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与土地勘测定界_第1页
地籍调查与土地勘测定界_第2页
地籍调查与土地勘测定界_第3页
地籍调查与土地勘测定界_第4页
地籍调查与土地勘测定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四、土地勘测定界成果存在的问题四、土地勘测定界成果存在的问题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1.1.定义定义 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 【地籍】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依据的图簿册。现代地籍的主要功能已转变为保护土地产权和为课税服务,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 【地

2、籍管理】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采取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价值评估和地籍档案信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和法律等一系列地政措施。 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 。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2.2.分类分类 根据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的规定,地籍调查分为: 地籍总调查的工作程序包括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文字总结、资料整理、检查验收等几个方面。 3.3.调查单元调查单元 地籍调查以宗地为单元进行。 宗地是权属界线界线封闭的地块或空间。 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 所有权宗地 使用权宗地 宗地与图斑的区别宗地与图

3、斑的区别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4.4.内容内容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4.1权属调查 4.1.1权属调查的方法 复核和实地调查 4.1.2权属调查的步骤 1、确定调查范围,制作调查工作用图 2、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预编宗地号 3、发放调查通知 4、土地权属状况调查 (1) 土地权利人。调查核实土地权利人姓名或名称、单位性质及行业、 法人代表、代理人姓名、身份证明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2) 土地权属性质及来源。调查核实土地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土地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使用期限和终止日期等内容。 (3) 土地位置。调查核实土地坐落、宗地四至、所在图幅等内容。 (4) 其

4、他。调查核实土地用途、共有共用情况、土地他项权利情况、权利限制情况等内容。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5、界址调查 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核心,关系土地位置及权属范围的确定,包括指界、界址线和界址点设定、界址边长测量。 (1)指界的一般规定 1) 权源材料中权属界线明确、且经实地核查无误的宗地,无需进行土地权属界线指认。 2)权源材料中权属界线明确、但经核查与实地不一致的宗地,需要进行指界。 3)权源材料中权属界线不明确的宗地,需要进行指界。 4)没有权源材料的历史用地,一般根据双方协商、实际利用状况和当地的定界习惯确定界线。 5)对违法用地,根据现状确定界线,并在地籍调查表注明。 6)

5、指界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宗地权利人(或代理人)、相邻宗地权利人(或代理人)以及调查员到实地进行指界。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2)指界人 1) 权利人是单位的,应由法人代表进行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书与本人身份证明; 2)权利人是个人的,应由权利人本人进行指界,并出具本人身份证明; 3)农村宅基地,应由户主进行指界,并出具户口簿和户主身份证明; 4)权利人不能出席指界的,可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出具代理人身份证明及指界委托书; 5)共有或共用宗地,由共有人或共用人共同指界或共同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出具代理人身份证明和指界委托书; 6)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的指界应由该农民集体依

6、据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推举产生,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推举结果应同时公告。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3)通知指界 (4)指界结果处理 1)现场指界无争议的,填写地籍调查表,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2)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未到场指界、当事人到场指界但无正当理由拒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按违约缺席处理: 3)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根据土地权属来源材料等,结合另一方指定结果确定; 4)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根据有关材料,结合实地现状界址和有关确权文件规定确定。 5)将确定结果及违约缺席指界通知书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

7、议,必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巧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责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则由(3), (4)两条确定的界线自动生效。 6)土地权利归属不明或共有(用)权利人众多难以逐一指界的,可根据土地权属来源材料、宗地使用现状和地籍调查结果等确定权属界线,并进行公告,公告期为15日。7)界址有争议的,应按争议区划定争议界线并单独设定争议地,记录争议情况,待后处理。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6、设置界址标志 在无争议的界址点,设置界址点标志。界址点标志可分为:混凝土界标、带铝帽的钢钉界标、带塑料帽的钢棍界标桩和喷漆界址标志。 7、勘丈宗地及绘制宗地草图 调查人员依据现场调查的结果,

8、对宗地界址边长、条件距离及宗地间的相关距离、必要的建筑物、建筑物进行勘丈,并根据勘丈边长和调查工作图现场绘制宗地草图。 8、填写地籍调查表 权属调查完成后,调查人员现场应将权属调查的结果填写在地籍调查表上。调查人员绘制的宗地草图应附在地籍调查表上。经双方认可的无争议的界址,须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处理不了的,也可填写土地纠纷原由书,说明有争议土地的位置和双方意见及调查员意见,并草绘界址纠纷示意图,送登记办公室处理。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4.2地籍测量地籍测量 4.2.14.2.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按照由高级到低级、先整体后局部的

