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内容预览: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自怨自艾( ) 吹毛求疵( ) q( )丽 正宗d( )传 2、按要求默写(4分) ,波澜动远空。 ,莲动下渔舟。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山河破碎风飘絮, 。 3、说话要看对象,陈平回家接到父亲从国外发回来的电报,他要把电文转述给不识字的奶奶听,应该怎么说?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3分) 电文:平儿会议延期暂不回国祖母诞辰在即无法返回见谅父 陈平应该说: 。 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

2、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8个字)(2分) 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2分)a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你提供的名言是: 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说笑打闹,班会结束前,你作为主持人作小结,想结合班会主题对他们提出忠告,你会说些什么?(80字左右)(2分) 5、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问题的席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3分)

3、 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主要信息: 。 6、依照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微笑是无声的音乐,传递着美好的情感。 仿句:微笑是 , 。 二、阅读理解(5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2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

4、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猥自枉屈

5、猥: 以咨诹善道 诹: 以彰其咎 彰: 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伤先帝之明 先帝不以臣卑鄙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 10、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1、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2分)

6、 12、从回忆的大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8题。(14分) 最近认识一个朋友,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自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居无定所,四处飘荡,以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他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我觉得感动,同时惊奇。 "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出这么柔情的作品呢?'我曾经问过他,"有时候我读

7、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那你认为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吗?'他笑。 "起码应该比这些作品沉重和黯淡些。'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 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我看着他。他想做一个怎样的比喻呢? "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

8、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这个智慧的人,他是对的。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化了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唇间的洌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花瓣。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妩媚原来是那么深情、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他让苦难芬芳,他让苦难醉透。能够这样生活的人,多么让人钦羡。 后来,我把他的一

9、首小诗抄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健康的赤足是一面清脆的小鼓 在这个雨季敲打着春天的胸脯 没有华丽的鞋子又有什么关系啊 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 13、请赏析第段"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一句中加点短语的妙处。(2分) 14、第段中加点的"这么多事',具体指上文中提到的哪些事?(摘录原文回答)(3分) 15、第段中说他"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他明白了"粪和庄稼'究竟是怎样的关系?(2分) 1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17、第段中,与标题"让苦难芬芳'相照应的

10、句子是: 18、文末引用他的诗歌有什么作用?(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3题。(12分) 魅力,即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人们就喜欢看,爱不释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亲近,就想与之交往。 人的魅力有三个层次。 一是容貌,仪表的魅力。人长得美,打扮得体,别人就爱多看一眼,在街上行走,有人想靠得近一些,或者"回头率'高。漂亮不完全等于美,美的内涵要丰厚一些。有的人漂亮,还浓妆艳服,并不一定美,总觉得差点什么。差什么呢?风度。风度是打扮不出来的。 二是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有些人长得不算漂亮,也不一定有权有势,也不一定著书立说,但别人爱接近他,向他讨见识,请求他的帮助。他

11、不一定显山露水,也不谄媚,也不笼络,但就是有凝聚力。找找原因,就是他的人格,他的道德修养的魅力。人生的第一要义,是真诚。这是一切偷奸耍滑,惹是生非,玩弄权术的人所不理解的,也无法企及的。 三是思想的魅力。有人为享受而活着,也有人为思想而活着。当然他活着也得吃饭穿衣。一切实践,一切活动,都是他思维的材料。他在不停地思考,思想有时如电石火花,稍纵即逝,他努力捕捉,唯恐它溜走了。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能成体系者,就是家了。思想家也不是神,也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思想家仍是思想家,他的思想贮存在他的著作,他的言论里,仍是这个世界的精神财富。思想的魅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魅力

12、。它高于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更高于容貌,仪表的魅力,它不仅有吸引力,凝聚力,而且有影响力。平常说,某某有头脑,大抵是说他有思想。做个有思想的人吧!大而言之,时代呼唤思想家! 19、第段中加点字"这'指代的内容是(2分) 20、请你为本文第段或第段的分论点举出一个典型人物的事例作为论据。(2分) 21、文章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分) 22、有一句话叫做"人因可爱而美丽'。读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分) 23、你认为自己的魅力如何?你准备怎样使自己更有魅力?(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8题。(12分) &quo

13、t;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时间已经过去了360多年,到现在,当人们走进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旧址的时候,还可以寻见这副对联的遗迹。 为什么忽然想起这副对联呢?因为有几位朋友在谈话中认为,古人读书似乎都没有什么政治目的,都是为读书而读书,都是读死书的。为了证明这种认识不合事实,才提起了这副对联。而且,这副对联知道的人很少,颇有介绍的必要。 上联的意思是讲书院的环境便于人们专心读书。这11个字生动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雨声和人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的情景,令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东林书院中,耳朵里好像

14、真的听见一片朗读和讲学的声音与天籁齐鸣。 下联的意思是讲在书院中读书的人都要关心政治。这11个字充分表明了当时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他们主张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家事,还要关心国家和全世界的大事。那个时候的人已经知道天下不只是一个中国,还有许多别的国家。他们把天下事与国家事并提,可见天下事是指的世界大事,不限于本国的事情了。 把上下联贯串起来看,它的意思更加明显,就是说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而且,上联的"风声,雨声'也可以理解为语带双关,兼指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上的风雨。这副对联的意义实在是相当深长的。 24、由一副对联入题,之所以提起这副对联,是因为

15、(2分) 25、通过这副对联的解读和评析,证明了古人;其中把"风声,雨声'理解为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指的是 (3分) 26、从下联中品出了当时读书人怎样的抱负?(2分) 27、文章在解释对联后,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2分) 28、文章引用古代的一些事例来讲道理,说明了( )(3分) a、古人对这些道理都知道,我们更应该懂得,而且应该比古人做得更好。 b、现代人在繁忙的劳动后,要像古人那样多学些知识。 c、现在的人只注意学习知识,读书与政治结合得不好。 d、古人做得不错,我们应该体会古人读书的同时也关心政治的良苦用心。 三、作文。(50分) 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道作文。 冬天的河干涸了,我相信,春天还将来临,那时白帆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风中的树叶凋零了,我相信,泥土里的梦将在枝头开花结果。 痛苦像一块巨石紧紧压在歌唱的心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