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_第1页
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_第2页
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_第3页
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_第4页
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摘耍】 日的探讨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 影响,为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 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心理干预组、临床路径组、心理干 预和临床路径组、対照组,每组30人,对各组的预后进行比较研究。结 果 心理干预组、临床路径组、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 恐惧、焦虑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界具有显著性 (p<0. 05)o结论 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能明显提高对心肌梗死患 者的护理质量,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关键词】 心肌梗死心理干预临床路径护

2、理质量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冠状动脉供血严重不足 或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其发病率有 逐年增高的趋势1。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 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越來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病人为中心” 的整体护理模式正日益受到重视。新的护理模式必然对护理方法、护理程 序和护理理念提出新的要求2。鉴于此,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 研究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 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和方法 1.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

3、科室确诊为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即心理干预组、临床路径 组、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组、対照组,每组30人。4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 表1,4组之间具冇可比性。表1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组别性别(例)男女平均年龄(岁)梗死部位(例)前壁下壁后壁文化程度(例)初中及以下初中 以上心理干预组 161464. 512108228临床路径组 151563. 7119101911干 预和路径组 171362. 61299219 对照组 161465. 1138920101.2研究方法及分组1.2. 1心理干预组 釆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恐惧、 焦虑的评估。对心理干预组的患者,耐心

4、听取患者和家属的倾诉,同情和 关怀患者,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分析患者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一旦发 现不利于疾病预后的环节和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干预,努力减少患者的 负性情绪,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患者在 心理干预的同时进行常规的一般护理。1.2.2临床路径护理组 成立临床路径制定小组,山护士长和科主 任及相关主管护士负责。参考美国的临床路径模式和内容,制定适合我国 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程序。临床路径组患者自入院开始就进入临床路径, 采用制定好的临床路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1.2.3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组 对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组的患 者,在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同时,对出现负性

5、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1.2.4对照组 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一般护理,不进行心理干预和临床路径护理。对以上4组患者的并发症、恐惧、焦虑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收 集、整理和分析研究。1. 3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spss 10. 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x 2 检验,检验水准:a=0. 05o2结果心理干预、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见表2。表2各 组患者并发症、负性情绪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与对照组比较: *p<005由表2可见,心理干预组、临床路径组、心理干预和临床路 径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恐惧、焦虑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6、<0. 05)o3讨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这 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患者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患者首先是一 个人,然后才是患者。人会有思想、有精神、有心理变化和情绪反应,而 这些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心理干预和心理 治疗正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当心肌梗死突然发 生后,除了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外,患者的思想、精神、心理和情绪 也会发生改变4。我们研究发现,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 干预,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恐惧、焦虑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都显著低于 对照组。这说明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

7、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 复和预后。临床路径足为已确诊为某种疾病的一群患者制订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完整的医疗和护理工作计划。国外研究表明, 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提高患者满意度,限制医疗费用增长等。临床路径护理是与整体护理模式 相适应的一种崭新的护理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护理具有计划性、预见性、 针对性和完整性5。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显著 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焦虑、恐惧的发生率,可以明显缩短心肌梗死 患者的住院天数。这表明,临床路径护理程序的效果要优于一般护理程序, 其更能适应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满足患者的需求

8、,提高护理质量和 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以病人为中心”融“生理一心理一社会模式”为一体的 全新的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确立和普及,护理质量在医院整个质量体系 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6。患者满意是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的最高标 准。这种全新的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必然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去不断地探 索和研究能够满足时代需耍和患者耍求的新的护理方法和护理程序,并且 进行优化和组合。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对心肌梗死患者同时实施心理干预 和临床路径护理时,其护理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明显地降低心肌梗死患者 并发症和焦虑恐惧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本研究仅仅从心理干预、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 面展

9、开了初步的研究,但对整体护理与心理干预以及临床路径护理的内在 关系、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对护士的新要求、临床路径护理的国家标准等 问题未能作出相应的探讨,这些问题有待口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杨大成,陈玉国,张运.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 26(8) : 1193-1194.2朱小平,邹碧荣,王晓惠,等.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改革对临 床护理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21 (4):915-917.3金 凤.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民族医约杂 志,2006, 12(6) : 80-81.4林妙春,管梨倩,苏爱莲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作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