9、原则进行布设。按照由高级到低级、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布设。 4.2.24.2.2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 界址点测量方法可采用解析法、图解法或部分解析法。一般采用解析法(实测法)。即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 一、地籍调查介绍一、地籍调查介绍 实测(解析)界址点的要求实测(解析)界址点的要求 (1)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和钢尺等测量工具野外实测界址点坐标。可根据界址点的观测环境选用不同的方法。 当采用全站仪测量时,观测时应做测站检查,检查点可以是定向点、邻近控制点和已测设的界址点。 当采用钢尺量距时,宜丈量两次并进行尺长改正,

10、两次较差的绝对值应小于5cm。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量界址点,都应进行有效检核。 5.5.地籍调查相关依据地籍调查相关依据 5.1技术依据技术依据 (1)地籍调查规程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4)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标准 (5)省级制定的细则、办法等 5.2相关法律、政策依据。相关法律、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及其他相关政策性文件,有关部门规范性文件、批复、答复、函 (4)地方制定的政策及技术标准的补充规定。 6.6.地籍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6.1主要功能 (1)数据采集与处

11、理功能 (2)土地登记功能 (3)查询统计功能 (4)空间分析功能 (5)数据输出功能 此外,还应包括元数据管理功能、系统维护功能、地籍档案管理功能等。 6.26.2数学基础数学基础 (1 1)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 原则上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地方坐标系的,应与1980西安坐标系联测并建立转换关系。 (2 2)高程系统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3)分幅与编号分幅与编号 1、 根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92)标准,1:1万按经差345、纬差230的梯形分幅,以1:100万国际标准分幅为基础采用9696的行列分幅编号方法

12、;1:5000按经差152.5、纬差115的梯形分幅,以1:100万国际标准分幅为基础采用192192的行列分幅编号方法。 2、 1:500、1:1000、1:2000地籍图可采用正方形分幅或矩形分幅,其分幅方式和图幅编号方法,可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进行选择。 6.3地籍图 地籍图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和图廓要素。 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 (1)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19841996年)年) 为掌握全国土地资源和土地权属状况,1984年至1996年,我国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土地详查)。 (2)年

13、度土地变更调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19962009年)年)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20072009年)年) (4)新机制下的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下的年度土地变更调查(2010开始)开始) 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 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 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 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二、当前地籍调查的工作重点难点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1 1、土地勘测定界与地籍调查的区别、土地勘测定界与地籍调查的区别 相同处:相同处

14、: “土地勘测定界”与“地籍测量”相同之处表现为,两者都是国土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技术工作,都是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实践中产生的,都有法律依据,行为结果都具有法律效力。 不同处:不同处: (1)用途不同。)用途不同。“地籍测量”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是土地产权产籍确认和登记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其成果直接用于登记发证。“土地勘测定界”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是用地审批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其成果直接用于项目选址和征拨地设计及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同时又是衔接确权登记的权源材料。 (2)成果内容不同。)成果内容不同。土地勘测定界图主要有项目的征地界线、拨地界线、农用地转用界线、基本农田

15、保护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和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可以直接反映审查报批前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权属状况。地籍图主要是宗地权属界线和土地产权产籍动态的现势状况。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2 2、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 3、外业调绘、外业调绘工作底图的选择工作底图的选择权属界线的调绘权属界线的调绘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基本农田界线的调绘基本农田界线的调绘农用地转用范围线的调绘农用地转用范围线的调绘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

16、及要求 3 3、外业调绘、外业调绘工作底图工作底图u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现状图。u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u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测或补测。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 3、外业调绘、外业调绘 第一种情况:具备土地权属定界资料时;第一

17、种情况:具备土地权属定界资料时; 室内审核资料室内审核资料实地核定实地核定勾绘上图勾绘上图权属调查权属调查 第二种情况:不具备土地权属定界资料时;第二种情况:不具备土地权属定界资料时; 现场指界现场指界 填写权属界线协议书填写权属界线协议书标定界址点标定界址点勾绘上图勾绘上图 第三种情况:实测;第三种情况:实测;权属界线的调绘权属界线的调绘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 3、外业调绘、外业调绘 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

