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_第1页
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_第2页
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_第3页
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_第4页
肺霉菌病影像学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左上肺结节,周围可见晕征,提示周围有出血左上肺结节,周围可见晕征,提示周围有出血上图,胸廓入口平面。左上肺伴有晕征。上图,胸廓入口平面。左上肺伴有晕征。见间质气肿。纵隔及左胸部皮下积气。见间质气肿。纵隔及左胸部皮下积气。下图:两性霉素治疗后复查。结节增大下图:两性霉素治疗后复查。结节增大伴有新月状气体征。间质气肿仍可见。伴有新月状气体征。间质气肿仍可见。病理片显示曲霉菌菌丝病理片显示曲霉菌菌丝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肺部曲霉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肺部曲霉菌感染感染为指导治疗,将ABPA 分为5 期:nI 期期(急性期急性期),患者哮喘样发作, 可有肺部浸润影, 血清总I g E升高等;nII 期期

2、( 缓解期缓解期),哮喘症状可以靠支气管扩张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n I I I 期期( 复发加重期复发加重期),多数表现为急性期发作症状,部分患者复发是无症状的, 仅出现血清总I g E 的成倍升高或肺部浸润影,因此该期需密切监测; nIV 期(激素依赖哮喘期),必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 V 期期( 肺间质纤维化期肺间质纤维化期) , 出现不可逆的肺损害, 预后极差。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n(1)有哮喘病史。n(2)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浸润影。n(3)Af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阳性反应。n(4)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n(5)血清Af沉淀抗体阳性。n(6)血清总IgE升高( 1 mg/L) 。

3、n(7)血清IgE2Af和IgG2Af升高。n(8)中心型支气管扩张。n满足其中7项(必须包括第7 项)则可确诊。如满足其中6 项,则诊断ABPA的可能性很大。符合第17项诊断标准,则诊断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血清阳性型(ABPA2S) ;如包括第8项则应诊断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型(ABPA2CB) 。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与气道侵入型肺曲霉菌病不同,病):与气道侵入型肺曲霉菌病不同,病原体仍保持在气道腔内,未侵入气道基底膜。原体仍保持在气道腔内,未侵入气道基

4、底膜。中央支气管扩张型右上肺后段支气管扩张伴局限性实变与部分不张中央型囊状支气管扩张高度提示为过敏性肺曲霉菌病n普通支扩n普通支扩多见于下叶,且以外周支气管扩张较多见,而ABPA 多累及上叶,且以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为著。普通支扩的粘液嵌塞多为低密度,而A B P A 多为稍高密度,甚至可以见到钙化。n结核性支扩结核性支扩 n与ABPA 一样,结核性支扩也好发于上叶,但它多因支气管壁平滑肌、弹性纤维破坏, 周围组织牵拉等因素造成,所以周围可见到纤维条索等卫星病灶,而且管腔内出现粘液嵌塞的情况较少。n综上,有文献报道认为长期哮喘的病人如果胸部HRCT 上发现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同时管腔内可见稍高密度的

5、粘液嵌塞或高密度钙化,需考虑ABPA 的可能,结合免疫性检查可明确诊断。 念珠菌引起的肺部病理改变大致有支气管炎,大面积肺泡腔渗出、实变,大量上皮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3 种病理改变可同时存在。CT 表现主要为n(1) 两肺散在斑片状影;n(2) 肺段或肺叶的实变; n(3) 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斑片影与小结节影可同时存在,病灶较少形成肿块。n图图7A ,B 大片实变影。男,43 岁,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胸部CT 示左肺下叶背段实变,内见充气支气管征。纤支镜活检及培养提示念球菌性肺炎,治疗后左肺下叶背段病灶基本吸收,右肺下叶背段见新增斑片状影n常见的病理类型有3 种种:1.孤立肉芽肿型,2.

6、粟粒性肉芽肿型3.肺炎型。n病理变现与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病程有关:nA.孤立肉芽肿型多见于免疫力正常者或者病程晚期,早期是胶样病变,病变逐渐发展形成非干酪性肉芽肿,此时病变的显著特点是成团块的倾向,可表现为多个肺叶受累。nB.粟粒性肉芽肿型及肺炎型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者病程早期,形成胶样病变,易在肺内及全身播散形成多发病灶,也可累及多个肺叶 。 图图4A ,B 斑片状影合并小结节。女,39 岁,无基础病史,右肺下叶多发斑片状影合并小结节。穿刺活检病理为肺隐球菌性肺炎图图5A ,B 多发小结节。男,62 岁,脑脊液检查找到多数隐球菌,两肺散在小结节,结节边缘清楚,部分结节内见空洞。临床诊断隐球菌肺炎、脑炎nIPFI 的CT 表现复杂、多样,与致病真菌的种类、IPFI 的分型及病程的长短有关。除典型曲菌球CT 表现外,肺内多发病灶、多种形态病灶共存,也可为IPFI 较有特征性CT 表现,结合临床病史能提高IPFI 的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肺内孤立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应该考虑肺隐球菌性肉芽肿性炎的存在,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