原因之一。
10、 4.文雅性。不论"语'还是"文',从思想和技术性的标准看,都可以分为"通俗'、"文雅'和"精致 '三个级别。"通俗语汇'即日常交际用语,若以使用的绝对量论,它约占90%,若以书面语的使用量论,它约 占60%,通俗语汇用不着进学校学习,儿童从咿呀学语至入学时就学会了一半或一大半,另一半或一小半则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自自然然地就学会了,数以亿万计的文盲并不是语盲的事实,便足以证明母语中的通俗语汇可以 自然通晓姑且称之为"母语天成律';精致语汇(精妙语辞及学术语辞)并非普通中
11、小学生所能追求。所 以,中小学语文课中"语'的主体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文雅语汇'。以往和现在语文教学效率太低,是否 跟我们的教材乃至指导思想没有把握住"语'的范畴有一定关系呢?今后编写教材应当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应该是:以传授民族的常用文字、人文常识、文雅语汇、实用文知识、文学常 识、并培养相应使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让它们渗透在语文教育 之中,听其自然地潜移默化。下一代的语文教材应当遵循这一宗旨。 (三)语文学习的特点 学习者与学习对象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效应、规律,明了
12、这些关系、效应和规律,是我们制定 大纲、编写教材、组织教学的必要而且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就语文科的学习而言,以下三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 充分注意: 1.文随道入。这里的文与道的含义与传统的文道概念有所不同,文,指具体的字、词、句型句式、表达技 巧、表现手法等纯语文学知识;道,指一切科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生活的、伦理的和民俗的"人文知识和 人文材料',也指有关人文的诸多"思想观点和学说'。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可以叫"随道传文',这里是从 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所以叫作"文随道入'。 从文章的写作、保存、流传过程来看,文是道的载体,道
13、随文行,形式为内容服务;可是从学习语文的过 程来看,则恰恰相反,要借助把握意旨材料(道)来掌握字、词、句、表现手法等纯语文学知识(文),内容 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形式服务,此即"文随道入'的内涵。广东湛江的情理知能连环导引初中课本就很好 地体现了这一语文学习的原理特点。明白了"文随道入'的道理,我们就明白了语文教学"全文法'和"整体 阅读'的高明之所在;再进一步,也就明白了语文课为什么学课文而不学字词典,也就明白了学课文与阅读报 刊的真正区别了。 2.自悟效应。"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
14、看课外书。'(吕叔湘先生 语)看课外书的学生绝非"少数',而为什么只有这"少数'"语文较好'呢?细细想来,这"看'字底下深 埋着一个"悟'字。有"悟'是会看,没"悟'是白看,"悟'乃是语文学习之关键。孔子"举一反三'的教 学指导思想,"哂之'而不斥之、言"吾与点也'而不言吾何以与点之类的实际作法,正说明他是一个真正重 视了"自悟'价值的老师;传统语文教育(1903年以前)一
15、直重学生的诵、记而轻教师讲解的教法,实在是不 惜血本地追求"自悟效应';赞科夫倡导高难度教学原则,魏书生等名师极力倡导并实施学生自学,实质上也 都是悟到了语文学习中"自悟'的存在及其巨大效能。可是我们近百年来特别是近50年来流行的观念却是"讲 深讲透',教师讲透了,学生还有什么可悟呢?连文学等艺术作品尚且以含蓄有味为上品,我们的教学怎么反 而追求一碗白水清澈见底的效果呢?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与"讲深讲透'不无瓜葛。如此看来,继承古代 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自悟效应'的传统,应当是不久的将来语文教育教学的特
16、色之一。 3.学用互动效应。学与用的关系,普通的看法是学而备用、学以致用、学而后用,用的效果取决于学的效 果,二者是单向的因果联系;高明的看法则作如是观: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互动、良性循环。学记 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论;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等等,这是 名家重视"学用互动效应'的例子。实践中也不乏证据,77、78两届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得许多大学教师的赞 许;当前有许多语文教师搞课前3分钟演讲,引导学生写书评影评,办手抄报等,也都是自觉或自发地在以"用 '促&qu
17、ot;学';更切近一点说,我们自己备课、写论文的过程中不也体现了用能促学、学以致用的互动效应吗? 当代六大科技理论之一的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开放系统在达到新的有序的结构过程中,输入和输出均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学习正是这样一个开放系统,而学和用恰恰就是输入和输出,就语文学习而言,听和读是输入, 说和写是输出。"学用互动'也就是听读和说写相互促进。从学用互动效应看语文教学的状态,西方是重输入 不足而重输出有余;我们的现状是输入输出皆不足,大量的精力耗费在貌似输入的"师讲'上。 语文学习过程的特点,上述三点绝非仅有,择较隐者言之而已。换言之,新一代教材的建
18、构有许多学习原 理与规律需要参照,上述三点亦在其中。 (四)理想的语文教材 教材质量的高低反映着教育思想的水准,同时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不可等闲视之。 明晰而透彻地把握了语文自身和语文学习两方面的特点(当然不止上面所谈)之后,就可以对语文教材的 内容和体式进行规划了。下面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1.理想的语文教材的内容 这内容的确定其实是极为庄重相当艰难的,非一人之力所能及,这里姑以虚拟之轮廓阐明自己的思路,所 谓止于框架也。 概括地说,语文语(文雅语汇)文(常用文字人文常识实用文知识文学常识)。整个中小学的 语文课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掌握3755个常用字、8000个使用频度最高的文雅词、5
19、00条成语、300条名言佳句、 100首诗歌、50篇范文、2000项人文常识、阅读500万字的各类文雅作品,并能写出明白晓畅的实用文(应用文 、记叙文、论说文)。 具体地说,"语文'虽是一词,却是多个概念。初小的语文、高小的语文、初中的语文、高中的语文各有 不同的内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譬如: 初小的语文文雅语汇(20%)常用文字(50%)人文常识(30%); 高小的语文文雅语汇(30%)常用文字(30%)文章知识(20%)人文常识(20%); 初中的语文文雅语汇(30%)常用文字(10%)文章知识(30%)文学常识(10%)人文常识(20%); 高中的语文文雅语汇(30%)文章知识(30%)文学常识(20%)人文常识(20%); 四个"语文'的教学内容,虽不相同,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六年级下数学试卷
- 魔方教育小升初数学试卷
- 出院与入院评估课件
- 2025年马鞍山当涂县融媒体中心招聘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3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网络信息安全与风险评估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汇智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自配合组合电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西安国际港务区高新一中陆港小学和陆港中学教师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衡水市卫生健康委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4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上海电力大学科研助理岗位(第二批)招聘4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历年退役军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一二单元月考综合试卷(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5-2030中国土地估价行业标准体系完善与国际化发展研究
- 2025级新生军训开训仪式动员大会
- 2025年医院处方审核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天津市辅警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库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与实施路径-洞察及研究
- 2025版旧房翻新基础装修合同范本
- 铅衣消毒管理办法
- 2025新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中组部选调生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