18、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同时对土地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关规定处理。地类调绘地类调绘 第一种情况:现场核实与调查第一种情况:现场核实与调查 + 转绘与调绘转绘与调绘第二种情况:实测第二种情况:实测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 3

19、、外业调绘、外业调绘 实践中实践中: 依据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技术规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技术规定进行操作。分为扫进行操作。分为扫描矢量化套合法、判断转绘。描矢量化套合法、判断转绘。 内业地类面积量算时,依据基本农田保护块,一并进行量算。内业地类面积量算时,依据基本农田保护块,一并进行量算。基本农田界线调绘基本农田界线调绘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查阅用地范围区域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查阅用地范围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基本农田界线测资料。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基本农田界线测

20、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的范围,并实地核定。基本农田的范围,并实地核定。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3 3、外业调绘、外业调绘农用地转用范围线调绘(批次用地)农用地转用范围线调绘(批次用地)如果项目用地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批准如果项目用地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批准确定的农用地转用范围的农用地,应将用地确定的农用地转用范围的农用地,应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界线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界线绘制在工作底图上。绘制在工作底图上。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

21、要求 4 4、勘测定界、勘测定界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控制区面积控制区面积(km2km2) 10 105 51010 5 5 0.1 0.1首级控制等级首级控制等级四等以四等以上控制上控制网网一级小三角一级小三角(边)网或(边)网或一级导线网一级导线网二级小三二级小三角(边)角(边)网或二级网或二级导线网导线网图根导线图根导线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下表要求: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下表要求: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4 4、勘测定界、勘测定界界址点放样及界标

22、的埋设界址点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手段:GPS放样 要求:1、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基本农田界线与用地界线的交点应加设界标。 2、界标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150米,明显转折点应设置界标。3、土地权属界线、行政界线与用地范围线的交叉界址点编号 应冠以字母表示:S表示与省界的交点;E表示与地区(市)界 的交点;A表示与县界的交点;X表示与乡(镇)界的交点;C表 示与村界的交点;Z表示与村民小组界的交点。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4 4、勘测定界、勘测定界界址测量界址测量 手段:GPS测量 要求: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5cm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23、 4 4、勘测定界、勘测定界面积量算面积量算 手段:计算机量算、汇总 要求: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内容包括项目用地面积、项目用 地占用基本农田面积、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 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面积量算单位为m2,取至0.01 m2 汇总单位:ha、亩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5 5、勘测定界成果、勘测定界成果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观测记录、计算手簿等观测记录、计算手簿等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5 5、勘测定界成果、勘测定界成果 比例尺比例尺 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不小于

24、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 1:20002000,大型工程勘测定界图比例尺不小于,大型工程勘测定界图比例尺不小于1 1:10000 10000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用地界址点和线、用地总面积;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土地利用用地界址点和线、用地总面积;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土地利用类型代号;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编号及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用地范围内的类型代号;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编号及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基本农田界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行政界线、各权属单位的界址线、基本农田界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定

25、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地上物、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等。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地上物、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等。 绘制要求绘制要求 土地勘测定界内业绘图时应严格按照土地勘测定界内业绘图时应严格按照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地籍调地籍调查规程查规程及及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 的规定执行,应达到清晰美观、要素齐全、比例尺适当,主次分明,注记正确,综合到位,取舍得当。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图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5 5、勘测定界成果、勘测定界成果 注记要求注记要求 项目用地边界线用项目用地边界线

26、用0.3mm红色实线表示,界址点用直径为红色实线表示,界址点用直径为1mm的圆圈表的圆圈表示;基本农田界线使用绿色绘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范围线使用蓝色示;基本农田界线使用绿色绘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范围线使用蓝色绘制;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用直径绘制;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用直径0.3mm、点间距、点间距1.5mm的点线表示。的点线表示。 地块注记方式:地块注记方式: 分母表示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分子表示该地块的编号,右侧表示该地块分母表示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分子表示该地块的编号,右侧表示该地块的面积的面积257.235603106m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l拟占用土地拟占用土地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目的:目的:用于地籍管理部门审查勘测定界成果与土地利用现用于地籍管理部门审查勘测定界成果与土地利用现 状图中的地类和面积是否一致;权属是否清楚无争状图中的地类和面积是否一致;权属是否清楚无争 议;议;难点:难点:数据格式的不统一;坐标系统不统一;土地利用现数据格式的不统一;坐标系统不统一;土地利用现 状不统一;状不统一;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三、土地勘测定界介绍及要求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l土地勘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